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y 12, 2012

硅谷求职攻略系列上篇

硅谷求职攻略系列上篇――硅谷那些事儿(硅谷游记)

来源: 丁峰的日志

 

 

写在前面的话

记得之前许过愿,只要拿到了Qualcomm的offer,就来写点历程教训之类的帖子,这里就算来还愿吧,希望哥大下一届的学弟学妹们能少走点弯路,愿华人能在硅谷里势力能越发壮大,压过阿三们吧

 

我深知没有点稍微像样点的offer,整个文章估计说服力也会降低不少,所以在进入正文之前,我还是大致用数字描述一下结果

 

1月毕业之后开始找工作,从纽约搬到加州后两个月里,没听说过的公司基本不投,不在加州的一律不投, 三千人以下的中小公司一律不算在内,最后拿到的面试有13家公司21个职位,主要涵盖Design, Verification, Application, Validation四种职位,除了Google, Synopsys, Brocade, AMD没有过第一轮,拿到9个公司12场onsite,公司名称按字母顺序排列:

 

Altera, Broadcom, Ericsson, LSI, Marvell, Microsoft, Nvidia, Qualcomm, SanDisk

 

学EE的应该都知道,这些都是业界巨头。

最后decline掉2个没出结果的 ,拿到5个offer(其中1个口头的),3个reject

 

要知道在最后一个学期的时候,我还是一个对求职一无所知的小白,本科偏物理半道出家转数电,编程能力平平,没有任何相关专业实习,拿不出手的GPA,没有任何的research project,没有人refer,校园招聘也从来都是两手空空。

 

而现在的大环境下,CS的就业机会比其他任何专业都多的多,于是舆论环境似乎是,只要是EE的,不转CS就得失业。所以这篇文章,算是给我们EE正名:我们照样也有不少机会!这里也是给各位EEer打打气,无论前景看起来有多么迷茫,无论看起来自己有多么的占尽了劣势,只要坚持不懈一直去尝试,一直去找到能改进的地方,相信一定会有好结果的!

 

这个系列主要是针对EE方向的,由于我自己是数字电路方向,所以很多信息来源也主要是来自于数字电路。不过很多面试的经验很多是相通的,各位看官就将就着看吧。另外,本文很多信息已经是to the best of my knowledge,如果觉得有偏差的地方,欢迎讨论。

 

计划整篇大概分上中下三篇写完,第一篇讲讲在各个硅谷公司的见闻(尽量不涉及专业内容,大家都能看),第二篇以tips的方式写写求职的过程中的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前期准备/简历/面试),第三篇讨论下专业职业规划,讨论下大家比较关注的一些话题。如果有希望提到的话题或者疑问,欢迎留言,我尽量会在后两篇涉及到。

 

Copyright:除校内外,独家发表于一亩三分地,保留版权,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

 

这一篇主要就是讲讲硅谷的这些公司长的啥样的,所以也算是硅谷游记吧,呵呵

 

 

(上面那个小红圈就是旧金山San Francisco,底下的大红圈算硅谷)

 

说起硅谷的“谷”这个概念,最开始来的时候还真不理解,这一马平川的,哪里有谷的影子嘛。直到最近学开车到处晃才发现,无论往哪里开,开不了多久就是各种山了,硅谷真就是在一群山中间围起来的一片空地上建起来的(地图上没有路的绿色部分基本都是山),只不过这片空地还是挺大的,长估计都有三十mile,从湾区西边的名校斯坦福一直绵延到Cupertino(苹果所在地)以南,东边涵盖整个San Jose,这个图应该再往San Jose上方涵盖Milpitas就更准确了,Milpitas上方Fremont其实也有部分公司。

 

所以硅谷很多时候也叫做湾区(当然湾区的范围大的多),因为硅谷的公司基本就是绕着旧金山湾(上边的蓝色部分)建了一圈,不过公司最多的地方还是从Mountain View往下开始,也就是湾区的底部那一块大空地。我曾有几次面试结束的时候慢慢悠回去,发现几乎每走几步路就是一家公司。不过这个地方没个车还是挺不方便的,公交线路比较有限,人行道基本没位置,在纽约生活久了第一次来这儿还是有点不习惯的。

 

整个硅谷的氛围确实和纽约完全不一样,比纽约安静很多,也干净很多,来了就有一种让人静下来的感觉,但又不同于那种大农村的寂静,毕竟也是繁华的地方,于是对这里的好感度还是很高的。从纽约过来的第一天,看着沿途路上一家一家的科技公司,逛着比纽约的香港超市规模还要大的大华超市,看着住处后院的几株清新的结满果子的橙子树柠檬树,顿时就有乐不思蜀的感觉。

 

进入正题,大致的从我面试顺序来讲讲这些公司:

Marvell, SanDisk, Ericsson, Facebook, Altera, Nvidia, LSI, Google, Microsoft, Broadcom, Qualcomm

 

 

这家公司很有中国人的特色:务实,低调。在美国名气一般,但国内业界的名气还是比较大的。第一代iphone的wifi芯片就出自Marvell,索尼PSP游戏机,kindle之类的部分定制芯片也出自他们公司。

 

 

公司总部在Santa Clara,再往北走一点就是bay了,所以周围的视野很开阔,一眼望去能看很远。话说我跟Marvell还挺有缘,我去过4次(我的打的费啊,心疼),面过4个组,也差一点就去他家了,后来挺峰回路转的,下文再说。

 

作为一家中国人占绝大多数的公司(据说老板娘是大陆的),感觉Marvell传承了“门面”的概念,他家的总部是我见过所有公司中campus环境最现代最气派的,从San Jose 走American Express way,远远的就能看到几栋气派的建筑在那里,进Marvell之后有一个非常大气的接待厅,两旁的还有很多热带鱼作为装饰,这是第一家我onsite的公司,面试流程什么的也走的很正规,当时给我的第一印象还是非常好的。

 

 

总部有六栋楼,差不多有三千人在这儿。Marvell的发展速度还是相当快的,据员工说,六七年前Marvell还不到两千人,现在已经超过七千了,这么算基本是按每年20~30%的速度来扩张,如果按fabless(没有制造厂,做纯design)公司算,07年开始就已经是top 5的常客了。算上有工厂的公司,Marvell去年开始也低调的挤进了全球semiconductor sales top 20,最近他家的市值也刚刚超过了Nvidia,作为华人为主的公司的代表,这一点挺不容易的,值得骄傲。

 

网上说华人大概占了公司的七八成,去面试的时候觉得似乎没那么多,除了HR铁定是白人,面的十几个人里,韩国人还是很有几个的,印度三哥儿也有两三个,在食堂里吃饭,感觉中国人大概只有一半,也许中国人主要都是做技术吧。不过他家对华人很亲近这倒是真的,华人的manager也占绝大多数,不过想想也是,如果不会中文,在这个公司想晋升也是挺麻烦的一件事情XD

 

说到Marvell不得不提的就是他家的食堂,饭菜可口程度号称湾区内仅次于Google总部,以前一直是免费的,这两年开始低价收费,不过一餐份量巨足的中饭+饮料随便喝=四块钱也足够便宜了,晚餐甚至只要三块,Marvell内部员工开玩笑说这是鼓励员工晚上加班XD。我第一次去的时候非常幸运,正好赶上了每个月最后一个星期五的birthday cake day(我自己瞎命名的)狂吃了几块,每个月这一天公司会在食堂摆上几大排蛋糕来给当月过生日的员工庆祝生日。

 

