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anuary 30, 2016

武威采访历险记 [feedly]

----
武威采访历险记
// 墙外楼

《兰州晨报》记者在甘肃武威被抓事件持续发酵,这也牵动了各方敏感神经,公众质疑警方两度更换罪名,只言片语通报事件的正当理由。细心的网友发现,去年到武威调查沙漠排污事件的《长江商报》记者就被限制人身自由,且持续时间长达6小时。(报道附后)

今晚,曾在武威历险的《长江商报》记者熊子熙,向同行们讲述了自己的采访经历。他说,自己也差点"着道"。

我是2015年初去的武威,当时是因为新华社出了一篇荣华工贸向腾格里沙漠排污8万吨的稿子。这个消息出了快一周,我们才到的当地,以为没什么料了,没想到,武威的水,深得很。有很多故事。其中有一条,与现在《兰州晨报》记者张永生的事可能相似。

当时武威市凉州区宣传部长在荣华工贸现场撕掉我两页采访笔录,对当地民警说,把这人送上高速,武威不欢迎他。

我在荣华新区派出所被限制人身自由6小时,被迫删除所有手机,相机照片资料后,被当地两民警送回城。

其中有一名警官是80后,女儿仅比我女儿大一个月,期间聊起来对我的事也很钦佩,只是说上头任务,无法抗拒,要跟我一起吃个饭,算是赔罪,我答应了。

对方两名警察,一老一幼,吃饭时说要喝酒。我拒绝了,谎称不会喝。

饭后,他们又说一起出去玩玩,我说不行,要回酒店,他又说要买酒去酒店,在房间里喝。我一想,这绝壁有问题啊,肯定是钓鱼。哪敢上钩?结果那俩警察就一直跟着我们,还在我酒店同楼层隔壁开了一间房。

后来我才知道,从我们进派出所开始,直到回到兰州,全程都有便衣跟随左右。你一举一动都有人看在眼里。

被警察盯住的那天晚上,我怕后面还有坑,偷偷溜出酒店,手机关机(怕被定位跟踪),换了三辆车,找到在武威出差的另一家媒体的记者,将所有资料托付他一份,并告诉他我藏匿的另一张相机内存卡在谁手上,约定三天之内,若没有我的消息,就将之公布于众。

跟我同去武威的摄影记者说隔壁绝对在监听录像。那一晚上我们基本是和衣而眠,想着万一被诬陷所有的办法,并提前与报社这边沟通报告。

在我报道荣华工贸的事情中发现,武威市委书记火荣贵与荣华工贸的老板张严德关系非浅。荣华从一个屡被整改小厂,短短数年一跃成为全国150余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恐怕不简单。

_______________

以下为长江商报去年春刊发的报道内容:

长江商报记者在甘肃采访曾被警察限制人身自由6小时

3月21日,甘肃省武威市荣华工贸有限公司向腾格里沙漠腹地违法排放污水事件被曝光。

3月24日,长江商报记者奔赴甘肃兰州、武威,并于25日下午、26日上午两度进入荣华集团,并在26日徒步深入腾格里沙漠5公里,对荣华工贸的排污地进行了调查探访和污水采样。记者调查发现,荣华工贸排放的污水虽然大部分已被抽走,但留存的污水仍有数个足球场大小。而更令人心惊的是,荣华工贸对部分污染地直接进行了填埋处理,部分污水和底泥已被掩盖在厚厚的泥沙之下。这与媒体报道中的"据了解,留存的污水大部分已运至污水处理厂处理完毕,对底泥的处理将待专家论证后再实施"完全不符。

受污染沙漠离最近生活区仅两公里

记者永远也忘不了第一次看到那个排放污水的臭水塘时的情形:黑黝黝的污水像原油一样粘稠,令人作呕的恶臭气味扑鼻而来,绵延数公里后才逐渐消散。在连续呕吐了3次、戴上两个口罩后,记者才感觉稍微好一点。饶是如此,恶臭仍刺得人不停流泪,在水塘附近停留了约10分钟,头疼的感觉也越来越强烈。

而这些受到污染的沙漠,距离最近的生活区南面五墩村仅2.17公里,另外西、东、北三面20公里范围内几乎是无人居住的沙漠,被称为"八十里大沙"。

八十里大沙,海拔1500-1600米,以红水河(干河沟)为界,靠红水河沿岸多呈新月形和沙链,沙丘迎风坡朝向西北,沙漠多为固定沙丘。

这里,也是荣华绿洲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要找到污染地,必须要从荣华集团通过,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荣华排污之隐蔽,如甘肃省环保厅监察局稽查科一名调查人员所说,"如果不是无人机和GPS定位,问题可能会发现得更晚。"

3月25日下午4时,记者一行在武威市区乘出租车第一次前往荣华排污地,下午5时许,在荣生沙漠公路遇到武威市凉州区民警拦截,同行有一名凉州区政府工作人员称采访必须获得武威市委宣传部允许,随即警车随记者一行回到市区。

污水并未"处理完毕",底泥就地掩埋

3月26日一早,记者驱车进入荣华集团。双向4车道的水泥路很好走,这条全长50多公里,据说可以直通内蒙古的"康庄大道"就是荣华公司修建。

进入沙漠25公里左右,导航显示已到达"八十里大沙",记者在公路北侧发现了一个圆柱形金属罐体,而后约10公里,记者又发现了另一个一模一样的罐体,在第二个罐体附近的岔路上,更有数台贴有"荣华"字样的挖掘机正在工作。

记者走近询问得知,该处正在为两天后的打井做准备工作,"污染源在上游,你们之前看到的那个圆罐附近,那里也有施工队,我们这里是在做打井取水采样的前期准备工作。"一名工人说。

随后,记者原路返回,在距离第一个圆柱罐体约1.5公里处下车,进入沙漠。

在腾格里沙漠步行大约2公里,翻过一座沙丘后,一股浓烈的恶臭迎面扑来,记者立马被呛得眼泪直流,跪地呕吐了起来。

那恶臭就来自沙谷,有两个篮球场大小的黑色臭水塘中,当地人种植的用于防风固沙的"梭梭",也成为灰白色的枯枝,污水以上数米甚至数十米的沙丘表面,都变成黑灰色的硬泥。

在沙丘顶上,更完整、宏大的场面呈现在长江商报记者面前。原来,这个臭水塘只是巨大的排污地中小小的一部分,整个排污地大约有两个足球场大小,臭水塘只占了其中六分之一左右的面积,另外的排污地上覆盖着黑褐色的沙泥,沙泥上满是宽大的车辙,几天前这里热火朝天的场面,仿佛历历在目。

很显然,这里并没有将所有的污水"运至污水处理厂处理完毕",对底泥的处理也并没有"等待专家论证",而是直接采用了就地掩埋。

记者被限制人身自由

沿沙丘顶部向西而行,大约1公里左右,又发现了数处排污地,在离第一个圆柱形金属罐体最近的排污地侧方,出现了数台挖掘机和大型挂车,一个施工队正在进行挖井作业,一个20平方米左右的区域已被铺上一层白色塑料布,罐车正在向内注水。

"我们是甘肃省地矿局水文地质勘探院的,这里正在进行挖井取水作业,目前还是前期工作,注水是为了避免主井塌方。"水勘院陈院长向长江商报记者介绍,此处取样井将下挖80米深,对地下水水质进行采样,然后再送专家组检测。不过对于检测结果,陈院长也"不知道多久才能出来"。

上午11时许,记者被荣华集团保安发现,两名保安先后进入沙漠驱赶,公路上也有七八名保安守卫。在沙漠中,一名保安试图抢夺相机,与记者发生争执和拉扯,随后,公路上的保安开一辆白色皮卡找到记者租用的越野车,无奈之下,记者只得随保安上公路。

一名自称是荣华集团秦姓纪委书记(后确认身份是武威市凉州区荣华新区派出所刘所长)与另一人随后领记者去荣华集团保卫处,称已报警,武威市委宣传部也已派人过来。

上午12时许,在荣华集团保卫处,一名自称武威市凉州区委宣传部梁部长的中年男子表示要看我们的记者证。随后,梁姓男子要求公安机关"公事公办",并吩咐"把东西删干净,把人送上高速,离开武威"。之后,宣传部工作人员撤出,但记者仍被限制人身自由。

13时35分许,武威市凉州区公安局两名干警到达。期间,记者打电话叫人来拿车,顺带将摄影包、污水采样、正常沙石采样、第一张相机储存卡放到汽车后备箱带走,秘密告诉对方回兰州碰头。

随后,记者被带至武威市凉州区荣华新区派出所,警员将记者所有随身物品审核放入档案袋中,签字封袋,并开始长达6小时的口头问询。

期间更是软硬兼施,直至傍晚19时许,记者估算第一张存储卡、取样和摄影包也已安全到达兰州,便与对方妥协,删除了手机中部分有污水画面的照片和视频(没有污水的保留),但随后在同行摄影记者那里,发现相机和手机都被人为动过了,照片被全部删除。

随后,当地派出所以送记者回市内为名,派两名民警全程陪同记者回宾馆,并在记者隔壁房间开房留宿,期间吃饭都与记者一同。

27日上午11时许,在民警陪同下,记者一行乘大巴离开武威回到兰州。

"沙漠排污史"至少十几年

腾格里沙漠位于内蒙古、甘肃、宁夏三地之内,南越长城,东抵贺兰山,西至雅布赖山,面积约3万平方千米,海拔1200-1400米左右,是中国第四大沙漠,黄河流经其东南部。

腾格里沙漠靠近湖盆和河流,水分条件较好,因常遇暴雨,地下水资源丰富,又被称为"暴雨沙漠"。据介绍,腾格里沙漠年降水量之大在世界罕见,部分年头降水量甚至超过北京,这里分布着诸多第三纪残留湖,是牧民主要集居地,地表也有许多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近几年,腾格里这座广袤的沙漠正遭受着触目惊心的环境污染。周边省市的企业纷纷在沙漠边缘建立工业园,大量化工企业将污水排入沙漠,化工企业还疯狂开采地下水,致附近村子经历水源危机。

2014年9月,新京报一篇报道曝出:内蒙古阿拉善盟左旗腾格里额里斯镇有企业违法向腾格里沙漠排污,甚至将排污池当作蒸发池,未经处理的废水排入后,经过自然蒸发,然后将沉淀下来的黏稠沉淀物用铲车铲出,直接埋在沙漠里面。

更早的事实是,早在2003年,荣华公司作为第一大股东的荣华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因味精生产建设项目未执行环评与"三同时"制度、无污染治理设施、超标排放等问题被责令停产整顿。2008年4月,环保部督察发现,荣华实业公司污染治理二期工程未完工,排放废水化学需氧量超过标准2.39倍,仍不能做到达标排放,荣华实业公司因而被挂牌督办。

早在1990年,美利纸业的污水就"在黄河干流形成一条黑色污染带",将腾格里沙漠腹地变成"黑洲"。

处理污水成本约4元/吨

2011年8月,按照武威市整体规划要求,荣华公司从凉州城区迁至城东11公里的发放镇沙子沟,实施易地搬迁和技改扩建,规划建设年产30万吨玉米淀粉、12万吨谷氨酸等项目。2014年5月,项目主要生产工程基本建成,但污染防治设施没有同步配套建成。

相关专家认为,荣华工贸的污水是因为处理谷氨酸等产生的废水,如果要进行加工处理到能够排放级别,成本在4元/吨左右,而此次公司违法排放量为27.17万吨,也就是说处理成本在108万元左右。

著名植物学家和草原生态学家、内蒙古师范大学生态学教授刘书润说,沙漠地下水一旦被污染后,修复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沙漠排污为何屡禁不止?沙漠戈壁为何成为一些企业排污的"理想之地"?

环保部门和专家认为,一是相关部门查处不力甚至包庇纵容,二是沙漠戈壁地区地广人稀、监管困难。

以甘肃为例,甘肃14个市州86个县区中有7个市州21个县区毗邻沙漠,有戈壁地貌的县区更多。

河西走廊的5个市毗邻着库姆塔格、巴丹吉林、腾格里等沙漠,企业往往通过暗管将污水排向沙漠深处,污水进入沙漠后,很快就会下渗,再加上风沙掩埋,从沙漠表面几乎看不出来。

再加上人迹罕至、难以察觉等原因,向沙漠排污,基本不需要企业付出任何成本。于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荣华工贸"们每年可"节省"百万余元费用。

水勘院施工队在污染地周边打井施工,打井取水后将进行水质污染检测。

荣华公司一名员工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所谓排放不达标的污水,其实本来是用于灌溉荣生沙漠公路两侧新疆杨的"营养水","总共27万吨,其中18.7万吨浇树了,多出来的8.3万吨就排放到沙漠里,风吹日晒,时间长了,'营养水'就成了污水。"这一说法很快又被另一知情人"解释","污水主要来自荣华的淀粉加工厂和水泥厂,有能用的,就浇树了,不能用的,就排到沙漠里去了。"

为逃108万元污水处理成本,荣华被罚300万元

不过,上述说法尚自存疑。

据公开信息显示,经事件调查组调查及环保、水利专家初步判断,荣华工贸在环保设施没有完全建成的情况下,未经批准擅自投入调试生产,私设暗管向沙漠排放生产废水。2014年5月28日至2015年3月6日,平均日排放不达标中水971吨,累计排放27.17万吨。其中18.79万吨用于荣华公司投资建成的荣生沙漠公路两侧树木绿化灌溉,8.37万吨通过铺设的暗管直接排入沙漠腹地。经无人机航拍和GPS定位,确定共有大小不等污水坑塘23处,污染面积266亩。

相关专家认为:"从荣华工贸的情况来看,是因为处理谷氨酸等产生的废水,如果要进行加工处理到能够排放级别的话,成本在4元/吨左右,而此次公司违法排放量在27.17万吨,也就是说处理成本在108万元左右,而此次,有关部门可能也是考虑到公司违法排放的原因,所以处以300万元左右的罚款,已经比成本高出了200万元。"

目前,由国家环保部组成的专家组已制定《荣华公司废水偷排污染事件环境调查与损害评估方案》,将对受污染沙漠损害和地下水进一步进行评估、鉴定,提出被污染沙漠治理方案进行治理。

亏损2505.8万元,净利下降614.62%

从1990年张严德以132万元注册资本成立甘肃省武威市荣华经销公司至今,荣华集团已形成以荣华工贸为核心的40余家关联公司。

1992年,荣华经销公司更名为甘肃省武威荣华工贸总公司,转型为生产型企业后,开始涉足淀粉、包装材料、饲料甚至开采黄金和养殖业等业务,并成立荣华实业(600311),于2001年11月登陆A股,股价最高时为23.55元每股(2011年),最低时2.56元每股(2008年)。

在张严德舵下,荣华公司资产扩张之快令人乍舌,但其主营的淀粉加工,在这些年间却看不到任何暴利的趋向。淀粉生产就是将玉米芽、皮、淀粉简单分离的一个物理过程,市场应用面虽广,是食品、医药行业的基础原料。但由于技术含量低,盈利水平可想而知。2000年以前,淀粉最高市场价格为1300元,而原料玉米的成本却居高不下,加上淀粉厂工艺管道、设备能力不配套,始终无法满负荷生产,导致其生产成本过高,荣华集团一直亏损经营。

在荣华上市公司荣华实业(600311)今年3月22日公布的2014年年报中显示,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2.15亿元,同比增长2.3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05.8万元,同比下降614.62%。

而这样的一个企业,曾是全国首批151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甘肃省循环经济试点企业、武威市最大的民营企业。

被立案调查者并非集团实际控制人

年报中,公司表示,去年主营业务收入受到均价下跌和销量上升的双重影响,均价下降导致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减少2103.78万元,销量上升又使其增加2601.92万元,两相抵消后略有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荣华实业在3月23日为消除影响发布公告,"公司大股东荣华工贸因在调试生产过程中向腾格里沙漠排放污水,该公司法定代表人被立案调查,两名直接责任人被拘留。荣华工贸被罚款300万元,涉案生产项目被相关部门依法勒令停产。目前,留存的污水已经运到污水处理厂处理完毕,待专家评估论证后,对该处沙漠进行后续治理。"同时,公告还称"荣华工贸是公司第一大股东,该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其余涉案人员及涉案项目均与公司没有关系。"

但是,按荣华实业的公开信息,实际上被立案调查的是荣华工贸的法人代表、荣华实业董事长刘永,而非荣华系实际控制人张严德。

同样,荣华工贸的主营业务是"黄金矿石的开采、加工与销售",其称"涉案项目均与公司没有关系"貌似合理,但实际上,此次违法排污事件中牵扯到的相关"涉案项目"均出自荣华旗下关联公司,淀粉厂、水泥厂、燃煤厂等,这些关联项目又均是被张严德所实际控制。

