Friday, August 31, 2012

李承鹏:大隐隐于朝

 
 

Sent to you by Zhiyuan via Google Reader:

 
 

via 墙外楼 by 墙外仙 on 8/31/12


@李承鹏:他没名,却没事戴个名表,抽个名烟,会个名演员,送她个名包。视察下名胜,喝瓶名酒吃道名莱。以国家名义教育你要爱国,却在工程里搞名堂,把子女送名校,风声太紧,就以出囯考察名义在某个小岛隐姓埋名。张艺谋<英雄>里说:人无名可安心练剑。我说:官无名可颐养晚年。谨以此致这个国的无名英雄们。

@李承鹏:安监局长的第十一块表出来了。其实《红灯记》是一个预言剧:我家的表叔,叔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

 

相关日志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闲话中国“官不聊生”

 
 

Sent to you by Zhiyuan via Google Reader:

 
 

via 墙外楼 by 墙外仙 on 8/31/12

作者:信力建

中国传统描写说法中,有所谓"以哀境写乐情"——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简言之,以乐景写哀情,就是用让人心情愉悦的景物描写来反衬人物的悲伤;而以哀景写乐情,则是用让人心情悲伤的景物描写来反衬人物的欢乐。最典型的例子是《诗经采薇》中结尾"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本来, 依依杨柳,美好春色让人沉醉,却是黯然离别之际;霏霏雨雪,冰天坼地的寒冷,竟是征夫回乡之时!前者是乐景写哀,后者是哀景写哀,而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倍增其哀乐的效果。

我们如果以"以哀境写乐情"的方式来描绘一把今天中国大陆的"人民公仆",则不妨谓之"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与"父子反目"。

先看"妻离子散"和"家破人亡"。今天我们的干部流行的是所谓"裸官":有一定地位有足够办法的官员都喜欢将自己配偶子女都在国外定居,而自己只身一人留在国内干革命。这种情形是不是"妻"也"离"了,"子也"散"了;"家"也"破"了,"人"也"亡"了?表面上真是"惨不"忍睹——然而,这不过"哀境"而已,当事人心中却"乐"不可支:须知这种家庭的"一国两制"可以保证我们这些人民公仆"赤条条来回无牵挂",在国内当官能捞就捞,能贪就贪,捞来贪来的钱也不愁没去处,统统通过地下钱庄流到外国老婆孩子账上。公仆们在国内如果八字不好,东窗案发。则脚底下抹油溜之大吉,跑到外国夫妻团聚,合家欢乐了。至于留下一堆乱摊子和一个个黑窟窿,自有伟大的国家和勤劳的人民来收拾残局。对于这些跑到国外去的"裸官",司法部门也多次跨国追捕,可不仅困难重重,收效甚微,而且就是最后将个别人绳之以法了。为此耗费的司法成本更几乎是天文数字。因为没有了后顾之忧,所以这些干部干起革命来,格外投入——他们成天兴致勃勃地对群众大声疾呼:"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有无比的优越性"、"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暗地里却心中有数地将贪污来的钱和各种非法所得,存到外国银行去支援"资本主义国家"的高福利,为自己营造三窟之穴!虽然"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但遥想未来幸福日子,不亦乐乎?这些公仆。也算是"战斗在敌人心脏"的"革命志士"了。

因为此境实乐,所以人数众多——据全国人大代表、国内著名反腐专家、中共中央党校教授林喆透露:"从媒体曝光的情况看,从1995年到2005年,我们现在有118万官员配偶和子女在国外定居。"118万是一种什么概念?也就是我们平均每个省都有将近4万"裸官",即使按照2000多个市县来算,每个市县也有50多人。这些"裸官"所以愿意这样"妻离子散"与"家破人亡",又有几个不是为了实现其"狡兔三窟"的"长久打算"的?据北京市检察院披露,"近30年来,中国外逃官员数量约为4000人,携走资金近4000亿人民币,算起来人均席卷约1亿元赃款。其中就包括那几位赫赫有名的贪官:浙江省建设厅原副厅长杨秀珠、云南省委原书记高严、贵州省交通厅原厅长卢万里——这组数字,出自不久前商务部的一项调查。"

不妨来看看几个生动的例子:2006年,当福建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原局长周金伙得知福建省纪检部门要找其谈话时,随即在一张纸上写下"我勤奋为党工作几十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我已经远走高飞,你们就不要再费劲找我了"后,即取道第三地飞向北美,与早已持有美国"绿卡"的妻女相聚去了。2010年3月25日晚,中国移动四川公司数据部原总经理李向东突然飞离成都。事发当日下午,进驻四川移动的国家审计署工作小组曾约李向东谈话。早在2004年,李向东的妻子姚红突然从四川电信集团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位置上离职,移居加拿大……近年来,媒体报道的此类公职人员的名单还有一长串:原国家电力公司总经理高严、陕西省政协原副主席庞家钰、河南省烟草专卖局原局长蒋基芳、贵州省交通厅原厅长卢万里、浙江省建设厅原副厅长杨秀珠、温州市鹿城区原区委书记杨湘洪……可谓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尤其可虑的是,许多在任官员对这种"裸官"非常认同——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2012年《法治蓝皮书》。蓝皮书指出,根据调查,有38.9%的公职人员认为配偶可以拥有外国国籍。接受调查的省部级、司局级和县处级的公职人员超过半数认可子女拥有外国国籍或者外国永久居留权。(见2月21日《京华时报》)"看来,中国官员这种"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趋势方兴未艾,后继有人!

事实上,这种"裸官"的存在掏空了中国经济,败坏了官场风气,"裸官"外逃不仅带走大量金钱,而且,他们在有了这样的目的后,会大搞权力寻租,根本无视党纪国法,容易引起民众的强烈不满,乃至造成阶层对立,侵蚀政府公信力。这些官员只管自己捞足利益,不管走后洪水滔天。还应看到:这种趋势对国家利益还具有深远的影响:一些要害部门的公职人员,其配偶和子女拥有外国国籍或者外国永久居留权将影响政府部门的决策。

再看看"父子反目"。一个明显的现象是:近年来"出事"的贪官们也有一个共同特点:大多把子女送往海外"留学"。 这些"公仆"所以喜欢将自己子女送往国外,不外是这几个原因:首先是是望子成龙。一些领"公仆"爱子心切,总想为子女的成长创造一条金光大道,希望把子女送到经济条件发达的国家去学习生活,但自身的经济实力确实难以实现,于是把手中权力作为铺就这条金光大道的工具。其次是为了互相攀比。一些地方,领导干部送子女出国留学读书成为一种风气,有些人看到别人子女出国留学,认为这是"有能力"的表现,而自己的子女在国内显得"没面子"。为了跟风,他们想方设法贪污受贿,将子女送出国去留学深造。再次是为了招财进宝。一些手握重权的人以子女留学为借口,暗示他人送钱送物,达到"创收"目的。很显然,这是一种典型的权钱交易,也是官员变相受贿的一种方式。最后是为了转移赃款。利用亲属出国留学是腐败分子转移赃款敛财的一条捷径,贪官通常先送孩子留学,再以教育经费流动资金,把赃款转移到国外。这实际上是将黑钱"洗白"的一种方式。

然而,这些官员大概没有想到,他们这种做法其实是埋下了"父子反目"的祸根。这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辨析。

首先是子女在国外受的教育与贪官的观念和行为背道而驰。这些个裸官送子女留学的国度首选美国,而后世欧洲,再则是日本、澳洲、加拿大等。所有这些国家都是民主国家,其教育的基本点是自由、民主、博爱。试想,这些官员的子女长期浸透在西方这些现代教育思想理念中,将来还能与他们那深受阶级斗争教育、恨的教育、你死我活的传统教育,和信奉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中国式教育的父母有共同语言么?这方面,西方也有清楚的意识:美国兰德公司在一份战略研究报告中宣称,这些受过西方生活方式熏陶的留学生回国以后,"其威力将远远胜过派几十万军队去"。对苏联和东欧而言,后来苏东的解体与一些亲西方的领导人有着密切的关系。 美国新闻署发表文章公开声称:"美国应向中国正在成长的年轻一代灌输美国的价值观念,这比向他们传授科学知识更重要。"他们认为,在这方面花点钱是值得的,对西方来说,这是一笔明智的投资,"我们决不要忽视训练一批数量可观的中国未来领导人的意义。"1982年里根得知中国在美国有6500名访问学者和留学生,当即表示有"6.5万人更好,这是长期投资"。美国注意把留学生中的高干子弟和学习尖子确定为重点对象,同他们建立密切的私人关系,期望他们回国以后能够担任要职。"等到他们逐步成为中国社会栋梁,就可以通过他们的头脑逐步使中国向资本主义演变"。如此这般,父子两代反目,还不题中应有之义?

