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会不会发生挤兑?这个对我等普通人更重要。
对不起大家了,昨天回家太晚,今天起来看到@黄继新的评论才想起来挖的坑还没填。
@MrToyy说的很好,我稍微补充一下。
目前上海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和券商所得出的普遍的共识是:这次风波是央行对四大行及股份制银行的流动性压力测试
说的好听点是压力测试,说的难听点就是惩戒,为什么会有这个惩戒呢。
以往四大行缺钱的时候,一定会去找小川同志,小川同志如果不帮忙,就再往上找,反正是亲生的儿子,哭闹一下就可以解决问题了。现在李博士上来之后发现,银行表外的风险越来越大,杠杆率越来越高,不但四大行不听话,连股份制银行都是阳奉阴违。而这种风险是不确定不可控的,我为什么要去帮着背这个风险和黑锅呢?因此命令央行坚持不做逆回购注资,反而收缩流动性,强迫金融机构去杠杆。正好赶到六月份,所以才能精准打击到股份制银行,而打击股份制银行,就是为了杀鸡儆猴,给四大行提个醒。央行希望向商业银行和其他信贷发放机构发出警告:无节制的信贷扩张,特别是通过影子银行体系实现的信贷扩张,是不被容忍的。
如果说之前的央行是个游泳教练,一直手把手扶着你,你呛口水,就来救你。现在的央行就是救生员,除非你真的要死了,否则使劲叫唤也没有用。
没有钱,银行们都疯了,特别是风格激进的那些股份制银行,各类机构不计成本地抛券换钱。在银行间与交易所市场,流动性最佳的城投债、短融券、可转债等成为抛售对象,@Cody的故事很形象,我就不赘述了
这是20号涨的最吓人的时候
这是21号的,看下面的图就好多了吧
很明显还是流动性的问题,6M以后还是很低的。
可能的后续影响:大家可以参考这一篇文章
高善文:市场将迎三波冲击波 不排除机构倒闭
真的可能产生挤兑么?
银行发生挤兑,导致破产,在新中国的历史上只有一次
海南发展银行不幸夭折 挤兑风潮成当年街景,当时派马蔚华同志过去处理了,最后工行去帮忙擦了屁股。
未来对于普通投资者的机会和风险有哪些?
现在小川手上牌很多,大家不要替他着急,只要他不出牌,他就比别人主动。
1、A股中重资产、强周期的产业就尽量少碰了,特别是煤炭、有色什么的肯定会被干掉。
2、信托,特别是中型以下的信托,千万不要去碰,搞得不好今年就要有人倒霉
3、银行最近会亏本换流动性,中短期的理财产品可以关注一下
4、这两天,券商里来了很多企业开通国债逆回购的交易功能,大家也跟着一起去薅社会主义的羊毛吧,估计7月的机会还是很多的。
总结:
今年在宏观经济层面上必定是调结构的一年,大量的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会被关停并转,而这些都需要金融机构的配合,二季度先把他们都收拾一遍,到了下半年开会的时候全面执行效果就好很多。
假如我有十年任期,头两年一定要把经济增速降下来,把经济的质量提高上去,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把该戳破的泡泡都戳破,千万不要再干别人挖坑自己跳的傻事。
——
貌似是端午以来第二次飙升了。
非专业人士,没有第一手信息,仅从手边的消息梳理下时间线,权当抛砖引玉:
1、端午期间隔夜拆借利率飙升,超过10%
2、端午后利率回落,但仍在高位运行,平均7%左右
3、本周一,有传言四大行资金将在周三告急。四大行呼吁央行降存准,"妈妈再爱我一次"
4、周三过去,央行没有动静
5、周四,也就是今天,银行间资金全线告急,拆借利率再次飙升。同时股市暴跌
按照以往的经验,每每四大行哭穷的时候,央行都会网开一面,降低存准以缓解资金紧缺的局面。新任领导班子上台后,这貌似是他们遇到的第一次四大行哭穷,他们选择了不予理睬。联系他们上台后再三强调中国经济调结构的路线,可以认为这是调结构路线的一个重要政策走向,即收起对信贷狂潮的放任,将资金强行挤到他们鼓励的产业上去。