荣华工贸如何空手套白狼

对于荣华公司的劣质资产,媒体早有报道。2007年3月,上海证券报报道称,荣华公司背负巨大债务无力偿还、拖欠员工工资押金、募集资金被掏空、劣质资产无法产生效应、虚假盈利的最大来源已遭变卖。

1998年,荣华业务难以为继,根本无力偿还上述金融机构累计发放的高达4亿元贷款,张严德一筹莫展。不过很快,他就从当时盛行的股份制改造中发现了机会,抛出了上市融资方案。该金融机构似乎又看到了荣华活过来的希望,于是继续贷款3亿多元助其上市。

而武威当时发生的一件事,最终直接促成荣华实业上市。

早在1994年至1996年,武威地区行署(现武威市政府)发行地方经济建设债券,1996年、1997年债券陆续到期,本息合计1.8亿元。但无力兑付。

按照张严德的说法,荣华以企业名义向银行贷款1.8亿元,替政府偿付了债券。

记者在调查中,从有关银行的文件中也看到了因此转到荣华名下的贷款。

2001年,荣华实业上市。2003年,政府将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股权作价2.29亿元,冲抵了所欠荣华的债务(时隔多年,代付款本息合计2.25亿元),控股权转至荣华工贸的名下。

这一次,当地政府做了桩"借鸡下蛋"的无本买卖。借荣华集团名下的淀粉厂,包装成国有企业上市,再通过股权转让,抹平因违反人民银行规定发行经济债券造成的财政"窟窿"。荣华工贸用银行贷款帮政府买单,换来旗下劣质资产上市,融得6.6亿元资金,并充当了大股东。

有人欢喜有人愁。2001年荣华实业上市,上述金融机构为"荣华系"公司已发放贷款本金8.65亿元,列所属全国金融系统贷款"十大户"名单。而荣华实业上市后,并未偿还该金融机构的贷款本金,直接导致2001年年末该机构的整个班子被撤换,原负责人张某被有关部门调查,武威市人民银行两位正、副行长也因此受牵连被撤换。

荣华早已资不抵债

在工商登记的意义上,荣华工贸其实就是荣华集团。根据荣华实业《股权分置改革说明书及以资抵债报告书》,截至2005年12月31日,荣华工贸资产总额为13.21亿元,负债总额6.91亿元,净资产6.3亿元。

荣华工贸主要包括两类资产,一股权(含上市公司荣华实业),二资产。2007年,其名下荣华实业的股权已全部被司法轮候冻结;荣华味精作为荣华工贸控制的最重要的非上市公司也已彻底完结。

资产方面,根据荣华实业《股权分置改革说明书》中所说,"荣华工贸及荣华味精除上述抵债资产(即20万吨玉米淀粉生产线,附带6000万元银行债务;和18万吨复合肥生产线)外,大部分已抵押给债权人。"

2006年,由于第一、第二大股东股权被多家法院轮候冻结无法送股,荣华实业推出了10转7的股改方案,用"羊毛出在羊身上"的资本公积金转增方式完成了股改;又由于上市公司账上空有1.71亿元净利润,但资金奇缺,大股东没法用股利现金清欠,自身资金也十分匮乏,因此用"以资抵债"方式,拿出20万吨淀粉生产线、18万吨复合肥生产线,作价1.23亿元,抵偿了2.8亿元全部占用(荣华工贸及荣华味精的全部非经营性占用,以及部分经营性占用)的一部分。

完成了股改的荣华实业,有了非流通股上市流通的盼头,张严德成为名副其实的最大受益人。

毕竟8位非流通股股东,7位都受他的实际控制。以最近交易日收盘价计算的这些股权市值高达四五亿元,这就是张严德不惜一切掩盖企业真相的最大动力。

镜像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相关日志

2016/01/13 -- RFI:"中国政府正朝完全使用黑手党手段的政府转变"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2016/01/12 -- 自由亚洲电台:709案–2律师1助理涉"煽颠"被正式逮捕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2016/01/04 -- 《纽约时报》高压下的新疆:恐惧和愤怒在沸腾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2015/12/24 -- 东步亮:生民的灾难 官宦的狂欢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2015/12/23 -- 美国之音:北京便衣粗暴干涉记者采访浦志强案纪实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2015/12/20 -- 自由亚洲电台:e租宝事件继续发酵 投资人周六北京集会遭殴打抓捕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2015/12/17 -- 自由亚洲电台:中国召开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乌镇全封锁民众戏称"铁丝网大会"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2015/12/17 -- BBC:乌镇互联网大会安保让民众措手不及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2015/12/16 -- 四万军警进驻乌镇 坦克装甲车出动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2015/12/16 -- 德国之声:世界互联网大会在即 乌镇"封了"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

Shared via my feedly reader

Tuesday, January 26, 2016

回国随笔 [feedly]

----
回国随笔
// 墙外楼

作者: Small_Peach

国内经济形势不好,大家已经听得很多了。这些年一波紧过一波的通货膨胀,把国内的资产价格抬高到了令人乍舌的地步。2015年深圳的房价涨了四成,北京上海的房价涨了近两成,好恐怖的幅度。现在进入新年,很快就到了每年让我最头疼的时候-调薪。每一年,公司的人事部会根据上一年的CPI和市场情况确定今年员工涨薪的平均幅度,然后按每一个部门的人力资源成本给出一个涨薪配额。好比说,去年我的配额大约是7万美元,这些钱要在几十个人里面根据业绩等来分。听起来钱不少,分起来捉襟见肘、左右为难。一年过去了,物价蹭蹭地涨了不少,大家都盼着涨薪能帮助跟上物价的步伐,让生活过得好一点,这心情都可以理解,可不当家的不知柴米贵,谁来体会公司的苦衷呢?经济萧条,市场不旺,生意越来越难做。好不容签了单,客户是要求几年分期付款的,当年人力物资出了一堆却是收不到钱的。办公楼的租金年年在涨,人员工资年年在涨,别忘了员工工资每涨100元,企业的负担是140元,因为要交四金。说实话现在很多企业都是在苦苦支撑。

而当你换到员工的角度来看问题,你会发现员工也很苦。柴米油盐都涨了,地铁出租车调价了,需要买房的压力更大了,连中午的午饭套餐都悄悄地提了2块钱,大家都眼巴巴地盼着涨薪啊。手下一个经理是海南省人,一贯踏实敬业,可最近明显精神不振,忍不住问了她怎么回事。原来,人家大学毕业留京好些年了,一直是租房住,每天可以搭公司的班车上下班。去年结婚了,小两口狠狠心拿出全部积蓄,在远郊买了个房子,这下早上要挤40分钟的公共汽车进城,然后才能搭上公司的班车,每天的上下班交通拉长了一个多小时,一下子感觉特别疲劳。她说,现在突然觉得生活压力好大,房贷重,交通累,几年前留京的时候充满理想,现在才感受到北京的生活这么艰辛。调薪的窗口之前人家对我这番诉苦,我自然也明白她心里在想什么,可有类似情况的员工又岂止她一人。我虽是再有心照顾每一个员工,我又能做多少?最关键的是,这样的经营成本压力,公司还能撑多久?

以上说的是身体无虞的员工,在北京压力大点也算是‌‌"新常态‌‌"吧。可是你再看看那些有病痛折磨的家庭,就会发现我们健康着是多么的幸运。公司里这几年突然查出病很快离世的事情已经发生了好几起了,都是30多岁的年轻人啊,令人扼腕叹息。患什么病估计不需要我说了。手下一个员工的妻子年前查出癌症,住院做化疗,一下子失去了劳动力,养家的重担落在了老公的身上。医院说化疗里面有一种药如果用进口的效果好病人痛苦小,但是医保不负担,每月要自费一万多;如果用国产的医保可以覆盖,但效果差病人痛苦大。你当然可以想象得出家属做了什么样的选择。我当然清楚这个员工每个月的薪水是多少,所以我知道这个自费对于他们家庭意味着什么。一年多了,我眼睁睁看着这个员工一天天憔悴下去,常常眼睛里带着血丝来上班。公司为他发起过募捐,也去探望过他的妻子,可这些毕竟是杯水车薪。我难以想象他现在一个个月的日子是怎么熬的。可我能因为他家属患病就给他多加工资吗?不能吧。所以又回到前面的问题,我又能做多少呢?企业又能承担多少呢?

马云说,‌‌"十年后三大癌症将困扰中国每个家庭‌‌"。我觉得这句话可能不适用于云南西藏之类的地方,但对于大片的华北华中华东地区,怕是要一语成箴。看看今年北京河北天津的空气质量就知道了,真是令人担心。前几天看到北京环保局说北京的空气质量正在改善,‌‌"2015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为80.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2%‌‌"。老天啊,就北京这几个月无休无止的雾霾锁城,天昏地暗的态势,环保局居然说空气质量在改善,真不知道人家的仪器是怎么测的。前几天又看到某专家说,中国治理雾霾还需要三十年。整的是无语了,就这样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轮番上阵的架势,我们还等得到治理好的那天吗?

关注我的随笔系列的朋友都知道,空气污染我是经常忍不住要写的话题,呼吸脏的空气实在一种很憋屈的感觉。这些年从国内雾霾污染越演越烈这件事,逐渐引申出去,我开始注意到了国内的一个现象,就是这个社会似乎失去了正常的自我调节的能力,或者说自我制约的能力,凡事常到其极而不能止步,甚至于已濒危境而依然不能止步。还是以空气污染来说吧,我依稀记得十多年前某市长曾经在电视上说过‌‌"我们要让北京的天更蓝,水更清‌‌"。这些年过去了,蓝天和清洁的空气在北京俨然成了稀罕物,雾霾迷城的那些天里,下班时候堵在路上,放眼出去的街景恍如灾难片,北京的空气到底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现在又提出要用多少年解决雾霾问题,当然是我们共同的愿望,但每次跟同事朋友谈起此事,我总是忍不住问他们,我们现在知道雾霾的起因到底是什么吗?果不其然,开始了一番众说纷纭,有的说是汽车尾气,有的说是工业燃煤,也有说建筑扬尘的,有机物燃烧造成的,等等。你去网上看看,更是五花八门的专家意见,甚至还有人说是因为北方燃烧了太多内蒙古的与铀矿伴生的煤,实际已经造成了半个中国的核污染,听上去甚是恐怖。我再问,咱们国家环保部门或者权威机构有什么官方的分析和解释吗?这下就没人答得上来了,反正我是没看到过。于是问题便来了,雾霾肆孽中原大地这么些年,给我们国家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飞机停飞高铁停驶高速封路的事,已经多次发生了。这么大的环境事件,权威部门总该好好做一番科学研究,找出我国雾霾的成因和来源,提出详实的数据分析,这样一来可以让民间很多无端的猜疑停止,以正视听,二来可以给各级ZF机构治理雾霾提供详实的科学依据,便于对症下药。闹了半天,连个权威的分析都没有,让我怎么相信我们能解决这个问题?

在国内各地出差,我去过很多所谓的新区、开发区,对那里触目惊心的污染深有体会。青岛市曾经是一个多么山清水秀的地方,如今空气也很差。我去过青岛市的某个开发区,那里引进了一批化工企业,尘烟冲天,灰土满地的景象让我十分诧异。我对当地的同事说,这里跟我印象中清洁的青岛相差太远了,我们为什么要引进这么多化工企业啊,不是把这里的水土都污染了吗?同事说,这些企业都是当地的政绩。谈起当地的烟囱和生产污水排放,同事也直言不讳地告诉我,环保部门都是自己人,什么时候来检查大家都有默契,给些钱就都能打点过去的。在某开发区的码头,我看到过一堆一堆的煤从船上卸下来,直接裸露地堆在河边,连张油布都不盖。起风的时候,黑色的煤灰随风而起,呼啸着扑向周围的路面和水面。这些问题现在有人在解决吗?我们也知道两桶油在国际市场进口了初级原油,没有经过脱硫精练就销售出去了,含硫量高于国际标准50倍。这件问题现在有人解决了吗?如果这些事情没有解决,我们的空气质量怎么可能会好,怎么可能在若干年后解决雾霾问题?或许我的观点比较悲观,但凭我这些年在国内的观察,我还是要悲观地告诉各位读者,我不认为我们国家的空气质量在改善,甚至于不会在今后若干年内改善。十年后,雾霾依旧,甚至随着许多工业向内地迁移,空气污染的面积会比今天更大。为什么?因为我们国家从机制上已经失去了纠错调节的能力,失去了健康的链动传导能力,许多事情不撞南墙不会回头。

同样的角度可以用来看中国的经济走势。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了30年,所谓的‌‌"中国奇迹‌‌"这么多年,现在百业萧弊,居然连退休人员的医保都要缴费了,有些匪夷所思。其实从基层到高层,从产业界到学术界,大家都知道中国经济最大的掣肘是高昂的超级地租,巨大的行政成本和垄断造成的资源分配的极大扭曲。这些问题其实都不需要完全解决,只要稍微有所松动,凭着中国人民无以伦比的聪明和勤劳,我们的经济就能立即迸发去巨大的活力。可是你看看国内最近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却似乎是个体育老师在教数学,完全不对路:继续把房地产放在支柱产业地位,提高融资杠杆,开动所有行政机器帮地产商卖房子;继续印钞,通过逆回购,SLO,SLF等工具大量投放货币,宁可本币贬值;财政巨额补贴中石油中石化,国内油价死不降价,使得国内的能源价格要比发达国家高30%;不削减行政成本,不减税,不把钱放到消费者手里去消费,坚持以基建拉动经济,建立亚投行拉国外的基建也不促国内的消费,等等。最近几次听人说,怎么咱们国家老是出昏招啊?这些是昏招吗?当然不是,他们背后都有精细的经济考量,只是这些考量与你我没关系而已。而中国的经济呢,依然不减速地向南墙撞去。这就是我想说的,失去了自我调节纠错的能力。前几天有人问我,那你说中国的经济什么时候会好呢?我对他说,你什么时候看到国内开始大幅裁减公务员了,我们的经济就差不多筑底了。这个时候,就可以谈反弹的问题了。这一天会来吗?

回到美国很开心,最开心的是无忧无虑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大口大口地喝着我最爱的Dasani纯净水,随手抓起黄瓜就啃,知道里面一定没有农药超标或者是激素。晚上在小区里散步,常可以看见满天的星斗,一颗一颗地去数,仿佛回到了童年。北美的朋友们,在此真心地对你们说一句,尽管这里的生活也有诸多无聊或无奈的地方,但你们的生活真的是非常好,引国内芸芸众生尽折腰。好好享受你们的生活吧,它真的很好!

回复:

回来度假,随手写了个随笔发出来,没想到有这么多回复。大部分是鼓励的,在此向各位朋友表示感谢。我知道在这里的朋友们大部分回国不那么频繁,对国内的情况不能感同身受,也有一部分朋友在考虑是否海归的问题。所以我觉得写一点东西发表出来,会给很多人提供一些看问题的素材,帮助了解一点国内的情况,或许对一些人有帮助。这是我写随笔系列的初衷。至于这次受到那么几个人无端的指责和百般刁难,感觉有点莫名其妙。归坛的气氛跟以前有很大不同,不如以前那么轻松愉快了。还是觉得以前好,大家都有礼有节有素质,讨论中能感受到对方的思辨和修养,能感受到一些朋友在经济学和社会分析上的学识功底,那才是北美华人应有的素质。

今天下雨,不能去打球了。就对这次收到的跟帖做个统一回复吧。

‌‌"问楼主一个问题,你赶觉有没有掉头发的感觉?我在国内呆了一个月,突然发现洗澡时大把脱发,回美一个月全好了,同行的也如此。国内平时都是买农夫山泉和万豪酒店自己品牌的瓶装水,也主要在酒店吃早饭,食量小,吃疏菜为主‌‌"。

答:我建议回国喝水一定要小心,注意挑选牌子。人体内70%是水,电解平衡都靠水。各位朋友在国外生活惯了,回去喝到不干净的水有些反应是正常的。国内饮用水的牌子很多,质量参差不齐,差的非常差,不能随便喝。一般你碰到一个不熟悉的牌子,建议先喝一小口在水里仔细品一品,差的水在嘴里有很淡的涩味。有几种水别去喝,比如‌‌"哇哈哈饮用水‌‌"、‌‌"康师傅矿物质水‌‌"、‌‌"农夫山泉‌‌",经本人鉴定,不宜饮用!曾经有一次把一瓶农夫山泉放在家里一个月忘了喝,打开能闻到异味。高级酒店里的水也不一定好,万豪酒店的水,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就是农夫山泉,只是换成了万豪的瓶子和外包装。有两种水勉强可以喝,一种叫‌‌"冰露‌‌",我给打分75分,一种叫‌‌"怡宝‌‌",80分。建议各位回去的时候带一个便携式净水杯,所有的水过滤一遍再饮用。虽然麻烦,但make a big difference。此外,大型超市里面现在都有进口饮用水卖,多为法国、意大利和澳大利亚的水。这些水可以放心喝,价格也不贵。你平时在外面吃饭,那用的水一定是不干净的,都是自来水,只能靠你饮用大量干净的水去稀释。不好意思,国内的情况就是这样,你就将就吧。

‌‌"国内怎么一点正面的东西都没有?‌‌"

答:当然也有正面的东西,只是文章的篇幅有限,每次只能写只言片语,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叫随笔,不叫论文。啥叫随笔?就是写到哪儿算哪儿,没有章法,完全随性随意。你去翻翻我前面写的随笔,里面就有很多正面的东西。正面的东西写多了吧,就有人说,国内怎么没有负面的东西啊?国内那么好,你干嘛还回美国呢?负面的东西写多了吧,就有人说,国内怎么没有正面的东西啊?国内那么差,你干嘛还呆在那里啊?