其父子反目还有个原因在于:这些手握大权的父母为了子女在外国留学开销,大都不惜以身试法,大肆贪污受贿,而上得山多终遇虎,难免碰上纪委上门的时候,运气不好就只能成为了阶下囚,子女留学因此断供,原先吃穿不愁的公子小姐不仅经济上没有了来源,而且会因此饱受白眼,对原先"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父母难免怨怼。

语云投资有风险,贪污当然更有风险。不知中国官员们在"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以及"父子反目"的道路上还能走多远?

相关日志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Thursday, August 30, 2012

默克尔首战告捷 卖出50架空客

 
 

Sent to you by Zhiyuan via Google Reader:

 
 

via 墙外楼 by 墙外仙 on 8/30/12

"帅哥,买飞机不?"

 

中德双方签署《空客中国总装线二期框架协议》等十余个合作协议,涉及航空、汽车等多个领域。其中包括注册于天津的工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与空中客车公司签订A320系列飞机采购协议,订购数量50架,合同金额大约35亿美元。"

相关日志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Monday, August 27, 2012

李承鹏:装反了

 
 

Sent to you by Zhiyuan via Google Reader:

 
 

via 墙外楼 by 墙外仙 on 8/27/12

走在大街上,每看到新工程上马,就知道又有几个亿万富翁将诞生了。每到工程竣工,就知道又一批默默无闻的临时工要出名了。在这里,一个基建工程的竣工,只是说明一个反腐工程可以开始。所以在下场大雨就淹死好多人,坐趟动车就整编制被雷打焦……的地方,竣工十个月的哈尔滨大桥坍塌致死三名司机,第一时间我并没有那么动容。

我真正开始觉得此事有新意的是,事故之后找不到施工单位。过去我只以为女文工团员怀孕后很难找到施工单位,想不到现在,桥,也是这样。

桥表示自己很孤独,围观的人也很孤独……为了都不那么孤独,我找到了施工单位:哈尔滨豆腐厂。当然此事辟了谣,施工单位只是目前不方便公布。趁公布之前我顺便想到了前年也是东北这旮瘩投资23亿修松江线铁路时,有些桥墩出了问题,才发现施工单位是一个从未建过桥的厨子率领了几十个同样没修过桥的农民,昂首走上国家级重点工程第一线。混凝土不够,碎石杂物凑。就是著名的"骗子承包、厨子施工"。想像资深大厨一边灌着泥浆一边思量文火还是急火,生煎还是乱炖,放不放点孜燃……这次的施工单位假装找一找就好了,真找到,你我可能还受不了。

这就是国情。我看到很多人担心今后过桥的安全,恨不得每座桥下都守护着一个蜘蛛侠。不,经过了这么多,你得达观,得想像每条路、每座桥、每一个隧洞都藏有那么多机关,就是在参加芒果台的"智勇大冲关"。你斗智斗勇,提前预判,总之过得很充实,别人是从河这边到河那边,我们是从此岸到彼岸,一脚油门,就是一生。算一算,扣除过桥费,还是赚了。

我还看到很多人在追问真相。其实不必追问真相,因为彼此都知道真相。去年我在香港书展时说过,这里最大的真相是,我们知道他们在撒谎,他们也知道我们知道他们在撒谎,我们也知道他们其实知道我们知道他们在撒谎……所以我现在不关心真相,我关心怎么表演真相,所有真相的表演版本合集起来才够得上完整真相:是动车的雷,是郭美美的包,和延安高速路死亡36人时安监局长的笑,是卡车司机超载导致高架桥坍塌,是蒙牛天天送出的健康奶,和河南高架桥死伤若干不准报道……

你看,专家又跳出来了,他们现在好忙,唯一的工作就是解释灾难。你看,二逼技术控也出来了,指出司机单边停靠才导致坍塌的各种力学原理。他们该说,谁让司机停在右边那根道呢,政治立场不对。场面欢乐,蔚为大观。

我最喜欢看的真相是:有人木有鸡鸡,却总表演站着撒尿。

所以要放轻松,放轻松,其实我对哈尔滨领导出面道歉并不盼望,对抓走几个贪官也不奢望,贪官天天抓,各种桥段和桥断年年有,一切从未改观。多年以后,就会明白这个时代留给我们最大的财富不是真相,而是你一直勤于动脑,想像他们下一次会怎样表演真相。这个卓越的过程中,他们负责说谎言,老百姓把谎言提炼成寓言,那句说得很清楚了:早知道桥上不安全,才让你们摸石头过河的。说到桥,就有最后一个故事:

荥阳郑上路南关大桥(属310国道),车流多,几乎天天出事,车毁人伤不断。据桥头摆杂货摊的汪大爷夫妇介绍,该桥建成已经有十余年,一到天黑常有摩托车、电动车和机动三轮车撞上,轻者皮外擦伤,重者车毁人亡。另据在桥上打扫卫生的胡师傅说,她8月1日才到这里打扫卫生,干了26天只有5天夜里没出车祸。每天早上5点来扫地时,地上经常散落着碎片,看到地上成片的血迹,她都吓得惊恐不安。

人们就去调查,发现了原因:一、桥面上没有路灯;二、不知哪个专家设计的,水泥隔离墩和花坛不在一条直线,顺行的车辆自然容易撞到隔离墩。三、为提醒行人车辆,五年前交管部门也在水泥墩上安装了最能起到有效警示作用的红白间隔反光桶……只是,只是多年来它一直被安反了。是的,安反了,你撞到水泥墩之前时看不到反光标志,等遍体鳞伤,兴许可以在救护车蓦然发现那一枚警示用的反光。

警示标志确实有,只是装反了。这差不多是中国法制建设的一个图片说明。

也是中国所有事的图片说明。

相关日志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Wednesday, August 22, 2012

Family trees: Tracing the world's ancestor

Family trees: Tracing the world's ancestor

Crowd of people pictured from behind

A question one Radio 4 listener asked about the bloodline between Jesus and King David raised a wider genealogical issue. How many generations does it take before someone alive today is the ancestor of everyone on the planet?

Listeners to the More or Less programme on Radio 4 have been challenging me to answer any fiendish question they can throw at me.

A question about Jesus's genealogy was rather interesting and the answer has astounding ramifications.

The Bible says Jesus was a descendant of King David. But with 1,000 years between them, and since King David's son Solomon was said to have had about 1,000 wives and mistresses, couldn't many of Jesus's peers in Holy Land have claimed the same royal ancestor?

Theory tells us that not only would all of Jesus's contemporaries be descended from King David, but that this would probably be the case even if Solomon had been into monogamy.

We can make this sort of prediction because over the past 15 years or so, these ideas have been studied as part of the research into understanding patterns in our own genome.

Who is Yan Wong?

Dr Yan Wong

Yan Wong is an evolutionary biologist specialising in computer and mathematical modelling of evolutionary genetics.

He is a presenter of the BBC One science programme Bang Goes The Theory and a contributor to More or Less.

The most successful approach has been to go backwards in time, taking a sample of people and imagining the patterns of inheritance in their ancestral family tree.

When applied to the question of who is descended from whom, the results can surprise even the professionals.

That's because geneticists normally study biological information - DNA - that people inherit from just one of their parents.

Just like a surname, or the male lines of descent quoted in the Bible, these generate lineages that shrink or expand rather slowly. That's why we expect the proportion of Smiths in the phone-book to fluctuate only a little from decade to decade.

The surprise comes if we look at inheritance from both parents. Here, the numbers change drastically as the generations go by. For instance, we have two parents, four grandparents, eight great-grandparents, and so on.

Each generation back, we multiply the number by two. This leads to what is called an exponential increase: 2, 4, 8, 16, 32, 64, 128, 256, 512, 1024 and so on.

