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pril 27, 2010

标 题: 结婚周年纪念 -- 鸣谢love版去年的支持

发信人: hillside (山脚下有一湾清清的泉水。。。), 信区: Love
标 题: 结婚周年纪念 -- 鸣谢love版去年的支持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Apr 27 00:38:44 2010), 站内

去年24号在版上发文回家求婚领证,27号领着穿着婚纱的老婆进了民政局,迟来的感谢。

一晃一年已经过去了,已经到了我们领证一周年的纪念日了。
领证,办酒,老婆怀上bb,一转眼,我们就从青春懵懂变成即将为人父母。

爱情,其实真的很简单,生活才是它最终的真谛。
用心去经营,总能找到自己的幸福。
5 年也算是一个中长跑了,唯一的一份爱情,直接进入婚姻的殿堂,我的感情世界很简单。
一份爱,中间难免有波折,我曾经几次就要失去她,但是始终相信爱,坚信爱,并且努力去守护爱,也终于赢得了爱。

分享一些由爱到婚姻的体会:
信任 老丈人打算把女儿交给我的时候,第一条就跟我说:"信任是婚姻的基础"。如果不信任对方,爱情的殿堂就会轰然地倒塌,一切基础都不再存在。爱的时候,就要学会去信任,更多地去信任。彼此为了赢得对方的信任,也需要做出很多努力。信任是逐渐培养的,不是一下就能形成的,但是不去做违背对方意愿的一些事情,会有助于促进信任。

沟通 这几年的风风雨雨里,这条最重要。很多时候,我们喜欢想当然,以为对方会那么想,以为对方会那么做。其实很多时候这种猜测是错的,往往由此产生出许多误会和不信任,只有直接地去坦诚沟通,才能消除隔阂。还有很多发生矛盾的时候,吵架,发火解决不了问题,只有冷静地坐下来,理性地沟通才能解决矛盾。另外一种不理不睬的冷战,心里有话憋着不说,觉得没什么好说的,往往在积压形成更大的问题。另外一个就是生活中一定一定要少使用反问句,反问句是吵架的罪魁祸首,两三句就能挑起战斗。

包容 爱一个人,就要爱她的全部。既然爱了,就要一往无前。苏格拉底让柏拉图去摘爱情的麦穗,结果他两手空空而回,因为太挑剔;但是再次让他去砍伐婚姻的圣诞树,他拖回来一棵普普通通的树,因为他害怕跟爱情一样再次两手空空而回,再也不想错过。人的选择可以很多,但是一旦做了选择,就要去为自己的选择去付出。优点缺点都要能包容,爱情才能长久,才能彼此影响,互相融合。生活时间长了,彼此影响,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彼此的缺点,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忠诚 爱情婚姻中的一些底线,不要去逾越。瓜田李下,学会控制自己,避开嫌疑,这样才能减少意外的情况的发生。人其实都不是有坚定的毅力的,那么,趁早避开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为了爱的人,牺牲一些其他的森林是在所难免的。

执着 很多时候,会被爱情中的痛苦所击倒,但是如果轻言放弃,便可能彼此擦肩而过了。不随便轻易说出分手之类的话。我也同样经历了数次千里奔波的痛苦,但是应该想到,其实这个时候,她心里更痛。

责任 想要让一个女人嫁给你,特别是在这个高房价的时代,对于一无所有的人来说,没有比责任心更重要的东西了。会肩负起责任的人,才能让人信任你。让一个女人拿一辈子的幸福去豪赌,那是需要多么大勇气的事情呀?会懂得去肩负责任,才会去付出,才会去努力地爱,好好爱,为了爱而奋斗。责任的表现,就是行胜于言。

耐心 耐心的另一面是细心。生活鸡毛蒜皮就吵架的事情比比皆是,很多时候就是因为自己没有耐心,或者做事不细心。多给对方一些耐心,多为对方多一份细心,生活就是这样在小小的感动中体会着幸福。

付出 有些时候,有付出未必有回报,怨天尤人大可不必,问心无愧才是顶天立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也许是幸运,但是往往机会掌握在主动去付出的人的手里。不去付出,你就永远得不到感动对方的机会。

这几年的两人世界,感悟非常非常多,但是细细想来,有无数的东西,酸甜苦辣,这就是生活。
爱情要经得起生活的琐碎、寂寞、繁复,才淬炼出偶尔相对遐迩的甜蜜幸福。

最后附上孕妇照,希望远在千里之外待产的老婆平平安安,也愿一个月后将要见面的宝宝,健健康康。
老婆,辛苦你了,周年快乐!

Wednesday, April 14, 2010

沁园春

神州大地,
万人蜗居,亿人盼房。
望北京上海,高楼大厦。
售楼中心,房奴滔滔。
祖孙三代,倾尽所有,欲与房价试比高。
须钞票,
清储蓄贷款,分外心焦。
楼价如此虚高,
逼无数白领竞折腰。
昔秦皇汉武,闻听无奈;
唐宗宋祖,紧捏钱包。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好蜗居蒙古包。
俱往矣,
数天价楼盘,还看今朝!

Monday, April 12, 2010

美国式教育

Desperate Housewives里的一段:Lynette 和Tom的儿子Parker找隔壁的一个stripper, offer her cash for sex...然后stripper告诉了Lynette。Parker放学回到家后,父母开始教育他:

Lynette: We hoped it would be another year before we had the parent-son conversation where we tell you not to offer your neighbor money for sex.

Parker: Oh, crap. She told?
Lynette: Yeah. You might want to pick a more discreet stripper next time. What were you thinking? We raised you better than that. Didn't we?
Tom: Yeah, we did.
Lynette: We did. So...what do you have to say for yourself?
Parker: I just really, really, really needed to have sex...
Tom: Three 'reallys' well, in that case. Here's a $20. Go back and try again.
Lynette: You are a 16-year-old boy. We understand your hormones are holding your brain hostage, but why would you think you would need to pay for sex?
Parker: Because I'm the only one who hasn't lost his virginity.
Lynette: Oh. First of all, we've seen your friends, and trust me, 'pimples','braces'and 'beam me up Scotty' are not gettin' any.
Parker: Girls don't look at me that way. It's never gonna happen. Parker很沮丧。。。
Tom: Hey! Knock it off! You are a great kid! You don't need to pay for it. In a few years when you're emotionally ready, you'll meet the right girl, and you will have tons of sex ... after you're married.
Parker: OK Dad ... sorry.





想说爱你不容易

 
 

Sent to you by Zhiyuan via Google Reader:

 
 

via 南桥的博客 by 南桥 on 4/9/10


昨天晚上,我儿子跟我抱怨:"Dad, you never spend much time with me.  You always do your translation." 意思是说:爸爸,你怎么不怎么花时间在我身上,就晓得做你的翻译。当然这个指责是对的,我也没有办法。 不过让我吃惊的不是这个,而是小孩子(才五岁)表达情感的轻松自如。其实我们小时候也是希望父母多陪陪的,那么为什么不能流畅表达呢?

在美国长大的小孩,能顺利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比如:I love you.  I am frustrated.  That bothers me.  That broke my heart.   It makes me angry when you...  

可是我们大人往往就不行,这是我们教育的问题呢,还是个性的问题,还是兼而有之?

我突然又想,会不会语言本身也有问题?是不是我们汉语本身,在于情感的表达上,不像英文那么轻松自如呢?各个语言在不同领域的表现力是不一样的,比如我发觉中文,就对小孩学数学非常有利,一一得一,一二得二,都非常便利于瞬间记忆。英文念起乘法表,就十分拗口。

我记得钱钟书在《围城》里也提出过这个问题,说爱人之间的情话,用法语更好。我们总不能为了谈情说爱,专门去学法语,不然黄花菜都凉了,爱人都跑了。可是有多少中国人之间,能轻轻松松说:我爱你,而不感到别扭的呢?

请举手。

可是我发觉大家出国了,用英文说:I love you, 就挺自然的。

这当然不光是中国人的问题,犹太人大概也是这样。《屋顶上的提琴手》(音乐剧)里就有一段著名的对话。老两口把女儿许给人家了,看年轻人谈情说爱,老头很受触动,回去就问老太"你爱不爱我"。老太太绕了半天,就不直接回答:

特维耶:戈尔蒂,你爱我吗?
戈尔蒂:我什么?
特维耶:你爱我吗?
戈尔蒂:我们女儿 要结婚,城里这么多麻烦,你是不是烦了,累了。进去,躺下!你该不是消化不良吧。
特维耶:我问你一个问题...你爱我吗?
戈尔德:你是一个傻瓜。
特维耶: 这个我知道...但是,你爱我吗?
戈尔德:我爱你?25年来, 我给你洗衣,煮饭,打扫你的房子,给你生孩子,给你的母牛挤奶,你怎么现在跟我说什么爱不爱你?
特维耶:戈尔德,我第一次见到你,是结婚的那一天,我很害怕。
戈尔蒂:我害羞。
特维耶:我紧张。
戈尔蒂:我也是。
特维耶:可是我父母 跟我说,我们得学会相爱。现在我问你,你爱我吗?
戈尔蒂:我是你的妻子。
特维耶:我知道...但是,你爱我吗?
戈尔蒂:我爱不爱他?25年来,我跟他生活,跟他干架,跟他一起挨 饿,25年来他的床,就是我的床,如果这不是爱,这是什么? 特维耶:那么你爱我吗?
戈尔蒂:我想是吧。
特维耶:我想我也爱你。
合:都25年了,说这话,什么也没有改变,可是知道知道也挺好。

老一辈犹太人的恋爱和我们一样,赋比兴一大堆,就是不直接回答。要是中国人,我们还说什么天上的鸟,地上的枝,河里的鸭子,并蒂的莲等等,就不说我爱你。或 者跟犹太人一样"你问爱不爱什么意思?是不是你消化不良?"

如果是戈尔德和特维耶是美国人,上面的一段歌词是不会存在的。结果会是这样 的:

特维耶:Do you love me?
戈尔蒂:Sure I do, honey.

哪怕他们一个月后就要离婚。

可否请大家今天晚上去问问你的爱人:"你爱我吗?"然后将回答写在回复里。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Sunday, April 11, 2010

译言网 | 人像摄影姿势探秘

 
 

Sent to you by Zhiyuan via Google Reader:

 
 

via article.yeeyan.org on 4/8/10

马特·泰勒

 

指导模特摆好pose,是拍出优质照片的秘诀。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如何指导模特摆pose。手眼身法步——我们一应俱全!

 

基础知识


 


模特摆出姿势,透过镜头,传达给受众的意思,是拍摄出优良的人像照的关键。而让模特理解这种意图,是摄像师的工作。有很多照片,姿势,布光都很不错,但模特的表情如坠云里雾里,毁了整张照片。

 

模特的姿势也是至关重要的,因它在相框中创造线条,排布元素。姿势摆不好不是模特的错你的拍摄对象不会知道如何摆姿势,如何处置他们的手,或者如何表现——你作为摄影师的本职工作就是告诉他们。在这篇文章中,我写了一些关于摆姿势的心得,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脚,要放在第一位,无论你拍什么类型的片子。要是你的模特脚没摆好,在拍摄的过程中站不舒服,看起来不自然。模特的表情会很生硬,就连拍照也不成其乐事了。

 


在大多数情况下,后脚应该和镜头成90度,前脚正对镜头。这样模特会显得苗条,活泼。如果两脚正对镜头,就会显得有攻击性,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不可取的。


腿和臀

 


关于腿,我最常听到的就是:"要是能弯着,就别直着。"因此,放松一条腿,看看在自然状态下它是什么姿势。如果重心只压在一条腿上,那一侧的臀部就会被顶起来,翘臀就这么显现出来了。有些人喜欢这种性感,不过,大多数人选择把重心放在后腿上,隐藏屁股。


 


这大概是最难以处理的部位。手是人的的第二张脸,可以从中看出性格,并且手还赋予了画面动感。也因此,你要确保手不会在画面中太过突出。记住,观众的焦点需要集中在模特的脸上,所以手的光照不要太足,因为过亮的光线会吸引注意力。

 

如果您实在不知道手该往哪儿放,那就从镜头中漏过去吧。手和肩膀一样,都是侧着比正对好看,因为侧面让手看起来更瘦,而非太过凸显。如果手摆在腰部以上,就端起来吧,这样看起来就更优雅。

 

如果在腰部以下,就让两手放松、自然下垂吧。你还可以把手放在你的口袋里,但要让拇指伸出口袋,这样就不会整个手都看不见了。不要攥紧拳头,这是另一种攻击性姿势。


身法

 

大家都知道可怕的嫌犯照。死对镜头,头正肩平,无精打采。如果模特正对镜头,因为肩膀是身体中最宽的部分,这会让你的模特看起来不成比例,太宽了,跟地板砖似的,也会显得有攻击性。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让肩膀稍微侧一下,这样就会显得苗条一些。重心放在后脚上,会让后面的肩膀稍微下沉一些,会让你的模特看起来更自然。此外,避免伛肩膀或其他一些不良姿势。

 

 


我们一路向上,来到头这个部位。如果你要求一个模特做一个表情,然后再摆好脚,腿,臀,身子,你认为那时她还会保持同一表情吗?我的一贯做法是头和脸放在最后教。

 

一些摄像师喜欢取眼睛的位置作为摄平线——这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可取的——但是,如果你想让你的照片有点与众不同,试试比眼睛高一点,或者比眼睛低一点。可以让模特向上看,向下看,或者看镜头。另一种是让他们看看远方。

 

当放松时,人的头部会自然倾向一边。所以,当你想让你的模特看起来自然,让头部稍微倾斜是个不错的想法。如果头部略微上扬,会让鼻子看起来短小可爱,还会抻平脖子,抚平双下巴。稍稍低头,会让你的模特看起来更亲密,但是只有那些拥有短小鼻子的可人儿才可以,并非人人适用。

