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y 22, 2014

分享网易新闻「泰国乱局背后的军方之手」

我在网易新闻客户端发现新闻:「泰国乱局背后的军方之手」,与你分享。

  按:泰国军方领导人巴育在今天下午的电视直播中,宣布军事政变。

  泰国军人有着政变传统。1947年,泰国国王普密蓬即位刚一年,一场军事政变就发生了。1973年,泰国学生爆发了反对他侬军人政府的游行示威。他侬政府采取武力镇压酿成血案。在国王的干预下,他侬走投无路,辞职流亡海外。1992年,素金达将军在选举落败后强行自封总理,结果引发了大规模的反政府游行。军人政府的武力镇压再次酿成血案。普密蓬国王召见素金达及反对派领袖查隆予以严厉斥责,素金达和查隆两人伏在国王身下长跪不起,聆听国王的斥责和教诲。此次事件也成为2006年泰国军人淡出政治舞台前的最后一场演出。2006年9月,泰国军方发动政变,宣布解散政府并废除宪法,由陆军总司令颂提代理总理职务,建立忠于国王的临时政府。他信飞往伦敦成为"流亡总理"。

  时隔数年,泰国宪法法院在国家政治活动再次扮演重要角色,解除看守总理英拉职务。泰国军方又一次宣布军事政变。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这篇2009年的旧文中仍然能够找到泰国今天乱局背后的原因。

  文|尹鸿伟

  "泰国到底是不是民主国家,为什么经常发生军事政变,又不断上演街头政治乱局?"2007年以来,这样的疑问越来越多地出现,泰国政治僵局已经令许多学者摇头。

  2008年12月15日,泰国反对党民主党主席,年仅44岁的阿披实(AbhisitVejjajiva)以微弱优势击败前执政党及其盟友推选的候选人、前警察局长巴差,当选泰国总理,标志着自2001年以来"腐败先生"他信所在的政党或亲他信的政党一直是民选政府主要执政党的历史被打破。

  阿披实在国会投票前夕,曾否认民主党的突然崛起与泰国军方有关。但他信却透过视频录像向国内支持者喊话,要求"干涉政府组成者"停手,矛头直指在幕后威逼利诱原执政联盟数党加入支持少数党民主党的军方,尤其是背弃颂猜政府的陆军总司令阿努蓬。

  公允地说,他信后继政权走到这一步,是民间反他信组织"人民民主联盟"(民盟)、宪法法院、军方势力、王室和传统官僚阶层等"合力"的结果。但作为强力机关,泰国的军队一直在所有政治活动背后虎视耽耽,并起了关键时刻临门一脚的作用。

  举动惊人的宪法法院

  泰国的宪法法院一直在国家的政治活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很多政治目的最后达成都是由其来完成的。其法庭(ConstitutionalCourt)(又译为"泰国宪章法庭")成立于1997年,运作地点在首都曼谷。

  "与其他许多国家不一样的是,泰国的宪法法院经常有惊人举动。"曼谷的华人学者刘振廷表示。

  2008年7月8日,泰国时任外交部长诺帕敦与柬埔寨方面签署了关于柏威夏寺申请加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泰柬联合公报,宪法法院遂此举没有事先取得国会批准,判决其违反了泰国宪法;7月9日,宪法法院又裁定时任卫生部长猜亚甫"不合格"而丢官,原因是其违反财产申报规定,隐匿妻子名下部分股票未报;7月10日,诺帕敦公开说了"我可以原谅敌人,但是我会记住他们的名字后"宣布辞职。

  当然,宪法法院最为著名的"案例"是在2008年9月9日把沙马赶下了总理宝座,理由仅仅是因为其在出任总理后仍然主持烹饪电视节目并收授报酬,疑似"利益冲突"而违反了泰国的宪法,沙马因为"炒菜"而被勒令下野着实令许多在曼谷的西方记者和外交官感到错愕。