其实世界上的事情远不是‌‌"正面‌‌"‌‌"负面‌‌"两个词就可以归纳的,所以呢,怎么写都会有人不满意。

又所以呢,我就是写个随笔,自娱自乐。

‌‌"现在好多制造业都移到他国,为什么霾会越来越重?‌‌"

答:个人拙见,国内的雾霾主要成因是燃煤和劣质汽油。中国的能源结构中,70%是燃煤,30%是水电核电。每天我们神州大地上要烧掉多少煤啊?煤电在国内有两个问题,一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开采,大量优质燃煤采得差不多了,现在开采是质量比较差的煤炭,里边的杂质太多。第二,电厂为了节约成本,大多不投资洗煤或过滤的设备,大量杂质经过燃烧后直排大气,造成污染。汽油的问题不用我说了,中石油中石化卖出来的油基本是不经过脱硫精炼的,也是因为脱硫精炼的设备很贵,能不买就不买。随着煤炭的质量越采越差,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多,雾霾也就越来越重了。

‌‌"经济问题,有点过于盯着负面了。‌‌"

答:我承认我对经济比较悲观,主要是因为我身处的行业每况愈下,状态堪忧。中国这么大,经济有很多面,我不可能全看到。一个人看问题肯定受他周围小环境的限制,所以我的观点一定是片面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给自己写的东西起名为随笔。随性之笔嘛,一定很有局限性。我非常希望看到中国经济正面东西的朋友们也来写点文章,跟大家分享你的观察和思考,给我们以启迪。这样大家的观点综合起来,就比较全面了。你的意见虽然很好,但是你这‌‌"过于盯着负面‌‌"一句话的评论,对我们的没啥帮助。诚恳建议你也来写点东西,一起交流。这样我们归坛这个公共平台就更有质量了。

‌‌"每年发一次,充满主观臆想,完全与时间脱钩的帖子,也叫自身体验?‌‌"

答:申明一下,我这篇文章写的是2015年底的内容,为亲身经历。距离现在不过几个星期,时间上应该是不脱钩的。随便乱写几句评论是没有什么价值的,也无分量。如果你跟我的看法不同,建议你也好好写一篇文章嘛,用事实来支持你的观点,用理论来论证你的观点,用你的渊博学识和逻辑思辨来说服读者。这是在北美的知识圈的生存之道,你一定要学会哦。

‌‌"呵呵呵,不管你的政治倾向是什么,做人都得有底线‌‌"。‌‌"这样误导别人在事业或投资上的决定,怎么看都是伤天害理的行为‌‌"。

答:我不是财务顾问,只是写个随笔,不为任何人提供事业或投资意见。我一再申明,有限于我的视角,我写的东西一定是片面的。发在公共平台上,作为一家之言,仅供大家交流和参考。我相信在北美生活的朋友们,都经过很好的教育、有素养和慧眼,会融合各方面的因素做出自己事业和投资方面的决定。如果你推己及人,以为别人都跟你一样,在网上随便读到什么就去做什么投资决定了,那你不适合读我的文章,建议你回学校踏踏实实读几年书,提高一下自己的文化素养。什么?‌‌"政治倾向‌‌"?你也懂政治吗?政治是规划和调动大资源的游戏,你我都是挣月薪的人,没资格谈政治的好不好?等你哪天一个电话可以调动一个亿的资金了,或者一个决定能影响几千人的工作,你再来谈这个问题也不迟。现在嘛,经济不太好,大家都谦虚一点,想想今后几年的工资是否稳定,不要好高骛远,不要妄自菲薄。我在以前的随笔就讲过多次,我就是一个喝酒泡妞的小混混,千万别对我报太高的希望,也别跟我谈这些大概念。其实说了半天,估计你也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海归唯一的好处就是晚上搂着年轻姑娘睡觉。‌‌"

答:这有错吗?我以前就申明过多次,我就是个喝酒泡妞的小混混,这一点不需要你再来证明的。你还想对我报多高的指望?

相关日志

2016/01/18 -- 举起手来:回国感受 病态的社会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2015/11/10 -- 平凡往事1:回国杂记之令人心痛的环境污染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2015/09/18 -- 《纽约时报》放下恐惧,一位华裔留学生眼里的新疆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2015/07/28 -- 心路独舞:海外华人回了趟国震惊了, 国内生活竟然变成这样了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2015/07/16 -- 回趟国才知道中国物价有多高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2015/07/08 -- 回国两个月的见闻感受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2015/04/20 -- 千人计划海归学者愤怒了 回了国办护照都那么难!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2014/10/22 -- 回国见闻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2014/10/11 -- 西西河:2014 回国乱记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2014/10/04 -- 未名空间:海归上海一月感受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

Shared via my feedly reader

Sunday, January 24, 2016

吴钩:义和团为什么兴于北方,却进不了东南社会?

一、北方拳乱

"义和团,起平原,不到三月遍地传。"话说19世纪的最后几年,鲁西平原突然兴起一股"神拳热"。教授"神拳"的人宣称通过念咒、喝符、烧香,可以神灵附体,从而刀枪不入。每个拳民都有自己的专用神,从《西游记》的孙悟空、猪八戒,到《三国演义》的关羽、周仓,再到《封神榜》的庞大神仙系统,都可以召之即来。

大约从1898年末开始,拳民将他们的拳头对准了鲁西平原的洋教(彼时教会为发展势力,吸纳大量流氓地痞为教民,一部分教民倚仗教会庇护,横行乡里,无疑加剧了教民与拳民的冲突),他们在"神拳"领袖朱红灯的率领下,在鲁西北的平原县、茌平县一带对抗教民、焚烧教堂,并将"神拳"改名"义和拳"。后朱红灯领导的义和拳运动被官兵镇压下去,但义和拳很快有如水银泻地,又如烈火燎原,迅速从鲁西北涌入直隶、天津、京师,并蔓延至山西、内蒙古和东北。拳民打出"扶清灭洋"的旗号,杀洋人,灭洋教,毁洋货,"若纸烟,若小眼镜,甚至洋伞、洋袜,用者辄置极刑。曾有学生六人仓皇避乱,因身边随带铅笔一支,洋纸一张,途遇团匪搜出,乱刀并下,皆死非命"(《拳事杂记》)。

义和拳骚乱引发中外震惊,列强要求清政府镇压拳乱,进而又组织"八国联军"攻入中国"平乱"。这时候,对西方列强已经忍了一肚子火的慈禧太后,决定招抚拳民,改称"义和拳"为"义和团",并于1900年6月21日,以光绪的名义下诏,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奥十一国宣战。于是自以为神灵附体的拳民,英勇地成了清政府对抗列强的炮灰:"拳匪信枪弹不伤之妄,遇有战事,竟冲头阵,联军御以洋枪,死者如风驱草。乃后队存区区之数,尚不畏死,倏忽间亦中弹而倒"(《拳乱纪闻》)。

正当清政府、义和团与列强军队在华北平原闹成一团之时,东南地区却大体上保持平静。清廷刚刚向列强宣战,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山东巡抚袁世凯即与各国驻华代表达成"东南互保"协议:"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凡在辖区之内者,决依条约保护。"义和团运动期间,东南虽然也出现零星的拳乱,但比起风起云涌的北方,东南社会可谓风平浪静。

二、晚清北方的社会结构

为什么义和拳在华北掀起轩然大波,却在东南激不起半点风浪?

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比如地方当局对拳民的不同态度(很有意思,当时汉人督抚对义和拳多主张剿灭,而满人督抚则多主张招抚义和团),地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鲁西北的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东南沿海),天灾的刺激(1899至1900年,北方各省连遭旱灾虫害),地方文化的影响(鲁西平原的民众有着深厚的习武传统)。但如果从社会治理的角度来说,有一个重要因素不能被忽略,那就是——鲁西平原基本上没有什么士绅力量,而东南地区的士绅势力非常强盛。

在传统中国,士绅集团可谓是地方社会最重要的稳定器。作为地方的"自发性权威",士绅集团维系着当地社会的"自发性秩序",地方的公益慈善、纠纷仲裁、公共治理、公序良俗,均有赖于士绅的主持。以前我说过,评判一个地方的社会自治程度,可以看两个指标:是否有发达的自治组织;是否有发达的乡规民约。现在还应该补充另一个指标:是否有发达的士绅力量。

清代在平定太平天国之乱后,士绅力量获得强势的发展,一度被压抑的士绅意识得以复苏,士绅成为领导晚清社会建设运动的强大势力。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晚清自治组织,如维持治安的团练、组织商业的商会、负责城市消防的水龙会、开展公益的善堂,均由士绅—绅商群体所主持。但是,晚清的士绅—绅商群体基本上集中在东南地区,北方的士绅力量相对要薄弱得多。

一份晚清的进士地域分布统计显示:1840年至1905年,进士数目最多的前十个省份依次是:江苏、浙江、山东、江西、河南、八旗、福建、直隶、安徽、广东。八旗与直隶在科举录取上有优待,姑且不论,东南省份占了这个名单的一大半。山东虽然进入三甲,但另一份统计材料显示:1851年至1900年,山东的举人数目基本上集中在胶东半岛、济宁、济南昌邑一带(约42个县),占了72%,这些地方在义和拳兴起时,大体上都保持平静;而义和拳的发源地鲁西北有44个县,举人数目才占13%。在义和拳的重灾区、地处鲁西北的茌平县,居然在清末20年间从未出现过一个举人。

由于缺乏一个强有力的士绅阶层来组织当地的公共治理,鲁西北的社会呈现出明显的涣散状态:人口结构以大量的自耕农为主,连大地主都很罕见,人口流动自由,但人们彼此之间缺乏理性的联结,除了秘密宗教,这里几乎不存在什么象样的自治组织(包括传统的宗族),原子化生存的特点十分突出。这种涣散的社会结构,非常适宜义和拳这种散漫的诡异"组织"落地生根,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加入义和拳,通过简单易学的仪式获得所谓"神灵附体"的超能力。而且清末的华北天灾频仍,士绅力量的匮乏又导致地方社会无法有机地组织起来提供救济,这也给了拳民借灾生事的机会。所以,当"神拳"在鲁西北兴起后,很快就遍地开花,并且不受控制——直到拳民们因为到处闹事而被官府镇压。

义和拳在山东受挫后,很快就扩散到接壤的直隶。与鲁西北的情况不同,直隶有大批士绅加入义和团,"京城士绅富户,多有设坛者,皆称坛主也"。这又是何故?在"庚子事变"之前,直隶一直习惯于"官治",社会自治的力量远比东南薄弱,士绅阶层缺乏组织社会自治的文化自觉。这样的社会,很容易在拳民的冲击下脱序,一旦脱序又难以自我修复。而且,与更早接触外来文化的东南诸省相比,直隶一带的士绅普遍有着强烈的"仇教排外"文化心理,"民间感于历来国耻,及各处教堂教士之蛮横,排外之心甚热,亟愿得相当机会,合心并力以一雪其夙愤,以故邑中有识士绅,亦洋洋乐道其事(指义和团运动)"(《庚子西狩丛谈》)。直隶士绅领导的社会自治事业,要等到"庚子事变"后的清末新政期间,才获得较大发展。

三、东南社会的士绅力量

而在东南社会,自洋务运动以来,一个庞大的独立于官府之外的社会自治领导者——士绅—绅商群体已经发育成熟。这个群体既得东南社会深厚的文化传统所滋养,保留着传统士绅关怀社会的公共精神;也受沿海城市得风气之先的文明熏陶,对西来的现代文明持开放态度,他们是东南社会最重要的理性力量。东南社会尽管也爆发过多起"教案",并且有士绅台前幕后参与进去,但毕竟不致如义和拳运动那般失控。

当清廷、义和团与八国联军在北方交战之时,一批江南士绅、绅商在上海发起成立救济善会、济急善局、协济善会等公益组织,发动社会捐款,筹集物资,延请洋医、华医,赈济、救助从北方逃亡南下的难民,保护教堂和传教士,又派轮船前往天津接运"被难官商"。上海的工商行会也举行集会,商讨一旦上海市场受战乱波及,当如何自救的对策。

1900年6月6日,慈禧太后发布晓谕义和团的上谕,意在招抚拳民对付列强。这份上谕电传到东南,立即受到东南社会的抵制。6月9日,上海《新闻报》发表评论说:"大旨在袒护团匪,有不肯痛剿之意,于是群情惊讶,而沪上商人为之震动。"东南的士绅—绅商群体并不希望看到拳民肆虐"闹教",他们认为"此等地痞,能抢教屋,即能劫殷户"。

为此,在庚子拳乱期间,东南士绅逆朝廷之意而行,自行组织团练、戒备拳民。当时温州知府欲落实清廷关于招抚拳民的政策,将投诚的义和拳民陈飞龙、许阿擂、黄上焕等人招入团练,结果受到温州士绅的强烈抗议,有些士绅当面对知府拍案子,拂袖而去,最后逼使知府不得不撤销了招抚拳民为团练的决定。代表上海商民舆论的上海媒体也纷纷刊发《保卫东南商务》、《保全南方之法》等社论,要求东南诸省当局维持中外和局、保障社会稳定。

事实上,"东南互保"绝不仅仅是刘坤一、张之洞、李鸿章等洋务派官僚的主意,更有东南士绅所代表的社会力量在推动。张謇、陈三立、汤寿潜、汪康年等东南权绅,为促成"东南互保",奔走于督抚、洋人之间,穿针引线。张謇的朋友刘厚生曾透露:"当初张謇与何嗣焜、陈三立、沈瑜庆、汤寿潜、施炳燮六人(均为东南社会的士绅),决定拉拢刘坤一、张之洞两个总督,联合起来以'东南互保'为名,而以推倒那拉氏政权为最大目标。"不管张謇当时是否有推倒慈禧的图谋,但"东南互保"的实现,张謇确实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

张謇与刘坤一、张之洞关系密切,1900年6月16日,英国驻汉口领事"欲派水师入长江,帮助弹压土匪",张謇得悉后"力阻之",同时电告两江总督刘坤一:"英水师欲据长江,若我不任保护,东南大局去矣。"6月18日,他策动刘坤一招抚盘踞在长江下游的盐枭徐老虎,避免徐老虎响应北方的义和团而闹事;6月25日,沈渝庆在盛宣怀的授意下,游说刘坤一跟西人签订和约,刘坤一犹豫未决,是张謇的这一句话:"虽西北不足以存东南,为其名不足以存也;虽东南不足以存西北,为其实不足以存也。"让刘坤一下了决心,电约张之洞与西人签约。次日,《东南保护约款》遂在上海签订。事成之后,张謇作《东南立约》诗一首:"联盟岂第全商务,抗命方能保圣朝。"

可以说,没有东南社会士绅—绅商群体的同气相求,"东南互保"是不可能出炉的。也正因为东南社会存在着强大的士绅力量在理性地组织社会应对危局,甚至敢于抵制来自清廷的压力,拳乱之火才无法延烧到东南诸省。

Friday, January 22, 2016

Bbc:我和难民做邻居 [feedly]