 

和肩膀一样,稍稍转过头去,七分面会让你的模特拥有瘦削的脸庞,圆润的下巴。如果你的模特的脸已经比较瘦了,这样做会让脸更瘦,更长,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好的效果。




眼睛是整个人像中最重要的部分。眼神可以成就照片,也可以破坏气氛。通过收下巴,你的模特可以拥有更迷人的表情,因为这样眼睛就显得大了。当让,这也得嘴和眉毛配合工作。

 

整个的面部表情需要一致,这样照片才不糊涂。让模特看着别处,不看镜头,会增加捕捉眼神的难度。人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如果你能掌控眼神,你的照片才会更强大。


更多提示

 

这里一些技巧,希望对你的模特趋于完美有帮助。

 

1.如果拍摄对象秃顶,就需要仰拍,这样头发入画少,并且不要使用头发光。

2.如果拍摄对象有大鼻子,就让他们直视镜头,仰拍,这样鼻子就不会那么突出了。

3.如果拍摄对象耳朵很大,就让他们稍微侧转一下头,这样就只有一个耳朵拍出来了,然后柔化光源,另一个耳朵就消失在阴影中,就不会被注意到。

4.如果拍摄对象有很多皱纹,用光直射皱纹,就不会产生阴影了。

5.正如早先提到的,如果您的拍摄对象有双下巴,就让她稍微仰头,这样脖子就会显得修长,而双下巴也不见了。你也可以尝试顶光直射,这样下巴就会消失在阴影里,不被人注意到。

6.如果您的拍摄对象脸太胖,太圆,就让她侧转过去,露出七分面。布光也要配合,以便让脸的一侧消失在阴影中。

7.另一个小技巧,是确保身体和胳膊之间有些空隙。这样,你会惊讶地发现他们壮了不少。

 

结语

 


现在,你已经学习了一些人像姿势摆放的技巧,很基础,但是很重要,现在走出去,试试把这些技巧应用于你的工作中吧。请记住,方方正正的放在镜头里真的是一种失败。

 

还有,自然地姿势比僵硬的要好不少,所以尽量让你的模特感到自在。让他们坐在椅子上,而不是可怜巴巴地站在你的工作室里。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绝不要倒数,这样会让你的模特现出有准备的假笑。如果我是你,我不会让呆板的,匠气的,不自然的表情出现在片子里。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Saturday, April 10, 2010

如何追求和交往白人MM

发信人: feebe (feebe.com), 信区: Piebridge
标 题: 如何追求和交往白人MM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Sep 15 21:11:12 2008)

如何追求和交往白人MMzz
这次火矩在海外的传递结束了, 但对所有的中国人来说, 都发现自己面临着一个棘手的
问题, 中国经济上去了, 政治强大了, 但为什么那么多西方人还是对中国抱着怀疑和敌
视的态度, 以至与我们感觉到在西方世界我们完全被抵制, 我们在西方不被理解,不被
接受. 我认为除了国家之间的利益因素以外, 还有一个根本的问题, 是咱们和西方的沟
通做的太差, 我们承认西方人多多少少会有西方中心的心态, 我们不应该坐在这里等着
西方人来沟通咱们, 咱们应该主动地去和西方人沟通, 我写这个帖子, 是想从追MM这个
比较能引起大家兴趣的话题为切入点, 把很多西方社会的特点和思维习惯融合在其中展
现给大家, 一方面介绍一些西方的东西给大家, 另一方面, 也鼓舞广大的中国男性朋友
, 加强和西方女性的交往和沟通, 争取西方的半边天.

  在西方社会的性和感情这方面的东西发展的很早, 70年代性解放, 80 年代已经开
始转回保守, 发展到现在已经相当的成熟. 西方的小孩很早就开始接触感情领域, 通过
我对西方的少儿杂志里类似于咱们中国的 "知心姐姐''栏目的观察, 他们的孩子从
差不多十岁多一点就会写信问起感情问题, 十三四岁时谈的就是自己和男(女)朋友性行
为时的困惑, 十五六岁的孩子就不再怎么写信去问这些问题了.

   咱们中国孩子还在怀春和多情的年纪的时候, 同龄的西方孩子已经是感情高手了,
我们必须承认,在这个领域, 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 我们父母那一代人的对男男
女女感情方面的认识基本是空白, 都是经人介绍认识, 看看出身不错, 家长同意, 只要
去领个结婚证, 再去照张合影就完成了( 俺爹俺娘连合影都没有, 买了包糖发给邻居就
算人生大事成功了). 弄得我们这一代人在这个领域要从一穷二白开始白手起家, 摸着
石头过河, 摔倒了再站起来, 站起来再摔倒......

   所以, 咱们中国在感情这方面也要和西方学习的东西很多, 跟谁学? 跟先进的西
方人学. 怎么学, 追! 要以夸父追日的精神追白人MM, 最后在实践中才能出真知. 而且
通过这次奥运会的事情咱们也看出来了, 中西方人之间沟通太少, 了解太少, 误会太多
, 一方面西方不了解咱们, 另一方面咱中国人其实也太内向, 不懂得怎么和西方人交往
, 所以我想随便写点东西, 如果能为中西方文化交流做点贡献, 那就再好不过了. 同时
我知道还有很多朋友也有这方面的经验, 我这里先抛砖引玉, 大家可以一起来聊.

   开始正式写之前, 还要说一句, 我在这里只谈追求白人MM和与白人MM普通交往方
面的东西, 以一夜情和结婚为目的的交往不包括在内, 因为对一夜情我个人持反对态度
, 而结婚和恋爱的差距又蛮大的, 咱们这里先不谈.


 (一) 白人MM的分类
  这里完全是我自己根据自己有限的经验进行的分类, 肯定不准确, 大家千万别按图
索骥, 而要灵活掌握,

  美国MM:
   大多看上去很傲气, 但如果深入接触了, 人其实都蛮不错的, 美国MM是典型的两
张脸, 她和你不熟悉的时候那个高傲的样子在咱们中国就叫"欠揍" , 如果你和她熟
了, 她还是很乐于表现自己是天真很, 容易受伤, 很女人的, 虽然还是整天拉着一张"
欠揍脸", 但你对她们的感觉就好多了. 由于混血的缘故, 她们长得很多都不错, 如果
MM身材不好的话, 通常会很美国很幽默.

  西欧MM:
   这里也包括北欧和英国的MM, 从民族性格来分, 我全划到西欧MM名下. 如果要用
一个字来形容她们, 那就是-----冷. 西欧MM是比较纯正的日尔曼人, 所以他们拥有古
代日尔曼民族的那种强悍的性格, 多愁善感的少, 大多数MM理性多于感性, 身材也相对
高大, 她们对路上的陌生人客气过分, 但又不轻易和不了解的人交往.保守而有礼貌是
她们的传统. 她们很男性, 属于走到天涯海角都不用你操心的那种.

  法国MM
   我觉得法国MM是西欧MM里的另类, 所以单分出来, 法国的位置处在西欧和南欧之
间, 不论从人种上还是文化上, 都受南欧影响很深. 那里的MM 既有西欧MM 的含蓄, 又
有南欧MM的奔放, 她们看上去像炸冰淇淋一样可口, 只是你就是搞不懂, 她们是火还是
冰. 她们不像西欧MM 重视男女平等, 她们讲究女士优先, 你稍微让让她, 她的虚荣心
就会很满足, 呵呵.

  南欧和南美MM
   南欧四国加上南美洲, 在西欧人嘴里统称"南方人" ,就像香港同胞统称内地同
胞"北佬" 一样. 这些南方MM可真的火辣啊, 爱上你只需要一秒种, 而且不需要理由,
南方MM身材相对比较娇小,皮肤颜色偏暗, 但性格热情开朗, 大方直接, 身体语言极其
丰富, 当她们放声开怀大笑的时候, 你甚至可以看见她们美丽洁白的智齿. 不过也因为
性格的关系, 她们也会经常找茬和你吵架, 脸皮薄的同学不要轻易尝试.

  东欧MM
   在东欧有着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 可惜东欧国家太穷, 那么多东欧美人常常连件
象样的衣服经常都没的穿, 简直是暴殄天物, 如果你接触多了西欧和美国的MM, 再去看
东欧MM简直土的掉渣, 她们的性格要么太张扬, 要么太拘谨, 你总觉得在她们身上少点
什么, 我想这也是因为他们社会的不安全感造成的吧. 不过我还是要说, 东欧MM的美丽
是不容质疑的, 从身材和脸蛋来说, 她们中有太多的性感尤物了, 但提到气质, 实在是
和西欧美国的MM差好几个档次.

  俄罗斯MM
   俄罗斯MM是东欧MM里的很有自身特点的一群人, 从她们的身上你可以清楚地看出
俄罗斯贫富分化的程度, 有钱人家的姑娘可以在美国西欧上学, 气质和包装完全欧美式
的,大方, 高傲, 优越感强, 而穷人家的MM 就差了很多, 但很多也很纯朴可爱. 俄罗斯
MM不太讲究礼貌, 大大咧咧的, 还能喝酒, 说话嗓门很大, 很有气势. 俄国MM还有一个
很大特点是-----------她们对露大腿的喜好近乎偏执. 如果你在西欧大街上看到满街
MM含蓄的牛仔裤和到膝的连衣裙中冒出了一双扎眼的超短裙或短裤下面的雪白大腿, 那
很有可能是来旅游或者学习的俄国MM了. 西欧MM笑话她们穿得像妓女, 西欧GG说她们没
品位, 但俄罗斯MM才不管这些: 我的美腿我要露, 你们西欧女人因为腿粗才嫉妒我们俄
国MM呢.

  (二) 追白人MM必要的准备之一---------------外表

   人和人一照面最先看的就是脸和衣着, 如果MM对你第一印象很差的话, 那以后也
就没有什么戏好唱了. 很多中国朋友对外表要么不重视, 要么瞎折腾. 其实干净整洁是
最重要的, 不一定要有多好的衣服, 再有一个就是要常换洗, 每天惦记着追白MM, 但身
上那件衣服好久也没换一过次, 这怎么能成功呢. 几个要点是必须注意的: 牙齿, 头发
, 胡子, 鼻毛.
  牙齿我觉得最重要, 如果能专门洗牙最好, 平时每天两次的刷牙要认真, 最好每天
再用一次牙线, 相对来说, 漱口水和口香糖的用处并不大, 中国人皮肤相对欧洲人黑,
如果牙齿白的话, 第一感觉上很吸引人的.

  每天洗澡是必须的, 所有的贴身衣服都要每天换洗, 现在有洗衣机了, 不要把懒惰
当借口. 头发在洗澡的过程中要最重视, 关于发型我后面还要提到, 头皮屑是万万不可
以有的.

  亚洲人最好不要留胡子, 我至今还没有见过一个喜欢亚洲男人留胡子的白人MM, 倒
是见过对亚洲男人留胡子痛恨至极的白人MM, "难看死了"就是他对亚洲人留胡子的评价
. 亚洲人毛发黑, 胡子留在脸上很扎眼, 再加上咱们大多数东亚人胡子都稀疏的很, 几
根毛毛在脸上孤零零地立着的确有碍观瞻.

  鼻毛的问题很容易被自己忽略, 但同时又很容易被站在你面前的MM 发现, 白人MM
自己都有专门修整鼻毛的机器, 咱们倒用不了那么复杂, 一般有专门的小剪刀也就差不
多了(记住, 专门的剪刀, 别干什么都用同一把剪刀,很恶心的, 也不卫生).

  关于体味的问题, 咱们中国人如果天天洗澡的话, 根本不会有体味, 所以咱们用不
着像那些白人兄弟用的各种喷剂, 广告上那种所谓一喷就有无数美女喜欢你纯属生产商
对消费者的洗脑, 不要信那个. 一般来说, 你用的洗浴液, 洗头水和发胶的香味就足够
了. 选择这些洗浴用品时注意一下先闻闻气味是不是合适你自己, 别选择太浓的或者太
古怪的味道.


  (三) 追白人MM必要的准备之二----------------自信心

   这点要命了, 衣服和外表可以很快学会, 可这个自信心怎么搞啊, 特别是当着白
人MM的面前, 怎么找自信心呢? 亚洲人个头小, 还瘦, 还穷, 还不帅, 还这个, 还那个
......OK, 总结完毕, 然后回头来问问自己, 这些东西是你自己心里想出来的,还是白人
MM心里想的? 举个例子来说, 以前上海队的谢晖在德国踢球的时候曾经有过一段追白人
MM的故事, 在这里我摘录几段:

  "当时我仍然一个人在德国,时常觉得很孤单。这个时候,我认识了一个德国女孩
。她是我所见的最漂亮的外国女孩。她是个摄影模特,身高一米七,但看上去特别高,
大概是身材比例跟中国人不一样的缘故吧。雪白的皮肤,像牛奶一样。"

  或许是彼此的自尊心在作祟,我们一直没有确立恋爱关系。她觉得她的朋友可能看
不惯她有一个亚裔男孩做男朋友。在我看来,她对我似乎没有什么要求,也不会跟我怄
气,不"作"。我曾经接触过的都是上海女孩,脾性上都挺"作"。她对我很尊重,甚
至尊重得有点可怕。那种"分寸" 让我觉得我们关系非常遥远。我们从没吵过架。用
非母语的第三种语言谈情说爱,总是有种莫明的距离感,隐藏着的障碍,让我感觉总是
无法触摸到她的内心,而我恰恰不喜欢摸棱两可的关系。"

  我们当然没有同居。表面上,她似乎有个若即若离的德国男朋友,我也有自己的生
活。后来想想,就是一个情人。"

  我喜欢这个德国女孩子,只是因为她是我见到的最漂亮的女孩。我心里非常清楚我
们的感情是没法再有进展了,是注定的遗憾。那种不可逾越的距离,让我绝望。"

  我们相处不错的时候,她也从不跟我提她家里的事情,这大概是德国人的习惯。我
们谈的大多是一些无聊的事情,比如F1、舒马赫和他的情人,跟体育有关的,跟模特有
关的,谈一些八卦的东西。当然,也可能是我们并没有发展到可以谈家人的地步。我们
相处一直很谨慎。跟她的德国朋友们相处,让我深切的意识到,确实有些德国人是看不
起亚裔的,比看不起黑人更甚。"

   -------------------- 谢晖 <<这就是生活>>


  大家请看, 谢晖大哥, 要说长相不差, 好歹是混血, 作为运动员身材身体也好, 挣
钱也比咱们一般小老百姓多多了, 而且在当地多少是个小名人, 他追这个德国MM的时候
却这么自卑, 这个德国MM真的看不起他么?真的因为他是黄种人而从内心里鄙视他么?其
实他们之间的隔阂主要是因为文化和语言上的差异( 这几段文字里充满了文化之间的差
异而产生的误解, 后面的文章里关于文化差异我还会用这几段来分析), 但谢大哥却不
能正视这一点, 他找来找去, 终于从对咱们一般人来说已经挺完美的身上找到了一个缺
点: 我是黄种人, 所以她不爱我.