Marvell中国人多,面试的时候一个Berkeley毕业的新加坡manager跟我说,他们组工作语言就是中文,所以这里不是一个学习英语的好地方XD。不过面试的时候基本上都还是英语,只不过不少员工的英语还没我好,所以这点上我还是赚了不少分数的。

 

说到他家面试我还是挺郁闷的,我在Marvell的四个组只拿到了一个组的onsite,其他三个组被各种奇怪的原因第一轮被锯掉。第一个组是做模电组里的数电block,结果后来这个组的招人计划没被批准,就没下文了。第二个组是做design的,结果我记成Verification了,于是电面的时候就狂侃verification project,人家说我的背景不符,我那个冤枉啊……第三个组的电面是最搞笑的,就问了我一道脑筋急转弯的题,条件还给的不足,我说这题无解他还不承认……于是也没有下文了。

 

第四个组的面试还是挺正常也挺顺利的,只不过职位不是最想做的design而是verification,这也是后来放弃他家的原因之一吧。Marvell的面试强度是我遇到所有公司里最大的,一场面试分八轮一对一面试,除了第一个HR几乎全是技术面,从早上十点一直面到下午五点一刻不停,连中午吃饭都是边吃变面,对体力是一个极大的挑战,面完人都精神恍惚了,而且也只有Marvell会觉得一场onsite不够,还有安排第二场onsite,挺折磨人的。不过从我面的那个组来说,Marvell的面试难度大概略低于平均水平,也算是给当时刚去硅谷的我不少信心,后来也是靠着Marvell给的这个offer催着其他好几个公司都很快的给了onsite或者offer。

 

值得一提的是Marvell SSD组我的直属manager人还是非常好的(还是个美女上司XD),先在offer上加了5k给我,然后说我可以延一个月再上班,还说我可以自己定每天的上班时间,offer也可以延迟一个星期再做决定(offer一般有效期只有一个星期)。后来锯掉他家offer其实挺舍不得的,写了一封很长的信告诉他们我的决定,然后也推荐了两个同学给director,director的回复让我挺感动的,说我们一直向你敞开大门,只要还有职位空缺,你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当时真有冲动直接签了算了,这么好的上司哪里去找啊,只不过我确实更钟情于Qualcomm,只能遗憾的说再见了。

 

OK,讲完了面试,下面从职业发展角度来说说Marvell

 

综合来评价Marvell算是毁誉参半,好的方面来讲,即便是在08年09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时候,Marvell依然保持继续盈利,这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虽然利润下降不少)。如果在职业初期需要拿绿卡,那么Marvell是个很不错的选择,过去十年Marvell也就裁员过一次,而且只裁了200人。

 

Marvell产品线很多,主要涉及的方面在存储(比如flash闪存,HDD硬盘,SSD固态硬盘),网络(比如通信芯片,信号处理芯片),还有索尼PSP游戏机,kindle之类的定制芯片。所以公司也比较稳定,东方不亮西方亮嘛。但三分之二的收入来自于存储,特别是HDD硬盘方面的芯片,算是两个垄断巨头之一(另一个是LSI)。

 

在Marvell,工资其实是按学校给的,不同的学校工资给的也不同,在Marvell我最有成就感的就是和高耀龙兄一起成功的把哥大在Marvell的工资线往上抬了5k,以后的学弟学妹们跟Marvell谈工资时,也会容易很多了,呵呵。

 

不过Marvell的待遇在业界的名声一直不是太好,员工满意度也比较低(这个在后文会专门有比较),虽然福利很好,但主要原因可能是薪水给的比平均少了些(感觉今年待遇稍微好了点),公司有些家族式管理,管理层的晋升之类的东西都不是那么透明,有一点“关系”的成分,也有一些“办公室政治”。另外很多地方不是那么的人性化(毕竟中国人太多,容易带入一些中国人的习惯),导致这两年Marvell走的人很多,我在Altera/Broadcom/LSI面试的时候,都碰到了从Marvell跳槽过去的人。

 

不过反过来说,Marvell出来的,skill set还是比较丰富的,很方便跳槽。这得益于公司内部很多组内都会有rotation制度,一个组内的活儿每个人都会轮转一番,这样万一有人请假或者跳槽,组内的活儿还是能正常维持做下去。这个角度来说,作为职业的第一份工作,Marvell也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

 

 

搞摄影的,买过SD卡的,不会没听说过这个名字。作为闪存的垄断巨头之一,SanDisk名气还是挺大的。

 

 

SanDisk离我住的地方其实还挺近的,大概只有4mile,在San Jose和Milpitas之间,不过还是算在Milpitas里面,公司不大,总部也只有四栋楼,加上海外以色列和印度的分部也才三千五百人左右,总部只有不到两千人。话说六年前我大一时买的第一张SD存储卡就是SanDisk的,估计当时不会想到,有一天我也有机会来到这家公司的总部工作。他家在存储这一块的名气还是非常大的,我也一直以为他家是个巨无霸型企业,所以知道他家只有三千人的时候我还是小小的惊讶了一把的。不过他家毕竟没有自己的fabrication(制造厂),员工都是做design的,所以人数少,profit margin也比较高。

 

 

 

公司的整体风格感觉没有Marvell那么现代化,也没有Marvell那么开阔的视野,楼也稍微有点历史了,总之外观上和内饰上都比Marvell矮一截。

 

SanDisk的红色标示还是挺显眼的,整体建筑色彩也是红色为主色调,挺鲜艳。旁边据说是一大片油菜花,开起来很漂亮,可我为啥看到的只是一片杂草……也许是我不识货吧。不过到SanDisk的路上一定会注意到的就是沿路都是Cisco,Cisco实在是一个巨无霸型的公司,我从SanDisk旁边的Cisco building 22走到building 2花了近一个小时,走到每一个路口都是一个Cisco的牌子和后面的大楼

 

他家给过我两个面试,都是招Senior或者是staff职位的。其实在没来硅谷之前,我就一直对这家公司比较关注了,主要原因一个是他家的名气,另一个是我认识的某三哥(哥大学长)在这一家工作,而且好像做的还挺happy的。我就想把这一家留到最后投简历,作为重点进攻对象之一(另外一家重点是Marvell)。所以他家官网上我都从来没去过。只是在Linkedin上海投的时候看到就随手投了一个,没想到刚投完还不到一个小时HR的电话就打过来了,问我对他们做NAND flash memory的verification组有没有兴趣,我当然是求之不得,这个HR把我的简历forward到了一个director手里,当天下午这个director就给我打电话,问了几个问题,我答的并不是很好,他说如果有空就过来面对面谈一下,晚上接到邮件,casual talk就变成了onsite interview了

 

到SanDisk onsite面试的时候我才终于明白,为啥这个印度哥们在SanDisk做的这么happy了。一般公司做技术的多为亚洲人,HR和前台接待员代表公司形象,一般都会请白人。可在SanDisk连HR都是印度人,那不用想了老总肯定是印度人,那印度人自然在里面混的如鱼得水了。回家一查,果然两个创始人一个是印度人一个是犹太人。后来面试里,一个Director告诉我SanDisk在印度和在以色列都有分公司,我问那个Director,SanDisk在中国有开分公司吗?他说有,但是只是负责最后产品的assemble(组装),跟富士康没两样,不由得感慨,中国的高科技产业,什么时候能摆脱处于产业链最底端的命运呢。

 

面试分为六轮,除了最后一个是白人,其他全部是中国人,他家的节奏比Marvell快,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所以尽管比Marvell少两轮,但一路下来比Marvell的面试感觉更累。还好最后一个Director只是向我介绍SanDisk在做神马,他的语速巨快,我当时太累了也没听懂多少,大概感受就是这个NAND flash(闪存)结构还真是挺复杂的。