It's not long before we hit huge numbers. Take the specific case of Jesus and King David.

The number of generations between them is at least 35. Luke lists 42 generations down the male line, and Matthew gives an incomplete list of 27.

Mural showing Jesus Jesus Christ would have had more than 34 billion potential ancestors

These numbers agree reasonably well with an average time between generations of 25 or 30 years - an estimate taken from documented historical records from Iceland and Canada.

So back in the time of David, Jesus would have had at least 2 x 2 x 2 x 2 (35 times); in other words 2^35 - or more than 34 billion potential ancestors. That's far more than the total population of the world, of course.

This is a good illustration of what's been called the "genealogical paradox".

What about isolated communities?

Members of Indian tribe in Amazon rainforest

"The one thing that stands a chance of scuppering our calculations is if the population is split into isolated groups," says Yan Wong.

"However, to be considered separate, these groups need to basically never interbreed with each other.

"To quote one of the papers on this subject, 'substantial forms of population subdivision can still be compatible with very recent common ancestors'. (Rohde et al., 2004).

"In fact, even using current DNA studies, you can almost always detect distant shared relatives between distinct human populations (Henn et al., 2012)."

In short, we seem to have too many ancestors. The solution is that we have to take inbreeding into account. Many of these ancestors are duplicates; the same person can found through multiple routes in the family tree.

You are unlikely to be the product of inbreeding between recent ancestors. So initially, your increase in ancestors will indeed be almost exponential.

But as your family tree increases to thousands upon thousands, you will inevitably find many obscure branches that have interbred. That's when the numbers start tailing off.

Even so, by that time, you will have collected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 in your ancestry. So it's not surprising that any two people in any one country probably won't need to go back many generations before finding a common ancestor.

More specifically, imagine the simplest case of a population of a constant size - say a million (the approximate size of the Holy Land at the time of Jesus).

If people in this population meet and breed at random, it turns out that you only need to go back an average of 20 generations before you find an individual who is a common ancestor of everyone in the population.

If you go back on average 1.77 times further again (35 generations) everyone in the population will have exactly the same set of common ancestors (although they will be related, of course, through different routes in all the different family trees).

DNA helix Advances in DNA allow us to detect shared genetic ancestry

In fact about 80% of the people at that time in the past will be the ancestors of everyone in the present. The remaining 20% are those who have had no children, or whose children have had no children, and so on - in other words, people who were genetic dead-ends.

Apply that to the case of King David. According to this model, he would be a common ancestor of the whole population of the Holy Land somewhere between 20 and 35 generations after his life. That's even without Solomon sowing his seed so widely.

That's why everyone alive in the Holy Land at the time of Jesus would have been able to claim David for an ancestor.

Reductions in population caused by events such as the Assyrian invasions will have produced more inbred family trees, and shortened the number of generations needed to reach a common ancestry.

More or Less: Behind the stats

Listen to More or Less on BBC Radio 4 and the World Service, or download the free podcast

What about the wider ramifications? A single immigrant who breeds into a population has roughly 80% chance of becoming a common ancestor. A single interbreeding event in the distant past will probably, therefore, graft the immigrant's family tree onto that of the native population. That makes it very likely that King David is the direct ancestor of the populations of many other countries too.

How far do we have to go back to find the most recent common ancestor of all humans alive today? Again, estimates are remarkably short. Even taking account of distant isolation and local inbreeding, the quoted figures are 100 or so generations in the past: a mere 3,000 years ago.

And one can, of course, project this model into the future, too. The maths tells us that in 3,000 years someone alive today will be the common ancestor of all humanity.

A few thousand years after that, 80% of us (those who leave children who in turn leave children, and so on) will be ancestors of all humanity. What an inheritance!

Friday, August 17, 2012

某国经济落后的原因变迁史

 
 

Sent to you by Zhiyuan via Google Reader:

 
 

via 墙外楼 by 墙外仙 on 8/16/12

1949-1955 穷的原因是我们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搞建设的

1956-1958 我们正在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已经不落后了

1959-1962 穷的原因是我们正在遭受自然灾害,并且美帝封锁,苏修卡我们脖子

1963-1965 穷的原因是刚遭受完自然灾害,我们正处于国民经济恢复阶段

1966-1976 我们又一次不穷了,在世界上我们是最幸福的国家的人民.我们还要支援亚非拉国家的人民的反帝独立运动.世界上有三分之二的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在等待我们去解放.

1977-1979 我们太穷了,我们的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原因是四人帮给我们造成的.

1980-1989 穷的原因是人口太多了,得靠强制措施来进行计划生育

1990-1993 穷的原因是动乱导致的,我们要努力工作,将动乱的损失夺回来.还有就是计生工作贯彻的不好,人口还是太多

1994-1997 穷的原因是蒋介石跑到台湾时带走了大批的黄金,所以台湾至今仍富,而大陆仍穷.还有就是计生工作贯彻的不好,人口还是太多

1998-2003 我们和发达国家有差距,其原因是人家建国时间比我们长的多.比如美国,人家建国200多年了,而我们才几十年,所以我们可以永远比美国落后.还有就是计生工作贯彻的不好,人口还是太多

2004-2006 我们进入小康了,再一次不穷了.个别地区穷,是因为当地的计生工作没有搞好,当地人越生越穷,越穷越生

以后展望

2020-2030 我们仍穷,是因为以前的一胎化政策,导致目前劳动力太少,而社会上的老人所占比例太大,社会负担太重

2040-2050 我们仍穷,因为我们的人口太少,导致社会需求严重不足,所以开工不足,国民经济滑坡

相关日志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加藤嘉一:日本人如何看钓鱼岛争端

 
 

Sent to you by Zhiyuan via Google Reader:

 
 

via 墙外楼 by 墙外仙 on 8/16/12

8月15日下午,中国香港保钓人士乘"启丰二号"登上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宣示主权,一行14人被日本冲绳县警方扣押。这是八年以来中国保钓人士首次因登岛被捕。这天是日本二战战败纪念日(日本称"终战纪念日")。

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当天发表讲话:"那场战争给许多国家特别是亚洲各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和痛苦,需要进行深刻反省。" 同日,日本55名国会议员和两位内阁大臣前往参拜了供奉有14位二战甲级战犯牌位的东京靖国神社。

周三,7名保钓人士刚刚登上钓鱼岛,他们的船只被日本海岸警备队包围。日本称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为尖阁诸岛。

中国外交部随即重申中国对钓鱼岛拥有主权,要求日方立刻无条件释放被扣押的中国公民。日本共同社8月16日报道,日本政府对中国登岛保钓人士基本确定了"迅速遣送回国"的方针。最快于17日将14人移送"入国管理局"。入国管理局将把14人"强制遣返"。

中国保钓人士在日本战败纪念日登上钓鱼岛,日本国内反响如何?日本民众怎样看待野田内阁对钓鱼岛冲突的处理?日本国内政治、日韩领土争端等因素对钓鱼岛事态的发展有何影响?

8月16日,日本籍专栏作家加藤嘉一在东京通过电话,与纽约时报中文网分享了他的观察。以下是根据电话录音整理,经加藤嘉一本人审定的对话记录:

问:你在东京看到日本民众对中国保钓人士登岛反应如何?日本主流媒体如何评论?

答:我在东京能感觉到从昨天到今天氛围相当紧张。香港保钓人士登岛以后,人们在问为什么(日本)海上保安厅没有阻止?为什么(保钓)船只到附近海域以后不去拦截?这些问题在日本国内讨论得非常多。

今天我买了《朝日新闻》和《产经新闻》,封面头条都是这个事,都是那张图片:保钓人士被日本的警察包围,挥舞着五星红旗和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我看了一下这几天的报纸,不分左派和右派,他们都认为野田政府应该端正态度,采取应有的措施。

现在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海上保安厅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因为8月15号对日本来说是终战纪念日,是我们战败投降的日子,在这个时候会有一些不确定的动态,是可以预料的。香港保钓人士已经出发是事前知道的,在这种情况下海上保安厅为什么没有做好准备,不能够阻止保钓人士登岛,这么一点能力都没有,怎么国防?