   这就是自信心的缺乏的原因, 经常不是白人看不起我们, 更多的是我们自己内心
的自卑心理在作怪. 我曾认识一个白人MM, 她倒很乐意和中国人交往, 但后来认识了一
些咱中国小伙之后的评语就是" 他们好像都很自卑".

   做人最怕的就是白日梦太重, "白日梦"是精神分析学里的一个概念, 我这里既然
提到了,就专门讲一讲, 我觉得咱很多人都有很重的白日梦倾向, 也许和社会有关系,
我个人觉的这挺危险的, 你经常可以见到有人, 一边走路一边自言自语, 或者自己在哪
一个人边干着点什么事情边傻笑, 这都是白日梦的症状, 喜欢做白日梦的人最善于用自
己脑子里的编织的故事来替换现实世界, 而且白日梦很消耗人体的精神能量, 爱做白日
梦的人总会感觉每天挺累的,虽然他可能一天什么都没做.

   咱们从白日梦情节回到自信心的主题上来, 自卑其实也是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白
日梦造成的, 比如在街上看见美女的时候, 白日梦机器马上高速运转, 从热烈接吻到宽
衣解带, 从海枯石烂到子孙满堂, 几秒之内, 故事怎么过瘾就怎么编. 但一旦真的面对
美女要说话的时候, 白日梦机器又开始向相反的方向运转, 什么"她会不会看不起我"
, "她是不是正在笑话我", "我裤子拉链是不是忘拉上了?" 诸如此类, 随着白日梦逐渐
加深, 甚至在人的头脑里会代替现实, 而这两种不同形式的故事之间的差异太大,最后
更让做白日梦的日陷入自我怀疑的泥潭之中不能自拔.

   说来说去都是人心作怪, 白人MM也是人, 也要流汗, 排泄, 放屁, 挖鼻屎, 你不
要在心里神化他, 什么天使啊, 公主啊的那是哄小姑娘时候说的, 你自己别心里真这么
想就好了. 你要想, 她或许内心里也有无数的疙瘩等着什么人给她解呢, 这个时候,舍
我其谁.

   其实如果想通了, 自信心是最容易学会的, 想不通就是最难学会的, 实在搞不定
的话就去修白骨观吧, 呵呵.


  (四) 追白人MM必要的准备之三---------------语言能力

   听起来像废话, 语言能力不好你还追什么白人MM, 呵呵, 我见过很多外文不错的
朋友, 见到白人MM没话聊, 或者人家根本对你谈的东西不感兴趣, 说几句礼貌的话就扭
头走人了, 语言好当然是关键的, 但懂得找如何到大家感兴趣的共同话题才是最重要的
, 会找共同话题的人, 语言能力差相对差一点都无所谓. 语言只是工具, 要表达的内容
才是关键, 我这里说的语言能力是广义的语言能力, 包括身体,眼神和话语的表达能力,
还有找共同话题的能力.

   认识白人MM的地方一般都是公共场所, 比如Party , Disco, Club当然也可能是你
上班的办公室, 上课的教室什么的, 在这样一个场合里, 会发生两种情况: MM主动和你
搭茬, 或者你主动和MM 搭茬, 如果你在前两项外表和自信心方面比较差, 白人MM主动
和你说话的几率就相当小了.

  一般如果MM主动和你搭茬就说明她对你第一印象不错, 剩下就是你自己发挥的阶段
了, 这时候切记不要做作, 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 表现的温和文雅一些比较保险, 千
万别以为白人MM 主动和你说话就是喜欢上你了, 在西方的人的情感里分很多层次的,
要善于通过MM 的语言动作来分辨她对你的印象停在哪一层了, 然后采取不同的办法来
对待. 关于这方面我后面还要仔细谈, 这里就先不多说了.

   如果你想主动找MM 说话, 办法也很多, 切记要做的自然. 比如你可以"一不小心
" 撞翻了一个MM手里的酒杯, 道歉之后就可以再给他卖一杯, 然后就有机会说话了,呵
呵...... 这种东西属于雕虫小技, 真正自信的人是不会去做的. 和白人MM搭讪眼神最重
要, 戴眼镜的朋友比较麻烦, 但也没什么, 眼镜片是挡不住你的魅力的 (至少你要这么
想). 看到一个你想搭讪的白人MM, 把精神集中的眼部, 在这方面,练过气功的朋友应该
做得比我好,然后对着MM投射过去, 要做到25%清纯25%温柔, 25%火热25%勾引, 镇定里
有激情, 纯真里有淫乱,平淡里有深邃, 沙漠里有海洋( 哎妈呀, 眼神和性感这个东西
也太形而上了, 俺也不知道咋解释才好). 如果纯从技巧上来说, 你要学会用眼神去笑,
而不光是嘴巴笑. 这也是东方人的一个弱点, 很多东方人只懂得用嘴笑, 不懂得用眼
睛和眼神去微笑,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 你懂得用心笑, 眼睛就会自然而然地被带动起来
了, 如果硬要我举个实例, 那就看看贝克汉姆那种笑, 但记住要学人家的神,而不是学
形, 如果光学着小贝眯眼睛, 我肯定你画虎不成反类犬.

   总之, 你的眼神一发过去, MM马上就会感觉到, 女人的直觉是大大地厉害厉害地,
她也会把眼神向你这边发过来, 两个人目光相接的那一刹那最重要了, 比较纯真的白
人MM会很吃惊, 因为不是她每天都能遇见亚洲人的, 特别是能主动对她放电的亚洲人更
不多见, 她会盯着你看, 即使你重新气收丹田不再看她的时候, 她会不时地转过头看你
, 这个时候, 就说明她对异域情调的好奇心被勾起来了, 对你的好感也是有的, 你可以
直接过去大方地和人家说HEY. 比较老练的白人MM会还给你一个很礼貌的眼神, 外加微
笑, 一般这种的就算了, 因为她肯定心里已经有一个愿意托付终身的人, 没有兴趣和别
的男人认识了.如果对你没有兴趣的MM通常会把眉毛一扬, 把你的眼神化解掉, 同时嘴
上带一个有点无奈的微笑, 算是一句对不起, 这时候你也回人家一个微笑, 给人家一个
没关系, 一次眼神的交流就结束了. 一般西方MM都比较讲礼貌, 不会发生白你一眼的情
况, 只要你的心里是尊重人家的,人家当然也会尊重你. 所谓: 发乎情,止乎礼, 讲的就
是这个道理.

   讲了半天讲眼神, 现在咱们来讲动作. 咱们先讲一讲, 如果和一个对你很倾心的
白人MM在一起的动作要领. 首先要确定一点, 在西方, 男女之间的肢体接触抚摸代表的
是好感而不是爱情, 所以这个度很重要, 太过分了会破坏MM对你的好感, 太少了MM又觉
得不过瘾, 最基本的原理还是要尊重人家, 满足人家需要的东西,但不要做人家不愿意
的事情. 如果是在酒吧或者Disco里, 因为环境吵,你可以大胆地把身体和脸跟MM贴在一
起, 然后一边把嘴贴在MM耳边说话一边半侵略性地用手轻抚过MM的胳膊和大腿的外� (
注意, 如果摸MM的四肢的内�的话, 就是很强烈的性信号了, 不要乱用), 等到MM对你
说话的时候你把可以把双手停在她腰部, 臀部可以部分接触, 但MM的胸部不要碰, 这样
一方面你可以给她一种呵护感和安全感, 另一方面你也表示你在认真地听她说话. 等她
说完以后, 你接着对她说话的时候, 可以继续用手轻抚她的四肢外侧.

   如果是和一个关系比较不错的白人MM在一起, 在西方社会里, 身体接触也是可以
的, 因为这只代表一种好感, 千万别以为人家爱上你了或者想和你上床什么的, 两个人
单独在一起的时候, 可以在时机合适的时候托起她的双手在你手里, 也可以从正面用双
手握住她的双臂同时和她说一些体贴的话, 比如你要多注意身体啊什么的. 她坐着的时
候, 你把你的手放在她大腿上也不失为一种表现好感和体贴的办法.这里面的诀窍是,
你的手可以放在她四肢上, 但不能动, 一动的话, 性质就变了. 机会合适的时候, 你还
可以吻她的额头, 这样既表示你对她的了好感, 又体现了你对她的尊重.

   和纯粹的朋友级别的白人MM在一起的时候, 轻微的身体接触也还是可以被接受的,
拥抱,贴脸这都不用说了, 甚至在你不方便的时候, 她也会请你去她那里过夜, 这些都
是属于最正常的朋友之间交往的范畴. 咱们很多中国朋友对这些西方礼仪有误解, 看到
西方的男女在一起拥抱和贴脸就说他们在搞对象, 然后又看到同一个西方女孩子今天和
这个男人拥抱贴脸, 明天又和那个男人拥抱贴脸, 最后得出了西方人男女关系混乱的结
论, 这文化之间的误解实在太多了.


   最后咱们来说找话题的能力, 西方人的聊天方式和咱们中国不同, 如果你一开始
抓不住这个根本, 那你和西方人聊天就很困难了, 更别提和MM相处了. 咱们中国人聊天
是以我为中心的吹牛式的( 咱们经常管聊天叫"在一起吹吹牛") , 而西方人聊天是以
对方为中心的访谈式的. 中国人聊天就是大家一起吹一吹各"我"最近的经历, 和"我
"听到的新闻, 比如, 我认识的谁谁谁赚了五百万啦, 我的朋友开公司亏本啦, 我遇到
人咬狗的新闻啦. 西方人聊天是以"你"为中心的访谈, 一个人先问另一个人"你家里
怎么样啊?", " 你最近有什么新的计划啊?"," 你对那件事有什么看法啊?",
另一个人在回答了第一个人的问题以后反过来问他类似的问题, 这是西方的谈话方式,
如果你想和白人MM交往, 这种谈话方式是你一定要慢慢学会的, 这种谈话聊天的方式
也是一种激起对方和你继续交谈的互动, 不会搞得最后一个人很无聊, 而另一个在那滔
滔不绝.

   由于文化上的差距, 找到和白人MM的共同话题, 就变得很重要, 在这里我有几条
建议:

  第一. 试着往和中国有关的话题上扯, 比如, 中国电影, 武术, 文化, 语言, 同时
试着激发她对中国的兴趣, 咱们老百姓都是中国的民间大使, 咱MM勾不成, 但能让西方
多一个对中国产生兴趣, 多一个人对咱们文化有了解, 对改变咱们中国人在国际上的形
象其实还是大有裨益.

  第二. 学会不懂装懂, 由于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 如果你有听不懂MM的意思的时候
, 不要总打断她, 问她你刚才说什么呢, 这样慢慢地MM会觉得和你谈话很不爽, 转而觉
得和你没有什么好聊的了, 听MM说话的时候, 你要不停地点头, 看着她的眼睛, 不停地
说"嗯", "啊,酱紫的", "喔, 我明白了", "噢? 真的?!", 虽然你可能很多都没听懂
. MM说着说着笑了, 你也要跟着笑, MM说的很严肃, 你也要做出忧国忧民的深沉. 这不
是虚伪, 这是一种尊重.

  第三. 不要谈论别人, 尽量少问对方的私事, 西方社会对个人的隐私是很重视的,
谈话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多谈面子上的事情, 偶尔触及对方的内心世界和私生活,但别
停留在这种话题里, 即使这个白人MM是你的女朋友, 她自己的私事,她不主动和你说,
你就不要多问, 这是西方的游戏规则. 上面摘录的谢晖的书里面的几句话也是这个道理:

   "我们相处不错的时候,她也从不跟我提她家里的事情,这大概是德国人的习惯
......当然,也可能是我们并没有发展到可以谈家人的地步。我们相处一直很谨慎。"
   不要说谢晖大哥和这个MM的这种关系, 就是真正的男女伴侣关系, 关于自己私生
活的内容还是隐密的, 不要老想打听MM的私事.

  第四. 学会对任何别人感兴趣的事情产生兴趣, 很简单, 地球不是围着你转的, 当
MM谈论一个话题的时候, 如果你没有兴趣, 也要认真地听, 同时能够提出问题. 西方人
是很善于妥协的, 善于搞利益平衡, 他们对任何话题都会表示出兴趣, 礼貌是一方面,
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他们更懂得社会协作, 西方人在一个人呆着的时候, 个人的利益是最
高价值, 而他们在两个人或者几个人在一起的时候, 利益的平衡和协作是最高价值, 所
以西方人在一起聊天时, 每个人都会积极地参与每一个话题的讨论, 即使他对这个话题
本身没有兴趣. 中国人的聊天是以我为中心的, 所以经常会聊着聊着大家脸红脖子粗地
争执起来, 而且又不善于参与到自己不感兴趣的"别人的"话题里去, 所以和西方人的
交流就显得十分困难.