 

SanDisk其实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他家的培训方面非常的慷慨,如果有啥想学的,公司花钱送去Cadence或者Synopsys培训,而且他家做的技术确实非常的前沿,在NAND flash这一块,SanDisk也是做的最专业的,有什么最新的技术,只要几个EDA厂商来兜售,都会很及时的采用,这点比Marvell还是好多了,不过Marvell也是因为活儿太多,很难抽出多的时间去发展新技术吧。

 

我面试的hiring director是一个白发gentleman,台湾人,人很nice,中午吃饭时说,想去哪个餐厅吃饭随便挑,点什么也随便挑。吃饭的时候他告诉我,他们组其实是想招一个有五年经验的,只不过看我背景比较match所以想让我来试试。他是个名校控,说组里的各个从台湾清华,浙大之类的毕业,之所以挑中我的简历估计也是看在哥大的牌子上(可惜他没听说过我的本科学校,还是觉得我出身不行),他还以为Fu Foundation(工程学院名)是一个奖学金的名称,得知不是之后顿时很失望(汗)。后来在linkedin上看到这个director是San Jose state U毕业的,顿时就想BS这人,自己就这野鸡大学还嫌我出身学校不够好。

 

面SanDisk之前,其实周围的朋友对他家的印象都不太好――印度人多,公司效益一般,pay的也低,结果连带我也对他家印象不好。可面试之后,我觉得他家做的技术前沿,中国人也多,而且查过公司效益这两年都是Marvell的1.5倍以上,待遇也和Marvell给的一样高,绿卡甚至是进公司就能开始办,顿时好感倍增。头脑一热当晚给Director发邮件说只要你给offer我就去。

 

现在我倒是非常庆幸当初没去他家,SanDisk这两年效益确实好,但产品太过单一,随着市场波动很大,形势好起来巨猛,像08年09年整体形势差一点就亏的一塌糊涂。这不今年NAND flash新产能开发速度过快,移动终端需求降低,市场反应非常灵敏,NAND flash单价第一个季度就开始大跌,而且估计到第三季度都止不住。相应的,SanDisk第一季度财报就比之前利润少了一大截,报表一出来股价就跌的一塌糊涂,而且第二三季度的利润预计又会大幅下跌。

 

从职业规划来讲,SanDisk不太稳,尽管一进去就能办绿卡,但是裁员也是很吓人的,09年就裁过15%。公司还是有很多startup的影子,尽管技术水平很NB,但办公室政治也很多――而且更不利于中国人。综合来看,不是一个太好的选择。

 

 

(爱立信)

他家在linkedin上我一共就只投过一个senior职位,要求7年以上经验,所以给我面试的时候我还是挺意外的,侧面也说明linkedin还是灰常强大的。

 

索尼爱立信倒掉之后,对Ericsson的大致印象就停留在了“失败的手机商”上了,觉得这公司没了手机,还能做什么呢?导致我一直对他家的面试也不太上心。后来google了一下才知道sony-ericsson仅仅是五个分支的一支,他家大块收入是电信业的system,拥有GSM/CDMA/WCDMA(2G/3G网络的东东)的一堆专利(靠专利收入都不少),也有做无线芯片和network设备的子公司,公司有十万人之多,去年净利润$126亿,也算是巨无霸型的了。

 

后来才知道ST-ericsson(Ericsson的一个分支)也是有做通信芯片的,而且和Qualcomm/Broadcom是直接的竞争对手,这也导致ST-ericsson这两年业绩惨淡,最近甚至在挂牌出售公司。不过想想也是,一个技术公司,想超过亚洲人为主的Qualcomm/Broadcom,靠一群欧洲懒鬼怎么可能呢。

 

manager对这个职位似乎不那么着急,我电面之后这个职位还在linkedin上差不多挂了一个月,弄的我一度以为我电面已经挂了,直到一个月后的某一天Director打电话来告诉我可能还有第二轮电面,他告诉我这一个职位他们收到了300多封简历,从里面挑出了20个人进行电面,第一轮电面之后挑出8个人进下一轮,然后挑出3~4个人去onsite面试,最后录取1个,再留1个waiting list。后来可能因为他们拖了太久,估计第一轮电面之后的8个人有一半都已经有去向了,所以我就直接进了onsite。

 

(Ericsson 在237高速边上,离Cisco的建筑群也挺近的)

 

 

 

去Ericsson onsite面试的时候是个雨天,所以不是很方便照相,这里从google map的street view截图了一张,和我面试时看到的景象差不多,就将就放这儿了。Ericsson总部在欧洲,在美国也有很多地方都开了分部,硅谷的这个分部是六年前收购其他公司而成立的,有四栋楼,规模不是很大,估计也有几百人的样子吧。

 

他家的各种设施明显能看出来不太跟得上趟,四栋楼一共只有一个食堂,而且只有印度餐加一些垃圾食品。公司的接待厅也小的可怜,有Marvell的十分之一就不错了。面试前在公司接待厅坐了一会儿,发现来来去去的多半是白人,还是挺惊讶的,毕竟硅谷里的公司转了这么多,还真是挺难见到不是由中国人和印度人占领的公司的。

 

面试的时候才发现,整个组还是全部由中国人和印度人组成的,5个技术面试的人里,3个中国人,2个印度人。这么看来在接待厅看到的那群人估计都不是搞技术的才有空出来到处走走……

 

这个组的manager是个很和善的中年女人,她的口语是我面试过的所有中国manager里最好的,电面的时候完全没有发觉她是中国人,口音基本上就是Native。不过组里除了她之外,其他的人给我感觉都不是那么nice。比如说,一个印度人非要我用C语言写一个IO读写文件的格式,我说这个google一下10秒钟就出来了有意义么,他还是要我坚持写,我其实有点印象,但他那个态度实在不爽,于是干脆就说我不会写。再比如说,一般在面试的时候如果剩下5分钟,面试官会把时间留出来让candidate问问题,像微软和高通这样的甚至会留出10分钟,毕竟这也是candidates了解公司的重要途径。可是他们家几乎所有的人都问满了45分钟,就算只剩下2分钟,也照样会继续提出问题,结果面完之后,我仍然不知道他们主要在做什么。

 

Ericsson的食堂是最不能让人忍受的,汉堡+薯条+印度餐+沙拉基本就是食堂的全部。我一直对印度餐心怀恐惧,所以就夹了点汉堡+薯条+一丁点水果,没想到就这么点东西要了14块钱……汉堡完全没味道无法下咽…结果下午基本是饿着肚子继续面的…总之很难想像要是来这里工作在餐饮上会是多么肉疼(死贵)+折磨(难吃)的一件事情……

 

员工的态度和糟糕的食堂,基本上让我对这个公司失去兴趣了,员工也基本上没给我啥了解公司的机会。不过这样的总部不在美国的公司,其实发展肯定是受限制的,不太适合刚毕业的学生,比较适合有绿卡之后来改善薪水的,因为他家唯一的一点好处就是工资给的高一点儿……

 

Onsite两天后他们告诉我,我在waiting list上排第一个,问我还要不要等,于是我想都没想就赶紧decline掉了。

 

 

这个标识可谓生活中到处都可以见到,托加油同学的福,我也有机会去传说中的facebook逛了逛。其他公司面试的时候都不敢明目张胆在里面拍照(一般是被禁止的……),我们去的时候是个周末,终于可以趁着没人稍微多拍点儿照片留念了。