如果他们继续坚持调结构的路线,那么中国经济未来的不确定性将迅速放大。各种前五年积累的贷款风险将很快释放。这有两种可能的后果,一是风险集中释放,信贷泡沫被刺破,这会迎来重新放开信贷的救市措施,同时也宣告调结构失败。另一种是风险缓慢释放,信贷结构向消费倾斜,同时出台消费和消费金融的促进政策,中国经济转型将拉开帷幕。
无论哪种后果,在未来经济不确定性较大的阶段,持有现金(包括存款),为最佳投资策略。
—–
谢邀 – 虽然我对商业银行的理解并不专业,以下是我的一些想法。在没有信息确认之前,只是分析:
银行间市场的隔夜拆借利率是一家银行借另外一家的钱第二天就还的利率。所以银行间市场拆借利率高的原因一定是流动性问题而不是资产质量问题。什么意思? 如果真的是银行出了资产质量问题,那绝对影响不到银行间市场,因为是别人欠银行的钱没还。银行间利率大幅飙升要不就是挤提,要不就是 – 出资买银行间市场产品的资金少了
这可能就回到了这个问题的本质 – 为什么从3,4月以来银行间市场的利息越来越高? 在需求没有大幅提高(其实也不会大幅提高,在大数方面,银行没有理由突然这几个月每天拆解需求都大了),只能是供给减少了。什么是供给?资金的供给来源于几个方面:1)别的银行出借;2)货币基金;3)资金池理财产品。4)央行的流动性投放。这样一分析潜在的答案可能就清楚了,别的银行出借并不会波动特别剧烈;货币基金的供给也不可能减少,尤其是余额宝吵了这么一阵,货币基金的供给应该变多了。真正大幅减少的是资金池理财产品对银行间市场的资金支持 – 国家3月的文件规定了资金池式理财产品的投资投向的不能搞过35%投向非标准化债权市场。按理说银行间市场并不属于非标准化市场,可是许多银行矫枉过正,大部分停止了资金池式理财产品的业务(比如工行据说降到了0。。)这可能直接导致了银行间市场资金供给的不足。央行的流动性投放也是问题,不知道是不是最近或本周央行发行了央票或者说有一段时间没有回购央票了
银行会不会发生挤兑? 当然不会 – 只要国家还可以以财政担保,那么就像2004年解决四大行坏账一样处理就行了,皆大欢喜的结果 – 由于通胀这么高,再过几年坏账可能再也不用从GDP中冲销了
——
好热闹啊,忍不住出来胡说两句。
我基本上同意孟潇说的东西,这是央行给的一个下马威,但是我们要问问,为什么央行要给下马威?这两年有个很热的词,叫做影子银行,现在都快给媒体炒成阳光银行,说白了,影子银行就是就通过银行实现的表外融资和贷款,理财产品就是资金池。
而这里面的工具,大部分都是信托吧,中国的信托是反向信托,只认钱不认风险,为什么会这样,这跟我们的信托牌照垄断有关系,信托给的利率似乎十几吧?试问一下,哪个大规模融资的企业能够承受如此之高的利率?当然就是我们人人都认为不会跌的房地产和靠土地溢价获利的基建了。
但是这类企业,资金回笼非常的慢,到期的债务怎么还啊?哎呀,去借点钱先还着吧,于是就成了新债还旧债。
慢慢的,整个资金规模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滚越大,终于到了某天,银行有点坐不住了。
银行是个什么样的企业呢,银行是真真正正的高负债企业,他的净资产就是大楼啊、电脑啊,员工啊利息啊一类东西,资本负债率90几是常事,但别看我净资产小,我赚钱能力一流啊,去年我们银行五兄弟日赚十亿,今年光我们大哥工行,就日赚7亿,风光得不得了,可是再有钱也有困顿的时候,反正,每年总有那么几个日子不舒服。
那天,银行的债权人来要钱了,银行五兄弟手里也暂时没现钱,还好自己本身就是债权债务双重身份,于是屁颠屁颠的去找他的债务人,"亲,这钱到期了,该还了吧,我们说好了哦,我那边也急啊?"
可是总有那么些个债务人说,"哎呀,这形式不好啊,房子没卖,再等等啊。或者,哎呀,这块地等我再修条大路,肯定就是卫星城了,到时候赚翻翻,你再等等,反正我现在手上没钱。"
这下,银行泪流了,"妈的,这群狗,我怎么办啊,我也要还钱啊。"
无奈之下的银行,屁颠屁颠的哭着去找妈妈央行,求他给点零花钱,央行妈妈一听,不高兴了,她奶奶的,这地价不降,房价怎么降?这房价不降妈妈怎么跟广大屁民群众负责?你狗日的背着老娘这些年都干了不少好事啊?要钱?不借!滚滚滚。
这下五兄弟是真急了,马上债权人就要找上门了,到时候没钱还,怎么办啊?房子还不给人家拆了?