  第五. 当你实在找不到什么话题和她说的时候, 就拼命赞赏她吧! 啊, 你今天真是
太漂亮了! 你今天太令我吃惊啦! 你给我的印象很深刻, 你是不是一直在健身? 你最近
身材好多啦! 对面服装店宣传海报上的平面模特是你吗? 什么! 不是!? 哦, 的确, 你比


  这位朋友说的和我写的东西可惜是两码事, 我是介绍烹调技艺和如何品味美食的艺
术,朋友你说的是直接上馆子里搓一顿算了. 当然从最后的效果上来看,都是填饱了肚子
, 但如果只满足于"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生活就太单调了不是么.呵


  ------------------------------------------
  这位朋友说的"同居"是什么意思? 如果你的意思是两个人每天住在一起,我只能说,
至少在西欧,伴侣同居不是主流,大家都是周末情人,所以这种意义上的同居我也没有经
验,这方面我后面还会提.如果你指的是纯粹的上床,这就不是我这个帖子涉及的内容了.

  (五)追求白人MM必要的准备之四 ---- 性感和气质

  这一条是需要咱中国人专门大补恶补的,咱们在这方面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之大
可能不是一代两代人能解决的。我在这方面做得也不好,不敢随便乱为人师,就简单说
说我自己的一些体会吧。

   曾经有西方人说, 中国人不够性感。性感这东西是什么呢,说白了就是:男人充
满了男人味,女人充满了女人味。而中国人看起来更中性,如果这个中性是混合了男性
和女性双方的特点的,那这样的男人就是真正的能迷倒一片女人的高手了,但咱中国人
的这个中性有点既不很男性也不很女性,男人女人普遍缺少一种对自己性别特点的展示
和把握能力。性的感觉之所以吸引人,因为对女人来说,那是一种男人才特有的东西,
对男人来说,那是女人专门的私密领域,因为是特有的,所以才会对异性造成强烈的吸
引力。举个不是很合适的例子来说,就好像男人的刮胡刀会对女人产生一种奇妙的吸引
力,而男人对女人的内衣也有一种莫名的冲动,究其原因,因为刮胡刀和女式内衣是一
种只供一种性别使用的特殊物品,对与没有使用权的另一种性别就会对这种物品产生一
种好奇和莫名的激动。对一个人来说,如果他(站)在那里,不能让他(她)周围的人
感觉到那种只属于他(她)那种性别的那种"味道",我们就可以说,这个人不性感。

  白人男性里面,南欧男人比较张扬,他们在吃饭,工作,上厕所的间隙都不忘散发
自己身上的男人味,非要把他们身边所有的女性都迷得昏死过去才罢休,卫生间,厨房
,办公室,只要有视觉死角的地方就可以是做爱的场所。而西欧的男人就不太一样,他
们善于把感性和理性分得清清楚楚,白天在工作中或者学习中他们相当地理性,对女性
百分之百的尊重,即使见到一个性感漂亮的女性从身边经过,也只是幽雅地转过头看一
眼,然后很绅士地告诉你:"刚才过去的那位女士真漂亮啊";但是一到晚上,工作结
束出去玩的时候,你就会看到他们尽情地展现自己感性的一面,各种暧昧的眼神和肢体
语言加上酒精的作用,纵容他们在昏暗的灯光下大肆俘虏女人的芳心。

  我曾经见过一些很性感的西方男性迷女人时候的表情和眼神,那种感觉我无法描述
,但我可以肯定,女人根本招架不住那样的眼神和表情,不管多大的美女,在这种懂得
运用和散发自己身上性的感觉的男人面前,一律得缴械投降。这种表情和眼神我从来没
有在中国人身上见到过,而且老实说,我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所以这里只能让
大家失望了,不过可以告诉大家的好消息是,这样的男人在西方也比较稀有,我也只是
见过几次而已,估计属于华南虎一级的。而且我想,"一将功成万骨枯",这样一副迷
死人的面孔后面还不知道隐藏了多少女人的泪水呢,这种害人的东西,不学也罢。呵呵
,自我安慰一下。

  不过如果大家一定要我找个鲜活的例子给大家展示一下到底这种男人的表情和眼神
怎样的,我可以建议你去看电影《Unfaithful》,那里面的男演员Olivier Martinez的
表演就有点那种意思,特别是勾引女主角的几场戏,那里面的女演员Diane Lane演出也
很出色,把女人的整个内心世界活生生地给端到银幕前面来了。

  当然总的来说,白人MM还是喜欢成熟的,稳重的男性,一般白人MM性格成熟的都比
较早,你如果太孩子气的话,在白人MM那里就没什么市场了,即使是西欧和北美的MM,
不管她们身材多高大,性格多独立,多男性,从最心底她们还要需要一个能让她依靠的
肩膀,一个能给她安全感的男人,她害怕的时候要缩在你怀里才会感到安全,晚上要躺
在你臂弯里才能入睡。所以你的气质要以能给她安全感为标准,你太软弱或者太霸道,
都不能让MM产生安全感,这也是我前面说的抚摸MM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抚摸MM的四肢内侧
和胸部的原因,你抚摸她的四肢外侧是一种"保护"的暗示信号,而把手伸进MM的四肢
内侧和胸部则是一种强烈的"侵犯"的暗示信号。包括握MM手的时候不要从上面抓,而
要从底下托住MM的手,也是这个道理。

  关于气质方面,东西方的差异里还有一点很重要,大家千万不要轻易忽视。在东方
,如果一个女孩看上了一个男孩,或者对一个男孩有好感时,她会说"这个男孩真高啊
,真帅啊"或者"真酷啊",而在西方,MM看上一个男性时会说"他真可爱啊"。这是
东西方女性对男性评判方面的价值观差异。区别在哪里?我们知道:高是天生的,帅是
爸妈给的,酷是装出来的,而可爱是来自内心的。在这一点上,西方的MM很聪明,她们
更懂得欣赏那种真实不做作的男性,也就是那种能把自己真心流露在脸上的男性。如果
一味玩拽耍酷,或者光靠外型吃饭,在西方MM那里怕是很难混的开。所以我理解的那个
"气质",就是一种真诚,你能把最真实的自己不加修饰和隐藏的展现在MM面前,就是
一种气质。

  气质这东西还和人内心的精神性情的流向问题有关,东方人更多地是把性情往外"
推",西方人是往内"收"。把精神和性情向外扩散,人看起来总是目光散乱,精力不
集中的样子,而精神内敛型的人,眼神深邃,放光,表情动作里充满自信。我上面一段
曾经提到了眼神的运用,这里我就要更正一下,精力集中在眼睛以后,不应该是向MM投
射过去,而应该是用你的精神把MM拽到你的眼睛里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照着镜子
试一试,你看一件东西时,用"推出去"和"拉进来"两种不同的方法看,神情是完全
不一样的。如果在生活里也能注意,时刻注意把自己的精神和性情收在体内,然后用自
己体内的精神力把外界环境拉进自己这里来,而不是自己的精神性情跟着外界环境跑,
你的气质就会有很大改观。东方人看美女的时候,很多都是自己的精神跟着美女跑了,
而西方男性懂得用精神力把美女拉进自己的眼睛里,他们这种运用精神内敛向外反映出
的效果,对女性是极有杀伤力的。而且如果你善于运用精神内敛以后,对日常生活也大
有裨益,你看如果两个在西方人街上不小心碰了撞了,两个人都同时争着道歉,因为他
们的精神是向内的,遇到事情更多地是在自己内心找答案,在撞了别人以后,他们都在
想,肯定是我没有小心而撞到了别人,所以条件反射地和别人道歉。如果你习惯于精神
性情向外跑,那一但遇到问题就会自然而然地向外界寻求答案,最终导致迁怒别人,这
样的心态,于人于己于社会,都是弊大于利。

  在说过了真诚精神内敛术以后,我还想提到一种"大的精神",一种能挺起你腰板
的东西,大家如果看一看三四十年代中国的那些风云人物的照片,虽然明显营养不良,
但哪个又不是精神抖擞,他们身上那种气度,正是现代的中国人缺乏的,那个时代的人
在欧美留学的很多中国人都有过和白人MM的恋爱史,终成眷属的也不在少数,蒋大公子
娶的俄国MM,蒋二公子娶的是中德混血MM,国军空军著名英雄高志航娶的是俄国MM,国
学大师季羡林曾经和德国MM恋爱过,前几年海外的报纸还报导过周恩来在欧洲留学期间
和白人MM的恋爱故事,甚至还说有了孩子,不管这个消息是真是假,但我的确见过白人
MM在第一眼见到周恩来年轻时的照片时被电到了。

  白人MM懂得欣赏有这种大的精神的人,我经常会想起,好多年前,我曾经和一个西
欧的MM谈起中国,反正我说来说去不是贪污就是污染,越说越沮丧,但那个MM告诉我:
你不应该这样,中国是你的祖国,你应该爱它。


  继续学习.
  眼神这个不太好锻炼啊.lz有没有什么其他的诀窍?
  另外西女对牙齿也挺看重吧,如果牙齿不是那么白,对于泡白妞有多大影响?


    继续学习.
    眼神这个不太好锻炼啊.lz有没有什么其他的诀窍?
    另外西女对牙齿也挺看重吧,如果牙齿不是那么白,对于泡白妞有多大影响?
  ------------------------------------------------
    你就照我说的精神内敛的方法试一试,其实这还是咱们中国老祖宗的东西,道
家和佛家修打坐都将究内观和回光返照,练气功也是要把气留在体内,说白了都是一种
精神内敛.我说的都是我的体会,你实际生活里要多学多看多练习才行,找出一套适合
自己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我最初是从走在大街上看过路的白人女孩的眼睛练习起的,
中国人不懂得用眼睛说话的,要想学这种眼睛说话的艺术,就所以等于一个小孩学说话
一样,要从咿咿呀呀学起的,到学会喊妈妈爸爸,再到会说不完整的句子....这是
要时间的,朋友你不能着急.

    牙齿的我觉得挺重要的,但肯定不是全部,如果你这方面是负分,可以争取其
他方面加分补上.

    我记得看中医的书上讲,这个牙黄是和体力的某部分的器官不健康有关系的,
我认识的杂技团里的朋友,他们因为从小练功,身体都很健康,整个团里的所有演员的
牙齿都雪白雪白的,不知道有没有懂中医的朋友能在这里给我扫扫盲.


六)追求白人MM必要的准备之五 ---- 对事物的深刻洞察力,与众不同的见解和一张善
于表达的嘴巴

  当你站在无数又高又帅的白人小伙子中间的时候,凭什么让一个又年轻又性感又漂
亮的白人MM一眼把从遥远东方来的你从人堆挑出来呢?我可以负责任地说,99.99999%
的白人MM心里的那个白马王子是不会张着一张亚洲脸,如果你又运气不好没遇上另外的
0.00001%,你怎么才能成功地颠覆白人MM的爱情憧憬, 你又靠什么才能对她的审美观进
行重新格式化?

  其实办法有很多,比如你可以找机会借给她国产电影的DVD看,张艺谋和陈凯歌导
演拍的那些花哩胡哨的片子这时就可以拿来废物利用,用影片里的亚洲明星脸对白人MM
进行强制洗脑,她们一旦对影片里的主人公有了亲切感,那MM脑袋里的审美观就会慢慢
开始亚洲化。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里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移情作用",当白人MM对
电影里的明星有了好感以后,她在现实中就会不由自主地寻找这么一个能让她把这种感
觉移植过去的人,一个和电影的主人公有着类似特点的人。这时候你的机会就来了.