  值得注意的是,2006年9月19日,由于泰国发生军事政变,原宪法当日被终止,该法庭以及政府内阁的运作亦被终止,后来法庭被新成立的"泰国宪法仲裁委员会"代之,并具备同样的法律效力。根据泰国2007年颁布的现行宪法,由选举产生的政治家禁止从事第二职业,本来此规定是为了防止出现类似出身卫星通信富豪的前总理他信曾发生的'利益冲突'现象,孰料沙马也迅速"中招"。

  泰国宪法法庭原先由15名成员组成,其中7人由泰国司法部委任,8人由参议院委任,现今实际运作的泰国宪法仲裁委员会则由9人组成,全部由泰国司法部委任。由此,有学者分析认为宪法法院的裁定一般都不利于他信势力,而"人民民主联盟"则千方百计持续对宪法法院施加压力,欲借司法干预的形式挫败政治对手。

  这些猜测并非空穴来风。2006年初,针对时任泰国总理他信"滥用职权"的大型街头抗议活动一直在曼谷街头持续,为了重新获得民众的支持,他信宣布于4月2日进行大选,比预定时间提早了三年,尽管他所创办、领导的泰爱泰党(ThaiRakThai)仍然在选举中获得了绝大多数席位,但受到了反对党的抵制,而宪法法庭在随后5月8日宣布了该次议会选举无效的裁决,令他信陷于更加被动的政治局面。

  针对他信的泰国军事政变后,宪法法庭又在2007年5月30日就泰爱泰党、发展国家党和泰国国土党大选舞弊案作出最终裁决,判定三党在2006年4月2日大选中存在舞弊行为的指控成立,宣布解散上述三党。法庭同时还判处拥有1430万党员的泰爱泰党全部100多名执行委员五年禁止参政,该党当时为泰国最大的政党,也是在2005年大选中成为泰国历史上第一个一党组阁的执政党。

  就在同一天,宪法法庭还宣布解散了另一个在2006年大选中存在舞弊行为的小党民主进步党,同时又以证据不足为由免除了泰国最老牌政党民主党被解散的惩罚,为2008年末阿披实的上台扫清了障碍。

  2008年以来,宪法法院的力量持续燃烧,赶走沙马首相后,又对续任仅77天的颂猜首相"举起了屠刀"。颂猜政府于2008年9月24日由人民力量党(民力党)、泰国党、为国党、中庸民主党、泰人同心发展国家党和人民党联合组成。两个多月后的12月2日,宪法法庭就2007年12月议会选举贿选案做出"罪名成立"的判决,宣布解散执政联盟中的民力党、泰国党和中庸民主党,上述政党的执行委员五年内禁止参政,此判决使颂猜失去继续担任总理的资格,使颂猜政府成为泰国三个月内第二个因法院判决倒台的政府。一个重要的情况是,2007年5月前总理他信创建的泰爱泰党被解散后,该党很多成员随后加入民力党,帮助后者在选举中获胜。

  刘振廷表示,起政治裁判作用,决定政党命运的宪法法庭,往往被视为一个"王室代言"机制;即使在位62年从未掌握实权,普密蓬仍是受全民爱戴的最高元首,常在政治紧急时刻起关键作用,授予法官"尚方宝剑"来斩灭政治野火,化险为夷。

  行踪诡异的泰国军队

  泰国的军事力量一直能力平平,故在国际军事竞争中从未引起过注意,尽管现今其也不断参加一些联合国组织的国际维和行动,但是外界对其印象更多是来自于泰缅边境及金三角地区的那些小规模战斗,虽然断断续续打了许多年,但是对于当地的毒枭武装并没有起到多大的震慑效果。

  "1932年由开明军官和知识分子领导的政变使泰国从绝对君主制转向了立宪君主制,从此军队成为国家政治中的一支重要的支配性力量。"暨南大学教授庄礼伟说。

  在曼谷市中心的一处街边,仍然有一个圆形的巨大花园和一块矗立的纪念碑,其为泰国军队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得胜纪念而建,当地人都会向外来朋友主动介绍。