----
Bbc:我和难民做邻居
// 墙外楼

离我们家只有200米的度假村里马上要被安置进750名难民,我要和难民做邻居。原来的计划是950名,经过一番努力抗争,现在变成750名,和整个村里居民人口差不多。
刚刚经历了巴黎恐袭,布鲁塞尔ISIS老巢围剿,科隆跨年夜九十起对路人袭击的事件,我们都还惊魂未定,还没有整理好心情,马上就在2016年的第二个星期迎来了我们的新邻居–750名叙利亚难民。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情和态度来应对这件事呢?
新年前两个星期信箱里发现一张纸,让我们在12月29日去开动员大会,迎接难民。那天晚上,隆梅尔市最大的会议厅里挤满了人,我们只能站在门口听。群情激愤,有两个人差点冲上讲台和政府官员打起来,但被经验老到的市长大人按住了。
会上说这个最大的难民营只是临时安排,难民最多在这里住3个月,然后离开。马上有人提问,3个月后他们会去哪里,答曰不能确定,目前地方紧张;又问安全如何保障,答曰每天会有2个人24小时在难民营值班。
台下一片骚动,真的是只拿两个工作人员对几百难民么?再问如何按计划在一星期内安排难民孩子上学,到哪个学校,答曰目前不清楚…那真是一个有点让人崩溃的动员大会,不禁让人怀疑政府到底有没有计划。 回到家,唯有默默祈祷战争快点结束,希望难民能尽早回到祖国。
第二天我赴约去Rossette 家,给她拜年。Rossette是我在隆梅尔市多年的好友。她是我见过的非常典型的善良的欧洲人,而且善良是从骨子里出来的。10几年来,她一直在政府部门做志愿者,帮助各种难民。 这次隆梅尔市有个最大的难民营,她又马上去报名当志愿者。
我和她聊起了昨天晚上动员大会的种种,她只是平静得看着我说: "路, 你忘了几个月前那个为逃命惨死在土耳其沙滩上的小男孩儿了么?为什么大家都忘了难民是逃难的人,可怜的人,难道我们不应该帮助他们么?"说得我顿时鸡皮疙瘩都起来了,甚至为自己的恐惧内疚。
我家离得那么近,难道不应该也去报名做志愿者?难道不应该给他们准备些冬衣么?从那天起,纠结的心情,如影随形。我时时在人性的善良和自私中挣扎,估计大多数隆梅尔市人都和我一样心情。当科隆事件发生后,这道题好像变得更加无解。
2016年终于在雨中到来。通往珍珠沙滩度假村的路上已经开始做各种准备。邻居们通过Whatsapp联系起来,时不时发一些政府信息。但很平静,一切如常。1月11日晚上7点多,在村里居民还在享受晚餐,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一辆白色的大巴车载着第一批40个难民悄悄进入度假村。选择这个时间明显是经过精心安排的。好多难民营都发生过居民拦路的状况,为避免这种风险,政府也是煞费苦心。
1月12日,同样时间又送过来40个人。这个时候,邻居里终于有些人按耐不住了,开始在Whatsapp群里发动串联,他们已经在几天前就去政府申请请愿。1月13日,比利时难民署秘书和内政部长要来度假村视察。村民觉得这是最好请愿时机,一定要让政府明白950人对一个只有700多人的小村来讲实在太多了!打架人手都不够。
也有不同声音出现:站在难民营前面抗议,再傻的难民也会明白他们在这里不受欢迎,这不是逼着他们愤怒,逼他们仇视当地人,逼他们拿附近居民当目标么?我是属于温和派的,我真不愿意看到双方针锋相对。
更何况,我非常担心万一难民营里有几个类似科隆事件里的非人类,只距离200米的我们会不会成为第一攻击目标,我的孩子们怎么办?但是我的各种担心被周围邻居的愤怒彻底淹没,当他们在Whatsapp群里高喊着"Samen zijn wij sterk"(团结就是力量)的时候-,每一个人都被感染了。我也决定一起去请愿,也许那是见证历史的时刻。同时,我赶紧上网去订购了两个胡椒喷雾器……
1月13日,阴雨连绵,气温3摄氏度。我们和难民邻居们也许都在期盼清晨的曙光,可是太阳还是遗忘了这个边陲小镇。站在外面又湿又冷,这种天请愿真是自讨苦吃。难民营门口人还是越聚越多,警车在周围不停巡逻。但其实大家一直保持良好秩序。
我特别佩服欧洲人这一点,不管干什么都保持一种特有的绅士风度,请愿也是默默地。政府官员们终于到达,但也是匆匆而过,没有停留;请愿的人只是打出横幅"Te Veel"(太多),没有一个人冲上去拦住他们,没有发生任何冲突。
我们站在外面向里面看,里面的人透过铁门的栅栏向外看,这种对视非常奇怪,互相之间不理解,不信任,不明白,还有惧怕… 里面有几个小伙子一直在微笑着看着我们,这微笑是表示友好,还是无奈的苦笑,抑或是挑衅的嘲笑,铁门外的我们无法明白。
我忽然发现没见到一个妇女或孩子,全是青壮年男子,是妇女和孩子还没有到达么?若是村里忽然多出来几百个青年男子,就算不是难民,也够让人恐慌了,因为这样的雄性激素旺盛的男人完全不在你控制范围之内呀。
据说这次欧洲难民潮中,50%以上都是青壮年男子,我想老弱病残都可能熬不过逃亡的艰辛之旅,很多人出不来,也有人死在路上,剩下的就只能是体魄强健的年轻人了,他们承载了也许是一家人一个民族的希望,长途跋涉来到欧洲大陆。
可是,这样一批年轻人,在自己的国家战火纷飞的时候选择彻底离开是否合理?难道他们不该留在家乡保护自己的女人孩子,保护父母姐妹,守卫自己的家园么?他们这样出来,心中真的没有愧疚?请愿者们说,政府可以把纳税人的钱给老人女人和孩子,但不可以给这些逃兵!我在想,也许这些人的父母爹娘正在战火中祈祷,请收留我的儿子吧…
请愿结束,居委会主席走过来,告诉大家他在难民营内已经和难民署秘书长交谈过,得到了珍珠沙滩难民营只是暂时的承诺,4月底难民会进驻新建的难民营。
我家对门邻居喊道:如果届时他们不走,我们就要组织两千人的大游行,因为政府说话不算数。也有人担心,如果4月底政府不能解决他们的住所,他们可能真得会住大街上,那整个事件就会从一个错误演变成一个灾难!两难! 现在只有等待。我希望我买的胡椒喷雾器一次也不会用到。
国内的亲朋好友都劝我们回国躲一躲,现实不是那么简单,不可能说走就走。而且我们也想在这里和其他比利时人一样坚强面对,小孩子们会在整个事件中成长。关键是我依旧相信我的难民邻居们和我们一样,都是想向往和平的普通人。
但我们一定也会做好安全措施,村委会也组织了安全讲座,还找来警报系统公司做介绍产品。请亲友们不必过于担心。儿子的学校发来通知,所有的教会学校都已准备好接收难民孩子,利用现有的学校设施,把难民孩子分列一班,尽快帮他们过语言关。
政府也招到了志愿者在度假村里服务。对每个难民除了免费住宿(平均40欧元左右),每天还给他们发15 欧元的补贴,小孩子5欧元补贴。他们可以自由出入,去超市买东西,在难民营自己生火做饭。我们的市长在电视上承诺要把珍珠沙滩度假村做成比利时最舒适的难民营。
最终,大批善良的欧洲人还是选择默默承担起这个责任,就算不公平,就算有风险,就算每天有巨额支出,依旧要承担,颇有点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决绝。
就像我同事说的,我们总不能让他们无家可归,让他们去死吧? 好吧,只能共同承担,希望战争尽早结束,希望和平的阳光普照大地!
最后, 作为一个比利时籍中国人,我自问,下一届大选,我应该选左派,还是右派,或是极右派呢?

相关日志

2016/01/13 -- 丹麦拟没收难民贵重财产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2016/01/13 -- 史唯平:新移民第一课–请勿随地强奸!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2016/01/11 -- 德国之声:赫尔辛基跨年夜也出现大量性骚扰事件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2016/01/08 -- 德国之声:科隆惊魂夜后 斯洛伐克拒收穆斯林难民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2016/01/07 -- 引狼入室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2015/12/17 -- 引狼入室:瑞典现IS恐吓信 不信伊斯兰教者3天内将被斩首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2015/11/17 -- 《纽约时报》巴黎袭击事件加深欧洲反移民情绪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2015/11/17 -- 波兰外长:叙难民应当建军打回老家去 而不是坐在德国的大道上喝咖啡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2015/11/16 -- 连同德国在内,欧洲对难民关上大门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2015/10/27 -- 瑞典移民局保护强奸3岁女孩的难民不被警察逮捕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

Shared via my feedly reader

Thursday, January 21, 2016

刘仲敬:福尔摩沙之命运,或2016年节点 [feedly]



----
刘仲敬:福尔摩沙之命运,或2016年节点
// 墙外楼

640

上帝保佑诸夏。

2015-2016之间,福尔摩沙的政治生态面临重大调整的可能。如何利用或引导暗流和伏脉,足以影响主要政治势力、乃至福尔摩沙本身在今后几十年的路径。2014的地方选举是国民党的失败,但并不一定是民进党的胜利,只是制造了一个有利于民进党胜利的机会。国民党丧失人心的迹象极为明显,而民进党对民情和国际形势的反应也相当迟钝,只是比更加僵化的国民党略胜一筹而已。2014年的胜利毋宁说是福尔摩沙民族的护国战争,缺少领袖的福尔摩沙人民强迫民进党事后充当领袖,拖着他们的领袖拯救了他们的命运方舟。与此同时,缺少传统政党形态的第三势力小团体开始积蓄政治资本。流俗的意见认为,蔡英文躺着也能赢得2016。其实,民进党的前途面临重大挑战。如果你的胜利主要依靠敌人的弱点,就说明最大的困难还在以后。失败的国民党人扬言:民进党一旦上台,就会像他们一样暧昧。如果民进党应验了他们的预言,使选民觉得他们只是一个褪色版的国民党,就会发生对民进党和福尔摩沙都是最危险的前景。第三势力反对民进党,分割起选票,使国民党卷土重来。民进党在自我定位上达不成共识,试图用暧昧的语言游戏敷衍人民,失去了引导第三势力和民间团体的道德威望,导致福尔摩沙政治生态香港化,众多相互争执的泛民小党比两大党更加脆弱,更难抵抗渗透和颠覆,在潜在的同盟者眼中丧失了大部分利用价值。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如果民进党重视同盟者超过基本教义支持者,特别容易促使这种危险实现,反而特别可能因此同时失去同盟者和支持者。

因此,如果有人建议:民进党应该效法成熟民主国家的共识政治,压制基本教义支持者,争取中间道路骑墙派选民,依据北京华盛顿共管的原则处理国家的前途命运问题,换言之,实现一个没有妈赢舅的妈赢舅政府,他实际上是在毁灭民进党和福尔摩沙的未来。我们一刻也不能忘记:福尔摩沙命运共同体是一个襁褓中的婴儿,躺在粗心大意的护士和处心积虑的恶狼之间。适用于成熟共同体的政治法则,对福尔摩沙异常有害。这些共同体早已度过了生死未卜的危险窗口期,而福尔摩沙尚未完全度过这段时间。福尔摩沙的政党政治仍然属于塑造共同体的生死斗争,不是共同体内部的俱乐部斗争。在成熟共同体的共识政治中,根本问题是政策。在塑造共同体的斗争时期,根本问题是认同。福尔摩沙不是今天的欧盟,而是独立战争时期的美国、二十世纪的波兰和今天的乌克兰。怎样的政策调整能够让北美的保王党人满意呢?除非美国不复存在。怎样的政策调整能让顿巴斯的哥萨克人满意呢?除非乌克兰重新变成小俄罗斯。美国的国本之所以能够稳固,就在于占精英人口三分之一的保王党逃亡加拿大。波兰民族之所以没有从世界历史上抹去,就在于号称自由联盟的亲俄派大贵族逃亡圣彼得堡。这些大贵族反对波兰独立的理由酷似妈赢舅支持服贸的理由,梦想获得沙皇的特殊政策和欧亚内陆的广大市场,把独立的波兰视为民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反动。乌克兰原本是东欧比较富裕的国家,因为认同和路线的分歧而摇摆不定,结果在邻国已经接近欧洲水准的十几年后仍然跟前苏联时代一样贫困,最终导致了今天的战争。如果福尔摩沙在太平洋路线和亚洲大陆路线之间长期摇摆不定,并非不可能落到某种类似乌克兰的下场。大党的义务就是将路线和方向放在具体利益之上,否则很快就会丧失引导国民的资格,沦为仰人鼻息的分赃小团体。绝大多数民族共同体都诞生于认同和路线的边界分割,因为共同体的定义就是边界。划定边界的过程通常是残酷的,以致于大多数成熟民族都宁愿忘记这段历史。然而,我们不能忘记:即使美国这样得天独厚的共同体,都必须迫使保王党人在归化和流亡之间做出选择。

民主国家的简单常识是:拒绝认同的政党长期占据国会四分之一以上议席,不可能不干扰民主的正常运作。国本问题长期悬而未决,对国民的幸福和前途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由于福尔摩沙命运共同体的形成和民主斗争同构,认同斗争也就伪装成了政党政治。作为过渡时期的策略,这是无可厚非的。然而,过渡时期的特点就是不进则退。人民总是厌恶随波逐流,缺乏方向感的领导人。暧昧者失去未来,这是一定的。今天的形势已经给了民进党巨大的机会,可以结束不健康的伪两党制,开辟没有认同错乱的真正民主政党政治。这种政治有两种最为有利的形式。其一:民进党转型为审慎型绿色大党。台联或其他小党吸收第三势力和民间团体,形成理想型绿色大党。国民党亲民党化。两大政党分别吸收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元素,逐渐发展为波兰式的两党政治—-保守民族主义党和自由民族主义党轮流执政。其二:民进党扮演以色列建国初期的工党角色,周围环绕大批没有能力单独执政的小党。小党由第三势力、民间组织和泡沫化的国民党组成。在这两种情况下,福尔摩沙的国本将会坚如磐石。国家安全、民主权利和太平洋愿景结成不可分割的三位一体,发挥相互支持的作用。这样的未来需要民进党的远见和审慎、福尔摩沙人民的勇气和德性、国民党和北京的自我毁灭性。在这三者当中,最后一项几乎肯定会成为现实。前两项则有赖于当事者的决断。

国民党的问题并不仅仅是认同错乱,她选择的路线本身就是绝路。她在南京执政的短期内,迅速将自己引向毁灭,一点都不是偶然的。数千年来,亚洲内地一直是血腥杀戮的现场。任何深陷其中的政权都将面临选择:或者用最野蛮的手段维持统治,或者灭亡。即使没有共产党存在,这一基本格局仍然无法改变。即使没有美国日本和自由世界,朝鲜越南这样外邦至少也得以逃避改朝换代的大屠杀,保存了在中原早已灭绝的明朝以前居民后裔。国民党的特洛伊木马工作也许能破坏福尔摩沙,但怎么也挽救不了自己。路线的失败就是最根本的失败,国民党的未来就是没有未来。她在两条路线之间摇摆不定,而两条路线共同的特点都是越走越窄。第一条路线就是依靠北京的支持,用战争恐吓自己本应效忠和保护的人民,越来越像夯炕地下党。第二条路线就是赶末班车,依靠地方派系向浅绿发展,多半会导致国民党的分裂。

北京政治核心的认知图景包括两种关键元素:中国革命史叙事和大国复兴叙事,两者相互构成对方的合法性基础。前者是弱者(TG)依靠高明的马基雅维利主义,征服其前任盟友和保护人的故事。弱者首先要取得强者的保护,但不能诚实地忠于强者,而要在表面忠诚的掩饰下,寻找强者的弱点和敌人,利用保护人的敌人攻击保护人的弱点,再利用双方两败俱伤的机会,推翻或取代原先的保护人。从北京的角度看,国民党、苏联和美国相继扮演了愚蠢的保护人角色。他们首先以国民党附属势力的身份,争取到生存的权利;然后利用国民党的弱点和日本对国民党的进攻,在苏联的保护下取代了国民党。他们仍然以苏联附属势力的身份,依靠在朝鲜战场和其他地方为苏联服务,争取了独立政治实体的身份;然后利用苏联的弱点和苏美斗争,在尼克松和里根的保护下推翻了苏联的霸权,尽力将苏联势力从第三世界驱逐出去,直到苏联解体。他们最后以美国合作者的身份,以免费搭车方式分享反恐战争和世界贸易的利益,用韬光养晦掩护了大国崛起的战略;同时以机会主义的方式联络美国敌人,即使这些势力同时也是中国的敌人,例如2001的石原慎太郎和塔利班,当然还有失败的俄罗斯,希望这些势力的反美活动能够给自己提供更多的机会,修改近代以来一直由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从北京的角度看,九一一事件、克里米亚战争和伊斯兰国都有效地发挥了牵制美国的作用。这种策略极其有效,将TG由没有寸地尺天的小团体变成了割据一方的诸侯,再变成东亚大陆的统治者,如今又要变成平行世界体系的创造者。