于是工行大哥哥关切的望着二弟说,"二弟啊,你现在手上闲钱最多,大哥我平时待你不薄,那天还送你一箱五粮液,你先借我点钱应应急啊?虽然咱们是亲兄弟,但是大哥也不占你便宜,我给你5分的利如何?"
三弟一听,急了,妈的,我这车子房子都抵押出去了,顿时脱口,"二哥,我给你7分的利,你先借我解了燃眉之急,好吧?"
四弟、五弟听了也按捺不住了,怒道,"甭废话了,我给10分利。"
大家就这样吵来吵去,吵来吵去,价格越吵越高,终于财大气粗的大哥工行发火了,"妈的,都别废话了,我给30分的利,你们出的起?"
众兄弟沉默,只好咬咬牙,捏着裤腿,低下了45度的头颅。
大哥又说了,"兄弟们啊,咱们这次是吃亏了,惹妈妈不高兴了,以后我们还是要听妈妈的话,对吧?赚钱的事情来日方长,这样,我们先把王五的帐收了,也别借他钱了,把这消息告诉妈妈,然后买点水果如何?"
众兄弟齐声说好,于是,大家又肩并肩的,唱着歌儿欢快离去了。
PS.大家别当真,我都是胡说的。
——-
中国经济整体债务量非常庞大,总需要定期买单的——付利息或彻底还债(所谓去杠杆)。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高了,说明大家都玩得有点大,没钱还债了。只好出高价借钱,先还上再说。没准央行过些日子放水了呢,没准热钱又转回来了也能接济上不是?您想想银行都肯在隔夜资金上这样出血,说明什么?短期长期资金他们都借不到了。总的来说商业银行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经营方式注定早晚会有这么一天。随便飞来一只黑鸟(不一定非得是swan),都能吓个半死。
可话说回来,金融市场玩家众多,除了金融危机时期资金一般不会紧张到这个地步。在我国这种市场化程度不高、央行坐镇监督的市场里,一般来说大家同时没钱的可能性就只能是来自于上头,嗯,上头的意思。
如果是央行有意为之,配合总理的"坚持稳健,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思路,我个人理解应该是对货币市场的一次引导性惩罚。类似庞氏骗局的理财产品、影子银行和永远填不满的地方融资平台,央行之前放了那么多流动性都满足不了吗?也许央行在敲打银行,虽然未必能保证资金进入到中央想调整的行业来"调结构",至少可以让银行不要再乱来。
还有一种巧合,就是大家的各种债都是六月到期?哈哈,这个需要专业人员回答,我只是胡乱猜想。分析问题嘛,也要考虑小概率事件。
——
直接体现的是短期利率高企,短期的资金价格上涨,短期长期利率倒挂。同意央行故意为之,但感觉只是停留在打击长短错配的业务,硬说以此调结构,不赞同,资金紧张是整体紧张,无法实现引导。
如果有活期或短期存款,不妨买些短期保本类的理财产品,或者自己操作国债逆回购之类作为现金替代,7天逆回购昨天最高到年化9%以上,1天的年化20%多。
别担心,不会因此发生挤兑,现在还远未达到让银行资产恶化的程度。
昨天 08:09 2 条评论
黄载贤,知乎伸手党,吸星大法初阶练习者
9 票,来自 李真、知乎用户、kimi Wu 更多
我认为可以反着解读总理的"坚持稳健,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政策思路,才能更好地理解央行跟市场这样的异常行为:
一.."坚持稳健",最起码的判断是,从信息收集到高层听取意见,再到政策协商制定的政府运作机制来看,决策时滞说明,现在经济体量过于庞大而不可控,尤其地方投资和地方债务;从五六月份CPI的升幅和房产持续上涨来看,通胀依然是最大的敌人,经济隐忧一直存在,不因为某人上台而自然而然地解决.
二."盘活存量",表面上得知,有相当的存量没能得到效率流动。用个难听的经济术语来说,就是滞涨。从原因来看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出口外贸这几个月成绩拿不出台面(如果海关统计数据比统计局的数据更专业些的话);而消费,我主要看房价和CPI,这两个指标在"温柔"的涨时,我会怀疑广大劳动人民的消费水平会拉动经济增长有多大潜力;最后看投资,主要是政府投资。外国投资去年就有不断撤军的消息,国际流动资本不常来扰动RMB升值算不错了,指望不上有多大的帮助。政投,上面给出的药方是,房地产下乡,城镇水泥化,农业兼并规模化。想象力是足够的,但因为在探索中,效果未显现。由此得知,经济滞涨不为过,但程度如何就不得而知.