对此肯定有批评。还有一种说法是日本政府是故意没有阻止登岛。最后14个人被逮捕是意料中的结局,保钓人士登岛的时候,几十个日本警察已经在那里候着去抓(他们)。日本民主党野田内阁想借此显示这次日本是"不客气"的,为的是提高支持率。

2010年撞船事件,让民主党成为日本国内批评的对象。当时撞船以后,冲绳当局马上就逮捕中国渔船船长及船员,还延长了扣留的时间,最后释放了。那时候日本政府被骂得一塌糊涂,很多媒体认为他们是迫于中国政府的压力把他们放了。

这里面也有美国的因素,他们认为美国政府是不是跟中国谈判过,然后给日本政府施加压力。因为考虑到两国关系和东亚的和平与稳定,美国不希望看到危机继续升级。当时民主党的战略不明确,你既然抓了你必然要起诉,如果你没有胆子起诉你就不要抓。那个时候日本所谓的右翼媒体势力觉得政府缺乏战略、非常软弱。我觉得对民主党来说,2010年撞船事件的影响是不能忽视的。

问:这些压力会对执政的野田佳彦内阁产生怎样的影响?

答:从日本国内的政局看,此事肯定会影响野田内阁。这次我在日本和一些官员有过交流,现在大家都认为,一旦解散国会众议院举行大选,民主党是赢不了的。野田在外交上打强硬牌,至少能保证他的支持率不下降(已经跌至不足30%)。

日本政府刚刚通过了增加消费税的法案。在增税问题上,民主党、自民党、公明党,不同党派的党首互相沟通,在野党配合执政党,因为增税对日本灾后重建太重要,不能不增税。当时自民党配合民主党通过法案的条件,是尽快解散众议院,举行大选。

如果这个时候野田能够在外交上加分,他可以拖延解散众议院。如果他太软弱了,那肯定得遭到老百姓的骂声,他解散国会的时间会不断地往前。如果说野田这次能够把坏事当成好事,就是把来自中国的压力,作为他提高国内支持率的动力。

这对于野田的政治生命和民主党挽留(连任)的可能性会提供比较积极的帮助。很多日本媒体人对野田是给予高度评价的,认为他跟鸠山由纪夫、菅直人不一样。野田个人在我看来,是比原来的首相更加靠谱的。不论如何他通过了争论已久的增税法案。借助自民党和公明党配合,不惜造成民主党内部分裂(小泽一郎退党),野田佳彦最终拿出自己的政治生命,换取了增税法案的通过。

问:日本将怎么对待被扣的中国保钓人士?

答:对被扣的保钓人士,日本国内舆论上主张"应该放人"的肯定属于少数。《读卖新闻》《产经新闻》等报纸的社论都比较强硬。不过,野田无论如何还是重视对外关系的,他也不可能那么轻易地起诉。我们从以往的态势来看,民主党上台时强调"高度重视对华关系",民主党的首相、外相从来都没有参拜过靖国神社。

重视对华关系意味着在历史、领土等问题上处理得相对比较温和一些。从目前情况看,野田既要重视对华关系,也不能给国内留下一个对华软弱的立场。那接下来那些被逮捕的保钓人士,是被送到检察厅最终起诉,还是像2004年小泉纯一郎内阁被遣返回中国。这一点是未来几天的关键因素。

现在,日本政府已经表明17日召开阁僚会议,朝着"遣返"、"不起诉"的方针加以处理。野田无论如何还是考虑到对华关系的稳定。我个人认为,虽然围绕钓鱼岛的风波仍未结束,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但此次突发事件本身影响两国关系的大局的可能是有限的。可见,两国政府明白日中关系多么重要、长远。

问:在8月15日这个特殊日子登岛,日本人怎么看?

答:现在日本舆论处于前所未有的复杂状态,以往每年8月15日我们的五大报纸就谈"终战纪念日",谈日本如何反思、回顾二战,谈日本是如何走向战败的。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方式。

今年正好赶上奥运会,日韩足球队在争夺铜牌的比赛中,韩国选手举横幅说"独岛是韩国的"。今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可能跟奥运会整个民族情绪高涨有关,也和中国、韩国两国舆论在2012这个重要的时刻比较敏感有关。

现在这个时刻非常微妙,我相信整个日本人的心态也是前所未有的。以往日本舆论更多是针对当时的日本国策是怎么发生矛盾和失误的,现在更多是来自韩国、中国的压力。有些日本人甚至猜测,中韩是不是在很多事情上互相勾结给日本施压。

问:说到韩国,日韩独岛(日本称竹岛)争端和中日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争端,两者相互有什么影响?

答:8月15日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日子。日本一些阁员参拜了靖国神社,此前又召回了驻韩国大使。我认为日本民众的情绪可能对韩国更激烈一点。因为毕竟是总统登岛——韩国总统李明博登上了韩国人说的独岛。他邀请日本天皇访韩,但要求天皇必须谢罪,在日本引起轩然大波。这个时候日本整个民族主义情绪肯定是暴涨的。

接着发生中国保钓人士登岛。走了韩国又来中国,日本国内陷入的混乱可想而知。现在日本右翼针对韩国的声音更大。但在日本国内,中国崛起带来的震动远远大于韩国总统登岛,后者更像一次突发事件。

李明博登岛,保钓人士也登岛,围绕竹岛(韩国称独岛)和尖阁诸岛(中国称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日本面临的情况是不一样的。竹岛是被韩国实际控制的,日本是被控制的,日本对此主张"你们这是非法占领"。尖阁诸岛是由日本实际控制的,中国对此主张"你们这是非法占领"。竹岛和尖阁诸岛,日本的立场截然不同。跟韩国是被动的,跟中国是主动的。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相关日志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Tuesday, August 14, 2012

慎重选择博士后(或博士生)导师【修改后发表】

慎重选择博士后(或博士生)导师【修改后发表】



在科学界,很多人(包括以前的我)认为只要做好科研,就能成功。很多导师不知是不懂或是愚民,对学生说只要你好好做科研,你就能得到你想要的东西。的确,没有good science,就可能没有good future;但是有了good science,走错了路,还是一样没有good future。这就是Peter J. Feibelman写的A PhD is Not Enough: A Guide to Survival in Science一书的精髓。

面对这种情况,很多人采取达尔文"适者生存"学说,认为不必教学生这种生存技能和politics,好的学生自然能脱颖而出,但是作者认为这恰恰浪费了社会资源,应该给学生讲述这种politics。

博士后是取得博士学位以后的重要学术经历。对于想成为博士后的博士,首先得问自己:What do I want after going through this? Am I serious? 登山何必扛着船?做博士后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出站后以科研作为职业的,也就是说要以教授、研究员作为目标岗位的。如果博士的本来想法是要去工业界或者经商,那么就没有必要浪费时间了。

对于想做博士后的人来说,选择导师有很大的关系。A PhD is Not Enough: A Guide to Survival in Science一书说:"Making a mistake in choosing your advisor can mean years of frustration."该书说,选有名的老教授有两个好处:一是有名的老教授有广泛的网络,并且处于学术网络里面的都是名人;二是功成名就的老教授不怕你超过他,不怕你和他竞争,相反会以你成为教授而感到光荣,把你当作他的学术产品。"An advisor who has made his mark views the accomplishments of his students with pride, even joy. They are his research 'children.' Thus, other things being equal, an established professor is a superior choice for an advisor."相反,"A young advisor, trying to make his way in the world, does not want to be shown up by his student or postdoc. He has a lot to prove, and is unlikely to be generous with credit for ideas or progress.