只有至高无上的目标才能为这些马基雅维利的手段辩护,大国复兴叙事构成了这种目标。这种神话宣称:西方势力在十九世纪深入东亚以前,远东的文明或天下体系曾经是世界的中心。西方中心的近代世界夺走了中国应有的地位,其存在本身就是对中国的侮辱和伤害。远东文明即使没有引进西方的因素,同样有能力自己实现近代化。天下体系体现了家长制的温情主义,比利益本位的西方国际体系优越。中国负有改造国际体系的天然使命,只是在实力不足的情况下不得不韬光养晦。实力一旦充足,大国崛起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大国崛起的目标是恢复天下体系,其标志就是周边小国的臣服和丝绸之路的复兴。因此复兴的中国必然会在内亚和太平洋推行扩张性政策,即使一切形势都对她不利。只有TG的马基雅维利能力才能实现天下体系的复活,其他势力或原则都不可能做到,因此中国只能由TG统治。因此大国崛起是TG革命正当性和统治合法性的最终验证,放弃无异于承认自己不仅无权统治中国,而且为篡位犯下了各种大逆不道的罪行。如果这种认知图景是无法改变的,未来的悲剧就是无法避免的,不到资源枯竭迫使她修改认知图景,斗争就不可能结束。在此期间,任何低于彻底投降的任何局部妥协都不可能诱使北京放弃颠覆和渗透。所以对于福尔摩沙而言,最能强化共同体认同的政策反倒是最明智的。

小渊惠三时代,自民党曾经策划冷战后的政党格局演变,希望结束保守党和社会党对抗的局面,代之以两大保守政党对抗的局面。经过小泉和安倍,这种设想基本实现。目前民进党需要的,就是这样的战略。以下几项政策是值得考虑的。国民党长期掌握基层政权,与其并不正当的灰色资金流关系密切。2016以后的民进党政府如果错过了清算黑金的大好机会,就是对未来不负责任。党产和腐败问题不仅仅是转型正义的问题,关键在于非清算不足以重建基层政治结构,非重建不足以稳定国本。福尔摩沙军队的现状不大适合她的长远安全需要,高级将领太多而中级军官不够多。好的军队应该有优秀和大量的中级军官和士官生,足以为一支比正常情况大十倍的军队提供指挥官。高级将领人数多而在职久,对良好的指挥系统并不有利。未来十年几乎肯定是美日联盟军事部署调整的时代,有必要及时加入军事单位之间的磨合。共同体团结需要将以色列使命(出埃及)、命运方舟和太平洋愿景结合起来,给人民提供认同和方向。福尔摩沙的地缘和经济形势都最适合两个世界的枢纽。一方是美日和技术来源,一方是印度南洋和劳动力来源。随着北京的人口老化和挑战政策,高速增长区肯定会移向印度和南洋。TPP完善后,世贸组织将会边缘化。福尔摩沙把握这两大调整,就能奠定数十年的基本路径。芬兰过度依赖容易到手的苏联市场,结果在1990年代损失惨重,有必要未雨绸缪,防范类似的损失。日本比任何其他国家更了解东亚,福尔摩沙附近水道的安全尤其是日本命运所系。就亚洲大陆霸权国家造成的潜在不稳定局势而言,日本和福尔摩沙有最多的共同利益。美国维护亚洲太平洋的平衡,不允许大陆强权改变均势,是她的利益所在和长期政策,福尔摩沙做什么或不做什么都不会改变。因此福尔摩沙在涉及自身安全和共同体塑造的关键问题上,完全可以先发制人,制造既成事实。如果必要,甚至可以诉诸美国选民的宗教和道德直觉,抵制少数专家和官员的现实政治。从过去几十年的经验看,福尔摩沙在这些手段上不是失之过度大胆,而是失之过度谨慎,错过了许多维护国际地位的机会。韩国和以色列在类似的情况下,比福尔摩沙更善于利用美国的基本布局。所以无论从福尔摩沙国内还是国际因素考虑,未来五到十年都是决定长期走向的关键时刻。民进党如果仅仅以寻常政党轮替的观念考虑问题,就会辜负难得的历史机遇。

2016年1月16日蔡英文成功获选之后

阿姨:现在只等美国大选结束,亚太印度安全体系启动。桂枝陷入日本在珍珠港前夜的处境,现在不偷袭关岛,两三年以后就只能不体面地烂掉。大粤土豪不能决断,就要在自己有生之年看到自己的女儿嫁到越南去。

朱立伦辞职,启动蓝党瓦解的多米诺骨牌。白党自动填补绿党在八十年代的生态位,尤其在蔡的蜜月期结束以后。

镜像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Shop Amazon's New Kindle Fire

相关日志


----

Shared via my feedly reader


Sent from my iPad

东方证券:今年黑天鹅事件会非常多 中国可能真混不下去了 [feedly]



----
东方证券:今年黑天鹅事件会非常多 中国可能真混不下去了
// 墙外楼

编者按: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称,中国不容易去产能去杠杆,中东面临地缘政治危机,新兴市场面临危机,预计2016年黑天鹅事件会非常多,中国可能就"真的混不下去了"。中国还面临中等收入陷阱问题,未来五年,干的好就是欧美,干得不好就是拉美。

谈到宏观经济,今年经济会怎么样,大家都已经看到了,过去的五年里面,每年都会说今年是比较困难的一年,年年难过,也就过了,是不是到2016年就真的混不下去了?说句心理话,还真可能混不下去了,因为今年我们觉得黑天鹅会非常多。

回顾2015

首先简单回顾一下去年的情况。去年的情况,大家都已经知道,都已经感觉过了,中国经历了千股涨停,千股跌停,千股停牌。最近这两天就更加惊喜,最近的一次熔断,从5%跌到7% 大概花了90秒钟,现在有了非常奇怪的熔断,所以这都是很大的问题。去年的海外也不太平,大家都知道巴黎的恐怖袭击等等。

能不能实现去杠杆化?

我把今年的投资主题报告叫做小心蝴蝶,报警供给,下面给大家一一道来。大家提到供给侧改革,这个词很热。今年说到供给侧,大家觉得今年一定要去产能,去杠杆,但是我觉得没那么容易,这主要涉及到两个问题:第一,你内部愿不愿意做,现在是中央压下来,具体企业就破产掉,清算掉;第二是你海外的影响能不能控制到。

大家总是说我们去杠杆的经验来自于90年代末,也就是东南亚危机,整个去杠杆的问题。你为什么能起来,很简单,因为中国经历了1998年的通缩以后,加入了WTO的外需源源不断,滚滚而来。所以97年的金融危机有一个好处,他把东南亚的产能全部毁了,FDI撤出到了中国来,所以中国制造2000年以后风靡全球,你外需很强劲。现在的问题,现在的外需很弱,我们今年按照计划,进出口要增长7%,但是现在百分之负的二点几。

再看内需,内需也是一样,我们1998年有了第一单房地产的抵押贷款,房地产成为内需的发动机。他带动了基础建设,他带动了很多东西,现在我们造出了够34亿人居住的房子,怎么消化我不知道,农民工一个人分两套房那也不行,这个去库存怎么去。

三个断裂带

按照统计局调整的数据,今年中国的经济增长为6.5%左右,实际上今年的经济增长可能只有4%,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熟悉我的研究方向的同学们就会知道,我们觉得有三个重大的断裂正在无情的暴露出来,我们过去十五年,可以成为黄金时代,但是这个黄金时代已经永别了。这三个断裂带,分别是全球化的断裂带,增长的断裂带,改革的断裂带。

8917A6A4C374B8BD6B44E88153BB17E7

1、全球化的断裂带

首先是全球化,这里的全球化跟大家在教科书里面学到的不一样,教科书里面的都是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再加一点就是竞争优势,这个仅仅可以解释产品竞争,或者叫产品分工。现在我们流行的是产品类分工,最典型的就是iPhone,所以全球是一个食物链。

全球食物链

CA8B1B7E31576185DDB5B695A6172C2B

食物链的底端:是大量的资源型国家有巴西,有南非,请大家注意,资源国不一定是非常low的,也有很富的,有沙特阿拉伯,有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它的最大特点为:商品出口占经济增长的一大部分。比如沙特阿拉伯,30年积攒的美元3年内用光;俄罗斯的财政收入70%是由油漆出口来支持的。

有一张图非常震撼,这一张图,大家可以看一下,这是我们的几种主要的大宗原材料的价格。这里头,非常重要的就是这个BDI,大家知道BDI是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alticDry Index,缩写BDI),他代表的是全球化货物的运输,包括大宗原材料的运输。它的最高点是11709点,现在是360点,是0.3折。我们再看看其他的重要原材料,橡胶,2折,铁矿石3折,镍1.5折。大家最熟悉的就是油,最近伊朗跟沙特断交,理论上油价应该涨,义无反顾的跌到30,但是我们觉得33远远不是很低,底在何方?我们也不知道,这都有深刻的含义在这里。

食物链的顶端:自然就是美国,这个很容易算帐,美国经常帐户的赤字占到GDP的10%,美国差不多3亿人,每人人均GDP是5万美金,他一年的GDP是15万亿,10%是他的经常帐户的赤字,就意味着这向世界所投出的需求以及印刷出来的美元是给全世界用来支付它的商品的,大概1.5万亿美金,千万不要小看这笔钱,因为现在全球到现在所有的外汇储备加在一块,一共只有12万亿美金,这就是全球重要需求的来源,全球的人们都为之而疯狂。但是在危机以后,美国做了一个重大的变化,首先,美国制造业开始回迁,根据我们的研究显示,美国对中国的需求的弹性下降到危机前的60%,原来需要一块钱的中国出口现在只需要六毛钱。美国取消了对天然气和石油出口40年的经历。现在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油气产量国,不是沙特阿拉伯,也不是俄罗斯。他在2020年将实现能源自给,这个有赖于他的页岩气和新能源的革命。如此一来,他就变成三合一的国家。

食物链的中间:那么中间这个制造型国家我们也有严格的定义。他的经常账户的盈余占GDP在4%以上,我就把它定义为生产型国家。最痛苦的就是生产型国家,中国的痛苦有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我们买什么什么就贵,我们卖什么什么就便宜。所以油价从48涨到148,现在跌到33块钱,你的基本面是解释不了这样一些变化,所有的投机资本都会拿中国的超级繁荣来说这个故事,刚刚这张图,已经给大家做了一个很明显的展示。中国为什么卖什么就便宜,你只能买鞋子袜子手机,只能打这个销售,所以你卖的越多,就越挣钱。但是制造国也分三六九等,比如说德国、日本,他们是高端一点的制造业。但是在这里面,也不是绝对,德国最近的大众遇到了一个尾气门的事件,这也折射出西方非常丑陋的一面。中国的电厂都有环保设备,只不过检查组来的时候他就打开,检查组走的时候,他就关掉。德国人高明在哪里?他在汽车排气管尾气的地方,做了一套程序,这个程序投了1.7亿元,这个程序的功能是是当他探测到后面有检查仪,他就开启这个催化剂来催化他,当他探测到没有这个检查仪的时候,就开启正常排放,这个正常开放比是他做了环保处理排放的40倍。

第二个困惑就是金融,人民币很奇怪,一直到811之前,人民币对外是升值的,对内是贬值的。这个超奇怪,书里面没教你,以后可能变过来,对内是升值的,对外是贬值的,因为通胀下来了。

还有一个是更困惑的,中国买什么,什么亏,这是海外投资。这是拜全球化3.0所赐,也就是美元和美市的全球化,但是这个结构已经崩溃了,全球化3.0已经崩溃了,美国对全世界需求的弹性在快速下降,一旦下降以后,他就会做很多投射的撤出,他形成了三个非常明显的断裂地带,分别是中国的东海、南海,俄罗斯的欧洲边界,以及中东。
当叙利亚的南海倒在地中海的沙滩边的时候,我感觉很难过,但是我看到后续会有一系列的事情发生,因为这个小孩,德国打开边界,让一百万的难民涌入欧洲,这个难民里面有恐怖主义者,里面有人携带了武器。第二张图就是巴黎恐怖主义袭击,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不展开了。

我们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做了一个专门ISIS(伊斯兰国)的研究,8万字的研究,我们发现了一些很有意思且很重要的发现,主题我可以告诉大家。我们判断今年在中东的地面上,可能会发生非常非常激烈的战争和更多的黑天鹅事件,你只要把ISIS的宗教欲望跟俄罗斯想维持油价的均衡的想法放在一块,你就会看到一个非常恐怖的画面。所以我们以前学到和平是发展的主题,但是我告诉大家,我们正在面临一个不动荡的国家。

金融全球化

全球化的第二个方面,也就是金融方面。下面请大家看一个图,这张图最重要的就是红色的线,就是M2,就是广义货币,更加确切的说这就是购买力,对应的是左边这根增长轴。他在高峰的增长年份是1993年,他的年供应量是40%,也就是说当年我们印出了40%的钞票,现在我们有所收敛。现在大概是13%,我们现在每年的购买力大概增长13%。那我们做一个年化,我们1986年才开始有M2数据,在现在接近三十年,我们年化以后,M2复合增长率是21%,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如果你不能每年为你的财富增长21%,并且持续三十年,你就是一个失败者。

410EE09AD20F9D3BDD517939D05A8930

大概就三种投资可以达到这种趋势。第一是冬虫夏草,第二是上海的车牌,第三是腾讯的股票。那么为什么在最后一段看到如此大的货币的投放呢?我们知道中国一年,世界十年,我们就是压缩世界。经过这三十年,我们迅速干完了经济货币化、资产资本化、资本泡沫化、泡沫全球化。但是现在问题来了,美联储开始加息,我始终是这样一个判断,如果美联储持续加息,同时人民币持续贬值,这就是危机的第三轮,也就是新兴市场危机。

汇率就两个作用,一个是金融的作用,一个是解决进出口。现在中国人民币哪怕贬15%-25%,中国的出口也不会好起来,因为没有需求。但是贬值的话资产负债效益也就是金融效益那就大了。大家看到我们811贬了3% ,哈萨克斯坦贬了23%,其他国家平均贬了15%。现在就是两难,如果快点贬值就会形成竞争性贬值,中国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现在我宣布一个贬值,那些占有市场份额更小,价格弹性更大的国家怎么办?他只有加大促销力度对不对?于是会一直这样竞争下去,这是一个无底洞。如果我贬了3%,别人贬了15%,导致我的有效实际汇率反而升值了,那我就又有贬值的压力。

所以这次熔断那天大概是离岸涨了300个点,央行开始上班,把他摁下去了100个点,然后又有到600个上来。这下麻烦了,央行上班了,股票国家都还没有上班,立马熔断了。这跟811如出一辙。我去年1月份提到,今年做好外汇储备下降五千亿美金的准备,并且美联储一定会在9月份加息。后来第一个预测对了,第二个预测错了,九月份没有加息,就是因为824熔断。因为出现了熔断,所以美联储第一次在FOMC就是公开市场声明里面五次提到中国。所以美国一个季度都没有加息。

所以说2016年人民币会贬值多少?汇率30%是与市场相关的,70%是与政治相关的,是政治的博弈。1997年,中国是一分钱没有贬值,竞争对手比如马拉西亚贬了40%到50%,就意味着人民币净升值30%-40%。所有的调整压力都在中国,中国花了五年的时候,进入了通缩。但是你得到的东西也很多,第一,把这些周边的国家全部干掉了,除了产能,投资都到中国来了。所以到了2000年以后,中国制造就风靡全球。第二,因为你有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所以你进入了WTO。第三,在1997年金融危机之前,当时的领头雁是日本,我们一举取代了日本,成为亚洲的领头羊。我们花了代价,但是我们也有成绩。

今年,我们也有我们自己的要价,比如说SDR我们已经拿到了,SDR只是一个象征性的东西,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跟美国以及欧洲能够签订大规模的货币互换协议,比如说我们跟美国签了两万亿美金。那我就太平了,就意味着现在每天虽然搬掉很多货币,但是我还是有大量的弹药供应,所以投机机构就不敢和我们玩了。因为现在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就是中国的外汇储备,他有3.5万亿的资金,现在全球最大的单体的对冲基金业只有900亿左右。