三."用好增量",为什么在通胀和经济可能三次探底的压力下,央行和各地方银行还会"增量"呢?依我看,不赌下去没法继续玩。没办法,就前面的三驾马车的分析得知,消费指望不上,外贸不添乱就好,只有政府投资这方面动心思了。而地方政府投资经常盲目一窝蜂来玩,往往会落到一地鸡毛,所以强哥暗示着各地有钱没钱的小头目,大家悠着点,不然有你好看的。我看较长期,还是以增量换时间,减压力,争机会。时间和机会换经济转型,经济转型好了才有健康的经济增长.
所以,这次行为,有经济背景,有调整需求,有领导发话,央行说什么也得在台下配合一下。
——–
事实上各大行都在收紧贷款额度,确实是在闹钱荒了!就我打交道的几个行看,除了邮储坚挺,其他几个陆续在关系统了,或者还留下小微企业这一块。因为小微虽然风险大,但是在整个资金成本增加的情况下,小微的收益更大。
——
金融菜鸟一枚,只是刚好现在正在给所在公司做压力测试,说说我的理解吧。
自从前总理放出四万亿推动中国通货膨胀房价逆天后,(怀念朱总理真的是有原因的)国内的投资热点就没离开过金融市场和房地产领域(也包括基建了,后面省略)。而在此期间,实业却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困境。货币超发的恶果已经如滚雪球一般的失控了。货币由于杠杆效果,现在多的可不止四万亿,反观实业遭受打击,规模反而在收缩,对资金的需求却不高,偿还能力还差。虽然你说调控政策也好,风险控制也好,业界良心也好,追逐利益却是资本市场的共性,人民币于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涌入了高回报的地产业。(别指望银行有顾全大局的觉悟)
大量超发的货币使得各大银行的贷款业务越来越大,但国家对银行的信贷规模是有控制的,于是银行的表外业务前所未有的繁荣了。插一句,被严格控制的民间借贷或小贷公司,所谓的贷款利率不得高于国家规定的四倍什么的,在影子银行面前真的没什么好惭愧的,影子银行在监管之外又有大量的资金,利率高的羡煞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何况前总理的政策一个比一个不靠谱。(参见国五条)
表外业务的资金,比如各类理财产品,相对都是短期的。却被银行用于长期的贷款业务去了。短借长贷,在流动性问题上是非常致命的。地产业的行业特点就是资金占用时间长,大量的资金都在地产业不晓得什么时候会回来。这边存款理财款该到期的都到期了,缺口问题就蔓延开来。且这个是个长期积累的问题,越往后缺口越大。间隔时间也将缩短,拆借利率也不是一夜之间涨起来的。
银行出现资金缺口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压力测试就是做这个的)有缺口就通过同业拆借,再不行央行也会帮,但是在20号之前,各大银行已经出现了一次资金荒,央行虽然最后出面,但是也严厉的警告过他们的。然而拿了钱之后转头这些银行该怎么样还怎么样,甚至认为央行给钱给的不够及时。于是20号央行决定给底下的银行一个警示,打击嚣张的短期长期利率倒挂。他们谁都没想到央行真的不管了,再来想办法,就变成了我们看到的这个荒诞的30%。
要说接下来怎么办,反正银行是不会倒的。他们还有短期债券等很多可以用于偿债的资产,不过显然大量集中的抛售对证券市场的冲击应该很大,为股市默哀下。20万以内的买些保本的产品就好。过了风头我们再投石问路吧。写到这里却觉得普通大众的悲哀。货币这个东西,在它不够量的时候,怎么折腾都赚不过CPI,BUT富有的资产阶级却是量变到质变,在前几年民间借贷投资给信托或者投资买楼或者直接转行搞起房地产拿地到手软。在这个疯狂的年代,我们只能看看。
最后,新的领导想引导资本市场慢慢挤出泡沫的想法很好,不过一来不知道决心多大,二来资本市场也不是简单可控的,结局未必美好。
——–
挤兑不大会发生,至少中短期没有这个可能性。
为什么拆借利率会被拉高到这种程度?