看到这些话可能很多人不服气,提出争议。比如说有的年轻导师看这番话,说他自己虽然年轻,但确实是好导师。还有的博士后说他的导师是年轻人,但却是好导师。有的同学也许会说:"我的目标是成为教授。无论导师怎样,最后去评教授的是我,只要我发表了几篇好文章,跟谁都一样。"这些看起来有道理,但是事实上不是这样。

好的导师培养人、提携人,但是平庸的导师利用人,把人当作有手的工具(a pair of hands)!A PhD is Not Enough: A Guide to Survival in Science一书说:"For the typical employer, a postdoc is cheap labor. Acquiring a postdoc is therefore much like buying a piece of laboratory equipment. One assumes that it will work for a while, helping to produce results. Then it will be replaced with a new model."当作有手的工具的意思是说每天给你布置很多点子,叫你试试这个、试试那个,旧的任务还没做完,新的任务又上来了。上午刚布置了点子,下午就来询问结果,晚上和周末打电话询问实验进展。嘴上说鼓励你提出自己的想法,但是只要你在做自己的想法,马上给你打岔问你有没有做布置的任务。拿人钱财,当然要替人消灾。导师有没有布置任务、询问实验结果的权利?当然有。但是这种做法好吗?你吃得消每天如儿子伺候老子一样事无巨细地汇报"最新实验进展",汇报上午做了什么,下午准备做什么,晚上准备做什么吗?你要成为教授还是成为本科生?往往,这样的导师总是辩驳说自己如此这般管理,每年发表多少多少篇文章,恰巧证明管理有方。但是我要说不能一俊遮百丑,正如马俊仁带领马家军为中国体育作出有目共睹的贡献,但是不能因此说他的管理方法是科学的、他的作风是民主的。

把人当作有手的工具还在于不断地榨取,不断地push,无论你干地多么出色,无论你出了多少篇文章,总是有话说。常见驾驭别人的方法有:(1)比较法,就是说举出实验室的一个正面典型,说谁谁谁同时做五摊实验,出文章多少多少篇,来激起你的愧疚心理(guilty feelings);(2)说你利用了我多少人力、物力,让谁谁谁给你花费了很多时间提供数据,你什么时候能出文章啊?这也是激发你的愧疚心理;(3)诈唬法:就是说你在做实验,导师突然谎称说他在审一篇稿子,发现别人和你做的一模一样,你下星期再不出文章就要被"舀光"了;(4)内部竞争法:就是让两个学生做同样的东西或者有竞争冲突的东西,对任何一方都分别说:如果你慢一点的话,对方就要先发表了;(5)找茬法:就是说这一段时间让你给他写综述,下一段时间让你指导研究生给人家研究生作实验,但是你辛勤地干完这些事情自认为对得起工资以后,你的导师反而杀了个回马枪说你自己的科研做了吗?每过一段时间就如小孩般地要闹一次,找块活靶子来打。(6)黑脸白脸法,就是说别人曾经说了一句什么话,可是当你的老板转述给你听时,故意夸大、曲解成为对你不利的话,把别人曲解成"黑脸",借别人的口来让你做什么事情或者不做什么事情;(7)哥俩好法:就是在一个下属面前说另外一个下属的坏话,使听到这番话的人感到老板把他当作是自己人,但是实际上,能在A面前说B的坏话,也能在B面前说A的坏话;(8)画大饼法:就是说当导师急需你"救火"的时候,给你某种不明不白的幻觉,暗示你只要你给他救了火,可以得到如此这般好处。你屁颠屁颠地干了别人不愿意干的额外的活,结果当初暗示的东西都没有兑现;(9)不负责任法,就是说要你做什么事情,不会在电子邮件里面吩咐,而是口头授意,结果出了乱子就是下属的个人行为。

用人的时候就使劲地榨取的表现还在于不在乎下属的职业发展。外单位托你的导师举荐人才导师也不转发广告,或者转发一些明摆着就不会去的广告。可是一旦你坦诚地告诉导师你在找工作,马上"政局"就开始动荡,三天两头来考验你是在坚守岗位还是思想松懈了,然后马上物色"备用轮胎"。当你拿到一个工作正准备走走看看、货比三家时,你的导师马上抽刀断水,不让你有选择的权利。

好的导师学术水平非常高,他有一湖的水,但是平庸的导师除了催促下属以外什么也不会。比如说,在走廊上看到你就是问有没有在整理文章,什么时候能够把文章交出来。可是你将计就计说需要做什么实验才能把文章水平进一步提高时,他就嫌你烦了,说你先把文章整理出来再说。平庸的导师看到的只是潜在的获得,而看不到付出。好比说叫你做什么实验,实验还没怎么开展,导师就兴奋地说:"Nature! Science!"还没有上法庭就先判决了。可是在你想把实验工作开展地更深入的时候,导师却说:"你还在等什么?还不快写成快报!"仿佛你白拿他工资了。结果匆忙整理出hand-waving(即证据不充分的)快报,当然是退稿了。退稿后不是失魂落魄转投垃圾杂志就是干脆没有声音了。

好的老板至少在表面上看起来两袖清风,但是平庸的老板如生意人,无论做什么事情、无论说什么话,都是如做生意。比如知道通过某种渠道可以与出版社接洽出书,于是就找到别人说可以"合作"写书。再比如一些新杂志向业界征稿,就号召下属撰写和本课题组无关的综述去抢占市场,白赚一篇文章。科研场所的politics在举荐人才上就可以看出来。好的导师能够不顾自己的私利,为国家举荐人才,"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寄意寒星全不茶,我以我血荐轩辕",而生意人老板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他的利益服务的,留校宁可留科研能力差的、能够成为他所用的、成为他傀儡的,也不会留独当一面的将才。对于生意人来说,什么东西都是筹码。比如署名是筹码、经费是筹码、口头的小恩小惠(pay lip service)是筹码。

结论是选导师不能只是看光鲜的外表、职务、简历、发表文章,还要看人品、"生产关系"(即style)和是否愿意并有能力提携下属。能做一些科研、发一些文章只是表面上的事情,要有利于将来的发展必须钻到深层次的东西里去!别说你是霍元甲打迷宗拳也行,也别说你是成吉思汗无论吃了多少苦都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如果"路子"不对,花了很多力气都得不到期望的结果!

Thursday, August 9, 2012

许知远:香港,由“财富之城”到“抗议之城”

 
 

Sent to you by Zhiyuan via Google Reader:

 
 

via 墙外楼 by 墙外仙 on 8/8/12

一切都杂乱、喧闹、热气腾腾。在香港维多利亚公园里,你见得到不同形状与颜色的旗帜——从本地民粹派的"人民力量"的黄色长方旗到法轮功的"退党保平安"的绿幡,你也看得到不同主张的标语,从"打倒梁振英"到保护乡村的"土地正义联盟"……。不断集结的人群,音响里传出的从Beyond的《海阔天空》到罗文的《中国梦》,它令人情绪激昂、也不可避免的带有历史的感伤——香港没有海阔天空,反而有强烈的围困之感,而充满民族情绪的"中国梦"则饱含苦涩。七月一日的游行,照例是一场嘉年华。

香港,这座曾经的财富之城,变成了抗议之城。像是维多利亚公园每年6月4日的烛光纪念,7月1日下午的游行,也变成了新的惯例。而整个香港社会似乎也被激活了,他们躺在皇后码头的地板上,反对政府拆除历史性建筑;他们聚集在新界的农田,抗议高速铁路的建设……,大大小小的游行层出不穷,诉求也五花八门,从争取普选、反对官商勾结,到对于中国来访领导人的示威,再到对刘晓波、艾未未的声援……。倘若你还执迷于香港那个"政治冷漠"的经济城市形象,一定会被这些景象弄得倍感困惑。而你也感到,在这个城市,似乎一切价值都在被重估。

我站在公园人口,正对着维多利亚女王那张胖胖鼓鼓、却冷漠的脸,她的身后是几株椰树,拥挤的广场上,赫然飘扬着英国国旗,至少有几十面,它们中还夹杂着零星的青天白日旗,但没有一面五星红旗。倘若维多利亚女王看到了公园中飘扬的米字旗,必定深感欣慰与好奇。英帝国的统治,从来不仅仅依靠现实的实力,它更仰赖于一套理念、制度与生活方式。她也很好奇,英帝国早已衰落,那个割地赔款的中国已然再度兴起,香港为何仍对殖民时代念念不忘?倘若她能够看到如今网络上流行的一幅政治波普,她平日故作严肃面孔也会彻底舒展开:在画面上,她的孙女伊丽莎白头戴王冠,周身散发出红色光芒,在画面下方则是工农兵与少数民族,画面下方是一行这样的标语——"英女王是香港人民心中的红太阳"。