同样的我们对周边的小兄弟也有要求,比如说我们搞一带一路,我们搞AIIB,我们搞金砖,都需要有人捧场,你必须在这些项目上跟我们开绿灯。包括我们的RECP,我们有很大的要价,如果这个要价能谈成,你可以少给一点,我可以承担大部分调整的冲击,但是如果你不跟我玩,我也不跟你玩。所以今年在杭州开的G20大会,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窗口,在这个之前,人民币还会大幅度的波动。因为央行现在作为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他面临三个对手,第一个对手是我们的中国大妈,就像蚂蚁搬家一样,大家看一下中国外汇的数据,上个月少了一千亿,这个月估计也不少。第二个,央行网站上写的境外敌对势力。资本的本性是逐利的,所有的投资者理性一定是高抛低息,所以人民币明显对美元高估的情况下,可能会做空。第三种力量就是套利,你的离岸有1200个点,正常人当然是买了国内的美元到国外离岸市场抛掉。所以这种力量其实很大。

2、增长的断裂带

国内的发展很简单,如果我有一个镜子,这边看到是全球化3.0,国内就是中国的模式,我们称之为GDP锦标赛,现在已经歇菜了。所以我觉得十三五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激励相融的机制,这一点最重要,你要把这个东西一条一条的作为一个动力推进下去,这才是关键。

3、改革的断裂带

最后我们提到改革,改革这个东西,怎么说呢?三中全会的改革一共是336项,四中全会的一共是180项,加起来是516项。如果这些改革按计划2020年都全部完成,我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中国绝对是宇宙第一大国家。但是没有那么容易,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改革与改革之间的协调推进不够。

结语

最后还是一句话,这一句话每场演讲都会说,未来五年,干的好就是欧美,干得不好就是拉美。现在人均GDP是8000美金,如果能年化增长7%,到了2020年,人均GDP就是13000美金,叫做高收入之墙,翻过这个墙的都是发达地区发达国家。二战之后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这个墙进行冲锋,这个叫做中等收入陷阱,但是翻过去的只有不到10个,严格意思上只有两个大国成功,就是日本和韩国。一定要非常努力,祝大家好运,谢谢。

Shop Amazon's New Kindle Fire

相关日志


----

Shared via my feedly reader


Sent from my iPad

Tuesday, January 19, 2016

素数之魂——黎曼和他的伟大猜想

2000年5月24日,美国克雷数学研究所 (Clay Mathematics Institute) 在法国巴黎召开了一次数学会议。在会议上,与会者们列出了七个数学难题,并作出了一个颇具轰动性的决定:为每个难题设立100万美元的巨额奖金。距此次会议100年前的1900年,也是在巴黎,也是在一次数学会议上,一位名叫希尔伯特 (David Hilbert) 的德国数学大师也列出了一系列数学难题。那些难题一分钱的奖金都没有,但对后世的数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两次远隔一个世纪遥相呼应的数学会议除了都在巴黎召开外,还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在所列出的难题之中,有一个——并且只有一个——是共同的。

那个难题就是 "黎曼猜想" (Riemann hypothesis)。

黎曼猜想顾名思义,是由一位名叫黎曼 (Bernhard Riemann) 的数学家提出的,那位数学家于1826年出生在如今属于德国,当时属于汉诺威王国 (Kingdom of Hanover) 的一座名叫布列斯伦茨 (Breselenz) 的小镇。1859年,黎曼被选为了柏林科学院的通信院士。 作为对这一崇高荣誉的回报,他向柏林科学院提交了一篇题为 "论小于给定数值的素数个数" 的论文。 那篇只有短短八页的论文就是黎曼猜想的 "诞生地"。

黎曼那篇论文所研究的是一个数学家们长期以来就很感兴趣的问题,那就是素数的分布。素数是像2、5、19、137 那样除了1和自身以外不能被其它正整数整除的数。这些数在数论研究中有着极大的重要性,因为所有大于1的正整数都可以表示成它们的乘积。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们在数论中的地位类似于构筑万物的原子在物理世界中的地位。

素数的定义简单得可以在中学、甚至小学课上进行讲授,但它们的分布却奥妙得异乎寻常, 数学家们付出了极大的心力,却迄今未能彻底了解。黎曼那篇论文的一个重大成果,就是发现素数分布的奥秘完全蕴藏了在一个特殊的函数之中——尤其是,使那个函数取值为零的一系列特殊的点对素数分布的细致规律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那个函数如今被称为黎曼 ζ 函数:ζ(s)=1^(-s)+2^(-s)+3^(-s)+......,那一系列特殊的点则被称为黎曼 ζ 函数的非平凡零点 (下文中有时将简称其为零点)。

有意思的是,黎曼那篇论文的成果虽然重大,文字却极为简练, 甚至简练得有些过分,因为它包括了很多 "证明从略" 的地方。而要命的是, "证明从略" 原本是该用来省略那些显而易见的证明的,黎曼的论文却并非如此,他那些 "证明从略" 的地方有些花费了后世数学家们几十年的努力才得以补全, 有些甚至直到今天仍是空白。

黎曼为什么要把那么多并非显而易见的证明从略呢? 我们无法确知,也许是因为它们对于他来说确实是显而易见的,也许是因为不想花太多时间来撰写文章。但有一点基本可以确定,那就是他的 "证明从略" 绝不是类似于调皮学生蒙混考试的做法,而且很可能也并不是把错误证明当成正确的盲目乐观——后者在数学史上不乏先例,比如法国数学家费马 (Pierre de Fermat) 在写下费马猜想时所表示的 "我发现了一个真正出色的证明,可惜页边太窄写不下来" 就基本已被数学界认定是把错误证明当成正确的盲目乐观。 因为人们后来从黎曼的手稿中发现他对许多论文中从略了的证明是做过扎实研究的,而且那些研究的水平之高,甚至在隔了几十年之后被整理出来时,有时也仍具有极大的领先性。

但黎曼的论文在为数不少的 "证明从略" 之外,却引人注目地包含了一个他明确承认自己无法证明的命题, 那个命题就是黎曼猜想。

那么,黎曼猜想究竟是一个什么猜想呢? 简单地说,是一个关于我们前面提到的,对素数分布的细致规律有着决定性影响的黎曼 ζ 函数的非平凡零点的猜想。关于那些非平凡零点,容易证明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它们都分布在一个带状区域上,但黎曼认为它们的分布要比这个容易证明的结果齐整得多,他猜测它们全都位于该带状区域正中央的一条直线上, 这就是所谓的黎曼猜想。而这条被猜测为包含黎曼 ζ 函数所有非平凡零点的直线则被称为临界线。


黎曼猜想自1859年 "诞生" 以来,已经过了一百五十多个春秋。在这期间,它就像一座巍峨的山峰,吸引了无数数学家前去攀登,却谁也没能登顶。当然,如果仅从时间上比较的话,黎曼猜想的这个纪录跟费马猜想时隔三个半世纪以上才被解决,以及哥德巴赫猜想历经两个半世纪以上仍屹立不倒相比,还差得很远。 但黎曼猜想在数学上的重要性却要远远超过这两个大众知名度更高的猜想。

有人统计过,在当今数学文献中已有超过一千条数学命题以黎曼猜想 (或其推广形式) 的成立为前提。这意味着:如果黎曼猜想及其推广形式被证明,所有那些数学命题就全都可以荣升为定理;反之,如果黎曼猜想被否证,则那些数学命题中起码有一部分恐将成为陪葬。 一个数学猜想与为数如此众多的数学命题的命运息息相关,是极为罕有的。

不过,数学家们攀登黎曼猜想这座巍峨山峰的努力虽迄今未能取得完全成功, 在这过程中却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好比是扎下了几座营寨。

这其中第一个阶段性成果出现在黎曼猜想问世 37 年后的 1896 年。 我们在前面提到过,关于黎曼 ζ 函数的非平凡零点,容易证明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它们都分布在一个带状区域上。那个阶段性成果是什么呢? 就是将那个带状区域的边界剔除掉了——也就是说,黎曼 ζ 函数的非平凡零点只分布在那个带状区域的内部, 而不包括边界。这个成果是由法国数学家哈达玛 (Jacques Hadamard) 与比利时数学家普森 (Charles de la Vallée-Poussin) 彼此独立地取得的。

粗看起来,这似乎是很微不足道的成果,一个带状区域的边界跟它的内部相比,从面积上讲比例实际上是零。 但是别小看了这个成果, 它对于研究黎曼猜想来说只是一小步, 对于研究另一个数学猜想来说却是巨大的飞跃,因为它直接导致了后者的证明。那个数学猜想如今已被称为素数定理 (prime number theorem),它所描述的是素数的大范围分布规律。素数定理自被提出以来悬而未决已超过一百年,在当时乃是一个比黎曼猜想更令数学界期待的东西。

在上述成果之后又隔了18年,1914年,丹麦数学家玻尔 (Harald Bohr) 与德国数学家兰道 (Edmund Landau) 取得了另一个阶段性成果,那就是证明了黎曼 ζ 函数的非平凡零点倾向于 "紧密团结" 在临界线的周围。这个结果用数学语言来说, 就是包含临界线的无论多么窄的带状区域都包含了黎曼 ζ 函数的几乎所有的非平凡零点。不过 "紧密团结" 归 "紧密团结", 这一结果却不足以证明任何一个零点恰好就在临界线上,因此它距离黎曼猜想的要求仍然相差很远。


ζ函数的绝对值

但就在那同一年,另一个阶段性成果出现了:英国数学家哈代 (Godfrey Hardy) 终于将 "红旗" 插上了临界线——他证明了黎曼 ζ 函数有无穷多个非平凡零点位于临界线上。

粗看起来,这似乎是一个非同小可的结果,因为黎曼 ζ 函数的非平凡零点总共就是无穷多个,而哈代证明了有无穷多个零点位于临界线上,从字面上看,两者已经一模一样了。可惜的是,"无穷" 乃是数学中一个很微妙的概念,同样是无穷, 彼此却未必是一回事,不仅未必是一回事,简直可以要差多远就差多远,甚至差无穷远!因此,为了知道哈代的结果离黎曼猜想的要求还有多远,我们需要更具体的结果。

那样的具体结果出现在7年后的1921年。那一年,哈代与英国数学家李特伍德 (John Littlewood) 合作,对自己7 年前那个结果中的 "无穷" 做出了具体估计。那么,按照他们的具体估计,那已被证明为位于临界线上的 "无穷多个非平凡零点" 跟全部非平凡零点相比,究竟占多大的百分比呢? 答案可能沮丧得出乎读者们的意料:百分之零!

数学家们将这个百分比推进到一个大于零的数字是在21年后的1942年。那一年, 挪威数学家赛尔伯格 (Atle Selberg) 终于证明了这个百分比大于零。 赛尔伯格做出这项成果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在欧洲各地弥漫,他所在的挪威奥斯陆大学几乎成了一座孤岛,连数学期刊都无法送达。

但赛尔伯格并不在乎, 他表示 "这就像处在一座监狱里,你与世隔绝了,但你显然有机会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想法上, 而不会因其他人的所作所为而分心,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觉得那种情形对于我的研究来说有许多有利的方面"。赛尔伯格很好地利用了那 "许多有利的方面", 孤独地进行着 "一个人的战斗",并最终取得了成果,他的成果是如此显著,以至于玻尔在战后曾戏称说战时整个欧洲的数学新闻可以归结为一个词,那就是:赛尔伯格。

赛尔伯格

不过赛尔伯格虽然证明了那个百分比大于零, 却并没有在论文中给出具体数值。在赛尔伯格之后,数学家们开始对这一比例的具体数值进行研究, 其中以美国数学家列文森 (Norman Levinson) 的成果最为显著,他证明了至少有34%的零点位于临界线上。 列文森取得这一成果是在1974 年,那时他已年过花甲,并且行将走到生命的尽头 (他第二年就去世了),却依然顽强地从事着数学研究。

在列文森之后,这方面的推进变得十分缓慢,几位数学家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只能在百分比的第二位数字上做文章,其中包括中国数学家楼世拓与姚琦 (他们于1980年证明了至少有35% 的零点位于临界线上)。 直到1989年,才有人撼动百分比的第一位数字:美国数学家康瑞 (Brian Conrey) 证明了至少有40%的零点位于临界线上。这也是这方面——并且也是整个黎曼猜想研究中——最强的结果之一, 这方面的努力仍在继续。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黎曼猜想" 这一金字招牌后来被推而广之,用来表示一些 "山寨版" 和 "豪华版" 的猜想。那些猜想为什么能跟黎曼猜想共享招牌呢? 因为它们跟黎曼猜想有极大的相似性,比如都有一个跟黎曼 ζ 函数相类似的函数,那个函数具有与黎曼 ζ 函数相类似的性质,等等。

在那些猜想中, "豪华版" 黎曼猜想乃是一些比黎曼猜想更强的猜想 (即上文提到过的黎曼猜想的推广形式), 它们跟黎曼猜想一样,迄今尚未得到证明 (这是显然的,否则的话黎曼猜想作为其特例也就被证明了)。

"山寨版" 黎曼猜想则是跟黎曼猜想有相似性却互不包含的猜想,它们已全部得到了证明,而且撇开我们所取不中听的绰号不论,它们的证明乃是数学上的重大成果,既催生过新数学方法的诞生,也为证明者摘取过数学界的最高奖——菲尔茨奖 (Fields medal)。 而且, "山寨版" 黎曼猜想作为唯一挂着黎曼猜想这一金字招牌却被证明了的猜想,曾使人们对久攻不下的黎曼猜想也一度乐观起来。可惜它山之石,并不总是可以攻玉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山寨版" 黎曼猜想就只能在 "山寨" 里玩玩,它们的证明虽然重要,对于解决真正的黎曼猜想却并无实质性的启示。


聊了这么多关于黎曼猜想的研究成果,我们稍稍换换口味,来聊一些数学家的故事吧。也许在很多人眼里,数学是一门很枯燥的学问,数学家们则是一群性格乏味的怪人。但实际上,富有智慧的人往往是不会真正乏味的,数学家们也是如此,他们在埋头演算的勤恳之外,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独特的幽默。

匈牙利数学家波利亚 (George Pólya) 曾经讲过一个跟黎曼猜想有关的小故事,故事的主角就是我们前面提到过的英国数学家哈代与丹麦数学家玻尔。 这两位在黎曼猜想研究中作出过成果的数学家当然都对黎曼猜想怀有浓厚的兴趣。

有一段时间,哈代常常利用假期访问玻尔,一起讨论黎曼猜想,直到假期将尽才匆匆赶回英国。 结果有一次,当哈代又必须匆匆赶回英国时,很不幸地发现码头上只剩下一条小船可以乘坐了。从丹麦到英国要跨越几百公里宽的北海 (North Sea), 在汪洋大海中乘坐小船可不是闹着玩的事情,弄不好就得葬身鱼腹。 为了旅途的平安,信奉上帝的乘客们大都忙着祈求上帝的保佑。 哈代却是一个坚决不信上帝的人,非但不信,甚至还蓄意跟上帝作对:把向大众证明上帝不存在列入自己某一年的年度心愿之一。

不过在那生死攸关的旅程面前哈代也没闲着,他给玻尔发去了一张简短的明信片, 上面只写了一句话: "我已经证明了黎曼猜想"。 哈代果真证明了黎曼猜想吗? 当然不是。 他为什么要发这么一张忽悠同事的明信片呢? 当他平安抵达英国后他向玻尔解释了原因。他说如果那次他所乘坐的小船果真沉没了的话,那句话就会变得死无对证,人们就只好相信他确实证明了黎曼猜想。可是他知道上帝是绝不会甘心让他这样一个坚决不信上帝的人获得如此巨大的荣誉的,因此它一定不会让小船沉没的。

哈代凭借自己的幽默成为了故事主角,有些数学家则是因为其他数学家的幽默而被动地成为了故事主角,我们前面提到过的法国数学家哈达玛与比利时数学家普森就是如此。这两人成为主角的原因大家恐怕是猜不到的,那是因为他们的长寿:哈达玛享年98岁,普森活到 96岁。这两个令人眼红的岁数不知从何时起引发了一个传说,那就是:谁要是能证明黎曼猜想,他就能不朽——不是抽象意义上的不朽 (那是毫无疑问的),而是实际意义上的不朽 (即长生不老)!