伯南克宣布退出QE3,导致全球流动性都在缩紧,加上新兴市场增长速度大幅下滑,使得热钱从新兴市场回流加快。外汇回流美国,我国外汇占款减少,直接导致货币供应的收缩。这是外因。
高层下决心收缩流动性,央行放缓投放流动性,强行降低银行的杠杆,避免银行间市场的资金流向影子银行。以此来控制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的过度扩张,调整地方融资平台的融资规模。这是内因。
这两者当中最关键的是内因,也就是央行的态度。现在看来央行是下决心要进行结构性的收缩,这也可以看做是领导们开始为09年的流动性投放擦屁股。
对普通人而言,银行的挤兑甚至破产基本不可能出现。比较可能的影响是股市受到重挫,特别是周期股。房市方面,一线城市的中心地段中长期来看还是看涨:城镇化决定了5-10年内房市的需求不会枯竭;土地财政决定了政府在土地供应上的饥饿营销。另外一个可能的影响就是就业会越来越难。这两年内希望创业的朋友可能需要好好衡量一下了。
—–
这是一帮昧着良心赚钱的人在哭穷,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夸张,中国银行真穷的话,世界其他的银行早就挤兑破产了。
应该讲的是SHIBOR吧。对普通人影响不大,很多基于shibor的衍生产品如利率远期,swap以及swaption有很大影响
1.大家都说中国经济未来不稳定,所以都想手里有点钱,银行也一样。
2.目前来说中国银行不太可能违约,唇亡齿寒,再说又不是真没钱~
3.央行在给证监会上眼药~
4.国外机构很无聊的,看空唱空不做空~
前段时间看了一下中国审计署2013年第24号报告,审计了36个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
其中虽然说大部分地方政府债务率较2010年下降了,但是其中有债务规模确实增加了不少,逾期债务也开始渐渐浮出水面了。从债务资金来源看,2012年底债务余额中,银行贷款和发行债券分别占78.07%和12.06%,仍是债务资金的主要来源。银行大量的资金被占。
隔夜拆借利率这么高说明目前资金流动性很低。
而且马上要到6月底了要出半年度报表,银行又得开始劝说客户别付款,钱留在账户,贷款什么的快贷啊,都是考核业绩了。目前银行就像要蓄水让人看着水池满满的,资金紧张啊。
银行没钱了
6.20最高值是30%
中国经济是滞胀状态,为什么还会流动性不足呢?
1.有银行违约的确流动性紧张原因之一;
2.流动性紧张主要是外储的问题;
3.这是银行间的问题,与大家的关系较小,可能有相关的,就是降准和降息的预期;
4.最近消息满天飞,有外资做空中国的嫌疑。
季末要考核了 到处搂钱 呵呵
翻墙出去,你就明白了,这里真实原因懂的不敢说,不懂的吓说。
现在情况差不多是这样的
一个大坝
上面埋了不少地雷
外面的洪水也比较凶猛
x认为自己很牛
要去拆地雷
现在已经在大坝上挖坑了
如果这个team团结一致
可能还是可以拆掉的
但是真的是齐心协力么?
拆地雷就是去杠杆化
也就是现在搞紧缩
要不就是千古明相,名留青史
要不就是万人唾骂,一地鸡毛
可以拆。先禁止一切官员出国和一切外币兑换。
齐心协力?
分账不均,还指望齐心协力?
别以为常委退位了就不是常委
把他们的手下逼急了,把前常委抬出来,手捧先帝遗照,灭现任常委跟玩似的
你们啦,整天阴谋论,too simple,too naive
KQ搞紧缩也只是装一下样子,小平子搞反腐也只是吓唬一下小弟们
政治阴谋论在中国是没市场可行性的
前常委们都还健在,把他们的小弟们逼急了,把前常委们抬出来,
搞个先帝遗照,不管你是现任皇帝,还是现任首相,都保不住自己
当今中国政治已经不是一言堂,而是多种势力互相妥协的政治局面
妥协的最后结果就是罚酒三杯,搞掉几个出格的,跨界的
大家一起继续happy,该玩女人继续玩,该挣钱继续挣。都是一条船上的人
相关日志
- 2013/06/22 -- 赋理:钱荒当下 政府请不要再三缄其口
- 2013/06/22 -- 中国银行业面临最严重"钱荒" 楼市风险提高
- 2013/06/22 -- 高善文:流动性紧张的三波冲击
- 2013/06/22 -- 21日上午中国银行间隔夜回购利率下跌
- 2013/06/21 -- 权力斗争,人心博弈!
- 2013/06/21 --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南华早报》爆中信出事 坏账急升
- 2013/06/21 -- 安邦-每日金融-第3783期
- 2013/06/21 -- 资金紧张局面令中国政府陷入政策困境 周四局势加剧
- 2013/06/21 -- 堪比雷曼恐怖的光大银行60亿元人民币贷款违约事件,揭开冰山迷雾一角
- 2013/06/21 -- 中国银行称从未发生资金违约事件 21世纪网发布致歉声明
Sent from my iPad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