 

 

他家在硅谷总部大概有两千多人,最近上市急着扩张估计要double the size(向人证明,我们是值这么多钱的XD),刚刚买了好多栋楼当新总部(好像有八栋),这些楼原本是Sun lab(已经被Oracle并购)的。一般公司的建筑整体色彩风格会跟公司的logo比较一致,facebook是个例外,估计Mark最近忙上市忙并购Instagram还没来得及装修,乍看之下跟高中的教学楼差不多。

 

 

进facebook有专门的供游玩的红色登记本,这点来看Facebook还是非常受欢迎的,都快成了旅游景点了。

 

 

内部还没怎么来得及装修,楼梯过道之类的也很朴素(都是大白墙,倒是很干净XD),不过随处可以见到各种涂鸦还是挺有意思的,据说画的比较好的就是花钱请人来画的,画的奇形怪状的就是员工自己干的XD

 

 

Facebooker自嘲工作环境就是大网吧(左上),仔细看一下,还真是挺像大网吧的XD。一个桌子两个人并排工作,没有自己的cube,这环境……想偷懒真难。不过他家应该可以上班时间大大方方的上facebook,这点倒是蛮好的XD

 

休息室就在工作间旁边(左下),一些简单的沙发和桌子加上一些装饰的色彩拼凑成个小环境,简单但很贴心。

 

到FB的应该都会注意到这个自动售货机(右边),里面既不是零食也不是饮料,而是各种电脑配件,员工拿来用是免费的。想想如果在国内公司设置这个,估计不出三天这里面的东西就被全部抢完了……

 

 

有个占用了好多面墙的一个art project还是挺有意思的,来访的人们在墙上自己身高的地方签上自己的名字和当时的日期,说白了就是“到此一游”纪念嘛。上面是预期效果,底下是我实际拍的。

 

Facebook可以说是现在最风光无限的公司了,刚刚1Billion收购Instagram,不过个人感觉是多花钱以抬高自己的身价,毕竟他家去年收入就37亿,净利润很少,怎么都配不上千亿的估值(要知道intel每年净利润上百亿市值也才1400亿美元)。他家这个月准备IPO,也在大张旗鼓的招人(包括实习生)。随之而来的,实习生拿return offer也越来越难了。其实facebook想要继续发展,google就是直接竞争对手,毕竟他们都是几乎全部靠广告吃饭的。互联网抢了传统传媒的广告生意,可这块蛋糕就那么大,facebook想要提高利润,google就势必会受到影响。就看看未来两家掰手腕谁能掰的过谁了。

 

 

Altera是唯一一家离我住的地方是步行距离的公司(其实也有3mile多),不过当时为了省一点打的费过马路的时候把手机摔破了……悲剧。顺便吐槽下硅谷这地方基本上没有给行人考虑过,路上没有人行道,车少的路口红绿灯就五秒钟,完全没时间过马路。

 

 

犹记得本科的时候很多课上就都是Altera的东西,神马FPGA板子,Quartus之类的,还有Altera举办的一个什么亚洲比赛,当时觉得这个公司真NB,什么学校都有他家的这个软件,肯定是巨无霸类型的。后来惊讶的发现其实Altera还是挺小的,刚刚到三千人,估计做的也是IP core(Intellectual Property)这样高附加值的东西,利润还是挺不错的。

 

Altera基本上是做FPGA相关的东西(FPGA,可以编程的电路板),他家的Quartus软件也主要是为FPGA服务的,而ASIC一般用的软件方面多数公司都会选择Synopsys家的VCS。FPGA这年头一直效益都挺不错的,主要是针对一些规模需求比较小,但是性能要求又不是那么高的芯片,这时用FPGA编程,会省去很多定制芯片方面的成本。因为性能要求一般不是很高,功耗也一般比较大,所以他们家的顾客多是做networks的,大客户比如Cisco和华为,都会用他家的东东。

 

FPGA这东西工艺其实要求也不高,毕竟在电路面积、速度、功耗上来说用FPGA的期望并不高(相对于ASIC)。所以intel最近弄出来28nm的FPGA感觉不一定会威胁到传统的两家FPGA公司(Altera/Xillinx)。FPGA公司的业务更多的是这样:客户比如华为和Cisco提出所需要的芯片功能,然后Altera会用软件去编程这个电路板以达到要求,基本上就是软件,所以Profit Margin很高,一直以来需求增长也挺快的。前几年Xillnx做的很不错,把Altera压的挺惨的,这几年风水轮流转,Xilinx前一段时间大换血,员工们抱怨很多,里面印度人占统治地位,Altera也开始复苏,这年头的表现也越来越好,业界名声也挺好的。

 

我在他家拿到两个组的面试,基本上可以代表FPGA最热最赚钱的两个方向,一个是用VHDL做IP core,就是编程一些电路板,属于软件;另一个方向是用FPGA做ASIC,是Altera的一个新方向,个人估计是FPGA的性能不满足客户需求所以需要进一步改良,所以用FPGA的部分components来做ASIC,相当于是半定制芯片,这样性能上和成本上都能有所平衡。

 

从拿到的两个组的面试来看,Altera和中国人的关系还是挺大的,我onsite的第一个组除了manager全部是中国人。第二个组的manager从口音上一听就是中国人,而且做的客户也是华为(估计也有中国人的因素吧),他挺有诚意的,连着写了两封Email劝我考虑他们组,可是那时已经签了Qualcomm了,也懒得再面了,只能锯掉了onsite。

 

 

刚去Altera的时候正是落英缤纷的时节,走在白色的花瓣漫天飞舞的小道上,精致的环境,气派的建筑,给我的印象还是非常好的。个人觉得他家的环境是我去过的公司里最漂亮的。总部在硅谷只有四栋楼,大概不到两千人的样子。

 

 

招人的manager其实也刚跳槽来Altera不到三个星期,因为用FPGA做ASIC这条路比较新,所以他也是正在组建他的新团队,空缺还是挺大的。Manager人很好,我当时赶着连续5个工作日5场onsite面试,他就按我的时间给我安插了第二天onsite, 就这样我开始了我连续6天6场onsite的魔鬼赛程。

 

很有意思的是面试的时候碰到了一个从Marvell我拿到offer的SSD组里跳槽过来的人,实在是太巧了,于是面试的全部内容就成了聊天八卦扯谈了,一共就4轮面试还这么少了1轮,实在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不过因为我的时间安排不过来,Manager这次安排的onsite其实是绕开了HR,总体的feedback是positive,但是manager说还是需要走个过场再由HR安排一轮就给offer。他家开的offer还是很有吸引力的,base salary在湾区类似的职位里估计都可以排的上前几名,股票签约费什么的给的也很爽快。其实Altera还是一个很好的公司的,名声好,名气大,待遇高,效益也一直在增长,绿卡政策也不错。可那时我基本只是在Microsoft和Qualcomm之间犹豫,后面一轮面试也就懒得去了。

 

 

(游戏达人们对这个标识应该很熟悉XD)

Nvidia的名声还一直都挺大的,显卡上好多年来都在蚕食ATI的份额,印象中一直是显卡的霸主(国内似乎叫做英伟达?)。本科那阵N卡比A卡玩游戏要拉风很多,搞个GeForce神马的都是高端的代表。他家Logo设计的也很好看,一直对他家的印象都是高高在上不可攀的。

 