不过这个传说的炮制者看来是没有关怀到玻尔和兰道, 他们的研究成果可比哈达玛和普森的成果强多了,照说起码也该混个百岁老人当当吧。 结果呢? 兰道只活了61岁,玻尔稍胜一筹,也只有63岁。可能是意识到这个传说漏洞太大, 出生于波兰的数学家欧德里兹科 (Andrew Odlyzko) 把幽默指向了另一个方向,提出了一个完全相反的说法,那就是:谁要是否证了黎曼猜想,他就会立刻死去! 欧德里兹科甚至开玩笑说其实黎曼猜想已经被否证了,只不过那个否证了黎曼猜想的倒霉蛋没来得及发表论文就死去了。

当然,这些都只能作为饭后茶余的谈资而不宜较真。不过,一个极度艰深的东西对投入得过于深入的人产生健康方面的影响,倒并不是毫无可能的。数学界也确实有人猜测,黎曼猜想的极度艰深有可能对个别数学家的健康产生过影响。比如流行传记《美丽心灵》的主角、美国数学家纳什 (John Nash) 曾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研究过黎曼猜想,在那之后不久就患上了精神分裂症。纳什患病的原因一般认为是参与军方工作引致的心理压力,但也有人认为他贸然去啃黎曼猜想那样的坚果,对其病症发展有可能起到过推波助澜的作用。

黎曼猜想可以说是当今数学界最重要、并且是数学家们最期待解决的数学猜想。美国数学家蒙哥马利 (Hugh Montgomery) 曾经表示,如果有魔鬼答应让数学家们用自己的灵魂来换取一个数学命题的证明,多数数学家想要换取的将会是黎曼猜想的证明。在探索黎曼猜想的过程中,很多数学家曾经满怀信心,渐渐地却被它的艰深所震动,态度转为了悲观。

我们前面提到过的李特伍德就是一个例子,当他还是学生的时候,他的导师就随手把黎曼 ζ 函数写给了他,让他利用暑假时间研究其零点位置。初出茅庐的李特伍德也不当回事地领命而去。后来他与哈代倒也果真在这方面做出了成果。但渐渐地,他的态度发生了变化,甚至表示:"假如我们能够坚定地相信这个猜想是错误的,日子会过得更舒适些"。

曾经在 "山寨版" 黎曼猜想研究上做出过成果的法国数学家韦伊 (André Weil) 也有过类似的态度转变。当他在 "山寨版" 黎曼猜想研究上做出成果时,曾经与一些其他人一样对解决黎曼猜想燃起了信心,还表示如果自己证明了黎曼猜想,会故意推迟到猜想提出100周年 (即1959年) 时才公布——言下之意,自己不迟于1959年就有可能解决黎曼猜想。不过,岁月渐渐磨去了他的乐观,他晚年时曾对一位友人承认,自己有生之年不太可能看到黎曼猜想的解决。

就连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位德国数学大师希尔伯特,他对黎曼猜想的看法也经历了从乐观到悲观的转变。在1919年的一次演讲中,希尔伯特曾表示自己有望见到黎曼猜想的解决,但后来他的态度显著地转为了悲观。据说有人曾经问他:如果他能在500年后重返人间,他最想问的问题是什么? 他回答说是:是否已经有人解决了黎曼猜想?

希尔伯特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人们从另一个方向探索黎曼猜想的故事,我们将会看到,那里不仅也有故事,而且还有一些非常出人意料的东西。


黎曼那篇提出了黎曼猜想的著名论文除了有许多 "证明从略" 的地方外,还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它虽然反复涉及了黎曼 ζ 函数的非平凡零点,甚至还提出了与零点分布有关的一系列命题 (包括大名鼎鼎的黎曼猜想),却没有举出哪怕一个具体的例子——即没有给出哪怕一个零点的数值。而且与那些 "证明从略" 的地方并非容易证明同样要命的是,黎曼不曾给出的那些零点的数值也并非轻易就能计算得了的。

事实上,直到黎曼那篇论文发表44年后的1903年, 才有人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丹麦数学家格兰姆 (Gørgen Gram) 计算出了15个零点的数值。 这是人们首次窥视到黎曼 ζ 函数非平凡零点的具体存在。 当然, 那15个零点全都位于黎曼猜想所预言的临界线上。

与我们在第二节中介绍的理论研究中的层层推进基本平行,数学家们计算零点的漫长征途,也呈现出了层层推进的态势。但这推进过程在起初一段时间里却显得极为缓慢,直到1925年,才计算出了区区138个零点,而且在那之后陷入了停顿。为什么会陷入停顿呢? 原因很简单,就是当时计算零点的方法比较笨拙,致使计算量过于巨大。而当时的计算又全靠手工,零点数目一多,计算量就大到了令人难以应付的程度。

既然是计算方法的笨拙使计算陷入了停顿,那么很显然地,计算的重新启动需要有新的计算方法。这新的计算方法在7年后的1932年终于 "出土" 了——我没有写错,确实是 "出土",因为它是从早已去世了的黎曼的手稿中 "挖" 出来的!

黎曼那个时代的一些著名数学家有一个今天的数学家们很少效仿、今天的读者很难理解的特点,那就是常常不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由于这个特点,那些数学家的手稿有着比普通名人用品所具有的单纯的猎奇价值重要得多的意义,因为从中有可能发现一些他们未曾发表过的研究成果。黎曼的手稿就是如此。

不过令人惋惜的是,黎曼的手稿在他去世后有很大一部分被他的管家付之了一炬,只有一小部分被他妻子抢救了出来。在劫后余生的手稿中,又有一部分被他妻子以涉及私人信息为由 "克扣" 掉了 (其中包括许多几乎通篇都是数学,只夹带了极少量私人信息的手稿),剩下的才是后人真正可以查阅的。那些可供查阅的手稿被收录于哥廷根大学的图书馆。

黎曼论文手稿

不过,那部分手稿虽然可供查阅,但只要想想黎曼公开发表的文章尚且如此艰深,动辄花费后世数学家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填补空白,就不难想象研读他的手稿会是什么感觉了。黎曼的研究领域极为宽广,手稿中常常诸般论题混杂,而且几乎没有半句说明。自黎曼的手稿被存放于哥廷根大学图书馆以来,陆续有一些数学家及数学史学家慕名前去研究,但在那极度的艰深晦涩面前,大都满怀希望而来,却两手空空而去。黎曼的手稿就像一本高明的密码本,牢牢守护着这位伟大数学家的思维奥秘。

但到了1932年,终于有一位数学家从黎曼的手稿中获得了重大发现——发现黎曼不仅亲自计算过若干个零点的数值,而且还有自己独特的、直到 "出土" 之日仍遥遥领先于当时数学界的计算方法。这一发现为黎曼 ζ 函数非平凡零点的计算带来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让停滞在第138个零点上的计算重新启动。

当然, 这一发现也进一步提高了黎曼那原本就已极为崇高的声望,在很大程度上驱散了一些数学家对黎曼论文中那些 "证明从略" 部分的怀疑。因为它表明黎曼那篇高度简练的论文只是冰山的尖顶,在那下面有着大量扎实的研究。 那么, 发现这一切的人是谁呢? 是黎曼的一位同胞:德国数学家西格尔 (Carl Ludwig Siegel)。为了从天书般的黎曼手稿中 "出土" 公式,西格尔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为了表彰他的努力,人们将这一计算黎曼 ζ 函数非平凡零点的新方法称为了黎曼-西格尔公式 (Riemann–Siegel formula)。

黎曼-西格尔公式的 "出土" 大大推进了零点计算。在短短几年间,数学家们就把零点计算推进了一个数量级,达到了1000个以上的零点。虽然随后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断了零点计算,但战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又使得零点计算呈现出了井喷势头:从1956年到1969年的十几年间,被计算出的零点数目又推进了好几个数量级,从25,000个推进到了3,500,000 (350万) 个。当然,所有这些零点也都无一例外地位于黎曼猜想所预言的临界线上。说到这里顺便提醒读者一下,我们这里及下文所说的零点计算除早期那些小规模的计算外,大都只是验证零点是否在临界线上,而并不计算它们的具体数值。

验证了350万个零点全部位于临界线上,无疑大大增强了数学家们对黎曼猜想的信心。不过,不相信的也还是大有人在。比如德国普朗克数学研究所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Mathematics) 的一位名叫查基尔 (Don Zagier) 的数学家对这种验证就不以为然。

在他看来,区区 350万个零点根本不说明问题。他的这种不以为然很快遇到了对手:一位对黎曼猜想深信不疑的铁杆 "粉丝"。这位 "粉丝" 名叫蓬皮埃利 (Enrico Bombieri),是著名的意大利数学家。两人一个疑心重重、一个深信不疑,谁也不服谁。怎么办呢? 查基尔提议打赌。

说起来,其实查基尔对黎曼猜想倒也并非全然不信,而且也并非一味轻视对零点的数值计算,他只是觉得350万个零点实在太少了,不足以让他信服。 那么, 要计算多少个零点才能让他信服呢? 他开出的数目是3亿。于是两人就以这个数目为限订下了赌约:如果黎曼猜想在前3亿个零点中出现反例,就算查基尔获胜;反之,如果黎曼猜想被证明,或者虽然没被证明,但在前3亿个零点中没有出现反例,则算蓬皮埃利获胜。赌注为两瓶葡萄酒。

初看起来,相对于已经计算出的350万个零点来说,查基尔的3亿个零点简直就是 "狮子大开口",查基尔自己也估计这个赌局也许要花上30 年的时间才能分出胜负。可是他显然跟那个时代的多数其他人一样,大大低估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事实上,离赌局的设立还不到10年,1979年, 零点计算就被推进到了8,100万个。不久之后,又被推进到了两亿个,距离赌局的终结只剩下了一步之遥,而形势则对查基尔极为不利——因为那两亿个零点全都位于临界线上。

不过,计算出那两亿个零点的数学家对查基尔的赌局一无所知,在计算完两亿个零点后就停了下来,这一点让查基尔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可惜,他这口气没能松太久,因为他的一位朋友恰好访问了那位数学家,不仅将赌局之事告诉了后者,还进行了一番鼓动。后者一听零点计算还有这么重大的意义, 就立刻展开了新的计算,一鼓作气推进到了3亿个零点——当然,黎曼猜想岿然不动。

查基尔输了,他兑现诺言买来了两瓶葡萄酒。蓬皮埃利当场打开其中一瓶与他共饮。他们喝掉的这瓶葡萄酒用查基尔的话说,是世界上被喝掉的最昂贵的葡萄酒,因为正是为了以它为赌注的那个赌局,数学家们特意多计算了一亿个零点,为此花费了约70万美元的计算经费。也就是说,被他们喝掉的这瓶葡萄酒是用35万美元的经费换来的!喝完了这瓶葡萄酒,查基尔从此也对黎曼猜想深信不疑了。


黎曼墓碑

在查基尔和蓬皮埃利的赌局之后,像查基尔那样看重零点计算、以此决定自己对黎曼猜想信任度的数学家越来越少了;像验证3 亿个零点那样愿意把巨额经费投入到零点计算中的人也越来越少了。不过对零点的计算并没有就此终止。

2001年,一位名叫魏德涅夫斯基 (Sebastian Wedeniwski) 的德国研究者创立了一种崭新的计算模式:分布式计算,即利用彼此联网的许多台计算机来共同计算零点。这个分布式计算系统建成之后,不久就被推向了互联网,吸引了世界各地大量数学和计算机爱好者的参与,联网计算机的数目很快就稳定在了10,000 台以上,每天计算出的零点数目在10亿以上。至于经费,则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参与者都是自愿而无偿地贡献出自己的计算资源的。

到了2004年末时,魏德涅夫斯基的分布式计算系统所计算出的零点总数逼近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数目:一万亿。眼看着一次辉煌庆典已指日可待,不料却从法国传来了一个令人吃惊的消息:两位法国人完成了对10万亿个零点的计算,比他们翘首期待的一万亿高出了整整一个数量级! 更令人吃惊的是,这两位法国人完成这一工作所用的计算资源居然只是几台普通的计算机,所花费的时间也只有一年多。

此时此刻,这样的一则消息对于魏德涅夫斯基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结果庆典变成了谢幕,魏德涅夫斯基在不久之后关闭了整个系统。此情此景,犹如九十多年前英国探险家斯科特 (Robert Falcon Scott) 挺进南极的经历:当他们历经艰辛、即将抵达南极点时,却发现挪威探险家阿蒙森 (Roald Amundsen) 已经捷足先登 (斯科特及同伴后来在黯然返回的途中全部遇难)。

两位法国人凭借几台普通计算机一年多的工作, 居然超过了全世界上万台联网计算机几年的工作,而且超过了整整一个数量级,这是什么缘故呢? 是因为他们采用了一种比黎曼-西格尔公式更高明的计算方法。这一计算方法是出生于波兰的数学家欧德里兹科 (Andrew Odlyzko) 与合作者肖恩哈格 (Arnold Schönhage) 于1988年所提出的。


欧德里兹科为什么会研究零点计算的算法呢? 这也牵扯到一段故事,而且是很有意思的故事。当然,表面上的原因是跟所有其它从事零点计算的人一样的,那就是因为他对零点计算很感兴趣。不过,他那兴趣的由来跟其他人有所不同,其他人的兴趣大都来自于对黎曼猜想本身的兴趣,他却是因为听了美国数学家蒙哥马利 (Hugh Montgomery) 的一个并非直接针对黎曼猜想的研究报告,才从事零点计算,并研究零点计算的算法的。

蒙哥马利那个报告所介绍的是一项很独特的研究,即研究黎曼 ζ 函数非平凡零点在临界线上的分布规律。他的研究表明,在适当的假设——其中包括假设黎曼猜想成立——下,可以证明黎曼 ζ 函数的非平凡零点在临界线上的分布呈现出一种相互排斥的趋势 (即倾向于彼此远离),这个趋势可以用一个不太复杂的数学公式来描述。

蒙哥马利自20世纪70年代初就开始研究黎曼 ζ 函数非平凡零点在临界线上的分布规律了。他发现了规律,并且因为那规律不太复杂而直觉地感到在其背后应该蕴含着某种玄机。为了揭开那玄机,他特意访问了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在那里,他 "觐见" 了黎曼猜想研究的元老赛尔伯格。可惜就连赛尔伯格也看不透那规律背后的玄机。

不过,在高等研究院那样一个名家云集的地方,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学术交流。 蒙哥马利在最有希望得到信息的赛尔伯格那里不曾得到有价值的信息,却在高等研究院的茶室里偶遇了一位物理学家。那位物理学家名叫戴森 (Freeman Dyson),是一位研究领域很宽广的人物,当他在和蒙哥马利的攀谈中获知后者所发现的这个零点在临界线上的分布规律时,登时就吃了一惊。因为他想起了自己十多年前的一系列研究。那些研究跟黎曼 ζ 函数的非平凡零点没有半点关系,但在那些研究中,他却得到过同样的分布规律!

戴森十多年前所研究的是什么呢? 是从一些极为复杂的物理体系——比如复杂原子核——中抽象出来的问题。 处理那种问题所用的是一类特殊的统计物理手段,而其中一个典型的课题则是研究复杂体系中能量的分布——物理学家们称之为能级分布。戴森曾经得到过那种分布的具体形式,它除了可以描述能级外,还出现在了许多其它复杂的物理现象中。而现在,从蒙哥马利所从事的纯数学研究中,他居然再次见到了同样的分布,这实在是大大出乎他意料的事情。

几年之后, 蒙哥马利再次来到普林斯顿,并作了一次研究报告——即欧德里兹科所听到的报告。在报告中,他除了介绍自己的研究外,还提到了他和戴森所发现的这种数学与物理之间的奇怪联系。

这一切引起了欧德里兹科的浓厚兴趣, 使他决定通过大规模零点计算来验证蒙哥马利所发现的零点在临界线上的分布规律。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欧德里兹科利用他和合作者肖恩哈格所提出的新算法,完成了几批大规模的零点计算,结果非常漂亮的证实了蒙哥马利所提出的零点在临界线上的分布规律。考虑到蒙哥马利的结果是在假设黎曼猜想成立的基础上得到的,因此这种证实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是对黎曼猜想的间接支持。

不过,所有这些都没有解决一个最根本的问题,那就是像黎曼 ζ 函数非平凡零点在临界线上的分布这样最纯粹的数学性质,为什么会跟像复杂原子核的能级分布那样最现实的物理现象扯上关系? 这种神奇的关联本身又预示着什么呢? 这两个问题直到今天也没有完全的答案。

但有意思的是,在半个多世纪前,却有两位数学家曾经提出过一个猜想——一个与蒙哥马利、戴森、欧德里兹科所发现并证实的这种数学与物理间近乎离奇的联系遥相呼应的猜想。那两位数学家的名字我们在前文中曾经提到过,一位是希尔伯特,一位是波利亚,那个猜想则被称为希尔伯特-波利亚猜想,它是对黎曼 ζ 函数非平凡零点分布的猜测,其中赫然包括了猜测它们与某个物理体系的能级相对应的可能性!