  一战期间,泰国加入了英法美等协约国阵营,并派出大量远征军开赴欧洲去攻打德国和奥地利,"由于当时泰国国旗上白象图案被法国人嘲笑为小动物,所以引起了泰国对法国的长期怨恨"。有历史学者揭密,本来泰国是很想同德国、奥地利等结盟,但德国在欧洲的战势不容乐观,加上泰国本身国力太弱,这就让泰国人改变了主意,最后却幸运地成为了胜利者。而到了二战时期,随着德意日轴心建立,泰国的法西斯政府马上审时夺势对英法开战,并迅速与踏上东南亚的日军勾结为盟友。

  近代的东亚大部分国家都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但中国、日本和泰国却幸存,原因是"中国太大、日本太强、泰国太巧"。泰国的政治智慧使得自己在那种弱肉强食的年代里,依然能够成为英法两大殖民列强的缓冲区。二战爆发后,泰国更是直接加入了德意日的轴心国集团,成了亚洲仅次于日本的另一个战争发动国,风头不小。

  目前,在日本有不少军事研究机构,不断图文并茂地公开介绍泰国军队在二战期间的一些作为,其中泰军涉足中国土地的内容是大多数中国人以前不知道的。

  (1936年,以沙立·他努叨元帅(中间身穿泰国元帅服者)为首的泰国陆海空军事观查团赴日本参观日本军演。)

  1939年二战爆发前,泰国军队已经与日本和意大利军队有了多重联系。战争正式爆发后,时任泰国首相披汶·颂堪也摇身成为法西斯首领,并动员全泰国积极投入战争。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泰国正式与强大的日本结盟,后者随即向泰国派遣不少军事顾问。泰国海军在二战前已从日本购入了数艘潜水艇,成为继日本之后第二个拥有潜水艇类水下作战工具的亚洲国家。

  1939年,泰国军队与法国军队在印度支那半岛展开了战役,泰国海军在暹罗湾附近使用了鱼雷快艇攻击法国军舰;随后,泰国海军的潜水艇更不断出港去袭击盟军的海上运输线。1941年,泰军的沙立元帅还远赴日本参观军演,而为了体现"日泰轴心",日本陆军守屋精尔中将甚至穿上泰国军服指挥日泰缅联军对盟军的作战。当时,泰国军队主要是配合日军行动,在印缅中三国交叉的地区与盟军作战,其中还与历史上著名的"中国远征军"有过几次交恶。在缅甸景栋战役中,机尾上绘着白象记号的泰国空军攻击机不断空袭在景栋的中国军队阵地。在这些战斗中,泰军在丛林密布的缅甸境内还使用了战象为前线运送补给。

  除了缅甸战场,泰国军队还随日军侵入了别国。1942年,泰军的坦克部队与一支单车旅侵入至马来西亚;1943年,一支拥有意制坦克、拖拉机和篷车的泰国机械化师从缅甸北部入侵至中国云南西部边境。

  在这些过程中,由于陆海空各军种俱全的泰军是主权国家的正规军队,所以日本一直比较重视其在东南亚的综合影响。1944年,日本印缅方面军总司令牟田口也廉大将还在泰国检阅了泰国陆军精锐部队,为了稳住泰国,日本还在财政、军备、技术上进行了支援。历史记载,二战前泰国国王拉玛八世访问日本时,日皇裕仁还要与之平起平坐一起去参拜日本的镰仓大佛。

  由于作战能力偏弱的原因,加上日军的暗中压制,事实上泰国军队在二战期间一直没有什么大的作为。有学者研究后认为,二战时的泰国是想借德意日的势力,把法国和英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势力赶走,然后自己在本地区坐大成为霸主,但不幸的是二战以轴心国失败而告终。

  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泰国、老挝16度纬线以北的日军,由中国陆军93师吕国权部负责在万象受降。由于泰军没有什么"战绩",所以盟军统帅部当时并没有用对待日本天皇、日本军队或德国军队的方式来处理泰国,即没有解散或重组其军队,使其实力基本上没有受到损失。当时中国政府甚至表示"希望泰国恢复战前固有的独立平等地位,与中华民国重建其正常友好的关系"。