Nvidia第一次面试更加深了我这个感觉,好不容易拿到了他家CPU组的面试,可以电面一上来就开始问我没学过的Computer architecture的东西,superscalar CPU/TLB cache,节奏也非常快,我支撑了两个回合就被秒杀了……于是十分钟之后,这人就开始问我,Do you have any question? 原定的45分钟最后十分钟就结束了,当时确实打击到我了。后来跟一个刚去Nvidia工作的人聊天时才知道,一般出于礼貌,就算面试时发现背景不太对口,也还是会打满45分钟的。除非是在面试之前这个职位刚好有人已经录取了,才会这样敷衍一下。

 

总之在Nvidia第一次电面之后,我深深的觉得被鄙视了,于是在第二次拿到Nvidia面试的时候尽管我已经有其他不少offer而且很钟情于Qualcomm,就算他家给了offer也不会考虑他家了,还是抱着“复仇”的心态答应了面试,我要拿到offer之后也鄙视他家一次。其实SanDisk的第二个面试我也是这么想的,只是实在不想面了就作罢了。

 

第二次电面还是挺顺利的,基本上所有的问题都瞬间答出来,除了最后一个问题很难,问一个64bit的bus,最少需要多少次test才能保证bus是work的。我基本没摸到方向,但是尝试了很多想法,面试官觉得OK,就还是把我带到了onsite。(后来仔细想了想,答案应该是64次,每一次把其中63个bit调高,1个bit调低,这样就可以保证任何一个bit都和其他任何bits没有short或者open了)

 

 

Nvidia的总部在Santa Clara,原来的总部只有四栋楼,这两年业务扩张,买下了原来总部大马路对面的四栋楼作为新地址。由于硅谷这边基本没有人行道,所以从一边到另一边的时候,还得坐shuttle蛇形穿越在停车场和马路之间,一点点距离都得饶半天。

 

他家建筑风格和logo一样都很漂亮,单论建筑的色彩来说Nvidia是最漂亮的,和logo的风格传承一致,主色调翠绿色,精致而又不失大气。只可惜当时忘了拍照,只是在马路对边补了一张。

 

 

(远处的那个带绿色logo的楼就是Nvidia总部,忽略掉旁边的棒子产的破车吧=。=)

 

 

这张是新买的楼之一,可惜离的不够远,如果在马路上照可以看到红色屋顶的结构,有点日式的风格,再配上绿色的草坪,还是很好看的。楼的前面有Nvidia logo的牌子。

 

  

(他家颜色鲜艳的logo,其实包括建筑,环境,整体的风格都是翠绿的,颜色搭配也很清新)

(这个牌子看起来就是一张纸,但不要小看这块牌子哟,这个牌子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出现红色条纹,说明通行证过期了,防止有人用以前的临时通行证混进公司,真是有意思的设计)

 

Onsite上员工们告诉我,这个manager电面了很多人,能被带进onsite的人非常少,也很不容易,顿时感觉鸭梨山大。不过想想Nvidia名声在外,谁都会来慕名试试,简历的数据库容量充足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也导致他家的面试难度比较平均偏大,淘汰率比一般公司也高一些。

 

不过他家的电面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尽管难度稍过于平均,但各个组面试的题目雷同的会有很多,所以如果面过一个组之后再面另外一个组,基本上会有不少的题目是相似的。Onsite就完全不一样了,想问啥就问啥的。比如第一个人上来就问我,如果给你一个CPU,你发现这CPU不能工作,你会如何去分析debug,会有哪些潜在的bug。这个问题也太……抽象了。于是我只能从我稍微熟悉一点的MIPS CPU结构开始从instruction输入一点一点分析,还是挺难忽悠的,答的并不是太好。

 

等候面试的时候碰到了一个来自UCSB的中国PHD,然后发现他其实挺对口我正在面试的职位的,我本来就不准备来这儿,于是就要了他的名片准备把他推荐给这个组。不过后来我锯掉了这个组之后似乎他也没有收到面试……也许是manager懒得再面新人了吧。

 

大部分公司的技术组其实都是中国人印度人按随机比例互溶,所以说Nvidia面试的这个组才是真正的international group,员工有1个中国人,2个印度人,2个白人,manager也是白人。Nvidia最近两年在大力发展mobile CPU,所以最近招人几乎全部是CPU组的。不过他家本来规模就不大,也很难新招多少人(所以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不过也许因为要求比较高,而且招的人也不是那么多,Nvidia的待遇还是很好的,明显高于业界average。这个数据来自于我认识另外两个在Nvidia做软件驱动的人,估计做design应该是一样的薪水。这公司人也不多,所以也还算稳定,综合来看对初入职场的学生来说算是马马虎虎的选择。

 

虽然Nvidia待遇好,不过话说回来,业界的大环境在逐渐抛弃PC,走向移动终端,Nvidia现在的生存环境确实大不如从前了。五年前NVIDIA有三个组,其中GPU组收入占到总收入90%,堪称GPU的霸主。06年AMD收购了ATI之后把ATI mobile GPU组卖给了Qualcomm,从此GPU市场开始改变, AMD越来越强势(比如微软的Xbox全部用的是ATI的GPU)。mobile GPU方面Qualcomm成了领头羊,并且遥遥领先于Nvidia。于是Nvidia也开始慢慢往移动终端的芯片慢慢靠,比如mobile CPU。可方面来自Qualcomm/Samsung/TI的竞争压力也非常大。这给人的感觉就是ATI干不过Nvidia了,但是被拆分收购之后在各个领域都干赢了Nvidia,好可怕的复仇能力XD

到现在,GPU收入占到Nvidia的50%(份额不断缩减中),另外50%来自mobile CPU(比如新品Tegra),公司的三个组拆成了两个组,GPU组和mobile CPU组,同时买下了原来总部对面的四栋楼作为mobile CPU组的新址,第三个组(抱歉我实在想不起名字了)的员工们被打散在这两个组里,现在还仍然处于磨合期。总的来说,AMD/Qualcomm/Samsung的围剿下,Nvidia的日子确实也不怎么好过。

 

其实从fabless(做纯设计)公司排行榜来看也很能说明问题,08年之前Nvidia还能经常进入前三,09年之后,已经全面被Marvell超越,不在前五名好几年了。现在公司转型往mobile CPU/GPU转,只能说机遇和挑战并存。新出的tegra3号称四核,可是一直没有上市,而且现在还被Qualcomm的双核CPU(snapdragon S4)全面秒杀。不过想想也是,第一个吃螃蟹做四核的很难表现的太好,四核功耗不小,性能也一般,上季度刚被Qualcomm新品秒杀,这季度又被三星新品秒杀。都有人评论嘲讽说,Nvidia这公司,广告能力一流,公关能力一流,技术水平二流了。但是Nvidia GPU水准一直在那里,mobile CPU也硬是从没有经验到杀出了一片市场,相信Nvidia还是能有一定作为,只是其他公司给它的空间只有那么大,估计作为也不会大到哪里去。

 

 

其实把他家算作巨头太牵强了,论名气显著低于列表里的其他公司,按市值算,大概只有5个Instagram那么多,不过鉴于AMD同样只有5个Instagram大,Nvidia也只有7个Instagram的市值,加上他家有六千人,就勉强把他家算成巨头吧。

 

LSI感觉技术上也是中国人为主的公司,这点和Marvell差不太多。他家和Marvell可谓是死敌,两家的绝大部分业务都是相同的,而且谁也干不掉谁,目前整体上来讲Marvell还是略占优势的。LSI的标识图片上就写的很清楚,storage+network。Marvell虽然没有这么写,但是90%的业务收入也是来自于这两块。特别是HDD硬盘芯片这一块(read channel),市场规模大概有三十亿左右,基本95%是被Marvell和LSI瓜分了,LSI稍微少一点,也有个十亿出头,也就是说HDD 硬盘芯片这一个小组大概能占到整个公司收入的一半。