除去政治波普上的伊丽莎白,彭定康的面孔也不断出现在报刊杂志上。因为在任内推动了激烈的政治改革,这位"末代总督"曾被北京形容成"千古罪人"、"小丑"、还有更粗鄙的"搅屎棍"、"虚张声势的娼妓",本地的精英也公然反对他,而大多数香港人忧心忡忡,怕他把一切弄得不可收拾。但现在,他又回来了,他不仅是现状的评论者,还带有预言家的光环。他在1997年说的一句话被香港人不断引用:"我感到忧虑的,不是香港的自主权会被北京剥夺,而是这项权利会一点一滴地断送在香港某些人手里。"对很多香港人来说,它道出了他们最深层的焦虑,他们不仅面对着外部的压力,还有来自内部的背叛。

在此刻的香港,你到处感受到这种怀旧之情。几个月前,一位常驻香港的美国记者Hugo Restall不仅捕捉到这情绪,还以不容质疑的口气刺破了它表面的暧昧。"香港在英国人统治下更佳",他直截了当地宣称。尽管,不论在伦敦还是北京治下,香港都没有实现民主,但在前者,"香港是两个最好方式的结合,它受到英国的民主制度的保护,也享有一个全能而神经质的行政系统的高效率",而如今,香港则面临最坏的结合,它"被一个日渐腐败与缺乏责任心的地方精英统治,而他们背后则是一个威权体制"。

这段评论引发了广泛的争论。怀旧注定迷人而危险,因为对现状的不满,人们不惜美化往昔,人们对殖民时代的怀念,来消解日渐显著的中国影响。不过,它的确触碰到这个城市正面临的核心问题——它面临着管治危机,而在管治危机背后则是合法性的危机。

这一点,你可以轻易的从梁振英的个人际遇中感受到。他在2012年7月1日的上午宣誓成为香港特区新特首,下午就有40万人涌上街头,"打倒梁振英"是这主张陈杂的游行中最重要的口号之一。一家报纸甚至算了笔帐,倘若有40万人上街,游行持续了5个小时,每人每小时喊出了10次 "打倒梁振英",那么在这一天的下午,梁振英就被打倒了2000万次。

香港的历任领导者,还从未遭遇过这样的对待。殖民地的总督不用说,他们带着羽毛帽子,乘坐Lady Maurine游艇在皇后码头上岸,接受礼炮声与人群的欢呼。而在特首年代,不管是董建华还是曾荫权,都曾享受过某种蜜月期,人们对他们充满期待,他们也富有自信。当然,这蜜月的长度迅速衰退,而且结果。他们的成长背景、个人性格截然不同,却面对同样的命运——他们都大受欢迎的上台,在度过一个蜜月期后,迅速引发失望,最后则简直遭人唾骂。他们的失败不仅是个人能力与品格的失败,更是一个扭曲的政治体制的失败。

我随着人流慢慢的移动。香港的游行在水泥丛林中穿梭,无法看到人流有多长,天空只显露一角。自从这座城市建立以来,它就在与空间作斗争,太少、太陡峭的空间,却要容纳这么多、还不断涌来人口。它把海港填窄,把山尖削平,把楼房修得又高又窄,倘若你观察路边的餐厅与杂货铺,从财神牌位到碗筷的摆放,每个空间都被塞得满满的。而在那闻名世界的维多利亚港旁,你很难找到歇脚的咖啡店与酒吧,总是写字楼、码头、水泥公路,似乎闲暇之人不配享用这美景。

人们必须学会和密度与压力相处 。贸易城市本就忙碌,人口密度加剧了竞争,逼仄的空间则让压抑感更显著。在狭小的茶餐厅里,你要和陌生人面对面,还要防止自己碗里的汤溅到别人的衬衣上。人们要反应灵活,又紧守本份,面无表情的沉默,既是效率的需要,也是为了保持自我空间。这是一个高度功能化的社会,人们很少被鼓励表现出即兴式的情感。

多年来,这个城市的人们总给人这样一种印象:人们热爱金钱胜过一切,都极端的功利与实用。他们可以创造出经济奇迹,却对政治运动、公共生活缺乏兴趣。

对于这样一种的印象的形成,有漫长的篇章可写。从大英帝国顶峰时的吉卜林"这里为何人人都有铜臭味",到末代港督彭定康上任前得到的警告:"你马上就要陷入一群只会谈论钱的人包围",再到此刻的中国精英——不止一次,我听住在香港的北京朋友感叹:"香港人,他们懂什么政治"。从有关政治结构的"行政吸纳制"到分析家庭组织"功利主义家庭",一整套政治与社会理论,似乎也支持这直观感受。

2003年11月,我第一次去香港。扑面而来的湿漉漉的空气,还有那种特别的味道——潮湿的混凝土、海风、茶餐厅的烧味,混合在一起。对于我这一代人来说,香港像是另一个精神故乡。枪战电影、流行歌星、金庸小说、《龙虎豹》与叶玉卿,还有从旺角杀到铜罗湾的古惑仔,伴随着我们的青春。不知是令人赞叹还是汗颜,在长达三十年的时间里,600万人口的香港为10余亿人的中国大陆,提供着大部分的情感和娱乐服务。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我经常往返于北京与香港之间。很多个夜晚,我从机场坐A12路双层巴士,像是过山车一样驶向香港岛。道路总是清洁,一切都富规则,隧道是灰白交替的干净颜色,每隔200米就是一个EXIT的标。远处的高楼都在闪亮,黄色发红的光晕,雾气中,显得迷蒙。IFC、中银国际与长江中心,有时就像藏在云层后面,而太平山则干脆消失了——山腰不断兴起的高楼遮住了它。

我在西环下车,总是闻到一家专卖紫菜面条的小吃店中的汤味。瘦小的南方人在夜晚的街道上走来走去,说着一种我至今也未完全听懂的语言。

我当时在毫无头绪的研究一位商业人物(在这里我不能提到他的名字)。他是香港20世纪后半叶的代表人物,亲身经历也全力促成了当代香港的经济奇迹。在翻阅那些老报纸和当事人交谈时,很容易就浮现出那幅热气腾腾的景象,那是20世纪50、60年代的香港,从内地逃来的难民在几个星期内就变成了勤奋、自制的技术工人。在这座典型的中国人城市中,创业精神到处弥漫,小企业兴起与死亡的剧目不停上演。在闷热的天气里,高级管理人员和工人一样汗流浃背地工作。

而在这些个人故事里,金钱也从来不是金钱,它更代表对个人自由与尊严的寻求,创业者们想要主宰自己的命运。那些嘲笑香港人拥挤在马蜂窝式的高楼中的外来者,他们一定忘记了,这些万家灯火还代表着更深的意义,在20世纪后半叶的中国人世界里,这里是仅有的半夜不用担心敲门的社会。当人们总把香港描绘成一个伟大的经济故事时,它更是一个有关自由的故事。

而人们也往往忘记了,香港身上有关社会进步的故事。它从一个纯粹的殖民地,如何一步又一步变成了一个运转良好的中国人的城市;长期积累的物质财富,是如何转变成社会的进步;个人的自由选择,与社会的合作和秩序,是如何达成一致,而传统又是如何与现代共存的——对于一个大陆人来说,这城市看起来既古老又崭新。你看得出光鲜的玻璃大楼,性感模特的广告牌;也有一个个宗亲会、同乡会与中药铺子,还有银行大厦后面传来教堂的祈祷声。

我太想了解香港的往昔,却对它正在发生的重大变化视而不见。在我第一次香港之行的4个多月前,50万香港人走上街头,抗议香港政府试图通过的《基本法》第23条,这条法案宣称:"香港特别行政区应自行立法禁止任何叛国、分裂国家、煽动叛乱、颠覆中央人民政府及窃取国家机密的行为,禁止外国的政治性组织或团体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进行政治活动,禁止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治性组织或团体与外国的政治性组织或团体建立联系。"

香港人有很多理由走上街头。香港回归中国之时,也是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时,之后的几年中,消沉的经济增长与房价的跌落,令很多香港人饱受"负资产"之苦,人们又对未来缺乏信心。董建华的领导能力不足,在这一年春天的SARS中暴露无疑。而这一从中国传来的疾病与香港政府的不透明与笨拙反应,又引发了香港人的更一层焦虑——是否中国的阴影要笼罩香港,"一国两制"要遭遇挑战。而"二十三条"则成为了所有情绪的突破口,它似乎标志着香港人一直自认的"核心价值观"——香港人享有的自由——正遭遇严峻挑战。