  类似的给白人MM洗脑的办法还很多,但这里我就不多提了,因为所有的这些办法都
很难有什么普遍意义,对部分人行的通,对部分人行不通,在某种环境条件下有用,在
某种环境条件下就没有效果 (对普世价值的存在, 我一直存有异议)。我想, 既然你愿
意不畏艰险地追求和交往西方的白人MM, 大多数朋友还是希望能多和西方的漂亮女孩子
交往吧,,所以这里我就介绍一种对白人MM里的富家美女相对有效的一种颠覆她的审美
观的办法----你对事物的深刻洞察力,与众不同的见解和一张善于表达的嘴巴。

  人都说美女有三个敌人:时间,不追她的男人,比她漂亮的女人。其实这三个敌人
只是MM自己的一种心病,是病就有可能治的好,一个聪明的MM是能够抵御住这三种敌人
对自己的干扰的。但对美女来说,有一个死敌,是她们永远无法躲开的,特别是对出身
富裕家庭的美女,这个敌人每时每刻跟随着她们,不停地干扰着她们的生活,这个敌人
叫----无聊。

  要知道这些西方发达国家长大的女孩子们,从小在蜜罐子泡着,咱们中国国内所谓
的"娇生惯养"和西欧北美中产阶级家庭的家长对孩子的宠爱相比根本是小儿科,欧美
孩子过生日,家长提前一个月就要开始准备,租场子,请客人,布置装璜,买礼物,顶
蛋糕,最后就是让自己的孩子在生日Party上瞎闹上那么两个小时。过了生日又是圣诞
,过了圣诞过元旦,过了元旦过复活节,过了复活节又过折腾万圣节。反正每年这些孩
子除了玩就是耍,要什么有什么,不要什么也有什么。这些西欧和北美的MM们连粮食从
哪来的都不知道,你要是和这些白人MM在一起的时候,她们都会责怪你为什么一到周末
就跑去打工干活,而不是去陪她们出去玩,如果你跟她解释你工作是因为你需要钱, 她
们会问接着你, 为什么你父母不给你钱呢? 这种问题听在咱们中国劳动人民耳朵里,基
本上跟历史上的晋惠帝司马衷问的那句著名的"何不食肉糜?"差不多幽默了。

  说了半天,就是说这些白人MM(西欧,北美和东欧富人家出身的MM),物质上从来
没有愁过,生活上从来没有不满意过,一但再是个美女(我们必须承认西方美女的相对
数量大的惊人),她们从心底就会产生一种很强烈的无聊感,因为她们什么都有了,每
天都是Party,美酒,帅哥,未来也稳定了, 生活里再没有什么东西再需要她们去追求
了,精神上反而陷入了无尽的空虚,每天的生活富裕而无聊(你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漂亮
的德国小姐大赛冠军会主动要求去伊拉克做人体盾牌)。这时,如果这时她们遇上一个
很与众不同的男人,一个很"解闷儿"的男人,她会马上被他吸引住。

  你如果能对事物看得比一般人深刻,你就可以在漂亮的白人MM面前给她呈现一个她
从来没有见过的全新的世界,我相信这些已经对生活感到无聊至极的白人MM肯定会愿意
至少主动接触一下你,因为你是她盛夏里的清爽,黑暗里的明灯,吼吼吼吼。如果在一
堆人讨论一个问题进入僵局的时候,你能站出来果断地提出一个全新的看法,一个与众
不同的观点(注意,这里不是要你出风头,哗众取宠),如果你真的没有看法的话那就
抛出简单的一句"我认为我们不应该继续为这个问题浪费时间"。在你提出这一看法的
一刹那,你就已经赢得了很多在场的MM的好感,而且越漂亮,越出身富裕的白人MM,就
越会欣赏你,因为她们是"无聊"的最大受害者。

   怎么才能让自己养成深入地看问题的习惯? 怎样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角度? 这
一个很大的挑战, 但其实也不难, 人脑子里总有那么一个点, 你所有的问题, 所有的想
法,还有几十年来学习的所有知识和经验积累都集中在那里, 哪天这个点忽然打通了,
一通百通.

  当然,机会也很重要,因为你不是任何时候都那么容易找到一个能对白人MM展现自
己的机会,或者说时机,一旦遇到这种机会, 这时候就轮到你的嘴巴发挥了, 你心里有
货,嘴上说不出来当然不行, 语言能力差其实不是问题, 关键你要能表达清楚你的意思,
还有你平时说中文常用的一些比较专门的词汇自己都拿字典查清楚外文是怎么表达的,
你无须认识所有的词, 你只需要把构成你自己思想体系的那些词搞清楚. 从你的东方
人身份出发, 你也可以搞一些故弄玄虚的东西, 一方面可以增强自己的东方神秘感, 另
一方面能让她对你另眼相看. 比如黄种人的外表经常看上去比西方人要年轻, 如果正好
有一个机会, 一个漂亮的白人MM夸你张得好年轻, 或者问你为什么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
小很多, 你就可以跟她说: 其实你知道时间的流动只是人的一种错觉, 人通常都拿时间
来标记年龄是错误的, 这个世界上实际上只存在空间的扩展而不存在时间的流动, 佛祖
在<<金刚经>>里说过, 过去心不可得, 现在心不可得, 未来心不可得.......直到把白人
MM侃晕为止.

   依照这个办法, 即使最后和MM不能做情侣,做到亲密朋友的把握还是相当大的,
你不要小看和白人MM做亲密朋友哦,能让一个白人MM把你当成最亲密的蓝颜知己的难度
可比让白人MM爱上你的难度大的多的多。漂亮MM能爱上你经常是要靠运气,而漂亮MM愿
意选择你做蓝颜完全是靠你的实力。

Wednesday, April 7, 2010

看了篇文章,深有同感,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Sent to you by Zhiyuan via Google Reader:

 
 

via 水木社区 Age/大龄男女 保留区 by zhanglan on 4/7/10

发信人: zhanglan (每天都有高兴事), 信区: Age
标 题: 看了篇文章,深有同感,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Apr 8 00:21:46 2010), 站内

我们是已经谈不起恋爱的80后...
现在的我们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
  但是身边好多同学和同事仍然是单身。
  当我问及他们的时候,回答都是:婚姻是件大事不敢太草率了,
  所以选自己另一半的时候更多的是理智。
  然而,好多没谈过恋爱的人还是期望自己能谈一场真正的恋爱,
  然后和自己心爱的人携手走入婚姻的殿堂。
  但是谈恋爱对80年代的我们来说已经成为一种奢侈,
  有这种想法的人恐怕不只是我一个人,因为我们都谈不起恋爱了。
  不管谈过还是没谈过,都不敢把太多的感情放在恋爱上,
  因为害怕失败,我们已经承受不起。
  
  
  
  
  有同事去相亲,有时不错,回来后就经常联系。但是她说找不到恋爱的感觉,更像是朋友,
  他们不会付出太多的感情,也不会对你太好。
  是啊,可以理解,
  因为男人们也害怕,同样不敢去尝试,
  害怕自己是剃头挑子一头热。
  女人们谈起婚姻的时候总是在说,找个对自己好的男人就嫁了吧, 不管自己喜不喜欢,结婚后都会对他好,
  生个小Baby踏踏实实过一辈子。
  男性朋友则是找个会过日子的女人, 好好待她,安安稳稳过日子就好了, 因为在外面打拼真的很累,想有个温暖的家。
  才发现恋爱已经离我们远去,
  剩下的只是婚姻、生活、日子。
  
  
  
  
  
  
  想想我们的这些80后的人们,爱情远离我们,结婚又像是完成使命一样,
  经济条件也不是那么重要,
  找个男人(女人)踏踏实实过日子才是我们的宗旨。
  当听表妹说她们那些朋友如何如何谈恋爱, 如何如何换男(女)朋友,如何如何浪漫,
  我只能感慨"你们还有谈恋爱的资本和勇气。" 心想我们曾经也有过,我们曾经何尝不是一样,
  妹妹说你又不老,别总把自己想的那么老,赶快给我找个嫂子。
  我并不是承认自己老,至少我这样认为,但是爱情观和婚姻观还是大不一样的。
  
  
  
  
  
  当有朋友问起我什么时候结婚?我说连女朋友还没有和谁结婚啊?
  
  "那找一个嘛!"
  "又不是逛商场,说找个就找个?"
  
  "哎呀,要求不要那么高啊!"
  
  开始听不觉得,可日子久了 ,听多,也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要求太高了。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Tuesday, April 6, 2010

[求职投行] 记毕业五年 — 由电子到金融

 
 

Sent to you by Zhiyuan via Google Reader:

 
 

via 水木社区 今日十大热门话题 by MicroQuanta on 4/6/10

发信人: MicroQuanta (量子之光), 信区: Career_Investment
标 题: 记毕业五年 — 由电子到金融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Apr 6 09:41:21 2010), 站内

前言:

我进入金融业纯属偶然,2009年从美国回到北京时,是怀着一腔热忱回国创业,想在互联网或IT界大展拳脚。无奈金融危机之下,国进民退之时,创业过程一路受阻。当时想,既然眼下最缺的是钱,那就进入一个最赚钱的行业,于是选择了金融业。


个人背景:

清华电子系1字班,2005年本科毕业
2005年即入职朗讯,任系统工程师
2007年全奖前往UCLA读统计学硕士
2010年初加入全球最大对冲基金 Citadel Investment Group,任Quantitative Developer。负责模型建立、系统维护以及C++与各种脚本语言上的研发。工作地香港


关于对冲基金:

像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一样,金融业之于其他行业的作用不可忽视。金融业是一个充斥着激情与挑战的行业,对冲基金无疑是金融行业领军的代表。在中国大陆,由于金融市场正在逐步放开,2010年4月份伊始,理论上刚刚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对冲。此前,或许有认为最赚钱的是投行的IPO;其实不然,相比于对冲基金,投行的利润少得可怜;了解对冲基金的也许知道,1992索罗斯狙击英镑,1997亚洲金融危机,都与对冲基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010年欧盟为阻止金融危机再次发生,提出遏制对冲基金,在英国的反对下未能实现;由此可见对冲力量之一斑。

2008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很多投行人士纷纷转投对冲,一时间洛阳纸贵。对冲基金始终维持在一个小的规模,比如,投行在亚洲区可能就有几千人,但对冲基金在全球总共也只有几百人;平日所说的对冲基金的大小不是指员工数量,而是指它所管理的资产的总量。Citadel也有投行和商行部,但最出名的还是它的对冲部。这种小规模高利润的模式使得对冲基金的酬劳极为可观:以香港为例,无经验的新人入职年薪百万港币起;此外,免费三餐食品饮料,免费家属医疗,顶级健身俱乐部,高额退休金,等等福利亦囊括其中。

比起IPO,对冲基金的工作比较轻松。不需各地跑来跑去,时间大致上按照金融市场时间走。比如我们负责香港、日本、韩国、印度和台湾的亚洲市场,工作时间是早7:30(日本与香港有时差)至晚5:00;当然,要适当延长一些工作时间,以便处理邮件和维护系统;至于节假日,由于股市也要休市,所以按惯例休息。


个人经历: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Monday, April 5, 2010

[职业生涯] 一个字,烦。

 
 

Sent to you by Zhiyuan via Google Reader:

 
 


发信人: Xperia (Xperia), 信区: WorkLife
标 题: 一个字,烦。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Apr 6 00:35:25 2010), 站内

83年的,工作快4年了,7月份就27岁了。
在北京没房没车,只有个户口,收入换来换去目前也就税前20左右,存款17w。
老婆比我小一岁,但去年才毕业,到现在不想找工作,也找不到合适工作,两人异地。
两人到五月一号正好5年了,但还是结不了婚,她父母,特别她母亲意思是没房子不会让女儿跟着我吃苦。
周五和同事吃饭喝酒后发酒疯,给老婆下通牒,希望先结婚再考虑房子,不然分了算了,不耽误她,也不耽误我。
自己家里帮不了自己,大学就靠贷款,平时还给家里钱,女友家也很普通。
回老家有房子住,但小县城能干啥,小地方就得去政府部门,要不然根本没法活。
去老婆家城市,也是房价奇高的地方。
……
最近一年发现自己老得很快,对比毕业照片,发现很老了。而且这一年喜欢上抽烟,缓解压力,特别喜欢晚上抽,一到晚上就感到焦虑,不知道路在何方。
工作没心思,总是感觉静不下来,领导也说我浮躁,我也知道不该这样,但是控制不了,gouri的房价逼的。
刚来新单位没多久又开始想换工作了,待遇提高30%左右,但是房子什么的无望了。
……
在写明天要的东西,拖了3天都没写,明天要交不得不写了。
--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newsmth.net·[FROM: 210.192.100.*]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吴敬琏:农民向政府转移价值高达近30万亿 国进民退令人震惊

 
 

Sent to you by Zhiyuan via Google Reader:

 
 


   无论是党政领导政绩考核机制,还是土地、资金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无论是实行"阳光财政",还是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都仰赖政府的转型和有效的治理

《中国改革》 发言人:高尚全 吴敬琏 汪丁丁 主持人:胡舒立
 

  中国正站在十字路口。不仅是经济转型的十字路口,也是整体改革的十字路口。2009年,中国经济走出金融危机阴影,实现了预定的增长目标。但是,长期依赖高投资、高消耗、高出口驱动的增长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一方面,中国为确保就业和稳定,要求有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另一方面,由于严重依赖投资和出口,经济增长的效率和质量并没有明显提升;一方面,中国社会累积了诸多矛盾和冲突;另一方面,行政性垄断、要素价格市场化滞后和权力寻租问题正在加剧社会不公和社会冲突。

  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中国正处于向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的变革必须同步推进,但迈向现代国家的制度性障碍有哪些?制约中国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何在?中国经济转型出路何在?政治、社会等领域的改革如何突破?这不仅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也与每一个公民直接相关。

  2010年初,香山脚下,春寒料峭。本刊编辑部邀请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名誉会长高尚全、经济学家吴敬琏、北京大学教授汪丁丁就中国经济转型和改革的重大问题,进行了一次广泛、深入的座谈。本刊执行总编辑胡舒立主持此次座谈。

  此次对话,涉及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人口政策与劳动力供给、国有企业定位和改革、土地、财税等体制改革、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政府体制改革等,议题广泛,讨论深入。

  —编者

"十字路口"勿徘徊

  胡舒立:相当长的时间内,决策者对改革的紧迫性有一定的认识,但这几年总体上觉得改革的动能不足,实质性进展也比较有限。全球金融危机后,许多人有一种错觉,以为中国幸亏没改那么快,如果真改了,说不定更像欧美,更容易出问题。金融危机好像不但没有成为改革的推动力,而且简直变成了不必要改革的一个根据。这个各位怎么看呢?