 

整体来说LSI还是很小气的,公司很多地方也不是特别规范,而且业务范围非常有限,属于上升空间不大的公司。比如他家不少的full time offer都得先做三个月的intern才决定给不给full time offer,实在太没意思。

 

 

LSI总部在Milpitas,唯一给我比较好印象的地方在于色彩清新的logo,公司的建筑也很有个性。公司内部的装饰色彩搭配以橙色为主,看起来也比较的舒服。

 

 

 

至于面试基本是扯淡,随便聊了聊,听manager大吹特吹了一番,然后两三个senior面试了几个简单的问题就没了。当时其实印象一般般,后来第二天就给offer,HR问我去不去,我说那先把待遇讲讲吧,HR一报数字范围我就更觉得他家小气了,然后HR说我们股票给的多,有1.5k呢,结果我一查,一股的价格低的可怜,给1.5k股有毛用。

 

总之在LSI基本就是打了个酱油就出来了,这家确实不怎么样,又没有Marvell那样好的食堂。还经常裁员,效益一不好就裁,而且问题是他家经常效益不好,0708年那阵亏的钱到现在都没赚回来几个子儿,换言之,现在一年赚的钱还不到07年一年亏的十分之一。

 

所以有其他公司的offer就没啥好犹豫的赶紧锯掉LSI,能不去他家就不去,h1b工作签证的时候被雷(lay off)可不是好玩的事情。

 

 

在所有的面试通知里面,Google和Microsoft的面试恐怕是最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惊喜了。而且Microsoft的职位还是刚好在硅谷的Mountain View,薪水给的比西雅图的总部估计还高接近10%,实在是太诱人了。

 

Google的简历库号称是世界上最庞大的,一年收到200多万份工作申请,竞争激烈程度自然也是最高的,想想看如果一年有5000个新职位,那么平均每一份职位都会收到400多封简历。据朋友说,在Google/Facebook/Microsoft这三家巨头里,Google最难进,甚至比facebook还难。这个公司已经成立了这么长时间,但扩张速度仍然非常惊人,很多年来每年人数都以30%~40%的速度增长。不过我查过他家的H1B工作签证申请的情况,发现人数并不多,排名甚至低于很多硬件公司。也就是说,google绝大部分的职位增长都来自于senior(有绿卡不需要工作签证),来自new grad的职位比例还是很少的。

 

Google好的地方实在太多太多了,比如每年的福布斯最佳雇主100强里常年冠军,这里就不多列举,免得各位达人嫌我罗嗦了。不过Google最让我激动的莫过于他家远近驰名的第一食堂,我只要过了电面去onsite面试就有机会去尝一尝传说中的google总部食堂了,实话说这也成了我准备Google家面试的最大动力XD。可惜他家给我的面试是Network方向写软件的,所以基本也没报什么希望。后来电面的时候就给了两道算法题在google doc上写白板。虽然写出来了,而且也进行了算法优化,但是毕竟不是CS科班出身,动作慢了点儿也有点bug,第二天就收到了据信。虽然HR安慰我说以后可以继续尝试一些hardware的职位,比如做sever(服务器)的芯片组,但估计那个组也很难招new grad,只能寄希望未来我们院CS的朋友们都跳槽去Google,这样我就能顺便蹭饭了XD

 

 

在Microsoft投简历的时候其实就是抱着好玩的心态随便投投的,毕竟他家做硬件的部分实在是太少了。记得在校园招聘的时候Microsoft是常客,纽约那地儿也没几个Engineering的大公司会去,他家算一个。第一个学期的时候我就去他家的摊位上晃了晃,问了问recruiter有没有神马hardware硬件职位,recruiter说有啊有啊,鼠标啊键盘啊神马的,收下了我的简历,就再也没有回音了。于是最后一个学期的时候去校园招聘会,他家的摊位我去都没去,做鼠标键盘算啥hardware,完全不对口啊。

 

后来在论坛上看到有人去了xbox组做design,才想起来原来他家好像还有这个赚钱的神器,于是1月的某一天闲来无事(那时一个面试都没拿到),去Microsoft投了几个xbox组的hardware职位,就再没理会过了。没想到过了一个半月之后,竟然收到了Microsoft的电面。

 

电面的时候那个面试官一开始就问我,我们在哥大有校园招聘,你怎么没有去呀。我敷衍说那时很忙云云,心里想明明是你家不要我,现在反过来怪我没去你家招聘会。电面大部分时间都在用一个微软自己开发的会议室的软件(Lync 2010),基本就是把简历过了一遍,然后挑了一个project画结构图来详细解释,感觉这样的公司基本上不care基本功问题,主要就是看背景match与否。他家在面试时对时间的把握非常好,而且把面试也当作是candidates了解公司的重要途径。三十分钟一到,就马上停止问问题,留下整整十五分钟让我提问,这比某些公司电面从头问到尾给人的感觉好多了。

 

电面一般要一个星期才能出结果,可当时我已经有了Qualcomm的offer,只有两个星期做决定的时间。于是火速email给HR要求赶紧安排onsite。HR还是很给力的,当天就安排妥当了。Microsoft的onsite如果是针对校园的话,通常会以interview event的形式来举行,每两周一次,每次都是周五举行,大概二三十个人左右,有点像夏令营的感觉。

 

Microsoft面试时是我六天六场onsite的第三场,那时已经极度疲惫了,星期四Nvidia面试了一整天之后,马上打taxi去斯坦福门口的喜来登酒店,匆匆忙忙check in之后,一刻不停就到酒店门口集合参加晚上的welcome party。

 

喜来登酒店在斯坦福(stanford)大学门口,可惜当时实在太匆忙没空好好逛逛校园,普遍的口碑说是校园环境和普林斯顿有的一拼,进去之后觉得和东部的学校比是另外一种风格,校园非常的空旷,大片的草坪,类古典的建筑,比哥大安静太多,确实是个搞学术的好地方。

 

 

 

回到面试,Welcome party那个餐厅还是相当不错的,可还是不太喜欢西餐的感觉。这次参加event绝大部分是来找实习,少部分面试full time。之前面试一直碰不到白人Engineer,到这个event才明白,原来白人Engineer都来这里面试了。这一场里白人的数目最多,其次是中国人,然后才是印度人(后来看其他人面Microsoft见到比例相反,可能这场还比较反常)。学校也很多样化,不过来的白人都不是名校毕业,中国人印度人几乎都是名校(见到了好几个Michigan),看来他家对白人还是更青睐。来的中国人个个口语都非常好,让我一直以来的口语优势荡然无存(不过Microsoft面试官听说我在中国学的英语还是惊讶了一番XD,我解释说是在留学论坛当过总版),这其实也让我怀疑Microsoft电面时也比较偏向于口语表达好的学生。

 

晚餐时会有几个Microsoft的员工来和我们交流,只可惜餐厅太嘈扰,我坐在了桌子的最边上啥都听不到,只能默默的吃东西。吃完饭recruiter就开始发第二天的日程安排,西部学校来的多数是上午场,东部学校来的考虑到刚下飞机需要休息,多数被分到了下午场,这也刚好满足了我多睡点的想法XD

 

 

 

 