不过,当时的我此毫无感受。接下来的纪念中,我一方面沉浸在香港历史中,另一方面则试图理解中国崛起对世界的影响,我对于未来充满期待,这个国家将伴随着经济进步、融入全球,也变得越来越自由,并最终走上民主之路。

如今我逐渐感觉到这些抗议。这也与香港和中国之间的"新关系"有关,两地的力量发生了戏剧性变化。我清晰记得,在我第一次到来时,香港人仍保持着某种习惯性的优越感,有时在餐厅,你要不由自主的讲英文,以期得到更好的对待。中国经济崛起的速度超越了所有人想象,贫穷与困顿仍在很多乡村与小城蔓延,但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已诞生了一个数量庞大的中产阶级,一个依靠权力而生的巨富阶层,更重要的是,中国政府变得前所未有的强大、富有和封闭,它不再向从前那样渴望香港的资金与经验。而香港则发现,多亏这些寻求IPO的中国公司、购买力旺盛的大陆游客、钱包鼓鼓的购房团,香港经济才保持增长。人们期待北京的新政策甚于一切。香港不再是中国未来的路标,反而倒像是一个装饰品。

这种新关系,也导致了大陆与香港间的新摩擦。 在地铁内一起简单争吵,都会引起了一场"蝗虫论"的持久冲突。这也是个充满嘲讽的插曲,一个多世纪前被称作"黄祸"的中国移民正是从香港中转出发的,而现在侮辱不是来自异族,正是当初那些"黄祸"的后代。

香港的诱惑仍在。大陆的孕妇们涌进了香港的医院,年轻的父母们买光了香港超市里的奶粉,中学毕业生们渴望进入香港的大学。这种诱惑也反映了中国的新现实——香港虽然不再代表物质神话,却仍有值得信赖的公共系统与言论自由;它也映射了崛起中国的另一面——它在经济上崛起,政治与公共生活却愈发封闭,整个社会的道德与信任系统已然崩溃。中国的内部困境,在香港得到了另一种释放。

相关日志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新史记 冤屈录之永州九记

 
 

Sent to you by Zhiyuan via Google Reader:

 
 

via 墙外楼 by 墙外仙 on 8/8/12

昔者,柳宗元谪贬永州,以《永州八记》而酬司马之位,又作《捕蛇者说》以画酷吏之毒,永州以是名焉。

今者,柳司马之八记未足彰永州之著也,余也浅陋,乃敢续貂柳司马之八记者,乃唐慧母女之奇冤,有胜于柳司马骇然于捕蛇者之说也。

先是,唐家有女未长成,髫龄也,仅十一。枭盗豺痞掳之去,迫其青楼为雏妓,百余虎狼蹂躏其身,肮脏毒病流染其质,非人之境遇,三月之久焉。

其母唐慧,遍历城乡陋巷,披发泥路,跣足沟渠,终乃救得幼女出。而骨肉之女,已不复稚龄之容也,其惨无可描慕,其悲不忍文述。唐慧乃诉告于永州有司,期以律法惩恶洗冤。未料永州有司默默,闻堂鼓而掩门,听悲嚎以掩耳。唐慧乃于高楼鸣冤,以死相胁,有司乃惧,立案查勘。然地方有司查察审理者一波三折,竟有首犯以功抵罪之传闻者。迄本年六月,湖南臬司乃决,首犯秦星等伏法,五贼分获无期或有期不等。

未料,斩囚者禽兽,囹圄者母亲也。永州警衙竟于案结之期,捕唐慧于监,决其劳教一年半,其判词曰哭闹也、跪地也、撞墙也、扰乱也。国中闻此,无不大愤,网络声讨,舆情汹汹,斥永州警衙之无良,呼八记之地释母亲。未知江湖大哗可达天听,亦未知幼女之母何时出狱。

论者曰:永州此案,乃恶法在在焉。然也。昔者粤省孙志刚之死,收容恶法除;而劳教恶法尚在也,警卒一言以决苦役,草民无罪竟尔收监,数十载迩来,未知毁伤于此法者几多!是故,永州可囹圄幼女之母且自壮其色,有何怪哉?恶法不除,则唐慧者尔我也,夫复何言?

是为记。

相关日志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Wednesday, August 8, 2012

何清涟:地方版4万亿:“稳增长”旗号下的新一轮掠夺

 
 

Sent to you by Zhiyuan via Google Reader:

 
 

via 墙外楼 by 墙外仙 on 8/8/12

最近,中国经济最热闹的话题就是地方版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出台。从其功能来说,当然是中央2.0版刺激经济计划的替代品。

先介绍一下中央2.0版刺激经济计划为何无疾而终。自今年5月下旬以来,一直在悄悄推进的中央级2.0版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曝光,发改委1至5月批项目9000个左右,此举遭到国内各方激烈批评。由于2009版5万亿刺激经济留下的恶果太多,诸如产能过剩、导致经济结构更加扭曲、造成巨大的地方债务泥潭,由此引起的高通胀与高房价让百姓"买单"等等,中央政府无辞可辩,只好刹车。一些已获批准的项目因为无资金投入,也暂时偃旗息鼓,其中在发改委门前亲吻公文而彰显大名、据说投资达700亿的湛江钢铁项目,在6月份轰轰烈烈开工,但目前又归于沉寂。这个经两级地方政府斡旋与奔走34年而获审批的项目,看来暂时搁浅。

既然从中央政府的口袋里掏不出钱,多年依靠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囊中吃紧,各地政府开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据媒体报道,在"稳增长"口号下,中国地方版超4万亿投资计划有如井喷,宁波、南京、长沙等地区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的地方政策。其中,7月16日,浙江省宁波市打响了全国刺激经济政策的第一枪,下发了《市政府关于推进工业经济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若干意见》,26条新政内容涉及清费减税、扩大投资、调整结构、科技创新、要素保障、营造氛围等六个方面。紧接着湖南长沙出台超过8000亿元的投资计划,预计未来五年每年投资额在1600亿元左右。据说贵州或将出台3万亿元发展规划,拟于8月份公布。

近两年地方政府遭遇财政困局,规模如此宏大的投资,地方政府的资金从何筹来?当然不可能用财政收入投资,因为雄心勃勃的贵州省2011年的财政收入只有1330亿元,长沙市2011年全年地方财政收入也只有668.11亿元,因此,地方政府必须想法筹钱。
 
从中国的现状来看,筹措如此多的资金,无非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一是通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向银行贷款;二是发行地方债券;三是招商引资。但仔细分析这三种途径,都不具备现实可行性。而且这种筹措资金的方式,也是2009版刺激经济计划的老招数,2009年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利用地方融资平台,总共投入据说20万亿已经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发行地方债券目前还只限上海、广州、深圳等少数几地,至于招商引资,目前正好是外资相继撤离,国内资金外流也很严重,据外汇管理局数据,第二季度境内流出资金高达714亿美元。

从后果来看,今年地方版的4万亿只会是穿新鞋,走老路,带来性质相同但更为严重的后果,如扭曲产业结构,加剧通胀等。近十余年以来,中国经济已经高度货币化,据渣打银行前些时发布的报告,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存量高达13.8万亿美元,是全球第一货币大国。

中国到底超发了多少以下数据可供参考:1、中国货币发行增速远远快于GDP增速,近十年中国的M2增速平均是18%,而GDP是9.5%;2、截止2011年底,中国M2与GDP比值为1.89倍。其结果是"票子毛了",人民币购买力快速下降,中国陷入持续的高通胀状态,中国人民以居于世界低水平行列的收入,却承受着高物价与全世界最高的房价。

因此,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比经济下滑更危险的,是警惕地方政府在"稳增长"旗号的掩护下,再次拿出庞大的投资计划,将政绩留给自己,将债务留给银行,并让全国人民分摊通胀后果。

中国经济无论从资源配置、经济结构、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社会分配等各方面来说,都称得上"病入膏肓",依靠加大政府投资,连短期效益都已经不容易取得。在此情况下,要想让中国经济进入良性循环,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政府还是应减少干预,以引导为主,给企业减税,扶持公平竞争环境(完全竞争市场),这样才能让企业这一市场主体获得活力,使中国经济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动力。只有这样,北京政府才能让欧美等国愿意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

