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y 13, 2013

同一笔货物“出口”80次,热钱原来是这样流入的

 
 

Sent to you by Zhiyuan via Google Reader:

 
 

via 墙外楼 by 墙外仙 on 5/12/13

一笔1000万元的货物"出口"80次,可以贡献8亿元亮丽的出口数据。

  刘涛(化名)是深圳一家电子出口企业老总,这个"深喉"昨天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揭开了一些外贸企业出口虚增的"暗道",其中一大隐蔽手法是,境内企业通过伪造出口获得境外贷款的资质,由此套取外汇入境。如此这般,这笔"本金"既可以获得利率和汇率的差价收益,也可以用来购买银行短期理财产品。

  这类犹如秃鹫般逐利的资金便是业内俗称的热钱的一种。就近来说,造假企业通过"出口"香港就能获得这样的套利资金。

  解剖类似的案例可以部分解释近期内地对港出口"坐火箭"的原因,亦成为海关和外汇管理部门有的放矢加强监管的现实教材。

  漂亮的数据

  海关总署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进出口数据均明显高于市场预期,其中出口同比增长14.7%,高于上月的10.0%。前4个月,内地与香港双边贸易增长66%。而在3月份,内地对香港出口则增长了92.9%,创造了从1995年3月以来的最高增速。

  事实上,就在海关公布4月数据的前两天,国家外汇管理局发文要求严打贸易项下可疑操作。结合人民币自4月下旬的连续狂飙,有关热钱借道经常项登陆的猜测成为市场主论调。

  亦有多家外资机构引用韩国、中国台湾以及中国香港的数据称,其进口数据与海关公布的出口数据不尽相符。

  尽管海关总署曾强调,内地对香港的出口和香港对来自内地的进口统计方面存在口径等差异,但市场认为这不足以完全解释数据高涨的全部原因。

  法兴银行经济学家姚伟称,内地与香港的贸易数据存在一些猫腻,主要原因是存在大规模投机性资本借道贸易账户进入内地。

  本报记者根据海关总署的公开数据计算,4月内地与香港的贸易同比增长了55%,而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增幅则是12%;同时,内地对香港贸易顺差为382亿美元,而当月整体顺差规模是182亿美元。

  "与我们交谈过的一些企业承认,他们正在进行一些利率套利行为。我们估计,这对贸易规模增长数据(包括进口和出口)形成的偏差约为3~8个百分点。"姚伟在其报告中指出。

  国信证券首席分析师周炳林则称,(内地与香港贸易转口数据两端)偏离的部分原因就是企业虚报出口骗取退税以及虚假货流配合资金入境。

  经济学家们坐在办公室的分析得到了刘涛现实案例的证实。

  "同一批货物,假如通过"香港一日游"等贸易形式反复来回80次,出口1000万元的货品,将变成8亿元。"他说,企业这样进进出出反复倒腾,目的未必是为了骗出口退税,根本原因还是使大量资金通过贸易的渠道进入了内地。

  通常来说,企业制造虚假出口的目的包括这几类:骗取出口退税;降低销售税负(为规避内销税率,采用到港澳"走一遭"的方式,再以几乎零关税进口内地);"搬运"热钱入境套利。

  3月份贸易数据令市场眼前一亮之时,本报就报道,有公司通过深圳保税区货物"兜圈游"日赚汇率差200万元。

  "对外贸易热起来,并不是国际经济形势好转在推动,最大的推手竟然是"理财"驱动。"刘涛说。

  操作手法

  在整个热钱套利链条上,伪造巨额贸易是第一步,关键步骤是通过"内保外贷"获得外汇资金。

  所谓"内保外贷",是指境内企业向境内银行出具信用凭证等担保条件,并在银行存入一定金额的资金后,其境外子公司可以从境外银行获得融资。比如,企业在内地银行存入一亿元,香港公司那边银行贷出美元或港元。