Microsoft在面试的每一环节都不忘记展示他们家有多么的有钱,机票报销(这个没享受到),住宿有喜来登而且面试完了还能继续住(这点连Qualcomm都不许),路上接送有加长林肯,除此之外一天能报销的餐饮上限90刀,taxi加油费神马的也随便报销,最夸张的是报销不需要收据,填多少钱就给多少(我只填了100,亏死了),让我这个穷鬼实在是大开眼界了一番。

 

 

 

第二天早上在酒店门口集合,然后由limo统一接送到公司(图上B到A)。一群人在一个会议厅里,时间到了之后面试官集体堵在门口,然后我们等着被面试官一个一个叫出去,一个小时一轮,面完了大家都再回到会议厅里等下一轮面试官(一大波面试官袭来的感觉XD)。我们是下午场,据recruiter说上午场大多是西部学校的,Berkeley和stanford不少,还闹出了一些不愉快(据说这两家学校本来就是世仇XD),比如说Berkeley的嘲笑stanford GPA inflation云云,还好下午场基本上是东部来的学生,没有学校世仇什么的。他家面试安排还是相当人性化,其他的公司每一轮面试中间都是没有任何休息的,印象最深的就是Marvell连续八个人面了七个小时一刻都没停。微软每一轮面试45分钟然后休息15分钟,有点儿像篮球比赛分四节,每一节结束休息一会儿,大家会在会议室外面玩玩桌上足球,乒乓球之类的。两节过后还有一个中场休息,由recruiter代领大家在campus逛逛。

 

  

 

感觉他家虽然稍偏僻了点儿,但是地方还是相当宽敞的,环境漂亮,整体感觉非常的现代化。话说Microsoft内部商店买微软自己产品打七折,后来想想当时应该顺便买个xbox的XD

 

整场面试下来,感觉他家的流程是我面过的公司里最为规范的,HR处理事情效率也很高,对于各种请求也尽量以人性化的考虑。面试也是最人性化的,每轮面试都会留出很多时间问问题,每轮面试之间也有休息时间。当然,他家最有诱惑力的就是薪水,湾区Mountain View分部给的base salary比我在Qualcomm还要高出近30%,股票多出60%。当时Qualcomm的offer deadline就是Microsoft面试完的当天,所以在面Microsoft之前我就得想好我去哪一家,尽管Qualcomm的职位一直是我最想做的方向,而Microsoft做的东西我并不喜欢,但薪水差距太大,让我犹豫了很长时间,最后好不容易做了决定,在面Microsoft前一天签了Qualcomm。

 

一直以来媒体们都喜欢夸大其词,说什么Microsoft革了谁谁的命,Google革了Microsoft的命,Facebook又革了Google的命。这简直是胡扯,查过Microsoft的盈利就知道,他家这几年的净利润每年都堪比颠峰时期的苹果,甩了Google几条街,跟Facebook的差距要以数量级来计算。微软其实是低调的高手,毕竟他家操作系统垄断在那里,无论如何都是非常稳定的。

 

Microsoft现在最火的三个组里,Xbox是唯一盈利的,其他两个组Windows Phone和Bing都一直在赔钱。但是Xbox产品几乎所有的芯片都是其他公司做的,比如Xbox的CPU是IBM做的,GPU是ATI(现在是AMD)做的。导致这个组做的大部分工作内容其实比较无聊,从他们分的4个小组就能看出来:“1. Architecture, 2. Verification, 3. System Verification, 4.Software for Hardware ”也就是说,除了Architecture组把芯片电路神马的组装起来,其他三个组就是各种Verification验证,从电路的verification,到整个System的verification,再到写驱动和验证软件部分的verification,实在是比较的没有成就感。相比较而言,全球大部分手机都是用Qualcomm做的CDMA芯片,就算不是他家芯片,也是他家CDMA的专利,也就是说,街上随便一个人的手机的通信芯片都有Q家的功劳,这成就感可比做个xbox游戏机大多了。

 

 

这一家是我六天六场onsite的最后一场,当时去这家纯粹就是好奇想去看看他们在做什么。

 

 

(Santa Clara分部的地址)

 

这家的面试其实没啥好写的,刚刚联系我的时候我就催他家第二天给我电面,第三天onsite,基本上也是打了个酱油就走了。Onsite其实是manager自己绕开HR安排的,因为HR肯定没办法安排的这么快。面试本身也没啥好说的,就是之前十几个公司问的问题排列组合再排列组合,无趣的很,那个时候都面过累计差不多80轮面试了,都麻木了。后来谈到什么时候能出结果的问题,manager说估计得一个星期,我说估计等不及了,他就希望我以后再能refer其他人给他,最后祝我good luck就结束了。

 

Broadcom在硅谷有三个据点,San Jose有一个,San Jose和Santa Clara交界地方有一个,Sunnyvale也有一个。我面试的这个组在San Jose和Santa Clara交界地方。

 

 

(这张是San Jose的分部门口)

(这个是Santa Clara的分部,离Marvell也很近)

公司的楼还是有点气派的,这一片有四栋几乎长得一模一样的楼,两栋是Broadcom,另外两栋是EMC。

 

说起Broadcom,顾名思义,其实主业就是做Broad Band的通信芯片。从iphone 3G开始,所有的iphone和ipad的wifi芯片也是他家做的(iphone一代的wifi是Marvell做的)。同时他家也做很多network方面的东西,比如gateway,电视机顶盒之类的。这些地方就需要用到CPU,我面的这个组就是做CPU Verification的。在ARM架构满天飞的时代,他家比较罕见的用的MIPS 架构,估计是因为授权费比较低吧。

 

他们这个组,应该说这个据点,原来是一家叫Sibyte的公司(Silicon-byte),后来被Broadcom收购了做MIPS CPU用于自己的产品。这个组现在有30个人,计划两年内扩张到80个人,这也说明Broadcom的产品卖的还是不错的,毕竟也是fabless纯设计公司里常年第二把交椅的主儿(Qualcomm第一)。

 

 

 

终于写到了…………Qualcomm…………Qualcomm是这些公司里我最喜欢的,没有之一,也一直以来是我的Dream Company,所以这里也把他家放在最后一个重点写。刚开始申他家的时候就是高高在上的感觉,连投linkedin也从来都是导航到公司官网再投。感觉他家的申请系统就做的特别正规,但怎么投简历都不见回应,后来把他家的职位列表翻了个底朝天,把我能投的职位全部都投了,投到70个简历的时候仍然没有回应。再后来投到100个职位的时候,终于才有第一个回复了。

 

Qualcomm是个巨无霸型的公司,所以面试的效率也有着大公司的通病,就是慢。比方说第一个星期说我们对你的简历感兴趣,第二个星期电面,然后等一个星期出电面的结果,第三个星期说你来onsite吧,但是一般onsite是两个星期之后,所以第五个星期onsite,再等一个星期才能给口头offer,再等一个星期才有正式offer,前前后后都超过一个半月了。不过我用其他的offer催了一把,onsite和最后的offer都来的快多了,整个流程大概也花了5个星期。

 

Qualcomm这公司实在太牛了,十年来一直牢牢占据fabless semiconductor盈利头把交椅的位置,而且发展速度非常惊人,这两年都是以30%的速度增长。公司非常的稳定,说Qualcomm会成为下一个intel并不为过。从市值上来说,Qualcomm前一段时间都快1200亿了(intel 1400亿)。从芯片数量上来说,Qualcomm应该已经超过intel了,只不过手机上的芯片价格和CPU比还是低很多,所以利润也低很多了。但从发展大势来看,移动终端市场在未来十年只可能增加不可能减少,而PC市场反而会慢慢缩减,而移动终端芯片的代表公司非Qualcomm莫属。所以他家的势头还是非常好的。