  "尽管以披汶为首的军人专制政府采取了亲日政策,导致了二战后一段时间内军人在国家政治中的失势,但战后的文官政府软弱低效,很快又被军事政变推翻,军人专制再度上演。"庄礼伟说,"事实上,太平洋战争中泰国军队形象所受到的损害是有限的,反对亲日政策的'自由泰运动'中也有许多军人、将领。与日本军队不一样,后者因从事侵略战争而在战后被彻底排斥在国家政治之外。"

  庄礼伟表示,1973年之后,泰国军人的长期专政体制受到了否定;1992年之后,军人直接干政模式又受到了否定,内阁首相必须由民选的下议员出任,"自那以后,泰国政治进入了文官主导时代,军队不再直接干涉国家政治,但在政治僵局出现或军队利益受到严重威胁时,军队也可能短期地、临时性地直接干政,例如2006年推翻他信的军事政变"。

  军队受到王室的倚重

  在泰国,王室一直受到社会的尊重,并且泰王始终拥有政治权威。泰国历史上的许多危机关头,都是由泰王出面调停化解矛盾。暨南大学教授庄礼伟表示:"自拉玛四世至拉玛六世的3位泰王,是泰国近代化运动的主要推动者,是开明君主,这样就为后来的泰王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政治遗产。"

  (普密蓬·阿杜德,1950年5月加冕为泰国王拉玛九世,是当今世界在位时间最长的国王。)

  "泰国的近代政治转型过程不是通过大革命来实现的,而是泰王们主动或被动与社会其他主要力量(中等阶层、军队)协商、交易的结果,在这个协商、交易过程中,泰王保留了一些实质性的政治权力,作为国家元首他对重要人事、重要政策有最后的决定权,包括拥有否决国会议案的权力。"庄礼伟说,"经常修改的泰国宪法中有一条是不变的,即国王有不受批评的特权;泰国国旗的红、白、蓝三色中,居中的蓝色代表国王的崇高地位。"

  曼谷的华人学者刘振廷表示,泰王曾于上世纪70年代两度干政,以及1992年下令军方停止血腥镇压民运,"民盟在反他信的示威运动中,一直利用泰王名义打'皇家牌',使泰王沦为政治斗争磨心,令朝野深感无奈"。

  已经有西方学者评价:"泰国反对派最大的特点就是丝毫不遵守法律和政治选举规则,而政府却对此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国家屡屡陷入动乱。"

  庄礼伟教授表示,泰国军人常借助崇拜泰王来强化自己的干政合法性,所以他们对泰王的效忠甚于对民选政府的效忠,"军队与民选政府之间的矛盾也使国王成为位置有利的第三方"。

  按照西方民主的标准,军队国家化是一个国家是否为民主国家的判断指标之一,军队尊重军令与政令的统一,成为维持国家安定的基础。但是泰国军队一直保存着实力,享受着额外的独立性,而且国家法律也没有能够将其彻底国家化。二战结束后,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军方领袖始终对泰王保持着极大的尊重与顺从,因此有学者认为泰国军队其实不是政府能够调动的,而是色彩明显的"皇家军"。直到现在,不仅仅是总理任命需要泰王签署,军方的高级军官任免也要经过泰王,同时泰王身边也有枢密院提供决策咨询,"一句话,泰王不是虚君"。

  而在军方与泰国王室密切的关系背后,两者的合力事实上真正控制着国家的性质与走向,泰国政府也不得不随时听候他们的差遣,充其量只能算"第三等政治力量"。反过来说,如果把泰王与军队关系完全割裂,那么泰国的政治格局肯定不是现在的模样了。

  "泰国军队干政与一个希望保留政治权力的王室体制有关,与不成熟的政党政治和不成熟的市民社会有关。"庄礼伟说,"军队受到了王室的倚重,同时也被认为是一支能对国家进行有效治理的科层化力量。"

  2008年12月4日出版的一期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刊登了有关泰国国王内容的文章,随即在泰国国内遭到禁售,因为该文章不但讨论了生于美国马萨诸塞、精通西方政治学、在位60余年、已经81岁高龄泰王普密蓬的政治角色,甚至谈及泰王在数次政权更迭中所起的作用,这些内容触犯了泰国"对君主不敬"的禁忌,"极大地伤害了泰国人民的感情"。

