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February 21, 2012

忘情:一言难尽:铁路配件价格那点事

 
 

Sent to you by Zhiyuan via Google Reader:

 
 

via 墙外楼 by 墙外仙 on 2/21/12

近日,铁路又一次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新世纪》周刊记者搞到了一份动车的零配件供应价目表,就象发现了新大陆一样莫名惊诧,如此重量级的丑闻怎可放过?于是乎洋洋洒洒一大篇,又是揭内幕,又是大谈车票问题,也不管逻辑上通不通。

不少网友通过种种方式联系我,问我那篇重量级报道是否属实?其实这个问题我在以前的贴子里已经说过多次了。现在出了这档事,我又花了点时间走访调研了有关方面,也拿到了动车运用所目前的零配件采购价目表,索性单独写一篇吧。不过,在企业待过的人都清楚,企业内部有些数据是绝密的,咱的身份是公开透明的,也不能公然违纪。所以恕我不能将真实数据说出来,只能泛泛而谈。

《新世纪》拿出的价格表是当年第一批整车进口时的配件价格,的确是高得离谱。熟悉情况的人都清楚,这种情况绝非铁路一家所独有,所有的进口商都遇到过。

萨苏当年写过《机场秩事》,里面就谈到过,咱们的大飞机都是进口的。人家设置了非常苛刻的条件,那就是机上的任何结构你都不能改变,连钻一个眼也不可以。机上所有的配件,哪怕是厕所的纸巾盒,也必须是从人家那里进。你要是换成别的,那么人家就拒绝维修,拒绝为可能出现的问题负责。所以咱们国家引进洋飞机并不是一锤子买卖,在漫长的服役期内,你还得经常用美元去买哪怕是诸如纸巾盒之类最大路货的配件,当然,价格是不菲的。

当年引进整车和部分技术后,铁道部就整合国内力量进行了国产化,揉合各家所长,加上自己的积累,形成了自家的技术。小鬼子眼看上了中国人的当,原先设想的滚滚白银都化成了水,气急败坏之余给铁道部发了正式公函,大意是如果你们这样做,我们不保证安全。有几十年技术积累和全国工业界和科技工作者的支持,当年铁道部牛气冲天地回复小鬼子:请便!

各种零配件国产化后,价格都有所下降,但降幅并不一致。搞过工业的人都清楚,决定价格的因素很多,只有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文科生才会幼稚的认为:中国的人工便宜,做出来的任何产品都一定会比别人便宜很多的。不同的产品,人工费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例千差万别,更何况中国的人工现在也并不便宜。

我个人觉得降幅最显著的就是驾驶室正面那块曲面玻璃。原装进口得十几万一块,国产化后只要两万块了。进口的十几万,国产的两万多,而且性能基本一致,不知道那位大记者又会如何说呢?还说什么2型动车座椅后的网兜要140余元,那是什么年代的行情呀?现在不过是20余元。说什么动车洗手间装洗手液的盒子要3、4千元。其实那东西分为两种,带感应器的是2400余元,不带感应器的才200余元。

反正在一些人眼里,铁道部是所谓计划经济最后一个堡垒,是有原罪的。近十年来又作出了逆天的事,让民猪痔油的体制党们情何以堪?所以无论铁路做什么,怎么做,都是有原罪的。自己做事做不来,但站在一边指手划脚专挑做事人的刺,还是容易得紧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目前动车配件的价格虽然下降了,但仍比市场上同类产品要贵上许多。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动车一家才有,整个铁路系统,车机工电辆,各个系统日常消耗的零配件价格都比市场价高得离谱。就拿闸瓦来说吧,毫无技术含量的易耗品,就是一块冲压的钢背,上面浇上铸铁,十多斤重的死铁一块,卖给铁路就要77元。为什么会这样?难道铁路从里黑到外,从上黑到下,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了吗?

改革开放后,腐败之风愈演愈烈,的确有高官开公司,提供配件从中捞钱的事。但具体是哪些人,占了多少股份,用的是什么白手套,咱不是纪委,手上没有确凿的证据不能乱说。但是,是不是每一种零配件后面都有这种事呢?我觉得这种说法也未免扩大化了。其实,自打建国以来,铁路配件就是这样贵。你总不能说从建国时候起,铁道部的一代代高官们都开零配件供应公司从中捞钱吧?

除去一些腐败因素,铁路配件价格高还有哪些因素呢?

铁路一向是计划体制,以前机车、车辆、设备的采购单价都是国家说了算,价格几十年一贯制,根本不管实际成本。机车车辆生产厂家如果光靠卖整机,根本就养不活那么多人。可那么多张嘴要吃饭,还有那么多退休工人要养老送终,你整机价格国家没有通融余地,厂家就只能靠配件过日子了。

后来南车、北车集团全部剥离了出去,铁路大宗设备采购采用了资格准入,公开竞标的方式。

《新世纪》周刊说"强制认证的初衷或许是为了确保质量和安全,但这一认证程序,很容易被异化为市场壁垒,那些有着"通天本领"的不知名公司、贸易中介,可以轻易获得认证,一些老牌的、技术实力雄厚的企业,反而被排除在认证名单之外,只能依附于这些公司、中介之下,获取可怜的利润。"

这就是屁话了,什么叫很容易被异化?这套制度本身并没有错,大家都在同一游戏规则下各显神通,愿赌服输。输了就说不合理,就说如何如何,这是无能与无奈的耍赖之举。别说是铁路招标采购,这世上哪个领域,在如今的商品经济情况下,大家为了中标谁不是无所不用之极?要说肮脏,资本来到这个世上,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里都流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要有洁癖,你就等着被竞争无情的淘汰吧。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市场也不相信哪家企业真是道德楷模,管你老牌新牌,不适应市场就都会被无情地淘汰。你《新世纪》周刊总不至于天真地认为洋大人们,世界五百强们都是什么干净货色吧?