不过这个希尔伯特-波利亚猜想本身也颇有一些离奇的地方,因为当人们因蒙哥马利、戴森、欧德里兹科的研究而对它发生兴趣,试图追溯它的起源时,却惊讶地发现无论希尔伯特还是波利亚,居然都不曾在任何文字之中述及过这个猜想。难道这个猜想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传说? 幸运的是,94 岁高龄的当事人波利亚那时仍健在,他在一封信件中以个人回忆的方式肯定了这一猜想的存在性。 但早已去世的希尔伯特在什么场合下提出过这一猜想,却很可能将成为数学史上一个永久的谜团了。


介绍了这许多有关黎曼猜想的研究,有一个问题想必很多读者都会关心,那就是黎曼猜想的终极命运将会如何? 它是会被证明呢? 还是会被推翻 (否证)? 对于这个有关黎曼猜想 "前途命运" 的大悬念,数学家们各有各的看法。

有些数学家相信黎曼猜想是对的,比如那位输掉了葡萄酒的查基尔自赌局告负之后就对黎曼猜想深信不疑。他相信黎曼猜想的理由很 "纯朴",那就是数值证据已经够强了。读者们想必还记得,他当时要求的数值证据是3亿个零点,现在的证据已经超过了10万亿,远远超出了他的要求。因此,他的相信是有理由的。

不过,由于零点有无穷多个,实际上再多的数值证据也是微不足道的。而且在数学上有过这样的例子,一个被否证了的数学命题的数值反例出现在极遥远的地方,远远超出数值证据所能触及的范围。黎曼猜想会不会也是如此呢? 谁也说不准。当然,支持黎曼猜想的证据不仅仅来自数值计算,还有我们介绍过的大量其它研究,其中包括至少有40%的非平凡零点位于临界线上那样颇为可观的结果。相信黎曼猜想的数学家们也可以从那些方面获得信心。

有些数学家则认为黎曼猜想是错的。面对黎曼猜想所得到的如此海量的支持,选择那样的立场当然是要理由的。这其中一条打不倒的理由就是:所有支持都不是证明。确实,对于像黎曼猜想这样的数学命题来说,要想证明它成立,必须 "一个都不能少" 地涵盖所有的零点,缺一丁点儿都不行。但反过来,要想推翻它,却只要找到一个反例——即一个不在临界线上的非平凡零点——就足够了,这种繁简程度上的不对称对于怀疑黎曼猜想的数学家们是十分有利的。

除上述两种截然相对的态度外,黎曼猜想的长期悬而未决还使一些人联想到了所谓的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 (Gödel's incompleteness theorem),认为黎曼猜想有可能是一个不能被判定——即既不能被证明,也不能被否证——的命题。据说哥德尔 (Kurt Gödel) 本人就有过这样的看法。不过,黎曼猜想假如不成立,在原则上是可以用明确的步骤,通过数值计算找到它的反例,从而证明其不成立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黎曼猜想假如不成立,它是可以被判定为不成立的,而它如果不能被判定,实际上是表明它成立。

好了,以上就是对黎曼猜想的简单介绍。这一介绍因为略去了数学细节而看上去更像是一串故事。但实际上,黎曼猜想是一个极为艰深的课题,如果哪位读者想要啃一啃这个猜想,首先要有扎实的数学功底,否则非但啃不动,还很可能会崩掉牙齿——可别怪我没提醒哦。

施一公:生命科学认知的极限

今天,我想跟大家探讨一下生命的本质和生命的极限。

我们先看看人从哪而来?人的整个出生过程是这样的:一个精子在卵子表面不停地游逛,寻找一个入口,找到合适位点以后,会分泌一些酶,然后钻进去。卵子很聪明,一般不会让第二个精子再有机会,所以一有精子进来,马上把入口封死。精子进来后就被降解,然后精子的细胞核和卵子的细胞核结合,形成双倍体,受精卵开始发育,逐渐分裂为2个细胞、再分裂为4个细胞、8个细胞、16个细胞,此时受精卵还在子宫外面游逛,还没有着床。继续分裂下去,形成64个细胞、128个细胞,这时它快要找到着床地点了。着床之后,继续发育。

你们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短短四个礼拜,胎儿开始有心跳。慢慢地,神经管形成了,脊椎形成了,四肢开始发育,通过细胞凋亡,开始形成手指头。到四五个月的时候,胎儿开始在母亲肚子里踢腾。出生之前,胎儿的大脑发育非常快,各种神经突触迅速形成。然而不要忘了,这样一个鲜活的生命来自于一个受精卵。

生命开始之后,生命的历程很漫长,这里面有很多苦恼。我记得我看过一首打油诗是这样说的:0岁闪亮登场,10岁茁壮成长,20岁为情彷徨,30岁拼命打闯,40岁基本定向,50岁回头望望,60岁告老还乡,70岁搓搓麻将,80岁晒晒太阳,90岁躺在床上,100岁挂在墙上。


施一公在演讲现场

科学如何应对生命挑战


我们生命的历程饱受挑战,有很多来自于疾病,其中三类疾病和人类有很大关系。

其中心血管疾病是最重要的杀手,仅在中国每年就有303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32%。第二种疾病也很可怕,就是癌症,我们身边的人常常被癌症夺去生命,中国每年有265万人死于癌症,占28%。第三类疾病死亡率不高,但是对人的困扰很大,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就是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多位世界名人都曾受这类疾病的折磨。此外还有34%的人死于其他原因,其中大部分是传染病,一小部分是交通事故和意外伤害。

我今天想告诉大家的是,我们如何运用科学去接受生命的挑战。

在古代,我们在黑暗中摸索,比如说当代的屠呦呦为找到治疗疟疾的方法,就是看了古典药学得到灵感,导致了青蒿素的发现。后来弗莱明发现青霉素,已经是用科学的方法论来探索。1985年以后,由于戈尔茨坦和布朗发现了低密度脂肪颗粒的受体(LDL受体),开启了真正的征服心血管疾病的历程。人类始终用科学在应对挑战,从简单的摸索和经验积累,到最后通过基础研究驱使药物的发现。我有三个例子在此分享。

第一个例子就是心血管疾病。研究发现,导致心血管形成斑块的低密度脂蛋白和受体结合以后会被细胞内吞,内吞以后低密度脂肪的颗粒会被降解,而受体会回到细胞表面,可以重生,再去把新的低密度脂蛋白拉到细胞内去,从而减少对人体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1985年,戈尔茨坦和布朗两位科学家,(也是在座的王晓东的博士后导师),就是因为发现了低密度脂蛋白的受体而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在戈尔茨坦、布朗和日本科学家Endo Akira等一大批人的努力下,很多降胆固醇的他汀类药物问世了,包括1987年问世的第一个心血管疾病的药物。迄今为止,最有名的他汀类药物立普妥(阿托伐他汀)已经过了专利保护期,在座的就应该有人服用过这种药。在它于2011年专利过期之前,全球销售额高达160亿美元,堪称药神。

我们一直在用基础研究去探索最前沿的和疾病做斗争的方式,我们虽然有很多他汀类药物,但是很多高血脂的人仅仅靠吃他汀类药物,并不能阻止心血管软斑块和硬斑块的形成。为什么呢?科学家发现,是因为这些人体内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逐渐被降解得找不到了,如何把他们的受体的数量恢复出来,就是问题的核心。

几年之前,科学家找到了PCSK9蛋白,它可以结合低密度脂肪蛋白的受体。结合到受体以后,低密度脂蛋白颗粒被受体一起拉到细胞内内吞了,也就是说,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在被细胞内吞的同时就牺牲了,也就不能再把流淌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降解掉,这样低密度脂蛋白大量堆积,就形成了软斑块和硬斑块,最后带来致命的心血管疾病。这个过程是基础研究发现的,而发现这个过程的著名科学家海伦,是一位女性,获得了2015年的生命科学的突破奖。

第二个例子我们讲讲治疗癌症的新的曙光,也就是大家听过很多次的"免疫疗法"。这个免疫疗法最有名的一个例子,是2015年8月20日,美国前总统卡特向所有世界上关心他的人宣布,自己得了晚期黑色素瘤,而且当时已经有4个2毫米大的肿瘤在脑子里,已经扩散了,他认为自己的时间不多了。然而短短3个月以后,2015年12月6日,他再次出现在大家面前,告诉人们,通过分子疗法,他脑子里的4个肿瘤已经完全找不到了。

他的分子疗法就包括一个很有名的免疫疗法,就是针对PD-1表面受体的单克隆疗法。免疫疗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对疾病的斗争方式这种疗法的创始人,也是这一概念的发现者James Allison同样获得了生命科学突破奖。对这一过程也做出了重大贡献的科学家中,还包括一位中国人,就是陈列平博士。

第三个例子是神经退行性疾病。非常遗憾,至今人类根本不知道病因,尽管我可以告诉大家很多的理论、数据和实践,但我们只是大概知道这个病是怎么回事。现在世界上有4700万人饱受这种疾病的困扰,预计2050年时,每3秒钟就有一个新的病人出现,我们会有超过一亿三千万人受它的困扰。

神经退行性疾病中最有名的就是老年痴呆症症,也叫阿尔茨海默综合症。得这个病的病人很痛苦,因为生活不能自理。老年痴呆晚期的患者大脑里面有一个个很可怕的洞,大脑被吞噬掉了。虽然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老年痴呆症,但是大家公认,如果从分子水平上认识老年痴呆症,也许会为治疗带来曙光。

我自己的实验室也在朝这个方向努力。我们去年在原子分辨率上首次报道了与老年痴呆有直接关系的人源γ分泌酶的结构,这个人源γ分泌酶被认为是导致老年痴呆症必不可少的一个致病蛋白,所以也许通过后续的深化研究,我们可以找到治疗老年痴呆症的办法。

认知生命有极限


我举了心血管疾病、癌症、老年痴呆症的例子,最后过渡到大脑。不要说我们对老年痴呆症的病因不清楚,对大脑这样一个神秘的器官我们也知之甚少,我们基本上可以说什么都不知道。尽管我们有很好的学习记忆的模型,我们可以模拟出学习记忆的过程,但究竟是不是这样?我们真的不知道。

我甚至认为包括我们的电信号记录的神经冲动电位,只是一个表象,不一定是学习记忆的本质。为什么?因为我们确实是这样一个生物人,是一堆原子构成的人在理解生命。

我们在用我们的五官,就是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触觉理解这个世界。这个过程是不是客观的呢,肯定不是客观的。我们的五官感受世界以后,把信息全部集中到大脑,但是我们不知道大脑是如何工作的,所以在这方面也不能叫客观。

我们人究竟是什么呢?仔细想一想,人是怎么样处理信息的呢?我们先来对信息也就是物质做一个定义。我们有三个层面的物质:第一个物质是宏观的,就是我们可以感知到的,直觉可以看到的东西,比如人是一个物质,房子也是一个物质,天安门、故宫都是物质。第二个层面是微观的,包括眼睛看不到的东西也叫微观,我们可以借助仪器感知到、测量到,从直觉上认为它存在,比如说原子、分子、蛋白,比如说很远的一百亿光年以外的星球。第三个层面,就是超微观的物质。对这一类,我们只能理论推测,用实验验证,但是从来不知道它是什么,包括量子,包括光子。尽管知道粒子可以有自旋和能级、能量,但是我们真的很难通过直觉理解,这就是超微观世界。

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想一想,这个世界是超微观世界决定微观世界,微观世界决定宏观世界。我们人是什么?人就是宏观世界里的一个个体,所以我们的本质一定是由微观世界决定,再由超微观世界决定。我毫不怀疑我就是一个薛定谔方程、一个生命形式、一个能量形式,但不知道怎么解这个方程,不知道思维是怎么产生的,仅此而已。我相信,你也应该相信,我们每个人不仅是一堆原子,而是一堆粒子构成的。

所以,我们真的就是一堆由粒子构成的原子,如此之简单。我们有多少原子?大约有6×10^27个原子,形成大约60种不同的元素,但真正的比较多的元素,不过区区11种。原子通过共价键形成分子,分子聚在一起形成分子聚集体,然后形成小的细胞器、细胞、组织、器官,最后形成一个整体。但是你会觉得,不管你怎么做研究,都无法解释人的意识,这超越了我们能说出和能感知的层面。我认为要解释意识,一定得超出前两个层次,到量子力学层面去考察。我自己认为是这样的。

量子纠缠是可以进化的现象吗?


所以我想班门弄斧讲一讲量子纠缠。1935年,当爱因斯坦(Einstein)和波多尔斯基(Podolsky)以及罗森(Rosen)一起,写出了著名的EPR佯谬之后,提出了量子纠缠。实际上"量子纠缠"这个词并不是爱因斯坦提出来的,而是薛定谔提出来的,当时看来是很不可思议的。

量子纠缠的意思是说,两个纠缠的量子不管相距多远,它们都不是独立事件。当你对一个量子进行测量的时候,另外一个相距很远的量子居然也可以被人知道它的状态,可以被关联地测量,很不可思议。但这样一个简单的现象既然存在于客观世界,我相信它会无处不在,包括存在于我们的人体里。是不是这样呢?当然是这样。量子纠缠怎么样影响我们的生命,其实我们不知道,为什么?因为这不是我们可以用直觉去感受的。

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UCSB)著名的理论和实验物理学家Matthew Fisher就笃信,人的意识、记忆和思维是量子纠缠的,要用量子理论来解释。那怎么证明呢?他说我一定要在实物上证明,要寻找量子纠缠的实体。很多科学家找了很长时间,发现神经细胞里面的微管可以形成量子纠缠,但是微管的时间尺度是10^(-20)秒到10^(-13)秒,远远小于人的记忆和意识的形成时间。但是他通过理论的实践,以模拟的方式找到了,他正在进行实验验证。


比如把磷和钙放在一起,也就是磷酸钙,当磷酸钙以波斯纳分子集群(Posner molecule or cluster)形式存在的时候,它的量子纠缠时间可以长达105秒!能把这样一个极其脆弱的,对声、光、电、热都极其敏感的量子纠缠现象的持续时间提高15个数量级,那么如果再提高5个数量级,就可以达到年的水平,以年为单位来保存量子纠缠现象。那么依此类推,你们觉不觉得,有一天我们人类会发现量子纠缠也是一个可以进化的现象,它可以保存一百年、一千年、一万年。也就是说,量子纠缠,它在远古的时候就存在了,在进化过程中被保存了下来。

我要问你们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你们相信有第六感官吗?很多人会说不相信。第二个问题,有没有可能,两个人会以未知的方式进行交流?你会说也许,不会像第一个问题那样肯定地说不信。第三个问题,量子纠缠是否存在于人类的认知世界里面?存在于大脑里?我相信听了我的讲座,你会觉得很有可能。第四个问题,量子纠缠是不是适用于地球上的物质呢?你一定会说一定适用,因为我们已经证明了。但其实简单讲,这四个问题是完全一样的问题,倒推回去就说明一定有第六感官,只是我们无法感受,所以叫"第六感官"。

那么我们人究竟是什么?我们只不过是由一个细胞走过来的,就是受精卵,所有受精卵在35亿年以前,都来自于同一个细胞,同一团物质,一个处于复杂的量子纠缠的体系,就这么简单。

其实我不知道这里面是什么,但是我相信它。我每呼吸一次会摄入10^22次方的氧原子进入我的身体,进入共价结构。这一口呼吸至少有10^4次方以上的氧原子,被处在世界上一个很遥远角落里的,我没有见过的人呼吸过至少一次,这在一个月内就会做到,人一辈子一直在这么做。而两个人在一个房间里的时候,一天可以有63克的氧气在彼此的肺当中交换。

科学发展到今天,我们看世界完全像盲人摸象一样,我们看到的世界是有形的,我们自己认为它是客观的世界。其实我们已知的物质的质量在宇宙中只占4%,其余96%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是我们根本不知道的,我们叫它暗物质和暗能量。

那么盲人摸象般地认识世界是科学吗?一定是科学。每个人摸的都是真实存在,而且都是客观存在的,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我们现在也是如此。只是我们不知道摸的是象的后背,还是尾巴,还是耳朵。我认为人类的认知极限就在于,我们是一堆原子,我们处在宏观世界,但我们希望隔着两个世界去看超微观世界。那是一个最美好的、极其美妙的世界。谢谢大家!

Blog 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