  高尚全: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成就举世瞩目。近年来,中央政府在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改革上有所进展,但从总体上看,改革进展并不平衡,主要有四大不协调:首先,改革滞后于开放;其次,宏观改革滞后于微观改革;三是政府改革滞后于企业改革;四是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改革。这种不协调,累积了诸多深层矛盾。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成功地塑造了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带动了其他领域的体制改革;但是,到了21世纪的今天,国有经济的比重已下降很多,中小型国有企业改制基本完成,国企改革已不可能带动其他领域的改革。

  现在看到的是,政府改革滞后,职能转变不到位,一方面控制了大量的资源,一方面直接干预微观经济的运行,这是制约整个经济健康发展的要害。中国下一步改革,我看应以政府改革为中心,才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

  目前,我们必须要冷静,不要飘飘然。有人曾提出G2,美国和中国来决定世界的命运,实际上这是错误的。另外"中国模式"也提出来了。所谓模式是定型的东西,定型是要人家向中国学习。但是,现在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还很多,深化改革的任务还很艰巨复杂,我不希望提出"中国模式",影响中国的改革。

  中国还是要韬光养晦,不要仅看经济总量,我们第三了,要超过日本,成为第二,什么时候又要超过美国了,更主要的是要看人均,人均在世界上排名 105位,贫富差距还相当大。应该看到,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2009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还有接近4000万,农村低保对象有4700多万,城市低保对象为2300多万人。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推进,目前全国已有6000多万失地农民。此外,中国还有1.5亿流动就业的农民工,难以真正享有城市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权利。以上这么大规模的困难群体加起来,占中国人口总量的四分之一。如不能从制度上确保这些困难群体分享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成果,会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吴敬琏:我看目前改革动力不足的原因,恐怕正在于改革的进展不足。十年前,我曾引用英国作家狄更斯的一段话,来概括当时中国改革的现实——"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前途无量,同时又感到希望渺茫,我们一起奔向天堂,我们全都走向另一个方向。"

  2000年至今,十年过去了,中国前途的两种趋向、两种力量在赛跑。即基于法治的市场经济道路跟"权贵资本主义"或称"官僚资本主义",正在赛跑。目前,赛跑的态势怎样呢?应该说,两方面都有所斩获,现在还胜负难分。

  于是,中国便面临两大难题:第一个问题,经济改革在世纪之交有所进展之后停顿不前,政治改革更是滞后,权力掌控资源的分配,缺乏制衡和监督,腐败日益猖獗,公众反应强烈。由此又产生了第二个问题,这就是,由于体制性障碍未能消除,议论多年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进展缓慢。国内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政府投资和巨额信贷拉动,能源资源消耗严重,环境污染成本巨大。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使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受到更大的威胁。

  最令人忧虑的是改革动力不足。一方面,一些从行政垄断和权力"寻租"得益的人们,为了维护其既得利益,蓄意阻挠改革进程,也有意误导公众,延缓改革进程,甚至假借"改革"或"宏观调控"的名义,扩大自己的权力和腐败"寻租"的空间。另一方面,一些改革前旧体制的支持者利用公众对腐败、贫富分化等正当不满,用民粹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的言语,把民众的情绪引到反改革的方向上去。

  在这种情况下,近年出现了一种"怪圈":垄断和行政权力对资源配置及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造成寻租环境扩大,并导致腐败蔓延;但在错误的舆论导向之下,罪责却被强加在市场化的改革身上,进而成为加强行政干预和国家垄断的理由。

  2004年以来,主张回到国家主义旧体制的言论逐渐升温。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后,这种倾向表现尤为突出。一些人甚至认为,世界要靠政府强力控制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中国模式"拯救。有的外国友好人士就此评论说,"中国存在未富先骄的危险。"

  汪丁丁:我想从经济转型的角度看整个改革的动力何在。一国的经济发展,按照波特尔的看法,大体可分四个阶段。先是要素驱动阶段,然后是投资驱动阶段,第三就是创新驱动阶段,最后是消费驱动的阶段。中国目前正处于第二阶段,但能否迈入创新驱动阶段,主要取决于制度和文化等更深层的因素。

  1978年以来,中国劳动力供应相当充裕,这种"人口红利"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约为15%;而改革开放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能在50%以上,有学者称其为"改革红利"或"开放红利";其余的35%,则可归因于张五常所言中国的"政策没有大的失误"。

  但是,到2013年,中国"人口红利"将消失。此后,根据王丰和Mason最近发表的计算报告,劳动力占人口比例的下降和抚养系数的变动,每年将拖累中国人均收入增长率降低0.5%。由此观之,未来30年,期望中国经济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并不现实。

  中国应尽快转入创新驱动的发展阶段。但创新首先取决于知识存量及其增长率,知识存量的增长又依赖于人力资本投资。也就是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们的教育和卫生。但是,近年来,劳动报酬(即劳动的相对价格)被严重压低,政府和企业收入高速增长,绝大多数劳动者的收入不足以支付正常的教育和医疗费用。

  造成这一局面的,有历史原因,也有当前政治方面的原因,例如执政党的身份幻觉阻止我们的政府全力支持劳动者的自由维权运动。长期以来,我们没有将"罢工"视为最重要的工资谈判机制,我们错误地认为我们的社会不应当有罢工。劳动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的严重偏低,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地方政府相互之间形成了"招商引资"的竞争,从而,政府倾向于保护资本利益,甚至与资本勾结起来,压榨劳动者。我认为,未来几十年对中国经济发展构成最严重威胁的就是所谓 "官僚垄断资本主义",也即"权贵资本主义"。自2003年以来,这一令人不安的趋势迅速扩展,如不能及时扭转,它不仅会扼杀我们经济已有的活力,还会把我们转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的可能性消减到零。

能否走出"失衡陷阱"?

  胡舒立:丁丁教授把改革的动力问题提到发展转型的高度来观察。那么中国的经济为什么要转型,"转型"的内容是什么?从哪里转到哪里?

  高尚全:中国经济增长过分依赖投资,这是大问题。改革开放之初,投资占GDP的份额为25%左右,但到了 2004年,这一比例已超过44%,早已大大高于美国、德国、法国、印度等一般20%左右的水平。

  2008年10月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出口大幅下滑。中国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维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此后启动的 "4万亿"投资计划和来自国有银行的天量贷款,使中国的投资增长率急剧提升。今年2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在该部干部职工大会上所作的"经济形势专题报告"说,2009年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5万亿元,增速高达30.1%。而2009年中国GDP初步核算数为33.54万亿元。据此计算,2009年的投资率高达67%。但是,投资率的大幅提升并没有与投资效率保持同步。

  吴敬琏:这种投资率的超速提升,造成了投资与消费结构的扭曲,造成了两个后果:一是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缓慢;二是最终需求不足。这两条都会严重妨碍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源投入、特别是投资驱动,这在改革开放后,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但中国毕竟保持了20多年高度增长的良好记录。原因在于我们学习了日本等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验,采取了政府主导的出口导向战略,用净出口形成的外需弥补内需,支持了GDP高速度的增长。

  出口导向并不是一种可以"以不变应万变"的政策。在发展的早期阶段,当存在大量需要就业的劳动力、资源不太紧缺、环境还有相当承受能力的时候,采取这种政策的正面效应是主要的。包括中国在内的一系列亚洲国家正是运用这种办法实现了经济起飞。

  但是,这种战略毕竟意味着用本国人民创造的财富去补贴出口国,即"穷人补贴富人",而且由于出超换得的,是对方发行的纸币,过多的外汇结余会产生货币超额发行、杠杆率过高、资产泡沫形成等一系列宏观经济后果。

  在景气周期的上升阶段,坏账风险会隐蔽地累积,而在景气周期的下降阶段,或者在受到某种外部冲击时,金融体系会发生系统性危机。在这方面,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等过去曾有过惨痛的教训。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政府提出要实现从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的粗放增长方式,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效率提高支持的集约增长方式的转变。

  胡舒立:上世纪90年代,中国就提出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现在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但十多年来粗放增长的问题却一直难以解决。问题出在哪里?

  吴敬琏:早在1996年到2000年的第九个五年计划中,就已经规定了实现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转变的任务。2006年到2010年的"十一五"规划不但重提转变增长方式的话题,还列举了转变的具体途径。但是迄今为止,除了少数地方,成效并不显著。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看来原因不外有二:其一,这一转变遇到了许多体制性的障碍;其二,有利于创新和创业的经济环境和法治环境还有待建立。

  所谓存在增长模式转型的体制性障碍,就是过去计划经济所遗留下来的一些陈旧没有消除,主要包括:(1)各级政府依然保持着土地等重要资源的配置权力;(2)把GDP的增长速度作为衡量各级政府官员政绩优劣的主要标准;(3)现行财政体制把各级政府的财政状况和物质生产增长紧密地联系起来;(4)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价格没有市场化,行政定价通常按照计划经济的惯例压低价格,而这种价格扭曲又造成稀缺资源的大量浪费。

  另一方面,中国的产业发展历来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新技术发明的产业化和商业化困难重重。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技术开发力量大大增强,新的技术发明层出不穷,有一部分甚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产业化和商业化举步维艰的情况并没有明显的改善,

  这在三网融合、无线通信、数字电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等领域都有所体现。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市场,在多年改革中不但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制造业基础,还培育出人数众多的技术人员;因此近年来技术发明正在大量涌现,完全有可能打造具有世界竞争力的新兴产业。但是实践表明,这些具有先进水平的产业却遇到了上面讲到的体制性障碍。

  打破这种体制性障碍和为创新和创业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法治环境,只有依靠坚定和切实的市场化的经济改革和逐步建立宪政民主的政治改革。没有改革的推进,发展转型恐怕很难取得成功。

"国进民退"还是"国降民升"?

  胡舒立: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国国家控股的金融体系,由于相对封闭、开放程度不够,也由于金融创新产品较少,暂未受较大的影响。这本来是中国金融体系落后和不发达的结果,却被一些人认为是中国"超越危机"、一枝独秀的标志。与此同时,在电力、电信、石油、煤炭、金融等领域,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独领风骚",也成为投资和增长主力,银行体系成了此番经济刺激的发动机。2009年,为确保8%的GDP增长率,各大中央企业有了银行的支持,纷纷加大投资,民间投资和经营受到压抑。更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国有经济的行政性垄断不仅没有受到抑制,反而在某些领域出现了"国进民退""新国有化"的倾向。国有大型企业改革的步调明显放缓,股权结构上一股独大、竞争格局上独家垄断的问题长期未能解决。目前,在国有经济的地位和国有企业改革等问题上,也逐渐出现重大的分歧,这是什么原因?

  高尚全:在市场化改革推进30年后,行政性垄断组织一方面凭借抽象的"国家利益""公众利益"等名义维持或争取更多超经济权利的特权,另一方面则运用这些特权追逐市场收益,这越来越引发社会和公众的不满。

  目前,社会公众对行政性垄断的强烈不满有四:一是垄断部门收入远远超过社会平均水平。诸多研究资料显示,电信、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等行业,大多是国有垄断,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的两三倍,如计入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实际收入差距更大。

  二是垄断部门的高额利润并没有回馈社会。从1994年至2008年,中国国有企业的利润都没有上缴国家,这意味着,社会公众并没有分享到国有垄断的好处,同时这也违背了维持国有垄断部门的初衷。正在试点的"国企分红",进展相当有限,收入也未纳入全国人大的实质性审查。

  三是垄断部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价格持续上涨,抬高了社会、个人生活和生产成本,而社会却难以有效监督和制约。在诸多关系国计民生的领域,价格听证改变不了"逢听必涨"的局面,更多的则是连听证程序都没有执行,有的则流于形式。

  四是垄断部门由于没有市场竞争的压力,改善和提高服务质量的动机普遍不强。在水、电、气等公用事业领域,服务价格与市场和国际"看齐",但服务质量却不能同步提升,问题突出。

  但是,尽管存在上述问题,一些人还是认为,中国出现了"国降民升"问题,所谓"国有经济比重下降,私营经济比重上升"。据这些人分析,目前中国私营企业主高达497万人,比1956年的16万人增长30多倍。这些人是资产阶级、剥削阶级,因此"要抓阶级斗争"。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公降私升"是必然趋势,"不能说公有制经济比重下降了,非公有制经济比重上升了,中国就不是社会主义了,就要抓阶级斗争。"

  事实上,据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2009年底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产值已占全国GDP的一半以上,全国城镇新增的就业人口中,80%是非公有经济部门解决的,而全国65%的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非公有制企业完成。

  依我看,居民财产和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的比重增加,这是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是因为,非公有制经济要发展,外资还要进入,公有制经济比重必然要下降;同时,随着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落实,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也会逐渐增加。这并不可怕,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

  吴敬琏:按照执政党的目标,中国将在2020年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谓市场交换,是自主的市场主体之间的产权交换。因此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是,明确产权和保护产权不受侵犯。

  为了"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中共十五大(1997年)和十五届四中全会(1999年)确定了"有进有退""有所不为有所为",对国有经济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的方针。然而,近年来却出现了向政府控制和占有资源复归的开倒车现象。

  除了被广为诟病的工矿业和房地产市场的"国进民退"现象,我还想讲一讲土地资源的例子。目前法律规定,城市土地归国家所有,农村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的加速城市化的过程中,有大量的农村土地被政府征购为城市建设用。十多年来,新增的城市建设用地,80%以上来源于农民集体土地。这种征用,并非农民作为土地产权主体与政府的平等交易,而是借助政府排他性的权力。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政府征用农民所有的集体土地,并非以该土地的市场价格补偿,而是按照该农用地的农业年产值补偿,最高补偿标准只能是该土地农业产值的30倍,实际上,在很多地方,补偿标准不过是农业年产值的 10倍左右。各级地方政府通过"低价征地、高价卖出",农民向政府转移的价值总额,据说高达20万亿元 -30万亿元。"国进民退"的规模之大,令人震惊。

"十二五"改革下一步

  汪丁丁:从2010年或稍早两年的金融危机开始,中国面临更复杂的局势。一方面,主要依赖投资扩张和资源消耗的增长模式不可持续。另一方面,在未来几十年里让我们的经济继续保持极高的出口依存度,这样的可能性并不大。这使中国经济的转型问题变得空前紧迫。我比较悲观,我看不出我们的政府有任何迹象能够改变自己的官僚化行为模式,从它早已习惯了的粗放的发展模式转为鼓励企业和个人自由创新的发展模式。