说什么不知名的公司有"通天本领"?我记得八、九十年代,咱们国内企业还不懂得如何与世界市场打交道,当时的贸易环境也被别人卡得死死的。咱们的国内产品只能从香港转口,无数香港的皮包公司转手就拿走了利润的大头。但是你没辙,这就是市场,谁让你没"通天本事"呢?相比航空业年年拿大把美元孝敬给洋大人,铁路再怎么说还是大头立足于国内,肉再烂,也是烂在锅里。自家锅里你都抢不到肉,不怨自己还能怨谁?

更何况,铁道部在市场准入方面,没有任何一个领域让某家厂商,某个品牌独霸。就连剥离出去的机车车辆制造厂商,也要硬生生地划为南车,北车两个相互竞争的集团。难不成《新世纪》周刊会觉得这么做也不对吧?

《新世纪》周刊说什么绕过程序的"点装", "其中水之深、之浑,给人以想象的空间"。既然自己都承认是"想象",那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可是作为新闻媒体,光凭没有实际企业工作经验的,文科生式的"丰富想象"就进行有罪推定,无论如何也不合适。

以我从业18年的经历来看,同样是获得了市场准入,各家的产品质量千差万别。好的特别好,就算比别家的贵,大伙儿也都爱用。而有些产品则是坑爹货。基层的职工深受其害,苦不堪言,往上面反映的意见多了,下回采购时,经办部门指名不要某家的产品那也是时有发生的。合着《新世纪》周刊认为,但凡是哪家产品被拒用,就肯定是铁路混帐吗?事从两起,莫单怪一方,《新世纪》周刊为什么完全不找设备提供商方面的原因呢?如果我也按《新世纪》周刊的逻辑,想当然地认为"该周刊肯定是收了竞争失败企业的钱,所以才来抹黑找茬的,在义正辞严的背后,是金钱与话语权的交易,其中的水深不难想象",不知道该周刊会如何感想?

市场准入与竞争机制,对于铁路压低采购成本无疑是有好处的。这种情况下,你如果是南车、北车集团的负责人,手下几万,甚至十几万职工家属都看着你,你会如何做呢?再加上南车、北车集团也不可能每个零部件都自己生产,它也是要对外招标采购的,采购来的东西,过一道手,能不加价吗?

就各个路局来说,一般都坚持大部分配件由路局下属的材料厂集中采购,各站段需要零配件,就要材料厂去进货。当然,材料厂不生产任何产品,就这么一转手,自然又加了价。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是路局层面将各站段可能的财务漏洞给堵上了,肥水要流也要流到路局口袋里。全局职工要吃喝拉撒,都靠路局开支,路局层面当然要收紧这个口袋了。至于过手加价,没办法,目前铁路这种核算体制,到处卡得死死的,光靠帐面上的拨款是远远应付不了日常开销的,逼得路局想办法到处筹钱。

公正地说,铁路零配件不仅价格高,而且质量与价格往往不成正比。其实想想也清楚,如果质量那么好,你一个配件用上好几年,那厂家吃什么?整个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吃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一般铁路职工是不急的,反正不关他的切身利益,不用当这个家,自然不在乎柴米贵不贵。可是领导们,尤其是路局以上层面的领导们都很着急。因为人家是当家的,自然感受到柴米贵带来的巨大经济压力。

要改变现状,又谈何容易?南车、北车集团现在不归铁路管,人家又是所在省市的大企业,是当地的经济支柱,牵一发而动全身。

我曾不止一次说过,以前的大领导有个思路:你不是天价配件吗?你不是质次价高吗?行,那我以后就不买你的整车了,麻烦你自己搞个动车租赁公司。我只租车,跑一趟给你多少钱,剩下的事我不管,我只管你要保证我的安全和服务质量,有问题就扣钱,你再用高价配件就是坑你自己。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企业行为,但在时下的中国,要动这样的大手术,可由不得你铁道部一家说了算。结果这件早就下了决心的事,即使是在以执行力超群的某些人手里也遇到了空前阻力,这些年来一直止步不前。

既然这条路走不通,那现在各路局又不约而同地向铁道部提出了新的建议:你不是质次价高导致我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吗?那我可不可以借鉴4S机制,引入一个"全寿命管理"机制呢?我买你的东西,合同里就得写明白,寿命期限内出现问题,你要负全责,包修包换不能收我的钱,而且还要陪偿我的损失。你要是办不到,没关系,让别人干,你就退出铁路这一巨大的市场吧。

应该说这个方案也非常好,可是有人却考虑到如此一来,铁路就不需要担负大修任务了,那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该怎么办?应该说,人在不同的层面,视野和考虑问题的思路会有很大差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彻底解决高价配件的问题,还得经过不懈的努力。

最后,我要感谢爆猛料《新世纪》周刊,你以为自己又踩着了铁路的尾巴?其实你是在帮我们铁路人,铁路领导们看到了这篇文章非但没有如你所愿的焦头烂额,反而开心得很,大家都觉得这也许真是个解决问题的契机,铁路人大可以借钟馗打鬼。如果真能加快解决问题的步伐,《新世纪》周刊功德无量,到时候我一定提议铁道部授予该周刊一吨重的大勋章。

{lang: 'zh-CN'}

相关日志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No comments:

Blog 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