  政治乱局无关民主

  2008年末,英国出生的阿披实成为了泰国新总理。与对待颂猜和沙马的若即若离,甚至直接推翻他信的情况非常不一样的是,泰国军方对阿披实表示了明显的支持态度。

  与此同时,二度逃亡海外的他信似乎越来越不走运:由于涉嫌经济腐败问题不能翻身,却又违背承诺不断出言干政,12月12日,泰国外交部正式撤销了他信的外交护照,并表示正在考虑撤销他的普通护照;不久,在英国政府撤消了他信入境英国签证之后,其又自曝与结婚32年的妻子朴乍曼已离异。

  对于泰国"城乡对峙"局面下他信的执政功过,庄礼伟认为,他信的施政路线可以说是启动了对泰国旧利益格局的一次强硬攻击,并可能为泰国催生出大量的新兴中产阶级(特别是在乡村和非曼谷地区),但由于他信施政行为的简单化、专断化,以及他的裙带作风与贪腐嫌疑,于是他遭到了来自旧势力和中产阶级的联手围攻。

  但是同样的政治和经济危险也在困扰阿披实,因为选举刚结束便有抗议者在国会外面举行示威,称阿披实的当选是军方策划的一次"静悄悄的政变"。未来最可能发生的情况就是支持他信势力的"红衫军"(泰国反独裁民主联盟)效仿"黄衫军"(人民民主联盟),也采取长期街头抗议,甚至暴力占领总理府和机场等极端方法,逼迫温文尔雅的阿披实下台。

  "现在,有着6300万人口的佛教王国泰国是否应该实施民主政治制度,已经成为一些好事者质疑的话题。"曼谷的华人学者刘振廷表示,"随着民主党上台执政,原来由民盟发起的'黄衫军'大规模街头示威很有可能被'红衫军'所发起的示威活动所替代,社会将继续混乱不堪。"

  这些现实情况都预示了泰国国内政治矛盾依然尖锐,以民主党为核心的新政府仍将面临严峻挑战。不过泰国的一名官员已经公开表示:"以前是因为没有严格执行法律,所以才会出现民盟的情况;以后如果有违法示威活动政府要严格执法了,不能让以前的混乱情况再继续。"

  (在经历了数个月的反政府示威集会引起动荡后,泰国军方当地时间2014年5月20日宣布全国军事戒严。)

  "事实上,在西方一些政治制度研究者看来,君主立宪议会制民主与总统制民主情况并不一样,而且泰国也没有形成真正的君主立宪制度。"香港资深时事研究员黄建炎表示,"所以泰国的民主实质值得重新思考和定性。"

  前牛津大学访问学者邵新民以"香蕉共和国"来比喻目前泰国的状况,而泰国学者巴温则把自己的祖国称作"失败国家"。按照不少学者的研究,泰国当今的动荡局势恰恰是由于不民主或者说民主化的不彻底所造成的。

  以地缘政治视角看,缅甸是军方掌权,柬埔寨是立宪君主制,印度是民主联邦制,马来西亚是有限民主制,中国和越南是共产党执政,泰国处在这个政治生态圈中,在效仿西方宪政民主方面似乎也很难有太大的进步。"多数并不必然意味着正义,弱势也并不必然意味着正义;正义首先意味着程序合理、正当,意味着遵守经协商后达成的共同约定。"庄礼伟说。

  有西方政治学者表示,"不能再以'民主标准'为参考来研究泰国的政治局势,因为对立的力量并不是依靠民主与否或程度多少来划分的"。言下之意,如果按照西方规范的民主标准来衡量,现在的泰国其实算不上是一个民主国家,所以其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本质上与民主无关。

  原载《南风窗》



原地址:http://m.163.com/proxy?url=http://zhenhua.163.com/14/0522/19/9SSH5HI2000465DP.html


Sent from my iPad

No comments:

Blog 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