  2010年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2010年,中国要研究和制定"十二五"规划,筹划未来五年乃至十年的发展。诸如货币政策调整、汇率市场化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劳动力和人口政策调整等重大问题,中国需要一次深刻的政策调整。

  高尚全:1984年至2005年,中国一直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改革的中心环节,企业改革带动了整个经济体制领域的改革。但是,市场化改革推进30多年后,国有经济在整个经济的重要性明显下降,国有企业改革不能带动其他领域的改革。

  2005年我就提出,应把政府治理改革作为下一步改革的中心环节。只有推进政府治理的改革,才能有效抑制政府对金融体系和土地市场的干预;只有推进政府治理转型,才能消除地方投资冲动的体制基础,改变"中央谋发展、地方搞建设"困局;只有政府转型为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公民财产和政治权利的保障才有可靠的基础。

  政府转型和治理变革的核心问题在于重塑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中国目前,究竟是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让市场竞争和资源配置更充分地发挥基础性作用,还是强化政府对经济的直接控制力,这是根本方向问题。

  最近,中央提出了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十二五"期间,应把这个作为主线来推进改革。第一,这个改革不光是经济体制的改革,还包括社会体制的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这是四位一体的改革。第二,要把政府职能转变放在特殊的位置。过去经济增长方式之所以很难转变,主要是体制性原因,包括财税体制、价格体制,也包括政府体制,干部考核体制。由于各地政府花大力气去搞GDP,招商引资,去搞项目,这样可以出政绩的状况必须改变。

  政府改革,关键是要强化对政府行为的监督和制衡,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各级政府必须接受各级人大的监督,而且其全部收支必须受到实质性的审查。与此同时,无论是投资领域的选择、行政审批的设定,还是间接调控的手段,政府行为的规范必须有法律授权,并公开政府信息,接受公民和社会的监督。

  政府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未来十年,政府治理改革和转型,还要与强化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推进执政党和多层级政府的分工与合作,推进党内民主和基层民主,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最终要建设宪政民主的政治体制。

  我看,未来政府的角色应当是创造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环境,而不是主体,主角应该是企业,政府要创造好的政策环境、法律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时,要改革干部政绩考核的体制和标准。不应该把GDP视为惟一的指标,而应重点看看,某地排污节能怎么样,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搞得怎么样,低碳经济搞得怎么样,民生工程搞得怎么样。

  与此同时,还应该破除对国有经济的迷信,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经济中,各种经济成分有进有退,有生有死,这是市场经济规律使然,也是正常的现象。关键是不能把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比重变化与意识形态联系起来,搞所谓"国有经济就是社会主义,非国有经济不是社会主义"的教条。

  国有经济要正确定位,中央曾提出:把有限的国有资本集中到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领域和行业中去,这是很正确的。不能把国有经济定位在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础。我认为党的执政基础是三个"民",即民心、民生、民意,民心是核心,得民心者得天下,为了得民心,必须把民生工程搞上去;为了得民心,必须尊重民意,使人民生活得幸福。这才是党的执政基础。

  对公有制为主体要正确理解,要从数量型转向功能型,扩大公有制的范围。为了避免有人认为公有制比重下降就不是搞社会主义的争论,我建议,在中央今后的政策性文件中,可把"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改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导"。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形成国有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当然,在教育、卫生、住房、社保等民生领域,政府一方面要加大对公共服务的投资,同时要加快教育、文化、卫生等体制改革,切实提高政府投资的效率,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打破国有事业单位集公共服务的付费者和提供者于一身的弊端,提高公共服务的竞争性,从而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吴敬琏:现在有一种看法,认为中国的经济改革已经基本实现了,只是政治改革还有待努力。我觉得,这是高估了经济改革的成就。实际上,连历次党代表大会和中央全会对于经济改革的要求,有许多并没有实现。今后的经济改革,首先要抑制"国进民退"的势头,继续推进国有经济的布局调整,着力打破行政性垄断,完成国有企业的产权社会化改造。对于负责提供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国有企业,则要制定特殊法人法来规范它们的行为,将它们置于严格的监督之下。同时,必须加快推进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赋予农民完整的土地财产权利,确保农民集体所有的承包地、宅基地等"沉睡的资产"变成可以流动的资本,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摒弃政府对市场价格的行政干预,把市场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上,是经济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如果说早期狭小范围内的熟人市场还可以靠人际关系来维系,广大范围的现代市场只能建立在法治基础之上。所以,建设法治国家,实现公正执法,刻不容缓,不能再继续推迟了。

  所有的改革,说到最后,都与国家政权有关。中国整体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关键在于政府自身。目前的问题是政府支配资源的权力太大,下一步改革必须要划清楚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必须把直接控制经济的全能型政府改造为提供公共服务型政府,并将政府机关的官员置于民众的监督之下。

  汪丁丁:关于未来如何改,我认为可以在两个方向上争取突破。一个方向是"党内民主",一个方向是地方政治体制改革的试验。最重要的事实是,民众在初步解决温饱后,开始争取更多的权利,这就是民间自发的维权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政治意义,也是我们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导向。

  任何国家的民主化过程,从历史看,都是从上到下的。权利的平等化几乎总是先从上层集团开始扩散,英国是典型,然后逐渐扩散到底层。美国宪法修正案也反映了这样的过程,第一修正案界定的个人权利,首先是身体的和思想的,逐渐向言论自由扩展,政治的和精神的,最后才有美国宪法中对公民权利的22条保障。"认真对待权利",实际上是一个宪政问题。只有认真对待权利,法治才可能成为大众的日常生活方式,而不只是空洞的口号。否则,法治和民主就只能局限于知识分子的呼吁,不能成为中国本土制度的一部分。这种权利意识的觉醒,恐怕要通过各个地方的社会实验和政治文化的演变。

  对抗或抑制官僚资本主义倾向的更具体的步骤,我认为最值得优先尝试的是地方政府的财政民主化实验。预算民主和预算透明很重要,这其实是抑制官僚资本主义的最可行的办法。如果没有预算民主,政府就永远是"量入为出"。而我们知道这是错误的。布坎南在《民主财政理论》里面论证,首先应该是卡住政府的支出,根据既定的支出,才可以有正确的收税。我们这里是收多少税就花多少钱,岂有此理。这相当于在制度上鼓励政府拼命收税,在中国社会,民间没有反抗政府的任何力量,政府当然可以在制度的鼓励下征收很多税,然后它就随便花钱了。所以,布坎南指出,民主财政的第一要诀是,选民一定要卡住政府的财政支出,然后,可以收税。支出不了那么多,当然就收不了那么多税。记住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索是什么,我常常警告周围的朋友们,税收和预算的专断权力,如果未来中国经济冲突转化为政治危机,它很可能是导火索。乐观地看,从民主财政再发展下去,就是"党政分离",这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第二步。然后才可能有第三步和更多的改革步骤。当然,同时还要有民间社会的政治参与,我估计这是个漫长的过程。此次香山座谈,我们达成的共识,就是中国必须把政府行为模式和社会治理模式的变革作为未来政策的核心议题。无论是党政领导政绩考核机制,还是劳动、土地、资金等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无论是实行"阳光财政",还是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都仰赖政府的转型和有效的社会治理。

  胡舒立:其实,30多年改革的经验,概括言之,无非12个字: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法治社会。未来十年,中国何去何从,不但攸关13.3亿中国人的切身利益,而且也对世界的稳定和繁荣有直接影响。我看,下一步,中国必须重建"整体改革"的框架,把握并协调短期、中期、长期改革的目标,坚定市场经济改革的方向,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并以卓绝的胆识和气魄推进法治社会的建设,中国方可奠定长治久安的基础,民众方有持久幸福的可能。

高尚全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名誉会长

吴敬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汪丁丁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

胡舒立 《中国改革》执行总编辑

来源:《中国改革》

链接:http://www.caing.com/



用手机上喷嚏网:m.dapenti.com        每周精华尽在【喷嚏周刊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Saturday, April 3, 2010

男女之间,其实也就很简单的那么一回事

男女之间,其实也就很简单的那么一回事--for those lonesome girls I know and care about[原创]
题记:
"应该怎么爱,可惜书里从未记载,终于摸出来,但岁月却不回来,不回来,错过了春天可会再花开……"
(陈奕迅--葡萄成熟时)

最近频繁为各位年轻女性朋友们答疑解惑,颇有点复读机的感觉,遂决定落笔成文,日后直接扔一链接就成。


"适者生存"的道理
每个人都知道这个生物世界的规律是适者生存,更别说小小的人类社会。但是人们往往专注于成为强者,而不是适者。从小时候起,每个人都在和别人竞争,谁书读得好,谁字写得好,谁唱歌唱得好,谁弹琴弹的好……那很正常,但那是小时候的标准。在成年人的社会中,特别是作为女人,成绩好工作好收入高能力强往往不会成为找对象方面的优势性筹码,四大里面有多少30岁出头月薪两三万但从来没有谈过一次恋爱的女人。说白了,她们从小到大都在努力成为一个强者,无论是读书还是工作。当然,从事业上来说,她们很强很成功,但老天往往是公平的,强了一方面必定弱了另一方面。事业型女强人们给自己最好的借口往往就是"忙,加班"――但是很多时候剩女加班多正是因为没男朋友,下班后没事做没地方可去,而越加班当然也就越没男朋友,恶性循环。另外,读书阶段的竞争和踏上社会之后的竞争完全是两个概念,因为在任何一个读书阶段里,大家的竞争是平行的,你和我可以都及格,也可以都90分,只要自己认真努力就基本靠谱,是个自己和自己竞争的性质;但社会上的竞争呢,都是你死我活非此即彼不进则退的:要升职,我升了你就不能升;要加薪,你加了我就没得加;要搞定一个男人,他只能有一个合法伴侣――小三和正房之间的故事,那就更是短兵相接刺刀见红,因为一夫多妻在我们伟大而又和谐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是违法的。这样的竞争,不是光凭认真、努力、刻苦、钻研可以对付的,读书时候的任何经验到这里往往都派不上用场,需要的是智慧、勇气、判断力以及执行力。借用某君对我说过的一句话:"你有没有发现,剩女往往都是从小成绩很好读书很好的人?成绩一般的女人从来不会剩。"

我不是大男子主义者甚至有一定程度的女权主义,是因为我从来都觉得在现在这样的两性社会中,女孩子往往是处于比较吃亏的地位。第一个大前提是由于当今这个社会总的来说还是男性占主导地位的,第二个大前提是因为男人耗得起时间而女人耗不起。如果这两个大前提你不能认可的话,可以就此打住别看下去了。

在承认这两个大前提的情况下,如何有智慧地去寻找自己生命中的另一半,是一个姑娘体现自己智商、情商以及适应能力的最好方法。智慧不是说你非得去拼命讨好男人――这样的女人应该也不多,而是追求两个人的共赢局面。尝试得太多,人家会说你轻浮,口碑一差那真的是完了;死活不肯尝试,人家以为你是石女,敬而远之,对自己也没什么好处。男人要对一个女人下手,肯定会先想办法把对方的各种资料打听个遍,还要问问身边男性女性朋友的各种意见。那种看个脸看个胸肾上腺素一分泌就把持不住出手就追的,是还没发育完全的中学生;或者他只是想玩玩找点乐子而不是找个正经女朋友。所以我一直觉得做个女人是满难的。


水桶原理还是扬长避短?
每个人对于自己的另一半都会有标准和要求,不管是男是女,不管是为了谈朋友还是结婚。其实正常的人都是恋爱谈着谈着顺利了就结婚了,很多甚至一开始啥感觉都没有莫名其妙就谈在一起了,谈着谈着谈出感情来一发不可收拾了;不正常的人是恋爱一个标准结婚一个标准。常看见网上会有怨妇说,感情不靠谱,找个有钱人嫁了算了之类的话。奇怪,为什么有钱人就一定是退而求其次的坏人呢?为什么有钱人都是傻帽呢?连没钱人都搞不定还想搞定有钱人?很奇怪……有钱人绝对不蠢,大部分肯定比我聪明得多,不管是自己有能力赚钱,还是有个富老爸,往往都有不错的智商,而且还经常低调地隐藏得很好。真正的有钱人不会像我这么花时间写这种文章,而会干自己的事或者泡自己想泡的妞。另外,为什么只有怨妇这个词而没有怨夫这个词?为什么天涯上面哀怨的都是女人?如果一个有足够智商的女人,至少会思考一下,她的要求是不是能在一个男人身上同时具备,反过来这个男人还有必然喜欢她的理由。往往剩女的问题就在于此,她们在找的是成功者,是完美男人,而不是合适自己的另一半,但是我相信任何一个有一点点成功的男人对剩女都是没有兴趣的。

标准本无错,但是标准越多还越要都满足,那就难度大了。往往是,每一条标准单独拿出来,都不显得过分,但是如果把这些标准叠加到一个人身上,那就……拿木桶原理出来讲,如果10块板,你每块板都要达到70分,如果某个人能做到9块板都是90分甚至120分,最后1块板只有60分或者65分,就会被无情地cancel,那你是不给他机会还是不给你自己机会?我们假设每项标准满足的概率是5成,那么10项都满足的概率就是10个0.5相乘……自己算吧。

而且,女性的标准往往存在两面性,往往口中说出来的标准和心里想的有着不小的差距,这点跟男人不同。大部分男人都不会介意坦白自己喜欢的类型,即使是对外在条件的明确喜好,例如自己是颜控、胸控、腿控、萝莉控、御姐控、治愈控等等等等。男人觉得这很正常,一点都不肮脏龌龊,言为心声嘛。而女性往往提出的要求后面会有水分,比如说出一个看上去并不高的要求背后,心里往往想着,要是能再xxx一点就更好了……如果每个标准背后都有"要是……就更好……"的潜台词,根据木桶原理的乘法,还能有多大的概率?况且还得那男人要有足够说服自己的理由来对你一心一意。所以,标准上的水分越少越好,大不了先把要求定高些后面再慢慢调整呗,大部分的男人都不会喜欢嘴上说一套心里想一套的女人。

当然,也有人跟我谈到互补还是同好的问题,结果我发现我们在谈的标准本不一样。我的理论是倾向于互补,但什么叫互补?举个直观的例子,你喜欢看电影我喜欢看足球,那叫互补,这会有很多1+1>2的可能,快乐分享了也会变的更快乐;但是你会跳芭蕾他爱听"两只蝴蝶",那就既不叫互补也不叫同好,那叫两个世界。在一个基本价值观审美观都跟自己不在同一层面的人身上浪费了大把时间最后说实在不行了,那不是两只蝴蝶的错。你为什么要跟不在一个价值层面的人浪费时间呢?