 

其实对Qualcomm了解比其他公司多很多,反而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写了……

 

那就先讲讲这公司本身吧。Qualcomm中文名“高通”,最有名的就是他家的CDMA技术,CDMA全称是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是一种通信的技术,3G网络主要都是通过CDMA来构建的。他家拥有大概三分之二的CDMA专利,CDMA的芯片市场大概也占到60%左右的市场份额(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baseband chip)。每年光CDMA专利带来的授权费就有40多亿美元,相当于facebook去年收入总和还要多,可以把AMD买下来或者买下大半个Nvidia。他家还有很多面专利墙(patent wall),足可以看出他家专利数量的规模了(等我下次去再照个清晰的)。

 

 

(专利墙patent wall之一)

 

苹果的所有iphone以及ipad的通信芯片大多出自Qualcomm,新出的ipad里,就有Qualcomm的新品MDM9600(中间那个大块的芯片),主要功能是3G和4G的modem,其实仔细看还能发现上面有两片其他的Qualcomm芯片,应该是4G LTE的东东和power management芯片。

 

移动终端上来说通信芯片只是一部分,Qualcomm另外一些产品线也是相当有实力的。比如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用的CPU,Qualcomm所占的份额一直是老大,手机以及平板的GPU也一直是霸主地位。Mobile上用的芯片Qualcomm大多都生产,去年收购Atheros就是要进军wifi市场,和Broadcom抢生意。Qualcomm的移动终端产品线多其实有一个很大的好处,给资源整合提供了可能性。比如说把把CPU和LTE芯片整合起来,这样的能耗会更小,性能更高,如果做到了这一点,恐怕竞争对手们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再回头来说说在Qualcomm的面试。

 

他家的电面还是比较常规的,而且和Microsoft一样,所有的电面都是专门的人来负责,不像一般公司由招人的组负责电面。这也算是一个更为规范化流水线化的流程。电面的问题不难,面过几家之后再面他家应该能比较轻松的过关,一个星期左右就会通知onsite。

 

第一个面试的职位在总部San Diego,离硅谷大概六七百公里,还是挺远的。Qualcomm给了机票食宿交通报销,好不容易公费出机票,果断定了往返商务舱。他家有的是钱,这方面还是挺大方的。虽然比不上Microsoft,微软已经不仅是大方,而是炫富了……

 

Qualcomm的规模还是挺大的,全世界各地都有分部,光中国的分部就有四处,在硅谷的分部更是比大部分公司的总部还要大。光Santa Clara就有四栋楼,San Jose还有几栋。San Diego总部的规模跟Cisco都有得一拼,都是绕一圈得走一个小时的那种。

 

 

 

一到San Diego就有度假的气氛,满眼都是棕榈树椰子树,对于从没见过热带风情的我顿时觉得来到了另外一个时节。San Diego确实是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特别是养老XD),物价水平低,通涨低,气候特别好,下雨少,还不干燥,海滩景色什么的也很多,也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可惜当时行程紧,加上还不会开车,也没四处转转,不过以后至少在SD呆两年,应该机会很多吧。

 

 

(从taxi往外看San Diego的海港,很漂亮,可惜iphone拍照差,而且是在移动中照的……效果大减……)

 

其实在面试之前还是挺矛盾的,一方面确实心仪Qualcomm,好不容易有这么好的机会,怎么能放过。另一方面San Diego实在是举目无亲,一个人都不认识,没啥朋友,中国人也少,去了可能不爽,不去又不甘心。而且来面试了之后发现,我面的这个组的稳定到恐怖。面试的六个人分别是工作经验6~16年等差数列排列,而且都是他们的唯一一份工作(从没跳槽过)。那个工作16年的senior staff跟我说,那个工作12年的当年就是我招进来的new grad,那个工作14年的staff跟我说,那个工作8年的就是我招进来的new grad……等等。让我觉得,这里的环境有点儿安逸过头了。

 

Qualcomm面试还是挺难的,明显高于平均水平,倒不是说题目本身真的很难,而是他们的题目和一般的公司都不一样,我一道题都没见过(其他面试基本上七成以上的题目都准备过),一看就是花了功夫自己加的。他们的面试理念是希望通过分析题目来看潜力,因为都是新题,感觉自己答的并不是很好,所以最后拿到offer还是有点小惊喜的。

 

他家最近招人也挺多,前几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扩张的稍慢,每年3~6%的速度,今年照这个趋势估计要扩张超过10%。据说面试专用的那个宾馆每个星期都会住进来七八十个人,能拿到offer的大概只有10%~20%,面试比方说有六个面试官的话,如果有两个negative态度就直接淘汰出局,一个negative态度就还需要再比较比较。总体的难度还是很大的,不过我觉得这也部分因为他家模拟电路的职位较多,而且竞争太激烈,把整体难度抬上去了,数字电路方向的难度应该没有达到平均值。

 

面试结束之后其实还是挺矛盾,还好Qualcomm又给了一个在硅谷分部的面试。由于总部的面试feedback不错,分部的面试就直接免去了电面。加上我的Marvell offer deadline快到了,催了下HR于是速度拿到了onsite。

 

 

(硅谷分部的campus其实比总部更精致,环境还是非常漂亮的)

 

分部onsite面试就更轻松了,基本没有严格的流程(临时安排的),几个面试官也没啥准备,随便聊了聊,问了几个问题,就放我走了。当时其实准备面试完分部就直接回家签约Marvell的,因为我不相信Qualcomm会在我其他offers到期之前给我结果(之前的几步效率实在太低了……)。可manager告诉我总部是positive feedback,我就又动心了,回去之后又请求Marvell的HR把offer deadline又延了一个星期。

 

幸福总是来的太突然,面试完第二天一大早我就接到HR电话,说总部分部两个组对我都非常满意,都可以proceed to offer,让我先选择一个组。我喜欢总部那个组做的方向,但同时也希望留在硅谷。非常幸运的是,我在分部的manager手底下有一半人其实是总部那个组的project,他们虽然向分部manager报告,但是和总部那个组做的同一个project,共同向一个大boss汇报。于是我跟大boss表达了我想留在分部的愿望,无奈大boss气场太强,花了五分钟就说服我去San Diego总部了,说主要是因为这个project非常复杂,而分部没有什么合适的人可以当mentor,不过也说我做的开心最重要,两年之后training结束了我就可以再回分部了。

 

现在觉得,Qualcomm的安逸也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员工的满意度非常的高。在硬件公司里,Qualcomm的满意度是仅次于苹果的(如果把苹果算作硬件公司的话)。福布斯每年公布的最佳雇主100强里,他家经常出现在前10名(今年23)。公司的待遇高福利好(相对于San Diego的物价水平,那里的房价比硅谷低多了),公司发展前景好,激励机制很好(如果干的好,涨工资会很快),而且各种promotion也很透明,制度也很规范化,俨然一个国际大公司的风范,还是很让人有归属感的。

 

 

 

整个硅谷游记就写到这里告一段落了,硅谷确实是个好地方,这一系列的面试经历也让我受益匪浅,也是挺难忘的。下一篇会着重于找工作各个阶段需要注意的issue,欢迎留言写下感兴趣的话题,我会尽量在下一篇提到。

 

写到这里,差不多离最开始写的时间都过去一个星期了。估计这两个星期太忙,就没什么时间写中篇了,不过有空的话还是会尽量再多码码字的。

 

No comments:

Blog 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