  刘涛称,企业的产品自己卖给自己,手中拿着货物贸易齐全的单据,要办理"内保外贷"业务不难。

  以香港为例,刘涛说,内地银行与香港银行之间的利率差,内地银行推出五花八门的理财产品,以及今年来人民币升值加速,这三大因素,促使一些人通过贸易渠道把境外的资金调到境内。

  本报记者了解到,在香港地区港元贷款年利率一般是2.25%至2.5%、美元是2.19%,而内地五大行一年期存款利率是3.25%。一般中小银行存款利率为3.3%。

  这样就存在一个百分点左右的利差,假如有1000万元资金,"利润"就是10万元。此外,还有人民币升值的因素,以及各种动辄4.3%以上年收益的理财产品,1000万元资金进来,一年收益不下几十万元。

  "但仅1000万元是不够的,必须腾挪分拆出多个1000万,要设法像孙悟空一样吹毛变出无数小猴,货物贸易就是最好的载体。"刘涛说,同一批产品进进出出多次,就可以把1000万元的货款变成8亿元。尤其是人民币升值加速时,"香港一日游"变得更活跃。"

  需要注意的是8亿元只是伪造出口的金额,企业需要以此为"凭证"在境外获得贷款。

  今年来,人民币升值加速,目前已冲破6.2的大关。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5月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1925,较前一交易日继续上涨55个基点,已连续第四个交易日上涨,并再次刷新汇改以来纪录。今年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已超过1%。

  业内人士称,以前虚报出口需要把货物真正拉到"港澳一日游",而如今这种情况却在发生变化,仅在保税区内就可以完成"一日游"。

  "货物就在保税区里,有专业人士可以帮你把所有进出口所需的出口合同、信用证等等单据全部弄齐全。"刘涛说。

  而一外贸公司业务员陈某则告诉本报记者,广东外贸量大,有些保税区监管不严,同一样货品,甚至在不进行加工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保税区"出口仓"到"进口仓"来来回回,有时为了掩人耳目,只是换了一下外包装,完成了出口转内销。

  深圳福田保税区内一家提供虚假出口"业务"的公司人士也反映,今年一季度,这家公司曾经帮助一位客户将同一批橡胶原料来回出入境操作了41次。

  合力监管

  除了上述做法,还有外贸企业通过虚开发票、提高出口报价引入热钱,但这并不是新创意。早在2012年热钱进入亚洲初期,就有学者对本报记者表示,在中国资本项目未完全放开的情况下,热钱很有可能借道经常项进入内地市场。

  跨境交易监管机构国家外管局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来抑制资本流入,其中包括约束银行保持外汇净敞口的能力,同时采取严厉措施抑制重要的非贸易相关渠道的资本流入,严格限制虚报单证等行为。

  本报记者从接近决策层处了解到,高层已开始关注广东深圳等地近几个月来"登峰造极"的对港贸易数据,并可能严查原因。另有多位外贸系统人士透露,相关部门从上月起已开始严查虚假贸易。

  海关方面的监管也在升级。深圳市经信委官员告诉本报记者,正对福田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内的企业进行监测和整顿。

  "最近,海关查得非常严格,基本每柜货品都要开柜检查。"深圳一家玩具企业的老总昨日告诉本报记者,"之前经济不好时,海关还是比较松的,不一定都开柜检查,这令企业有作弊的空间,有些企业骗取退税或洗钱是时有发生的。"

  有业内人士担心,出口数据"虚增"会影响到国家宏观经济判断出现偏差。"目前,国际经济并没有明显回暖,出口不可能这么热,而且高技术产品出口屈指可算,低附加值产品转型为高附加值产品需要一定的时间,希望有关政府部门要重视目前的情况,勿认为形势一片好转而过于乐观。"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告诉本报记者,随着多个政府部门目前齐发力,出口虚增的势头已得到遏制。这从一些地区接下来的出口数据中可以看出。

相关日志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No comments:

Blog 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