正确衡量得失
作为女人保护自己永远没错,因为男人耗得起,男人不需要承担生理上的风险,男人在时间感情和物质基础上都可以重来,女人不行。但是也要有个度,不能保护得过头把自己封闭起来,更不能变成个刺猬把男人都扎跑了。你若不信任别人,对方怎么可能信任你呢?普遍来说,过完第2个本命年之后,女人的总体价值是走下坡路了。这个现实是很无情的,但又是很普遍和客观的。虽然对于"剩女"这词没有具体的年龄标准和界限,但每个人的心态和承受力总归各有不同。有个成语叫作以退为进,就是这个道理,有时表面上的一点点吃亏或者让步往往最后能获得更大的回报,你永远不知道如果和这个人在一起会产生出怎样的化学反应。人生的内容其实是一道选择题而不是问答题,没有那么多的空间和自由度让你描绘心目中理想的另一半是什么样子――这对男女都一样,往往是上天像派送礼品似的安排某人某时在你生命中出现而已,但总不会是自己心里那个完美形象,因为每个人心中的完美形象肯定各不相同没法百分百配对的。你觉得对方完美,对方还不一定觉得你完美呢,这既是一个挑选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需要被挑选的过程。你喜欢他,却并不能防止他未来可能劈腿的风险,也不能防止他不喜欢你的可能性。所以喜欢其实是个很幼稚的标准,在这个年纪应该懂得什么叫做适合自己。这有点像那个玉米地捡玉米的寓言,每捡起一个,都觉得这里不好那里不好,总觉得后面还有更好更饱满的玉米,于是捡一个扔一个不停往前走,伴随着各种诸如希望、后悔、纠结、YY等情绪,忙得满头大汗却始终一个玉米都拿不到。玉米毕竟只是玉米,是为了填饱肚子的,而不是什么古董花瓶要精益求精洁白无瑕摆在家里供起来收藏或观赏的。弄错了功能,并不是玉米的错。你要挑剔要抱怨要骂人也请找自己的闺蜜发泄,不要在男人面前这么干。好男人谁那么犯贱会把一个骂得自己狗血淋头的女人捧为掌上明珠――即使你说的都对,但感情不是争论对错的辩论赛,要把对方往死里损,感情是你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之内找到那个能陪你一起开开心心过日子的人。男人可以让你出气,可以让你提款,可以满足你很多愿望,但你千万别在确定关系之前这么干!

我为你们算一笔帐,如果你25了--还在寻找、思考、挑选,加上你有足够的运气和智慧碰上互相看得顺眼的人,假设也要花个1年时间吧,那么就26了--之后交往个1年,27了--觉得比较稳定了好结婚了,弄结婚相关的所有事情至少1年,28了--享受一下婚后两人世界的生活,也只有1年,29了,生个孩子,30了。请注意,这个时间表可是满打满算的。如果你觉得30以后生孩子也行,那对你感兴趣的男人就刷减少一半,如果你不想过两人世界的生活,那也得看对方答应不答应。在这个过程中,男人是随时可以退出的,受到的心理伤害肯定比女人小很多,而女人的各种压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与日俱增,所以,在最一开始的时候有个宏观的规划很重要,特别是时间规划,别的都可以重来,唯独时间不行。其实最现实的方法是骑驴找马,或者先吃着碗里的,再看看锅里有没有,别弄到最后啥都没得骑啥都没得吃,结婚之前大家都是互相选择的状态,21世纪了,不像咱爹娘那时候组织会给大家配给张罗,一切都得靠自己和别的同性竞争了。如果你还处于25-的阶段,那还年轻,还可以借着年轻的资本玩一玩,还有犯错误或者看走眼的余地,有些时候自己从亲身经历中学到的远比别人灌输来的有用的多。

另外再多言一句,女性30+之后生孩子,未来乳腺癌的发病率会显著提高到7成左右,所以请尽量把生孩子的时间规划到30岁前。我很负责任地保证这是有医学根据的,不信自己百度去。当然你也可以说你不生孩子,很好,又给了男人一个不选择你而去选择别人的理由。

Then How?
我被很多次问到诸如"那我怎么知道啦","我又看不出来的咯","你教我怎么判断咯"之类的话……我很汗颜,这些姑娘们在中学时候肯定是把时间都花在了认真读书上,也不怪你们,谁让生在中国了呢。
那我随便举几个例子好了,都是真人真事,很浅显易懂的。
如果他是一个很忧郁的,情绪很负面的人,你觉得你跟这样的男人一起会开心吗?
如果他周围连朋友都没几个,你觉得他会稀罕多一个你吗?
如果他跟他爸妈关系都很差,你觉得他会对你爸妈好吗?
如果他不讨你所有死党们的喜欢,你觉得他有能力处理和你之间的关系吗?
如果他脑子的宏观想法都跟你完全一样,你觉得他有能力在你迷惘的时候帮助你吗?换句话说,他有比你更成熟一点吗?
如果他生活起居和饮食习惯很不健康,你觉得他有可能在乎你的身体健康吗?
如果他看问题总是钻牛角尖,你觉得他会对你表现得宽容吗?
如果他娘娘腔而你又不走春哥路线,你觉得真的看上去和谐吗?
如果他很高很帅很有型碰巧你也吃这套,你觉得他真的能100%对你死心塌地吗?
……
以上,都是疑问句而不是反问句,是提供一些标准和思路――正如我私下对你们说过的一样。你们要告诉自己,面前的这个人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是否可以让自己走出一步尝试下了解,还是要再观察观察。总而言之,会用头脑分析而不只凭着感觉和不切实际的标准来行动,这就是情商的体现。

最后希望你们要明白,自己能和身边女人相处得好不代表和男人相处的好,和男人相处得好不代表和另一半相处得好,因为另一半是有唯一性和排他性的。人的一生,最需要的还是寂寞时候能陪在自己身边的那一个人,朋友不是可以永远搬来解决问题的,因为他们也会有他们自己的生活和另一半。男人最需要的,是可以让自己放心关上门来说说心里话的那一个人,只要你在某人心里成为了这样一个人,生活中的其他一切要求对他来说都不会是问题。如果你懂得如何评价对方的优缺点,同时能正确看待自身的优缺点,会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会尽力追求两个人的双赢而不是自己一个人的满足,会听取正确的意见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会很好地把握自己的情绪并衡量行动的得失,那就真的很到位了――如果这样还不行的话,那真的,你只是运气不好或者周围的环境不甚合理罢了,慢慢来,不要自降身价,也不要把自己的善良随意奉献――是的,某同学,这是我特别告诉你的。

以上都是我一家之言,当然你对其中的每一句话都可以找到反例来反驳我。问题是,这是个普适真理,即使我不说,它还是在那边客观存在着的。如果你不能按照大多数人普遍接受的游戏规则,而要按你自己定的规则来游戏,请问,谁陪你玩啊?所以不要跟这个社会的客观现实去较劲或者钻牛角尖,还是把时间好好利用起来吧。最后感谢几位为我写这篇文章提供了思路、灵感、实例的姑娘们,就不一一点名了。

送你一颗子弹 - 179页

幸福其实往往比我们所想象的要简单很多,问题在于如果我们不把所有复杂的不幸
都给探索经历一遍,不把所有该摔的跤都摔一遍,不把所有的山都给爬一遍,我们
就没法相信其实山脚下的那块巴掌大的树荫下就是幸福。这话虽然听起来那么知音
但它的确很肺腑。

也可能只是我其实没什么出息并且坚持把自己的没出息上升到理论高度而已。

Friday, April 2, 2010

[房地产论坛] 月入3万+,今天正式放弃勉强买房

 
 

Sent to you by Zhiyuan via Google Reader:

 
 


发信人: benld (环保总没错的), 信区: RealEstate
标 题: 月入3万+,今天正式放弃勉强买房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Mar 31 00:02:44 2010), 站内

如果一定要买,也不是买不起,但是,除了那些一套一套的理性决策依据,我还有情感和幸福生活的追求,我至少知道,如果现在掏空自己,掏空父母,勉强自己买下一套其实并不怎么喜欢的房子,我可能就会失去这几年(也许会更多)近乎奢侈、心态自由、随心所欲、轻松生活的体验和回忆,换来的是蜗居般的生活状态和心无底气的小心翼翼。心情如果不爽,其实真的就不必勉强自己,生活有很多种活法.....

不再以房子作为生活决策的核心之后,其实真的也就一片海阔天空了,打算这个租约到期之后,租一个装修精致、配套齐全、面积适宜、地段不错的房子,生活真的会"幸福"得多,轻松得多....

当然,能够促成我想通这些问题,源于我的几个尚缺乏严密逻辑的粗糙判断(仁者见仁,无需争执,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看法本来就是一人一个想法):
1.北京的房价已经达到高位,上涨其实已经乏力,刚性需求进入的难度严重加大,投资的吸引力已经明显下降。即使真的还继续大踏步上扬,作为刚性需求的一方,接手带来的风险也远大于预期收益(毕竟,我不会一步到位,未来还是要换的)
2.不同于过去六、七年,去年到今年的变化,是在一个非常严重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和中国政府第一次摸索着实施经济刺激计划的背景下发生的,泡沫的概念已不同于过去的无病呻吟,而是真实存在的,而且确实非常严重,必然会在政策、汇率等若干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得到一次矫正,出手风险太大
3.各地的城市化建设依然会继续推进(不论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城市圈的概念也将越来越普及,这些都会在不远的将来冲击和改变众多年轻人的"大城市"梦,大城市的人口和居住压力不会无限增大,而是会取得一个合情合理的平衡,且无需过多时日
4.不需要太久,北京二手房市场的众多投资客终究还是要短期回报和规避风险的,只要出现一些实质意义上的风吹草动,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会出现一次相对集中的退出高潮,这个时候,不但能够遇到很理想的价格,而且也能遇到不少性价比很好的房子进入市场,只等我辈随意选择
5.至于通货膨胀问题,中国政府消化多余货币的手段和方法多的去了,这一届政府任期之内,不可能再次留下一个形同上世纪90年代那样的糟糕局面的,一定会竭力挽救和化解,至少是延期释放,近几年内不会有突然的严重影响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谈情说爱] 亲爱的 为什么你也短视

 
 

Sent to you by Zhiyuan via Google Reader:

 
 


发信人: yangcy (yangcy), 信区: Love
标 题: 亲爱的 为什么你也短视
发信站: 水木社区 (Fri Apr 2 14:52:37 2010), 站内


昨天跟她彻底吵了一架,她说咱们暂时分开一段时间吧,晚上躺在床上回想着过往的那些日子,心真的很痛…感情在现实面前为什么如此脆弱?一纸北京户口真的那么重要?眼前的房子车子真的可以左右你的选择?

我是研一时认识她的,跟我同届,那时的她美丽儒雅,而我当时意气风发,自信满满,于是我义无反顾的去追她。一路波折与辛酸,最终我们手牵上了手。那些美好的日子至今想起都让我心潮澎湃…

我们都是两年硕士毕业,研二了,我们都开始找工作。她是读管理的,性格也是那种比较温婉随和的,她找工作目标很明确,一心想进商行和公务员。而我,是工科交叉学科小硕,本专业的方向比较好的就是进大型国企从基层开始做,可能多少受系里就业引导的影响我
一直觉得这条路其实也挺好的,平台大可上大舞台,同时呢我自己一直对金融业比较感兴趣,也有过转行的想法。如果说研二上学期还有所犹豫,觉得各有利弊的话,但当面对去年房价的飙升,当我和她一起憧憬将来生活逐渐感觉金钱的重要时,我的心里其实已经逐渐倾向了后者。

她如愿进入了不错的商业银行,我知道她肯定行,大方,漂亮,优秀。而我,工作找的并不是很顺,毕竟不是科班出生,北京的券商也没沪深多,所以机会并不多,好容易一家券商给了一个IBD岗,各方面都还比较满意,但它当时不承诺能解决户口,而上周给我打来电话,说今年指标特别少,明确表示解决不了,对此,我跟她都很失落,也加剧了对这份工作的不满,但我确实也没有更好的offer,只能勉强接受。而这为本来就不稳定的感情流下了隐患,也果真成为了我们吵架的导火索。

有时候,也真的很奇怪。到了这学期,我和她聊天的时候大部分都在谈论房子,她会经常告诉我她的某某同事(实习同事),某某同学买房了,然后我们也一起计划着如果毕业后几年要买房子的话应该如何攒钱之类的。我来自小县城,家里条件很一般,话题有时略显沉重,此时我总是信誓旦旦信心百倍的安慰说没问题的,一切交给我就好了,而这时她就会笑着乐着道你说的轻巧云云。 当得知我完全解决不了户口了,我比较失落,闲聊的时候也向她抱怨没有户口会如何不方便之类,然后跟上一句,"不过幸亏老婆有户口"(她户口没有问题),这时她总是沉默不语。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Blog Archive