2、改善收入分配,涵育本国民众的消费能力。中国人的收入差距过大,财富分布极不均衡。基尼系数早已经超过0.47,今年中国有个有官方背景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也承认中国10%的收入最高的家庭收入占整个社会总收入的57%。在社会成员当中有70%左右仅能维持温饱型生活,85%%的社会成员终生劳碌就为一套房,所谓内需是无法拉动的。因此中国的消费率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77%。今年第一季度经济数据虽然显示消费拉动6.2个百分点,达到了自1994年以来最强劲的状态,但这消费却不是"居民消费"在增加,而是"政府消费"在上升,政府消费在消费总额中占了30%左右。

总的来看,地方版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无异于饮鸩止渴,于国于民均有害,唯一的获利者群体是数量不小的各地参与项目的官员: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所有公共投资都象一架生产贿赂的巨大机器。2009年政府投入天量货币刺激经济之举,造就了动辄数亿乃至几十亿的巨贪。

理解这一点,就理解为何2009年刺激经济的恶劣后果还未消化,各地政府又踊跃推出地方版4万亿,因为那是贪官们的印钞机。

相关日志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博讯:辽宁全省工商罢市公开化 各界要求省长陈政高下台

 
 

Sent to you by Zhiyuan via Google Reader:

 
 

via 墙外楼 by 墙外仙 on 8/8/12


《南方都市报》评论部驻京评论记者、书评人张天潘称:政府流氓化已经公开化。 不少评论人士对沈阳的"空城"行动伸大拇指,称"沈阳人民有智慧"
知名的媒体人"卓越兄"赞: 此时无声胜有声! 大陆著名撰稿人任卫新赞赏:沈阳市委市政府这回算是彻底瞎逼了。这招儿比上街还厉害。警察都没处下手。

—–

记者接到沈阳多家商户举报后,昨日(2012年8月6日)连夜报道了沈阳乃至辽宁省全境大型商超、贸易城、农贸市场、国际小商品城、服装城、综合批发市场、街道商业门市静默罢市,以抗议辽宁省政府八家职能部门组成的联合检查组高额罚款的消息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和广泛关注。辽宁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看到有关部门汇集的相关情报后,立即感到事态严重,当即部署应对方案。

上午,由辽宁省及沈阳市豢养的一批官方日报和晚报根据省政府指示纷纷出来澄清所谓事实真相,辽宁省委宣传部也买通人民网向外发布消息:

"人民网沈阳8月7日电 近期,沈阳一些经营业户纷纷关门停业,市民议论纷纷。沈阳市6日晚回应称,这是"因受不实传言影响"所致。

沈阳市有关部门表示,相关部门除正常管理工作外,并未采取集中整治行动,更未采取高额罚款措施。希望广大经营业户勿信传言,正常营业。

7日出版的《辽宁日报》头版、《辽沈晚报》头版、《沈阳晚报》5版、《时代商报》头版等报媒均以《勿信传言 正常营业》为标题做了相关报道"其内容令人懵懂、不知所云。

然而,南方很多报纸和网站还是相当客观对辽宁省内出现如此大规模的罢市事件做了报道。南都周刊: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沈阳某区工商局工作人员向南都记者介绍,在沈阳"打假是归公安局管的",而此次行动就是警方在牵头,"现在事情闹得很大,我干了这么多年都没见过这么多白天关门的。"南都记者查阅到,2011年初沈阳成立打假办,确实设在公安局,当时还有媒体报道"发现假冒伪劣,拨打110"。

沈阳市工商局向当地媒体介绍,此次打假行动是为了迎接明年将在沈阳举办的全运会而实施的,由公安牵头、工商配合。达到一定额度,"公安可以拘留人,都可以进监狱的,所以现在就造成这种情况"。

当地媒体同时还报道,记者曾在出现大量店铺关门的五爱市场听到广播,"从7月7日到7月16日,集中开展严厉打击经济犯罪10天决战,本次公安会战主要依法对违法使用及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等行为进行专项严厉打击……对制作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违纪行为集中严打,对犯罪人一律追究法律责任……该广播所提的会战,指的是沈阳全市乃至辽宁全省公安机关半年来举行的"严厉打击经济犯罪'破案会战'"。

公开报道显示,7月17日,辽宁省公安厅宣布共立各类经济犯罪案件13104起,破获9377起,立案、破案数分别是去年的2 .3倍、1 .9倍;移送起诉犯罪嫌疑人14153人,打处比例达到151%;侦办部督案件41起,发集群战役12起,综合成绩位列全国第一。沈阳市公安局长表示,沈阳破获经济案件总量同比上升21%,打击处理犯罪嫌疑人同比上升8 .35倍,打击成果位居全国一流,全省第一。

记者今天上午九点一刻接到鞍山市公安局某区公安分局法制科干部打来电话,他在电话里证实了南都记者的报道。他说:这次打击经济犯罪,辽宁省公安厅给各市下达了逮捕起诉的任务指标,要求各级公安机关必须完成。我们分局要完成起诉犯罪嫌疑人的指标是26个,如果不能在20天内完成,局长就要被处分,现在局长都把任务分给经侦大队、食品药品安全大队和各个派出所了,要求必须超额完成省厅交给的任务,昨天晚上连夜开的会。还有20天的时间,我们分局平均每天要抓一个半犯罪嫌疑人,还要立即逮捕起诉,商家听到这样的消息都怕倒霉,谁还敢营业?

8月6日下午,面对沈阳空城和弥漫在街头巷尾越来越恐怖的萧条气氛,著名书法家、辽宁省政协委员庄廷伟先生就辽宁境内大量店铺关门向沈阳市政府递交了一份紧急提案:"紧急提案:沈阳各店铺关店,谣言四起,请权威部门赶紧声明,稳定民心……"同时通过微博长文工具对外公布,希望沈阳市有关部门能及时回应市民关切与网络质疑。

记者刚刚获悉,沈阳市人大办公厅一位副处级干部今天下午向消息人士爆料:由于此次辽宁全省罢市事件严重影响了辽宁地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也给全省政治稳定带来严重后果,辽宁省工商界96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联名致信给中共中央和全国人大,要求彻查此次事件的幕后真相,追究辽宁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人的责任,并建议中央免去好大喜功不务民生的省长陈政高的职务,以顺民意、正民心;要求中共中央和全国人大对辽宁省出现的严重罢市事件的政治后果进行社会风险评估,避免此类事件在全国蔓延,从而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记者从多个渠道得知,尽管辽宁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目前正在努力引导舆论、操控媒体,甚至动用公权力劝说一些商家尽早开业——官方最直接的行动是,沈阳市工商局派出数百名工作人员在商户紧闭的卷帘门醒目位置张贴通知: "根据市政府昨日8月6日召开紧急会议精神对各大市场停止一切检查,希望各业主正常营业",想以此督促商户开张,但效果并不明显,甚至适得其反。

辽宁某市温州商会的一位会长告诉记者:我们对辽宁省如此恶劣的社会环境和商业环境感到非常气愤和失望,因为我们商会里的大多数会员,都是近几年被辽宁省招商引资团以招商引资的名义招到辽宁来的,来之前辽宁省各级政府对我们好话说尽,什么"成本洼地利润高地,政府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务,免除税费……"什么好听说什么,等我们一旦投资,地方政府立刻变了脸,那些原来的承诺都不能兑现了;省长陈政高当年在招商引资洽谈会上对我们所说的一切,都是假大空。我们现在借这个机会要求我们的商会会员不复市,给辽宁省政府施加压力,要求他们的领导尊重市场规律、尊重商家,改善市场环境。

一位总部设在沈阳的知名化妆品老板告诉记者:今天上午,我亲自打电话给全省各地的代理商或加盟店,要求他们继续关店,直到接到总部重新开业的通知,期间营业损失由总部负责……政府动不动就找个由头罚我们,如果这次我们继续任他们宰割,下次他们没钱的时候还会任意摊派,甚至公开抢劫。我们实在是忍无可忍了,这次中央如果不给我们一个说法,如果省里主要领导不承担任何责任,我们就会选择自己的方式抗争下去……
就当故事看吧。别的不知道,标红那一段还是很真实的。前两年和沈阳市委里一位秘书聊天,他告诉我辽宁的领导非常重视招商引资,采取的策略叫做JQK。先画大饼勾来,然后圈起来,最后就是与之PK…..

相关日志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Blog 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